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ind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邱世卿的大毛二毛战争观察与记录

[复制链接]
401#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07:20:55 | 只看该作者
同樣也是只發在vk 上的想法:

在赫爾松撤退的背景下,請不要忘記現在在頓巴斯戰場上的俄羅斯武裝部隊,正在蘇羅維金的努力下,穩定的恢復健康狀態。

我們從現實的戰鬥結果與蒐集的情報看,其作戰能力與物資儲備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強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07:22:4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前線在冬季穩定下來,可能會有一個結束衝突談判的機會之窗。

根據CNN 的報導,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 (Mark Milley) 表示了這一點。

“當有機會進行談判,當有可能實現和平時,就必須利用它。抓住時機,”馬克·米利說。

他補充道:“雙方都必須承認,真正意義上的軍事勝利,可能無法通過軍事手段實現,因此必須轉向其他手段。”

但如果雙方的談判沒有實現或失敗,米利表示,美國將繼續武裝烏克蘭——即使得“任何一方(即俄羅斯或烏克蘭)取得全面軍事勝利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所以這則CNN的報導,結合蘇利文跟基輔前幾天釋放出來的訊息,俄羅斯在赫爾松的撤退就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3#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07:23:19 | 只看该作者
indy 发表于 2022-11-10 18:22
如果前線在冬季穩定下來,可能會有一個結束衝突談判的機會之窗。

根據CNN 的報導,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

然而,在談判之前,俄羅斯必定要創造出給烏克蘭更大的壓力。

會在哪裡選擇施加壓力,將會十分考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4#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07:24:01 | 只看该作者
indy 发表于 2022-11-10 18:23
然而,在談判之前,俄羅斯必定要創造出給烏克蘭更大的壓力。

會在哪裡選擇施加壓力,將會十分考究。 ...

刻爾松、札波羅熱就算了,很難想像俄方會接受頓盧兩州不完整。司機應該也無法接受,這樣談出的停火也只能是暫時的,這樣給了烏喘息時間,對俄似乎不利啊


[id748287766|He-Ling], 美國政府不會光說要談可是不接納條件的。如果美方不接受俄方的條件,在赫爾松的部隊是不會撤退的。

因為撤退的事花了幾個月準備,所以事情很可能是早就談好,反攻只是做個樣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20:16:24 | 只看该作者
從赫爾松出發

唉,無論多麼悲傷和侮辱,從赫爾松撤退到第聶伯河左岸已經成為現實。

我們不知道這個事件如何在聯邦的管道上呈現。他們會不會用“歷史將一切還原”、“偉大衛國戰爭中的經歷”、“兵將盡,敵將盡”等口號撫慰人心。

在民眾眼中,這就是一場失敗。是的,對本地人來說就是如此。這是俄羅斯聯邦承認自己放棄自己的領土。然而,這會讓事情變得更容易嗎?

▪️造成今天這種狀況的原因,在於那些從 2020 年(對特殊軍事行動做出基本決定時)開始的官員們的報告中,他們談到了一切都很好的事實。

▪️造成今天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一種自然的篩選,最終應該將所有無用的指揮官和馬屁精政客們剔除,將他們送到歷史的垃圾箱。

▪️造成今天這種狀況的原因,在於政治和軍事上的無能,這是由對自己小圈圈的排他性、絕對正確性和無懈可擊的信念所產生的。

這種苦澀是一個恥辱。如果我們現在與烏克蘭簽署和平協議(俄羅斯外交部已經暗示要進行兩天的談判),那麼這將是對俄羅斯社會整個愛國核心階層的一次美味反諷。

我們這個階層的代表,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不了謝謝,儘管如此(Thanks, but no thanks.)”的原則行事。實際上,俄羅斯人民一直都是這樣取勝的...在我們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

所以讓我們繼續這樣做。

譯自 - ryba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2 01:01:11 | 只看该作者
這次的撤出赫爾松行動,在三天之內總計撤出二萬名部隊,3千500件裝備。

