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900|回复: 2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看张灵甫死因说开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22: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灵甫成为国军英雄,是因为孟良崮战役,是国粉们认为败的最可惜的一仗,有无数个如果都可能让这一仗变成国军的大胜仗。在这场仗中,可以将所有的问题推给别人,而张灵甫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自己为诱饵来吸引共军,以图达成战略目的的悲剧英雄。! V2 D; k- Y$ L  u% l
    而其它的诸位,无论是邱清泉,还是黄柏滔,或者是郭景云,这些人虽然也是死了,但是死的无话可说,因为那仗,即使是国粉,也找不出多少可以胜的理由。
    3 E7 @' G8 _8 n; ]4 M$ m% r不过,诸位好象都忘了另外一位国军活着的大英雄,胡涟胡伯玉,这可是百战而无一败,既使败也是时势使然,而且最终还能神奇逃脱,并以最后一仗挽狂澜于即倒的拯救党国,无数星星中的最亮的百战将星。与伯玉相比,张灵甫算神马呀。9 g0 i6 W( q! X. l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沙发
    发表于 2012-2-10 00: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2-9 23:58
    # b  [6 g! }( u) O1 C: Z. |$ N4 ?否。张灵甫那个叫做骄横。不是什么自我牺牲。, `# T1 ^1 z& N7 H. o
    $ t4 f; a/ i* j, d
    至于伯玉,有金门之役,足矣。可是问题在于,伯玉跑路的功 ...
    & m+ R, `; O& h" ]$ L7 v3 m2 `$ _
    咱们都知道,他那叫骄横,可国粉不这么看呀,人家说张烈士,那就叫以身为饵,战略眼光,恨只恨猪一样的队友。9 S9 B0 q+ B" k& v) k( G
    伯玉,俺觉得王外马甲在《战场上的蒲公英》的那段话是最逗的。
    9 \' o" @9 ^+ l1 q  V
    “土木系”的灿烂招牌、国军精锐中的精锐、嫡系中的嫡系、号称驰骋疆场无敌手、打了胜仗很正常打了败仗纯属意外的“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在他们的英明领袖,那位得到无数后人景仰崇拜和怀念的、除了运气不好浑身没有毛病的、料事如神英明勇武即使全军覆没也能孤身突围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后成功守住金门岛的——胡琏胡伯玉陆军少将的带领下,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长沙城。

    / B! l; a. a( S8 r战沙的伯玉大神,又多少人生生让他恶心成了共粉呀。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板凳
    发表于 2012-2-10 00: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2-10 00:05 * H, U7 Q$ \" C' _
    另外,我主帖比较的邱清泉和张灵甫的闪光点。除了调侃的亮点之外。张灵甫确实不如邱清泉。邱清泉参加过镇 ...

    " |; Z, Y2 u; c2 F& K- Z台湾人对张灵甫印象很深,似乎是台湾专门为张灵甫拍过电影,邱疯子可没这待遇。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地板
    发表于 2012-2-10 00: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2-10 00:05 & }9 z  E1 X  t& f# ?
    另外,我主帖比较的邱清泉和张灵甫的闪光点。除了调侃的亮点之外。张灵甫确实不如邱清泉。邱清泉参加过镇 ...

