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11|回复: 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摘要] 中国航天科工研究论证高速飞行列车:最高时速4000公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01: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隧道 发表于 2017-8-30 10:09
这个应该是地上,像飞机一样,每个座位上面都有氧气罩,座舱降压,自动弹出。
然后座舱和,管道都有应急 ...

氧气罩只解决呼吸问题,降压要造成身体“爆炸”,还记得联盟多少号的“爆炸性降压”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7-8-31 01: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njyd 发表于 2017-8-30 11:01
大概估算一下:
350高铁曲线半径不小于7000米,它这个得77000米。北京到上海拐不了几个弯。
铁路包括高铁, ...

这东西要是真运作了,就和游乐场过山车一样,人一坐下,硬式保险杠自动“套”上了,除非紧急情况下自动解锁,旅客不能打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7-8-31 01: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7-8-30 11:06
仙人这个想法,我过去在别莱利曼的《趣味物理学》里看到过。他的设想是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之间打个直通的 ...

这套书实在太赞勒。当年我只看到一点皮毛,否则今天大概不会这么不开窍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7-8-31 01: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冰蚁 发表于 2017-8-30 11:16
这个就是学习马斯克的 hyperloop。不过是中国版的。最高速度也搞得很高,到4000。磁浮能到这么快,表示怀 ...

不需要全真空,只要把音速提高到4000公里/小时就够了。但每个站都需要air lock,进站、出站最快都是几分钟级,那个发车速度是不可能的。

光有管道逃生口是不够的,必须每一小段就有自动阻断和通气阀,事故时自动向管内充空气,恢复压力,否则从pod里逃生出来也是个死。那么长的真空管,那么多的接头和法兰,那么大的温度变化,还有震动、磨损,要想保持气密?嘿嘿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7-8-31 21: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隧道 发表于 2017-8-30 23:26
真空应该没那么低。5000米海拔的空气密度就差不多了。
有氧气面罩,8000米海拔的空气密度,甚至更低也很 ...

要4000公里/小时的速度,5000米高度的等效压力怕还是太高,这样火车过去挤压空气就对管道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样的频繁的周期性大幅度压力变动对管道的疲劳是致命的,估计要降低很多才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7-8-31 21: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冰蚁 发表于 2017-8-30 11:49
我也觉得4000挺扯。1000没那么复杂。马斯克的 Hyperloop目标速度1200。也不需要真空。Low pressure就可以 ...

1000已经够扯了,看他的工程问题怎么解决吧。希望我是错的,我也喜欢看到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只是这个方向不大看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7-8-31 23: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冰蚁 发表于 2017-8-31 08:24
1000 不知道。不过日本要建的磁浮本身就可以跑500(运营速度)。那个是和高铁一样的,多节车厢,直接暴露 ...

不超过500很多更变没必要抽低压。在管道内,只要有空气,列车前进必然造成bow wave,这压力“刷”过管壁,就是周期性的应力,就容易导致疲劳。这是物力规律,什么电子技术都没法回避的。压力越低,这个问题越小,但其他问题越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7-9-1 00: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冰蚁 发表于 2017-8-31 10:07
搞设计的人会对 bow wave 有考虑吧。而且这种车辆本身是前端吸进空气的,不是破开空气的。整节车是希望等 ...

那就要显著低于当地条件的音速才行,否则空气在车内管道里的速度要超过音速,那麻烦就大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7-9-1 00: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冰蚁 发表于 2017-8-31 10:35
不知道。按马斯克的最终速度目标,700 mph,估计要超过低压环境下的音速了吧。 ...

应该正好在音速附近?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7-9-2 01: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冰蚁 发表于 2017-9-1 09:10
没说管道就问题少。我那个回复是针对自然灾害而言。对大的自然灾害,管道和现在的铁路一样脆弱。而对雨雪 ...

这样长的管道在雨雪风霜和气温变化中,如何保证气密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7-9-2 02: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冰蚁 发表于 2017-9-1 12:21
只讲1000公里这种。不谈4000。那个我也觉得比较扯。

1000公里也难啊。我们用高压管道,15MPa以上的都要作为engineered vessel注册,和锅炉一样,已经不是当作管道处理了。真空管道和高压管道一样难伺候,看着只有一个大气压的负压,要是正压的话,一个大气压更本不当什么压力管道的,但负压就要搭起万分精神、小心翼翼了。

我们只有20英寸的管道,已经是只有特别的地方才能做这东西。管道列车起码得100英寸以上?更可能150英寸?这管道的成本就不得了。

抽真空实际上都是抽低压。绝对真空很难,但极低压并不那么难。能耗主要不是管道漏气,应该是air lock漏气,但那也不是了不起的。个人认为:难度还是在更加基本的mechanical integrity和成本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 06:52 , Processed in 0.04975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