過程中運用各種欺敵、遲滯以及火力陷阱的方式拉開烏克蘭武裝部隊與俄軍的距離,直到最後一刻以炸毀安托諾夫大橋(含鐵路橋),切斷二岸之間的最後聯繫作為結束。

最後說說我的感想

2萬名寶貴的精銳兵力,活生生卡在這裡7個月。

我們從戰略的角度看,俄羅斯國防部跟總參謀部的相關決策負責人,真的要吊起來打。

我如果是普丁,他們就得通通到西伯利亞養熊挖煤礦。

PS. 這一篇也許會被截去當成"合訂本"的內容,不過無所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7#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2 01:02: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ndy 于 2022-11-11 12:05 编辑

台灣正在為被入侵而準備

如果中國搞事,蔡英文總統告訴我,“習近平必須權衡成本。 他必須三思而後行。”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 ... sai-ing-wen/67189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2 01:07:21 | 只看该作者
indy 发表于 2022-11-11 12:02
台灣正在為被入侵而準備

如果中國搞事,蔡英文總統告訴我,“習近平必須權衡成本。 他必須三思而後行。”

標題用了Invaded就夠搞事的了,八月老妖婆來臺有17X個國家發表聲明說支持一中政策,人家信你們這些壞人個鬼。這種心思除了日本很勇、想撞槍口的,還能拐到幾個國家站隊臺灣?我甚至擔心臺灣順著美帝意思搞事,會瞬間拉滿東南亞所有國家的仇恨值,「經濟不好,大家都想跟中國做生意,打仗沒法兒做生意,就是你臺灣搞事炸了大家財路,想死是不是?想死是不是?!」怕不是臺灣挨揍,東南亞國家拍手叫好給bgm還當助手幫忙大陸趕緊收妖的場景,什麼Invaded?什麼中國入侵臺灣?沒有的事!嫌棄中國收妖太慢倒是有的。
本島太多鄉民們活在西方媒體視角下了,嘴炮支持能當真什麼?何況一堆還是收錢出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2 02:34:22 | 只看该作者
第聶伯河左岸俄羅斯防禦陣地要塞化

從影片可以看到工程有一定的規模,而且至少是一個月前就開始進行了。加固強化的防禦陣地可以提供遠比赫爾松前線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

目前從右岸撤回來的部隊正在陸續進駐新的防禦陣地。

至少這個冬天士兵們會比較舒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2 06:23:35 | 只看该作者
法國宣布終止「巴爾赫內」行動

「巴爾赫內」是撒哈拉沙漠中新月形沙丘的名稱,也是法國在非洲薩赫爾地區進行中的平叛行動。

薩赫爾是撒哈拉沙漠過渡到草原的半乾旱草原地區,區域內包括了塞內加爾、茅利塔尼亞、馬里、布吉納法索、阿爾及利亞等許多國家。

這項行動開始於2014年8月1日,由一支3,000人的法國部隊領導,與5個前法國殖民地國家合作:布吉納法索、查德、馬里、茅利塔尼亞及尼日。法軍長期駐紮於查德首都恩加美納,並且在此設立行動總部。

根據親近法國總統馬克宏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我們必須以不同的邏輯行事了,例如我們幫助非洲夥伴的邏輯"

這意味著“減少我們部隊在該地區的曝光和能見度”

翻譯成白話就是...

"我們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1#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2 06:26:19 | 只看该作者
有趣的事情

一位波蘭將軍在接受波蘭當地報紙Gazeta.pl 採訪時說:

“我們正在面對一種模擬式的撤退,”他這樣描述,並補充說整個事情看起來“非常可疑”。

貝內克將軍認為,可能的情況是俄羅斯武裝部隊一部分撤退和放棄陣地,這是一種“陷阱” - 牽涉地雷和隱藏的射擊陣地。

“問題是他們(意指烏克蘭)是否會中招,”貝內克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2 06:28:21 | 只看该作者
現代空城計...

烏克蘭武裝部隊“南方”司令部新聞秘書娜塔莉亞·古梅紐克對外表示,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從赫爾松撤出的消息,可能是想誤導烏克蘭武裝部隊的認知作戰行動(原語是: information-psychological operation)的一部分。

目前烏克蘭部隊已經暫時停止朝赫爾松推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2 06:57:43 | 只看该作者
為了避免誤導,歐盟委員會表示,本次提議的 2023 年對烏克蘭 180 億歐元一攬子援助是貸款,而不是不必償還的贈款

