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稳定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公益的人生 —— 致敬 罗永浩生命里的 “王哥”
热度 1 gordon 2017-3-4 18:49
启发我这样想的原因是 看了 摩拜单车创始人 胡玮炜的 视频;她的精神状态 这个人和我的生长环境,相差太大。 和我父母给我的教育相差太大。 对于我父亲来说, 见到这样的人,就要欺负两下的 。这是一种直觉,一种犯罪的直觉, 因为生长环境的原因,会很容易判断出 谁强悍,谁不强悍 。 但是她居然成功了,这件事情完全超出我大脑可以理解的范围。 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我知道的。 ********************************************************************************** 荒谬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唯一联系”。人一旦在平庸无奇,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提出“为什么”的问题, 那就是意识到了荒谬,荒谬就开始了,而人也清醒了。 一方面,人看到了这毫无意义、杂乱无章的非人的世界,它是希望的对立面。( 其实是大脑渴望稳定性的原因 。人和自然规律之间本来就有鸿沟) 另一方面,人自身中又深含着对幸福与理性的希望,荒谬就产生于“这种对人性的呼唤和世界不合理的沉默之间”的对抗 荒谬清楚地说明了欲求统一的精神与令这要求统一的意念失望的世界之间的分离。 完全没有必要消除荒谬,关键是要活着,是要带着这种破裂去生活。 人有精神,但还有至关重要的身体 ,精神依靠身体去穷尽现在的一切。 ********************************************************************************** 既然我们面对的注定是悲剧的人生,是无情无义的荒谬世界,那么,荒谬是否就必然要引出自杀的结果以结束这种在世的生活呢? 加缪这位哲学家,具有先贤们的清醒和冷峻,但他又是受地中海阳光海水哺育的文学家,他对严肃的人生问题作出了这样的回答:要对生活回答“是”,要对未来回答“不”!就是这貌似平淡的答案不知震撼了多少麻木的心灵,又不知激励过多少破碎的灵魂! 不要把加缪和萨特的存在主义联系到一块,他和萨特毫不相干。 不希求什么永恒与舒适,不惧怕飞跃产生的危险。穷尽现在——不欲其所无,穷尽其所有, 重要的不是生活得最好 , 而是生活得最多 ,这就是荒谬的人的生活准则。 ********************************************************************************** 我想了想,是被罗永浩他们洗脑了, 他本来文化素质就不高 ,也不是个成功者。 要不是教主,然后“公知”们热捧,他连现在的成就都没有。只不过是街边一个英语培训班的小老板。 跟卖羊肉串的老板没有什么差别。 这就是他的人生状态。 这种东西欺骗无知青年很多年,而且还不是他发明的。 ********************************************************************************** 胡玮炜这样的人呢,不具备侵略性 和 我们这种运动员出身的人,差距很大 我们这种运动员也不是健身房出来的,而是 “打野拳” 的 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男主人公,是那种人,
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房宁:特朗普的真面目,终于慢慢看清了
热度 11 得大自在 2017-2-5 22:15
【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在美国掀起了另一波街头抗议潮。自特朗普当选,围绕他的反对声就不曾停止,全球舆论对特朗普政府未来执政方向也议论纷纷。这之中,不乏对他政策确定性和执政稳定性的质疑。观察者网在就职典礼后对话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分析“特朗普时代”,道来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这位“话题总统”未来的政策走向。以下为专访文字整理。】 观察者网:特朗普刚刚宣誓就职,外界对他的评论很多,对他执政的稳定性、政见都有许多说法。您对目前这些舆论怎么看? 房宁: 美国大选确实值得人们关注。去年以来,随美国选情起伏,中国舆论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前几天特朗普就职典礼也吸引了众多眼球。