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晨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眼大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10: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那个新疆狗粉事件,当事人的信息就是被一个狗粉女警泄露出去的,一个低层普通女警而已,就因为狗,而不是其他任何重要刑事和民事事件就能对一位公民进行信息搜索查询,还po到了网上,说明公安系统内部对此根本没有严格的程序。再比如成都男女司机事件,女司机的开房纪录都出来了。这当然是对公民隐私的强烈侵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5-5-19 11: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5-19 03:20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03:02
所以说这东西要非常小心。对于这样未经法律程序私自泄漏视频资料的,必须严厉打击。 ...


那有什么程序啊,怎么个严厉打击?要去限制政府获取和使用公民信息的自由?至少要能全面讨论公权与私权的边界并达成共识之后才能到这一步,现在真心想的太多,比如黑龙江那个枪击案,无论怎样至少检查院也应该会同一起调查吧,结果当地铁路公安自己就给自己就出报告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5-5-19 11: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5-19 03:35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03:21
不是限制政府获取公民信息的权力,当然这个也应该有限制,现在要限制的是透露公民信息(由政府或者由个人 ...


西方有这样的限制,是因为公众对于公民自身的权利和政府的权利在长期的实践,博弈和广泛的讨论后有了相当程度上的共识,基于这些共识才制定有相关的法律条款和社会规范。而中国根本没有这样的共识,连讨论这些权利的空间都没有。打个比方,就比如成都男女司机事件,就有很多网民丝毫不觉得公开女司机开房纪录有什么不妥,各种龌龊恶意的玩笑很多。

警察枪击似乎和普通的刑事犯罪不一样吧,比如美国的弗格森案,警察只移交物证,调查材料和报告都是检方出来的,否则岂不是自己调查自己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5-5-19 11: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5-19 03:48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03:36
这种对私密的无所谓最终要害了自己。

即使弗格森案,也不可能是检方调查。警方有internal affairs,专门 ...


在具体程序上我了解不多,只能从新闻角度上有一些很粗浅的认识,关于弗格森案,这边的新闻都是“当地检方公布了长达1000页的调查文件,根据物证和数十名目击者的证词,还原了8月9日枪击案案发过程。XXXX”,这样类似的表达,而黑龙江的这个案子我看了一下,全都是写的“哈尔滨铁路公安表示,哈尔滨铁路公安局组成调查组对相关情况开展全面调查,XXXXX”这样,实际的调查报告文件和原始物证其实也没有公布。

也不说是有所谓无所谓吧,就算有人觉得有所谓又能怎样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5-5-19 12: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5-19 04:20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03:54
作为证据,只有检方能公布,而且只有在检方决定提起公诉时公布。警方无权公布证据,只能向检方提供证据, ...


照这程序,从头到尾也没见到有相关证据移送到哈尔滨检察院的消息,移送以后,检方决定起诉不起诉是一回事,移送不移送是另一回事。

当然了,完全有可能移送的时候大家不知道,新闻不报道。

点评

国内这种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事多了。见怪不怪了。  发表于 2015-5-21 04:58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5-5-19 13: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04:27
警方有权不移送的,如果警方不予起诉(实际上是不建议检方起诉),就不必移送。也不知道铁道警方和地方检 ...

举一个情况,纯探讨,假如该警察的行为(或者该公安局的安排)真的有失误,本公安自己审查自己,决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赶紧摆平,认为证据不提交检察院,那不就了事了?也就是说警方如果有问题,就需要检方起诉法院裁决,而检方起诉不起诉又取决于警方内部的自我调查,如果警方内部的自我调查决定不建议起诉,检方也没法起诉,于是警方是不是被起诉其实取决于警方自己。这不是一个悖论么。

铁路公安好些是个比较独立的存在。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5-5-19 16: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fish97 发表于 2015-5-19 08:16
一直认为男司机有很强的背景。

开polo的,能有多大背景,新疆的那条狗就更没背景,只能说明公安对公民隐私不重视。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5-5-20 14: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5-20 09:19 编辑

我发两个图大家感受一下



而且不是个例,这种类似的抱怨在知乎,微博上看到多次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5-5-20 17: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伯威 发表于 2015-5-20 09:03
唉,这个现在很多啊。之前就在某论坛看到某女警务人员吐槽说,别人给介绍个男票,见了一面觉得还行。回头 ...

是啊,所以说,不仅体制和体制内人士不把老百姓的隐私当回事,老百姓自己都不当回事。说白了,连讨论隐私边界的前提都没有。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4 04:36 , Processed in 0.04556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