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晨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热点] 房地产税势在必行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3-3-10 12: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梦之 发表于 2023-3-10 10:28
1. 没房本的问题
就是原来的集体盖的房子。比如之前学校老师的房子,地是学校出的,当初买的时候比商品房 ...


市面上关于房产税的讨论,全部都是定性分析,没一个定量分析。简单的问个问题,收房产税,能收上来多少?土地出让金会减少多少?会不会收上来1的房产税,土地出让金那里减少了10?

说来说去,就是以欧美作为范本,欧美是这样,我们也要这样。但土地财政,本来就是中国特色,虽然广受诟病,推高房价啥的,但能够搞土地财政靠土地融资,很可能是中国这么多发展能够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包括制造业的发展,也受益于此,不然地方政府能给得起补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23-3-10 17: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梦之 发表于 2023-3-10 13:48
晨大是要扩大税基,解决地方财政问题。收不收房产税,土地出让金的路子都不可持续。当这部分收入锐减之后 ...

这不可持续,是一年后不可持续,还是10年后不可持续,还是100年后不可持续,这还是差别很大的。就像人总是会死,但是一年,十年,还是100年后死,那对现在的决策影响巨大。

有一个笑话,有人看到别人在骑自行车,惊呼,这两个轮子怎么能骑得起来维持稳定,会摔倒太危险了,于是让人把自行车拦住,说看我说得没错果然摔倒了吧。

所以这不可持续本身,是真的不可持续,还是说感觉这不可持续,于是赶紧采取各种措施防止风险,最后真的不可持续了。

回到美国的债务问题,按经典理论,美国的债务早就不可持续了吧,但一次次赌它崩就像这么多年赌中国崩一样,就算遇到危机,每次他晃晃悠悠又想了办法持续下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23-3-12 23: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梦之 发表于 2023-3-10 22:45
已经开始骤减了。去年地方财政不好,除了疫情支出外,最大的因素其实是卖地收入骤减。 ...

这骤减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20-21年开始极其严厉的调控,抽贷,三道红线等等政策?也就是我上面说的,觉得这个东西不能永续,迟早有问题,为了防止最后出大问题,现在先把自己搞死,这种思路的后果其实我们也看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23-3-14 12: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梦之 发表于 2023-3-13 08:13
当然不是。你是觉得中国房价还能狂飙猛进后面再添个零,还是觉得中国可以接着卖地给每个人建十套房?为啥 ...


如果本身已经注定不能再涨了,不能接着卖地给大家建十套房(也就是需求要下降了),那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产业,逻辑上不是该以托为主,为啥反而像21年那样拼命打压呢?这逻辑有问题啊

再者,说需求不足的,真的人民群众对改善住房没有需求了么?说住房够的,大概就是算下平均住房面积就了事。但是里面多少是没电梯没停车位的老房子,在这个汽车普及率这么高的时代,这些老房子也就想电话的功能机一样,满足个基本需求(住/打电话),但其他的需求离被满足还远着呢。这个你看看县城新房和二手房的价格就会明白哈,老的二手房完全不值钱,当地人人人都有,但带物业车位电梯的新房,需求还是很旺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23-3-15 16: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随机微分算子 于 2023-3-15 16:38 编辑
可梦之 发表于 2023-3-14 16:30
因为畸形的高房价是社会的毒药,把其它行业都害死了。我朋友做了二十多年制造业,赚的钱不如在上海买的一 ...


这些都是看起来正确逻辑,看起来是这样,普通大众也是这样理解的,实际经济系统很复杂,房地产上下游牵扯着多少实体行业和体力劳动者的就业,看起来正确的逻辑很可能实际是错的。就这么说,你朋友这二十年,可能每年都感叹干制造不如买房,但是耽误中国经济步步高升了么?耽误普通人收入增长了么?反之,看看20/21/22年这种普通人理解的逻辑,对房地产痛下杀手,最后几乎全行业(民企)都违约,房价确实跌了,以领头羊深圳来说,也跌了10-15%,那22年经济好了么?地方财政收入很好么?人民收入很好么?

衣食住行,为啥衣食行都属于要鼓励的消费,就住人人喊打?有很多人有改善住的需求,房地产和建筑业是给底层体力劳动者解决就业非常重要的领域,天天说的高科技能解决几个就业?经济要增长,就要让钱流动起来,买房就是让有钱的人手里的钱流到实体行业留到底层劳动者手里。如果永远以这种貌似正确的直观逻辑为指导去制定政策,那结果无非就是像22年那样,中产不消费不买房,把钱存起来,富豪转移到海外买买买。这中国经济能好?