因为大家不是做专门研究工作的,对美国大选以及特朗普新政府还只是一个表面印象,自然会对很多问题有些不太准确看法和评价。 比如说,舆论普遍对特朗普的就职演说感到意外,甚至调侃说他“拿错了稿子”。其实,他就职演讲是他从2015年参选以来历次公开辩论和重要竞选演说的集大成。他就职演说中的观点和语言都是以前反复讲过的并不新奇。那天他只是把一贯想法和主张集中起来做了全面表述。很多舆论对此表示讶异,说明大家还是不太了解他。这两天我们做了一些数据性分析,结果表明就职演讲与特朗普一贯的语言和逻辑是高度吻合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特朗普未来执政有很大不确定性。这显然是不对的。特朗普当选并已任职是非常确定的事实,况且他是个意志坚强,甚至是个非常顽固执着的人。他的当选来之不易,他一定会坚定不移地贯彻他一直以来的想法和主张,只是他能做到多少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他一定会按照他既定的方针来改变一些什么,改变美国,改变世界。这是非常确定的,怎么能说不确定呢?!美国新政府的执政方向,或者按特朗普说的那个“运动”的方向是十分确定的。说不确定,那只是你不了解罢了,可不是特朗普不确定。 目前的舆论场上,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在没有做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发表了许多议论,这倒是很不靠谱、很主观的,有的离事实很远。这种情况不好,不利于我国舆论界和公众为美国政府更迭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转变,特别是对我国的国际环境、中美关系即将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做一些社会心理方面的准备。所以,我也希望能够通过媒体呼吁我们的专家、学者们,多做一些研究,通过我们严肃的研究和认识,引导舆论对即将来到的变化做好准备。 观察者网:有一些声音说,目前的抗议非常多。担心特朗普不能坐满自己四年的任期,您怎么看? 房宁: 是吗?为什么会这么看?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在我看来特朗普做不满4年或8年的更大风险可能来自他的身体,毕竟他也有70多岁了。美国总统可不是一份轻松工作。特朗普当选确实有很大的争议。2016年的大选是多年来美国少有的激烈竞争。如此激烈的选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分歧。其实这种分歧乃至极化,从2000年大选时就已经明显地出现了,这个趋势持续了16年。 对于特朗普胜选美国人的态度非常对立,有人欢心鼓舞充满了希望,有人非常气愤非常沮丧。据我们所知,很多美国家庭连圣诞节都没过好,因为即使是朋友、家人都可能对特朗普当选有不同的看法。这次我们研究团队有人在现场观察,注意到参加特朗普就职典礼的观众比以往有所减少。21日还有一个规模非常大的女权示威,尽管不是直接针对特朗普的,但是很多人也是出于对他的不满而参加这个游行的。 但是,特朗普当选在美国引起的争议,并不意味着他领导的会是一个弱势政府,而他会是一个弱势总统。相反,特朗普现在十分强势。他执政后,是有基本条件来推行他的政策的。 首先,特朗普作为一个所谓的“政治素人”,确实缺乏华盛顿权力系统也就是他总在批评的“建制派”的支持。也可以说特朗普他从参加竞选开始就打破了许多规矩,是一次非典型的竞选。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恰恰说明特朗普在美国社会有非常强大和稳定的支持。 根据我们的研究,特朗普支持者的坚定性、强烈性是大大超过对手阵营的。也就是说,在美国凡是支持特朗普的,大都是非常认同他的政策的,对他本人也是抱有很大期待。 这次大选结果大大出乎民主党人的意料。原来民主党认为可以拿回执政权,同时可以拿回参议院的多数,进而可以在现在4比4保守和自由倾向的联邦法院大法官的任命上,再添一位倾向自由主义的大法官。这本来是民主党的如意算盘。但现在实际情况是,除了特朗普当选以外,参众两院都是共和党保持多数。这也意味着特朗普会很快任命一个新的保守派大法官。(观察者网注: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1月31日晚,特朗普用个人推特账号公布,提名保守派法官尼尔·戈萨奇(Neil Gorsuch)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再有就是美国州的层面上也是共和党占优。这些情况与奥巴马第二个任期形成鲜明对照,也就是说特朗普不是一个“跛脚鸭”,现在美国的制度体系比较有利于他。