    ; b% l8 b, \! x2 |" M, o. T张灵甫74师在孟良崮战役,毕竟是国军中有数不多的战役中的闪光点。能够考虑自己进地狱,同时也将敌手拖进地狱,并且让队友帮助下来让敌人先一步下地狱。你数一下国共两党战役中,国军能够有几次这样的想法,哪次不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K% {4 l5 c/ c) k
    但,说实在话,一个齐装满员的整编师,打了三天,就崩溃了,这也真让国粉们情何以堪呀。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5#
    发表于 2012-2-10 00: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2-10 00:43 % g1 Z) R% m$ M# }
    过份相信校长手令的威力。。。 最后杯具了。。。
    4 }( f$ s3 w$ `1 K. l
          问题就在于,国军不单是不服从校长的手令这么简单吧,国军战术上是实在不知道如何进攻吧。' |) @2 H4 Y/ I& a6 K( }
          当年在松山,日军只有1000多人的完备队,都是打了好几个月,直到那边人死光了,才算拿下来。面对着共军外围阻击的4、5个纵队,国军凭什么就能打破共军的防守。
    - M( z! F7 ~  ^      说实在话,我觉得孟良崮的危险性,无论是国军还是共军,都是夸大的,国军输的其实毫无悬念。就象猫帅说的,想出中心开花这种战略的人,就是脑袋锈逗了,也不看看自己有多大的能耐。/ @) _: l6 ^" \- u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6#
    发表于 2012-2-10 01: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2-10 00:33
    ) D8 e- W) i& Z4 H/ l这点上我要替灵甫抱不平了。灵甫上孟良崮之前说,守个三两天不成问题,结果真的守了三天。孟良崮战役,共 ...
    , x: U, U. k: b3 U. l4 s  {/ S
    问题是,74师好象有近2万人成了俘虏吧。: b- m4 o. y1 R# A: _1 L" ~4 V; z
    这些人即使后面跑回去了,似乎也再也不能成为战士,倒蛮象TG军队的宣传员。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7#
    发表于 2012-2-10 01: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2-10 01:01 ) p, X0 _& Y6 h# q2 W/ \) L( ]
    “毫无悬念”是你现在回过头来看。。。 当年的共军赢得绝对不轻松。
    $ A, [8 o& J" v3 J- _# m5 e
    俺是想说,共军守着那些山头,国军作为攻方,有那个能耐吗?国军有过几次攻下山头的成功战例吗?9 G! d" ], H; Q$ C4 K+ x6 C* ^3 S! N* E
    至于共军,还用证明吗?在孟良崮战役之前,哪次国军被围,不是找个山头猫着,准备创造松山奇迹,而共军,又已经攻了多少次山头,歼灭了多少国军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8#
    发表于 2012-2-10 01: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2-10 01:01
    ; U- H* S8 [+ e9 P; _“毫无悬念”是你现在回过头来看。。。 当年的共军赢得绝对不轻松。

    * n5 z% R3 G8 r( C' A( Y打仗能有轻松的嘛,死伤上万人的战役,共军也不多呀。: P5 t& ?) u6 H) E* o: y$ E9 l
    可就因为共军每次打仗,指挥员都如覆薄冰,才能打胜仗呀。1 b' O4 {% u8 x5 Z
    国军,全是如猪如鼠之辈,贪功如猪,胆小如鼠。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9#
    发表于 2012-2-10 01: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蜢 发表于 2012-2-10 01:35 - W+ W1 |& W! _" I. r
    这也太险了。当然粟裕也在打“神仙仗”。但此时的国军处于攻势,总体上占优势,俺觉得没有必要打这么险恶 ...

    * [) o% L* X# g8 U: j5 x张同学如果那么打了,如何显示出他74师天下第一军的美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10#
    发表于 2012-2-10 09: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2-10 08:48 5 {! m# X2 S$ @0 w3 ?
    那次他是自己把自己弄进地狱的,算不得功劳

    2 e+ s6 @- z  j+ I8 g4 u  j" h0 ]在一片黑暗之中,一定要寻找出一点亮光出来,要不然,你让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如何混呀。
    / g0 D) x* ^$ t7 s8 ?7 [, m1 Z话说,国军五大主力,在灭亡时还能够有点想头,不就是74师嘛。你看新一、新六、第五军,这灭的都是稀里哗啦,都不知道如何没的,连个响都没听到。十八军,倒是知道灭亡过程,可那不就是一头被捆好的肥猪,被一块块地肢解掉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11#
    发表于 2012-2-10 09: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2-10 08:49 , V* R) U) h7 p& o) D* [5 _$ O" c
    共军的攻坚战,一般伤亡都多于对手,孟良崮是这样,济南、锦州和天津都是这样的。 ...