歐盟委員會聲明稱,如果該項提案獲得批准,將以平均每月 15 億歐元“高度優惠貸款”的形式,定期支付給烏克蘭以提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2 10:38:22 | 只看该作者
那天晚上我們在安東諾夫斯基橋上度過。

我們遇到了我們自己的士兵,他們在第聶伯河右岸光榮地完成了任務。

傘兵正在掩護部隊撤退。他們的縱隊是最後一個沿著安東諾夫斯克橋離開的。是的,儘管美國“海馬斯”砲擊了幾個月,但直到最後一刻,履帶式車輛仍然可以過橋。

烏克蘭人不讓我們和平的完成工作。他們在潘頓十字路口與海馬斯合作。我們“幸運”地處於對抗多管火箭防空作戰的中心點。美國火箭犁過地面,防空導彈切斷了我們頭頂上的樹枝。砲擊結束後,每個人都還活著,只是稍微壓碎了我們車子的車門。

到了午夜,我們覺得烏克蘭人越來越接近赫爾松了。他們架起大砲,開始砲擊第聶伯河右岸,不過我們的防空系統只需要在空中擊中幾個點,砲擊就立即停止了。

工程師們捲起褲腳,把小船從水裡拉出來,駛向後方。我們遇到了最後一隊掩護撤退的傘兵,然後上車離開。

臨近黎明,土地開始震動,我們的車彈跳了幾下。結束安東諾夫斯基橋命運的是工兵。

現在你必須在左岸戰鬥。

我們什麼都沒有完成,但也什麼都沒失去。

我們正在努力。

- 亞歷山大·哈爾琴科、謝爾蓋·希洛夫、葉夫根尼·馬斯連尼科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2 10:42:02 | 只看该作者
因為西方各種經濟制裁,包括切斷SWIFT 都不能擊垮俄羅斯的經濟,於是美國決定自己宣布俄羅斯列為"非市場經濟國家"。

弔詭的是,這些所謂的市場經濟國家,人為的制定俄羅斯能源價格的上限,限制光刻機、晶片以及其他技術賣給中國,不准朝鮮自由的採購糧食,禁止其他國家與古巴貿易,甚至要求半導體廠必須在美國建廠。

我其實已經不懂市場經濟的定義到底是什麼了。

邏輯大約是 - 一旦你在市場經濟成功抵抗西方世界,那麼你一定不是市場經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3 02:48:11 | 只看该作者
要維持赫爾松這樣一座城市,必須投入遠遠比維持一支軍隊要大得多的資源,而這個責任現在落到烏克蘭的頭上。

當然烏克蘭也可以不管城市的基本運作,但那將會置已經進入城市的軍隊處於與居民同樣匱乏而惡劣的環境。

不論如何,俄羅斯自赫爾松的撤退是屬於烏克蘭的勝利,是他們辛苦以及犧牲得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7#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3 23:48:35 | 只看该作者
自由時報:

"空拍曝光!蔡英文領軍凱道造勢 狂湧5萬人熱情力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5 01:37:38 | 只看该作者
衛星通訊社:
如果從中國國家主席宣佈“全面加強練兵備戰的決心態度”的角度看,您如何評價珠海航展上展示的武器樣品?
卡申:
如果從中國可能在台灣海峽發生衝突角度看問題,那麼我重複一遍,解放軍的首要任務是壓制台灣的防空系統,為此將投入其最大的力量和資源:比如前面訪談我所列出的空軍裝備、彈道導彈、重型多管火箭炮系統、精準彈藥、武裝無人機和用於壓制防空系統的特種武裝無人機。
中國在建立本國防空系統方面的進步相當重要,因為台灣也擁有攻擊能力,比如我們現在仍不知道的中程導彈數量。一旦開戰,台灣將以此將攻擊大陸目標。如果美國捲入,那麼中國防空系統的任務將極為複雜且規模龐大。
當然,不要忘記海軍裝備。中國有能力在台灣周邊贏得海戰,這是非常重要的。中國正在所有方向進步是非常明顯的,因此會引發美國的關切。
和美國不同,中國可對研發和生產投入軍事預算中的大部分資金,因此,中國在所有方向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
- 莫斯科國立高等經濟大學歐洲與國際綜合研究中心主任瓦西里•卡申接受衛星通訊社訪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9#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09:31:03 | 只看该作者
寫於2015年

我不是最近幾年才寫這些文的。


##############################


今天Youtube的首頁

現代人們的美好生活其實沒有想像中穩固,快速的資訊交流、便利的跨國旅遊、方便自由的社群媒體,這些人類科計的進步除了光明美好的一面之外,也有許多人利用來傷害別人,尤其是無辜的人。

台灣雖然是個島國,但只要身處國際錯綜複雜的變化下,就很難不受到影響,世事如棋..差別只是自己是棋子還是佈局下棋的人而已。

我親愛的朋友,我希望你們在媒體的灌洗下,可以抽些時間思索我將要說的一小段話...

