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向中国传统告别

热度 4已有 382 次阅读2012-12-5 13:11 | 传统, 中国

注:这本来是在平沙《蓝与白》日志下发表的评论,现在我移到这里。

        中国人喜欢平和自然、有生活情趣的风格,荷兰的一些绘画也是这种风格。但是假如你不满足自然给予的造物,你想要亲自参与创造,就不得不向自然学习,就不得不进行解剖,就不得不切实的弄清楚到底是为什么?

现在我也染上日本人的坏习惯了,超喜欢浮世绘。

过度学习的后遗症,

没办法,学习西方文化的后果就是如此,可以取个名字叫莫扎特后遗症。

悲天悯人也许是解决这个后遗症的办法,现在佛教在西方也很流行,套一句俗语,我佛慈悲。

中国人的这种风格,在人机设计的时候可以用到,至少不是冷冰冰的。

××××××××××××××××××××××××××××××××××××××××××××××××××××

中国人传统上的对世界的认识是无法突破自然的。

西方是借助基督教神学进行突破的。

意识问题”就是如此重要,有没有那个“意识”往往产生天壤之别。

人生就是由选择与行动构成,有没有那个意识,无论是在选择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是有巨大差别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如此巨 大,也就并不奇怪了。

××××××××××××××××××××××××××××××××××××××××××××××××××××

又跑题了,呵呵

       其实也不是和中国传统告别啦,而是再不把中国传统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而是把它作为研究对象和吸取营养的源泉。

又跑题了

××××××××××××××××××××××××××××××××××××××××××××××××××××

我也明白了艺术的作用,它是那么直接地冲击你的观感。

你就需要去探寻探索。

其实一些细微的东西是很难发现的,有时候需要用夸张的手法,

用放大镜去看。

××××××××××××××××××××××××××××××××××××××××××××××××××××

冲破生理和心理的极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跨过茫无边际的大海,踏上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


1

膜拜

鸡蛋
2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luxueyou 2012-12-5 22:34
不明觉厉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1 18:09 , Processed in 0.02626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