    ! A& G; k8 i9 T8 |那是,共国有俘虏政策,放下武器的一律按投降算,不许杀俘。所以看伤亡两边差不多,加上俘虏果军就彻底悲剧了,抓俘虏比抓鸭子还容易,这是国军的奇迹,也是共军的奇迹。: u1 f1 T" }5 {
    两军交战,并没有武器上的代差,交换比自然不相上下,而且守方还有地形优势。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12#
    发表于 2012-2-10 09: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2-10 08:45 + w8 d2 O4 z6 {5 x" I
    哪里啊,孟良崮的悲剧是他违反军令,过于突出造成的,他要是不上山的话,还撑不了三天呢,因此后来国军的 ...
    0 h. J- ?- h; G* Q; y# p* Y: e
          咱都是这样认为的,可是果粉可不是这样的想的。( Q7 l2 E; x3 f/ {6 D& D
          其实俺更认为,孟良崮战役,从战略层面,绝不是险仗,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现在有些宣传的那样,似乎提前一天,74师完蛋,推后一天,共军就被全灭的战役。因为这种思路的仗,根本就不是当时中共打仗的思路,这样的仗即使打赢了,也只会被中共中央点名批评,而且关键是,这样的思路的仗,也不可能打赢。
    5 k$ v0 e" s- Q6 N  W, ]      就整体战场层面,其实一点都不惊险,就是集中全力不计伤亡地打一个最核心的敌人,然后完成了战役目标。当然,一场战役,死了那么多人,自然有很多的焦点,将这些焦点一个个写出来,那必然是惊险异常。我觉得无论是国还是共,都喜欢宣传这些焦点,因为,对于共,宣传士兵不宣传指挥员,一直是常态,而国,除了这些焦点之外,整个战役层面有什么东西值得宣扬的。
    : r2 H0 Y( d4 O) h5 @7 L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13#
    发表于 2012-2-10 10: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蚌 于 2012-2-10 10:15 编辑
    : L1 W' c0 @, f" M: j7 L
    草蜢 发表于 2012-2-10 09:31 ; Y  V* V& B; N0 N' s
    之后共军的日子可过的不好。被国军在山东四处滴干鸭子。共军的山东首府也丢了。粟裕同学带大队人马回去收 ...
    7 o0 ~9 g& t$ d
    7 i0 D+ u9 W4 B- m' ~. Z0 v* L
         这其实是个普遍的错觉,是只观一点不及其余的思路造成的,而且也是那些果粉的考究态度在误导的,要知道在那场国民党输掉底裤的战争中,寻找一些闪光点是多么不容易。当然,对这些闪光点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共胜国败的原因,在共军的历史回顾中,这些事件是重中之重,几乎高级指挥者人人都在谈,都在谈困难,谈指挥失误,而国军的历史回顾中,这些事件也是重中之重,谈个人的指挥若定,谈国军的克服定难。当然,共军谈着谈着,进了紫金城,国军谈着谈着去了台湾,剩下的则进了功德林。
    1 G- G) F: ^, g. d' \     七月分兵,是华东共军由防守转入进攻的标志,是一个转型,也是全国共军转入大反攻阶段的组成部分。由以前的依托根据地内线作战到转入到无后勤的外线作战,需要改变的东西很多,所以遇到挫折是难免的。但共党的灵活作战原则和适应能力是惊人的,也就一个多月时间,共军就已经可以在外线打歼灭战了。! G) @. o) \1 f6 P; t( {: C' K' t
          七月反攻,有一个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将战场引向敌方占领区,破坏国民党以战养战并催残解放区经济的阴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各地的共军不同程度的遭到失败,遇到了困难,但国军就舒服嘛,以前的可以征兵征粮的内线,变成了战场,对于谁的打击更大呢。
    9 W6 F; O" z( W* n7 D3 F6 P% J& @      所以,王外马甲有评价,说是国军在这一阶段打了好几个大胜仗,但是打败了的共军却跑得遍地都是,然后,局面就彻底不可收拾,直到豫东战役才发现,原来聚集起来的共军,已经可以消灭国军的重兵集团了。% f0 I( I; N7 D# d8 }( f
    3 E9 ]$ h* H) v( T/ e
    如果将大反攻说成大挫折,那么,如何解释,仅仅一年之后,共军就可以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大决战了。
    : V$ w3 U" k2 @. a0 M  A& s1 c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14#
    发表于 2012-2-10 13: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蜢 发表于 2012-2-10 13:07 9 }  P& \) V" X) J1 U
    国军的失败,委员长要负主要责任。将陕北列入重点进攻对象,派胡宗南同志带领几十万的大军去打就是步臭棋 ...
    4 ~6 I6 n& K+ g( U( i, f
    这个是不是有些单纯军事路线了。话说,共产党在东北下了大本钱,但派过去的老部队不过10万人,其他的人马都是由此发展起来的,而国军无期投入并不比共军少呀,还是最精锐的远征军。
    * e1 }7 `+ s6 e+ q0 C+ N+ e共军初期让国军追着打,甚至一个纵队的防线让人家一个团就突破了。但是二战四平之后的相持阶段,共产党在爆兵,国民党在干吗?
    , e. k# n6 F* d0 J5 z! D. a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15#
    发表于 2012-2-10 13: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2-2-10 13:25
    3 P" f- z8 h2 r. H7 }共军只派了十万人,可干部是按照30万到40万这个级别派的。  N. o" ]& y( E0 \# J
    3 k/ ^. R+ m/ E) c( P
    共军暴兵能不快吗? ...
    # Y3 ^4 p6 t) a# I, d0 |
    可是国民党呢,连东北军的旧部都流落街头,可就是不让回去,怕去夺权,你想,如果这几万的东北回乡总队的人回去,共产党别说占据两厢了,恐怕想当丐帮都不可能。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16#
    发表于 2012-2-11 20: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蜢 发表于 2012-2-11 14:50
    + p0 O' V4 G7 _- s对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是有不少的争议。确实牺牲很大。俺是觉得正是因为中野的牺牲才有华野的辉煌。俺 ...