况且特朗普本人是一个非常精明、善于运用策略的人物,他的个人能力要胜于奥巴马和小布什。 特朗普 奥巴马和小布什在很大程度上是理想主义者。我们在美国调研的时候经常听到一种说法,说奥巴马是一个“哲学家”,不是个政治家。所谓“哲学家”是说他更多凭借一种理想和主张在做事。而政治家是非常现实的,是计算条件和成本的,政治家是凭借“工具理性”推进工作的。奥巴马,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小布什,他们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家。特朗普应该说在这个意义上是个典型的政治家。他非常精明,既有坚定的目标,也有非常灵活的手段,是不能被低估的。大家不应该被特朗普表面的个人风格所迷惑。 谈到特朗普的个人风格,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个非常精明抑或说狡诈的商人,他不仅勤于实践还善于总结,他很早就有营商的畅销书。很显然他是一个策略大师,他从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善于处理各种关系。批评他的人说他是个con artist玩家(街头变戏法游戏)。从经商的角度看,特朗普远不是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但一直以来他十分善于利用和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善于声东击西、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纵横捭阖,化被动为主动。这是他的个人风格。 观察者网:我们知道,您的团队用“新民粹”这个新概念来解释特朗普的当选,也由此推断他未来的政策走向,请您具体展开谈谈。 房宁: 对特朗普执政的美国要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调整我们的心态,这个是很必要的。 16年来,美国政府出于种种原因吧,并没有把中国真正当做对手。2001年小布什上台伊始就提出“对手论”,但不久就发生了9·11,美国转向了。8年后奥巴马上台,提出所谓“重返亚洲”、“亚洲再平衡”等战略,当时的希拉里国务卿还提出了“巧实力”。我认为这些都是主要针对中国的。但我们知道,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非欧洲裔血统的总统,这就触及了美国政治最隐秘、最深层次的问题——美国的那个“永远的痛”。奥巴马当政之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这种阻击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他本人而非他的政策的。十分遗憾,奥巴马这8年简直可以说是一无所成。他自己也很是沮丧。过去16年的国际环境给中国创造了很大的机会,我们称之为“战略机遇期”。 随着特朗普的上台,情况会有很大的变化,这可要引起我们的警觉。现在大家很关心特朗普新政府的政策走向,但如何靠谱地分析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准确、深入认识特朗普上台的原因。如果我们不能真正了解特朗普如何胜选的,就并能不了解他的政治基础和社会背景,进而也就很难了解和理解他的行为和未来政策。换言之,正确认识特朗普胜选的原因是预测其行为和政策的基础。 我们的团队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美国,关注美国选举。这是很复杂的问题,为了讲得通俗简单,我们想用“新民粹”作为解释美国发生的变化以及特朗普现象的核心概念。 至少从2000年以来,美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日益明显,主要的特征是美国社会中原来的主流人群,即白人中间阶层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倾向。大家都知道美国是工业化立国的,过去有个说法,说“美国是一个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在1960年代,每四个工人中就有一个和汽车及相关产业有关。随着各种结构性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原来在制造业发展起来的所谓中间阶层利益受到了损失。他们即当年尼克松在莫斯科美国展览会上向赫鲁晓夫炫耀的美国工人家庭,由此还引发了一场著名的“厨房辩论”。但进入新世纪,曾经引以为傲的,代表了“美国梦”并吸引了世界目光的美国中间阶层陨落了,被大大地边缘化了。这是后现代美国社会乃至西方世界发生的最大变化。