很多人可能早就淡忘了,2008年全球陷入金融風暴,由美國擴張信用產生的危機,透過一連串的QE(量化寬鬆)把這些刻意製造出來的貨幣輸出到全球各地,很多人對這段過往應該還有印象,但隨後而來的巨大衝擊卻很少有人了解。

經濟學上的基礎理論是 - 當貨幣供應變多時,物價就會上漲...美國忽然將這麼多美元倒入國際市場上,直接的衝擊是全球的原物料紛紛大漲,尤其是大宗的食物原物料。

對於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來說,食物價格的波動關係的是一整個家庭是否能溫飽,人們沒辦法理解美國的空屋率以及垃圾債券是麼一回事,但日漸攀高的食物價格卻無法讓他們從容面對。原本已經貧窮的家庭為了購買足夠的食物就已經沒有精力在去理解更深奧的經濟問題,更麻煩的是忽然高漲的原料價格也使得大量的中小企業因為缺乏準備,而在面臨營運困難時紛紛裁員,於是貧窮的人們除了買不起食物外,現在更找不到工作..整個局勢就像逐漸升溫的大鍋,只差點燃的火種。

2010年12月,位在中東的突尼西亞,一個小鎮的人們紛紛走上街頭,他們抗議專制的政府沒有辦法控制物價(專制的政府沒辦法控制物價?,這是不是哪裡有問題?),他們將自身的貧窮、沒有希望轉化為對政府無能、腐敗的控訴,而這個抗議行動就像野火燎原一般,席捲了整個中東,這也就是我們後來所稱的"阿拉伯之春",更有浪漫的政治人物乾脆稱為 - "茉莉花革命"。

因為物價高漲買不起食物、經濟崩潰找不到工作而陷入困境的人們,在貧窮的威脅以及壓抑釋放的亢奮下,紛紛推翻的原本的政權。革命運動浪潮隨後波及埃及、利比亞、葉門、敘利亞、巴林等國,阿爾及利亞、約旦、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茅利塔尼亞、阿曼、摩洛哥、科威特、黎巴嫩、蘇丹等其他阿拉伯國家乃至部分非阿拉伯國家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發生了一些抗議示威活動,但大都因政府的讓步或示威規模不大而逐漸平息。

直到2012年6月,這股浪潮已經成功推翻了4個國家政權。(這四個國家有三個總統下台,一個總統被處決)

但是故事並沒有結束....

隨這波浪潮引發的是許多國家產生權力真空,原本因為宗教、種族長期累積的衝突,在失去秩序後就逐漸失控。埃及因而政變紛擾不斷,利比亞、葉門陷入內戰,敘利亞叛軍在西世界國家支持下,打的政府軍抱頭鼠竄...中東進入了永無休止的殺戮戰亂時代,伊斯蘭國崛起。

一場由華爾街貪心的資本家引起的金融風暴,卻改變了遠在中東無數家庭的生活,也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

中國唐朝詩人陳陶在〈隴西行〉裡面有一句: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這些躺臥在中東沙地上的枯骨,不是為了自己的理念,也不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小,他們是死在現代金融體系的貪婪,死在西方腦殘無藥醫的文明價值上。

我們可以悲憐戰爭下無辜的受害者,這些人在紐約世貿中心,在阿富汗,在法國巴黎...但是我們有多少人了解誰才是真正戰爭的獲利者? 是誰讓這些屠殺延續不休?

2015.11.15  Jac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23:17:00 | 只看该作者
你以為的幸福,富裕無憂的未來,孩子們滿足的微笑,文明的精神生活,其實都決定在幾千公里外,某個不知名的人,按著按鈕的手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3 09:18 , Processed in 0.05026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