    0 e& L1 t$ }& M/ l9 D47年7月开始的反攻,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实际的作用,就是将战场推向国统区。而能够进行这样的反攻,是因为国军的机动兵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无力再进行新的进攻了,当然重点进攻的两头还在打。战争,不单是纯军事,更是拼政治呀,三路大军推出去,国军也就跟着退回来了,虽然还能看到西北战场和山东战场,共军还在丢失地盘,但是从晋冀察绥,这些可都成了稳固的根据地了。
    2 `. ^4 z9 t; f. {9 J反攻之后,是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国军打了那么多大胜仗,可是连一个旅团级单位都没有歼灭过。所谓共军的损失,其实就是消耗,对于军队来说,消耗与成建制的消灭完全是两回事。共军里面,经常俘虏兵会达到60%,这些人,遇到困难就会跑掉,但只要骨架在,回到根据地,整补上两个月,就能恢复元气,你看七月分兵之后,华东四六纵,减员上万,不就是这种情况。8 n( @7 ?2 U" D/ V
    当然,最关键的是,共军成功的将战线推到了长江边上,让自己的地盘成为了稳固的根据地,让国统区损失了大片的税收地和兵源地。战争,拼的是把对方全面的击败击倒,而不是说要杀死对方更多的人。( C( l/ f( }$ m3 @! z5 D; H4 p* Q
    打个拼方吧,47年7月之前的战争,共军就象一个华丽的剑客,不停地给国军身上划口子,让国军流了很多血,但是国军虽然抱着头在挨打,却是缠在共军身上,用一把钝刀在一个地方往里插,虽然划不了那么多口子,但是却一样让共军在流血。9 T" Z4 M* v9 X% w7 S4 B) R

    点评

    三军均以建立政权为目标,因此47年冬考量三军歼敌的问题是偏差的。  发表于 2012-2-17 00:15
    三路大军出击外线的主要目标在于瓦解中原地区的国民党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主要作战目标是民团和地方部队而建立起自己的地方部队和游击队。  发表于 2012-2-17 00:12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17#
    发表于 2012-2-11 20: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2-11 13:49
    ! O5 n# `2 s( J8 o$ j. E! k4 G& r5到8月是战略相持。
    # w3 ?; l! i, E5 `! Y- v1 l) @3 @& Q% q# W& I' y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要看实际结果啊。这三个月国军有什么进展么?华野被消灭了么? ...