不要看广告要看疗效。这些思路不是没试验过,过去两年已经在大力尝试了,后果还看不清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23-3-16 13: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随机微分算子 于 2023-3-16 23:21 编辑
可梦之 发表于 2023-3-15 17:27
0. 你这是因果倒置。因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才造成的房地产繁荣,支撑了高房价。而不是因为大搞房地产, ...


0.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才造就房地产繁荣,这可不一定。由于分税制后中国特殊的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经营城市模式,房地产业在整个经济中其实起到一个非常核心的作用,绝不可以说只是搭了经济发展的便车。中国不像美国资本市场那么发达,很多融资本身是以土地市场为核心的。这方面的论述很多了,普及的读本可以参考兰小欢老师的《置身事内》。说正是因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才推高了房价,这是可以的。经济越发达的的地方,房价就越高,这不是很正常么?

1.如果沿海发达地区,交通成本低,营商环境好,连房价/地价也不比其他地方高,所有要素成本都比内陆不发达地区低,那中国大多数内陆地区,拿什么去发展产业,拿什么去和这些发达地区竞争,这些地区的人只有去发达地区打工的命么?留在本地就只能是毫无产业可发展混吃等死?可就算这样,发达地区去的人多了,发达地区的房价不就起来了?

你朋友的工厂,去内地,去东南亚都是出路啊,如果这些房价低的地方,他也办不下去,那说明他本身这个厂也没啥竞争力。

发达地区房价高,比如深圳,不就逼着企业往外转移(比如临近的东莞),那大家不就都带上共同富裕了么。不然什么东西都要集中在这几个好地方,收入高,福利好,房价还低,这几个地方成了人间天堂,其他地方的人怎么发展怎么生活?

2.房价在一个可以承担的区间,比如以深圳来说,能否告知具体该是什么区间,现在离这个区间还有多远?然后为了达到这个区间,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特别的,除了前两年采取的自戕式调控措施,你还能用什么措施达到整个目的?如果只能采取前两年的措施才能达到目的,那为啥不继续下去(反正采取措施后,以降低房价的单个目标来说,肯定实现了一些,房价离所谓的合理区间更近了),前两年恨不得勒死开发商,为啥今年又唾面自干,180度转弯,大打强心针,对想躺平的开发商说“起来,起来,你不许躺”。还是那句话,不看广告看疗效。经济很复杂,一环扣一环,对一个措施的后果演变,千万不要靠主观/直观臆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各种措施,都有很多的实践了,应该去分析为什么政策效果和直观/主观预期的不一样。

3.相比学院路上的其他高校,北大有什么特别的么,无非也就是高考多考了几十分而已吧?就因为这几十分,就许诺了北京一套房?能上北大的都是聪明人,一边喊着买不起房,一边大量留京(这个看看毕业生留京比例就知道),这是精神分裂?就算北大都是高材生,假如北京买房难度更低了,那不是留京更多,就北京需要人才,其他地方的发展都不配吸引北大的高材生来?我建议还是听听《燕园情》吧,“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世界很大,眼界心胸都更开阔些,不能因为高考多考几十分就觉得是特殊的人上人了,其实真没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23-3-16 22: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随机微分算子 于 2023-3-16 23:18 编辑
常挨揍 发表于 2023-3-16 20:45
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持续--->城市能不断提供新增工作岗位--->城镇化率上升也就是人群入城--->房价上涨 ...


现在中国人的住房需求都得到满足了么?就算城市化率比较高了,中国人就不能住上更好一点更大一点的房子?大量的普通人在89平的三室两厅里苟且一生就已经是能享受的住宿条件的极限了么?大量的存量房子,也就满足个最基本的遮风挡雨的功能,车位呢,电梯呢,良好管理的物业呢?你如果买房子,有条件的话,会愿意买在没电梯,车位紧张,每天都要紧张得抢车位,没有物业,公区一团糟的老小区么?

就算你所说是真的,城市化率很高了,房地产需求会自然下降,那现在不是更无须为高房价焦虑了么,过不了多久就会自然下跌了,何必还保留各种限购限售政策,对这么重要的行业,马上要下行了,还不快从打压为主变为支撑为主,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评价一个房地产政策的好坏,不能看买房的难度,如果你看报纸的话,从最开始有商品房开始,报纸上就说买房要普通人**个月不吃不喝的薪水。评价的标准,应该是看人均住房面积和住房条件的改善,商品房改革以来,相比原来,人均住房面积和住房条件都大幅改善,这个没有疑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2 09:46 , Processed in 0.05094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