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抱朴仙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通过财产权限制女性人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22: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探花 发表于 2013-10-21 03:00 4 A2 l  k+ E. H8 e3 R
    重男轻女就是从这里来的吧?
    ' x' e4 ^& Q! Y; K
    不叫从这里来,而是因为有重男轻女的经济基础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又反过来强化了重男轻女。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1 23: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风如雨 发表于 2013-10-21 03:06   S! r7 k) @" k& ?2 j
    记得研究生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时,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里,有男同事的妈妈来,照例大家一起热闹一下,最后老人 ...
    ) w7 u$ \  N4 d3 M
    也不能完全你这么理解。老一辈的生活环境和你不同,不见得就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作祟。4 Q0 i! D  }& n) {* o
    : P/ L: o) m6 |+ J5 O/ H" H8 V
    男女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但男女毕竟从心理到生理是有别的,就象女人再怎么女汉子也是别进男浴室的。女人在结婚生子后,生活可能就更偏向家庭。老一辈人里,夫妻两口子要拉扯孩子长大,还要顾着上面的老人,家庭分工会自然更偏向男主外,女主内。女人会多照顾点家里的其它人。所以老人会说出那种话。即使今天的欧美,大量的 house wife 也是这样。这种是完全和男尊女卑没有关系的。而今天国内城里的媳妇们不要太爽。一个孩子,甚至是六个大人围着转。女性投在事业上的精力会比以前多。这一波人就和以前不同。但我相信,随着人口自然更新,一胎化政策放松甚至取消,经济发展,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依旧会回归。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1 23: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3-10-21 10:28 编辑 " q1 l( d" _3 p& u  S$ p4 S
    上古神兵 发表于 2013-10-21 06:42
    & Q4 X* H( ]+ V/ l! m9 W/ F我看的一本书上说,中国古代女人也不是完全没有财产权,至少在宋朝,女人的嫁妆虽然财产要登记在丈夫名下, ...

    " q8 a+ d. @" ~' d, K. ?  x
    # [1 A4 j* w$ p. v$ ]5 p$ M; L元朝蒙古人当政,文化落后太多。明朝略有起色吧(虽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清朝又来了。元清两朝,妇女地位绝对地倒退。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地板
    发表于 2013-10-22 0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3-10-21 14:24 编辑 3 X7 d  M* S+ G
    如风如雨 发表于 2013-10-21 12:59
    5 v4 [4 ?  v' f$ c即使现在我也没接受这种传统角色的分工,人可以自己选择内心喜欢的,但不能被性别角色固定,这是我现在内 ...

    * L" m6 n$ U' `# b: U& k. c' P* _) c' d" I
    以美国为例,很多妈妈生孩子前也是有 full-time job,生完孩子,小孩慢慢长大,逐渐就会part-time job,甚至就成为 house wife。因为在生了两三个小孩后,小孩上了幼儿园,每个小孩都是不菲的一笔开销。两三个小孩,一个月几千刀就没了。上班成为一件经济上不划算的事情。小孩再大,上了小学,带小孩上各种课外活动或者学校的after school program,都是要花钱。而且两口子都上班,下了班即使两人轮流折腾小孩的事情,也要累得够呛。还不如一个人在家,大家都舒服。这些不是被性别角色固定,而是居家过日子的经济账就得这么算。
    ( S6 E- X$ j5 N0 J- q9 i' r, y+ r, _0 Q
    国内是有老人帮忙,且只有一个小孩,能够支撑双职工家庭模式。美国的今天,我觉得应该是国内的明天。4 X$ m& q- V8 m2 B. ]$ P
    # y' c8 H6 x3 q4 y0 h) w* E
    所以吧,男人与女人的平等,先看人的平等就好,然后再分男女。先看男女,再看人我觉得偏了。但只看人,不看男女我觉得也是偏了。

    点评

    个例永远存在。谈论某种“模式”一般都是说主要形式,或者说某种概率。  发表于 2013-10-22 19:57
    我感觉人的特点的性别并不是必然的关系,有的男性比女性更胜任教育下一代的工作,有的女性比男性更胜任家庭之外的事务  发表于 2013-10-22 12:00
    这个看法我倒是很赞同,所谓女权运动真正的名称也就是“平权运动”。  发表于 2013-10-22 06:44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1 15:58 , Processed in 0.03990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