    3 [  I( X% H3 k6 i2 y共军进攻时,要是没有成建制消灭敌人就是失败,国军进攻时,攻下来地盘就是胜利。共军防守时,没有守住就是失败,国军防守时,只要没被成建制消灭就是胜利。这就是国共的差别。所以,共军的败仗,国共两党都是公认的,而共军的胜仗,国军则不一定承认。
      J% j  z; |# x! A( K# O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18#
    发表于 2012-5-30 03: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5-30 01:58 ! L( i$ `( ~" V" }& Q2 f1 L
    这个说法不靠谱啊,有以偏概全之嫌。。。 。共军能做到“即俘即补”,绝对不是靠武力威胁或者金钱收买。。 ...

    : I9 F# a  p; N3 |5 g8 g即俘即补的政策,只在淮海战役里使用,这个在淮海战役中中共中央有一个专门文件,毛选里面应该有。“即俘即补”不是常态,中共再厉害,也没有达到让俘虏立马转身枪口对袍泽的程度。“即俘即补”政策实施的很大原因,是因为淮海战役中,兵源损失极严重也极快(淮海战役共军伤亡人数在15万),为了弥补兵力不足而实行的临时措施。$ ~7 b& ^( \7 `, w+ F# R( f& t
    俘虏兵教育转化补入军队有一个固定的程序,当然“三查三整”新式整军运动的兴起,据说就是因为这一运动之前,大批俘虏兵的思想状态仍然没有太多转化,而通过“三查三整”,则让俘虏兵死心地为人民作战。
      {& ]& @; H. w关于俘虏兵人数在60%以上,这个八十年代有一套战争丛书,《鏖兵西北》里面,说彭总多次向中央发电,由于战争的残酷,长期无法补充,俘虏兵人数过多,希望补充解放区翻身农民作为兵源,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s$ y& i1 D8 m5 O1 h. f# v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19#
    发表于 2014-6-14 14: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定风波 发表于 2014-6-14 13:19
    2 g) v) Q) ]$ |; @绝对是马谡,两军对阵尤其是这种级别的大战役,1万多人就想中心开花,真是异想天开 ...
    $ r" k1 L" b: M, b
    共产党真玩过相似的,在解放海南岛的美亭决胜战中,共军与国军包围与反包围重重叠叠,43军登陆部队1万余人被国军6个师5万余人包围,但43军就敢在援兵未明时打决胜战,就地坚持“中心开花”,硬挺了3天,最终等到40军的部队过来反包围,并将国军包围部队全部消灭。9 {  G; Q( {* W! ~' I5 g/ H
    说白了,还是战斗力和执行力的问题。象海南岛,40军本来在西线另一个战略方向,可以自由选择攻击路线,但指挥员在登陆后,通过分析情报,发现国军都集中在东线去围歼43军了,就改变原有布署(原来是准备向南打的),狂奔3天赶到美亭,参加决战。对比韩先楚,再看一下李天霞,就会发现国共两军真是天壤之别。  g: l$ l6 m' l

    8 b  L# c6 m  v6 p" |0 J- x) @' i" M$ ^& }- C3 T0 r( k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0#
    发表于 2014-6-14 15: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定风波 发表于 2014-6-14 15:20
    3 H1 ^, X- @3 h# A怎么看都不是张或者汤主动想出来的有全盘算计的计划,估计有幕后原因。国军在海南岛比之重点进攻时期的共 ...
    ( [( A' O+ `6 {  W! M
      Y' q6 X$ c  X
    薛岳这个机动防御战术,有点隆美尔大西洋壁防御战的意思,只是当年诺曼底登陆时,徳军增援的五个装甲师直接让美英空军灭了,而薛岳这个倒是没有空军危胁,只是当时的国军战力根本啃不下共军。- E4 C5 t1 u) L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 20:23 , Processed in 0.07652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