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视] 发现一种片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3:4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肥狐 于 2011-12-9 23:49 编辑

《豪斯医生》老片子,很多朋友都看过。我最近看完了第一季,无论如何找不到第二季,直接下载到了第五季,但是不连续我就觉得不舒服,一直hold着。

我觉得我有点强迫症。

《豪斯医生》夸张地表现了职业医生的专业性,并以此为重要卖点。剧中人物满嘴诘屈聱牙的专业词汇,症状、疾病、因果,哗哗哗如同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又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主角House医术精湛为人尖酸,用专业壁垒和粗鲁个性将世俗世界阻挡在外,在他的领地里作他的头狼,把尿液遍洒每一集剧情。不知不觉间观众目瞪口呆心生向往,潜意识将自己带入到角色中,成为高度职业化精英人士中的一员。啊,这就是艺术的熏陶,和熏完后的满足。

我发现这是一种片型。

回忆起来,历年看过的美剧里竟有一批具备此种特征。虾米特征?制服,专业词汇,高度专业性的剧情,以及行业顶尖人士、技能近乎于神的剧中角色。比如,最近看的《suites》,律师行业;看过2季的《CSI》,刑侦行业;极其喜欢但是下载不全的《Nip tuck》,整容医生行业;《犯罪心理》,心理学+刑侦行业;最近一气看了5季的《the big bang theory》,是个喜剧,理论物理行业。

有片子以专业信息为背景来表现永远不变的人性,这是传统戏剧的套路。但豪斯型片的共同特点是:专业信息不再只是剧情的背景,而是剧情重点表现的内容,或者说,就是剧情本身。比如《the big bang theory》,如果去掉理论物理信息的笑料,替换以其他笑料,还是这个剧吗?

这个根据在哪里?

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里,一个普通人,unless your father is Mr. Gang Lee,追求幸福生活的主要的、可得的途径,是成为专业精英。因此社会心理有这种向往,希望自己身着制服,满嘴普通人听不懂的术语,满脸严肃的表情,在某个专业领域高人一等乃至神圣不可侵犯。当然,满嘴术语且嬉笑怒骂满不在乎则更酷了。这个专业人士的形象意味着价值、尊严和money。

山总在那里,但不是每个人的social climb都会成功,文艺作品就在这时沁入我们干渴的心田和宽广的硬盘,比如我就深受感染乐此不疲。我认为,这种心态尚属健康,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当然也有不那么健康的情节,比如,我观察自己对自己专业的兴趣逐年降低,但对豪斯型片十分投入。想必这个情况有一定的讽刺意义。

不少朋友写帖子精彩,而且仔细,我认为原因之一是他们不经意间将职业习惯带入了网络发言,这当然也是健康的表现。

不止一个经济学家,包括老马,都强调真正的富裕来自分工。某个经济学公式,摆弄来摆弄去,结果其他要素都消去,剩下的只有人。人的要素是决定性的要素。假定人的平均素质无差别,则分工的细化程度和合理性决定了最终结果,即生产力。

发达国家都是分工高度细化的国家。有海外经历的朋友,都见过制服、术语和高度专业化,不论他是政治家还是waitress,即使下了班是个垃圾,但他是高度分工的文化中的一部分。

中国社会分工细化和专业化程度尚不足,但未来趋势想必不可避免。这个和政治路径无关,和分配是否公平无关。你想要高生产力,你就要分工和专业化。如果有了分工和专业化,你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心理,如果有了社会心理,你就会有满足它的艺术和文化,如果有了相应的艺术和文化,经盗版传播后,就会有人在爱吱网上孜孜不倦地分析给你。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6 21:52 , Processed in 0.03765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