轮不到我多说,特朗普在大选中对这个问题已经进行过反复的、震撼人心的讨论。 1930年代,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工人们 今天美国“锈带”的衰败景象 我只是想顺带说一句,有一个情况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即所谓“1% vs 99%”问题,国内很多人还在沿用过去观点看这个事情,说这反映了美国的阶级对立。这话看似有道理,其实不对。如果是传统的所谓“阶级对立”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问题,那绝对不会是1% vs 99%。美国传统工人运动、民权运动的最高潮都要向华盛顿进军。马丁·路德·金发表《我的梦想》演说是在林肯纪念堂前。这次抗议的人们为什么去纽约百老汇边上一个小小的广场上安营扎寨?1% vs 99% 不是过去意义上的阶级对立,其背景是经济金融化,是金融垄断集团控制了整个经济活动,成了经济活动最大的受益者,从而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反对,甚至也包括特朗普这样的人。 很多人会认为特朗普是大老板,他是1%。其实不见得,在我看来他恰恰不是1%,而是99%。他激烈地抨击华尔街,他本人不是一个金融大鳄。他想振兴的还是美国的产业包括工商业,他对经济全球化、金融化持不同看法,他要做出某种纠正。 美国和世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再用过去形成的那些概念剪裁现实,许多概念和认识已经过时了。囿于成见,现实反而是荒诞不经的。特朗普很懂得美国原有社会主流被边缘化的现实,很懂得适应和借助新的社会情绪。支持特朗普的重要社会群体是那些所谓的“愤怒选民”——欧洲裔的工人、中老年男人、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住在“锈带”、“圣经带”上的人们。 我们姑且把这种社会趋势及群体称为“新民粹”。“民粹”过去一般是指社会下层、底层、收入低的那些人。但特朗普的力量更多来自原来的社会主流,更多是被边缘化的白人群体。他们被全球化、金融化浪潮冲击,被大量的外来移民、大量的外来商品冲击。虽然他们从标准意义上并不属于贫困阶层,不是社会底层,但是他们被边缘化后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挫折感和对抗情绪,他们反抗趋势,反抗权威,反抗上层,反抗1%,抵制全球化,抵制金融化。我们称之为“新民粹”。特朗普在很大程度上代言了这样一种社会情绪及其背后的利益群体。我认为这是导致特朗普当选的深层次原因。当然这还不是全部的、直接的原因。 认识了特朗普的政治基础和社会背景,进而可以透视美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科学地来判断美国新政权的未来政策。 观察者网:您说的社会底层、收入低下的,包括外来移民在内的美国人,恰是奥巴马执政期间很大的关注点。特朗普执政后会怎样处理奥巴马留下的政治遗产?会推行怎样的政策,来服务于他的支持者,那些美国原来的社会主流? 房宁: 奥巴马上台后做了几件重要的事情。一个是他在国际上,特别是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小布什总统发动战争的地方进行了战略收缩。我认为这应该是他的主要政绩,特朗普在这些方面大致还会延续他的政策。特朗普和他的主要政策区别,应该还是在国内方面。 回头说奥巴马,有人讲他是一个“欧洲的社会主义者”。上次大选时,美国有一个论调,说那是一场“欧洲社会主义”和“美国资本主义”之争。奥巴马非常强调所谓的平等、自由、人权等在美国属于政治正确的概念,这背后实际的政策内容是强调社会福利,强调开放,也就是更加宽松的移民政策。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上,奥巴马做了大量工作。最典型的就是用他名字命名的、他希望能成为他政治遗产的平价医疗体系“Obama Care”,他倾注大量心血。但这些方面特朗普肯定是与之相对的。 相关研究还在进行,现在还说不太具体。但从特朗普的政治基础和背景看,我们认为,特朗普新政府将有三层“政策圈”,也就是特朗普执政的首要目标、其次目标和再次目标。这是指政策体系而不是某项具体的政策。 特朗普要代表美国传统主流,也就是欧洲裔美国人。那么他最大的任务就是要改变移民政策。这是他一定要做的,他要阻止至少是延缓非欧洲裔美国人增长的趋势。他肯定要收紧移民政策,比如说会进一步控制美国边境,防止非法移民的进入,对合法移民也会有更加严格的审查。还可以设想,他会驱逐一部分所谓的非法移民,甚至会修改长期以来出生在美国自然成为美国公民的法律。 去年年初我到美国考察中期选举时,一位美国工业城市的市长跟我们谈到一个数字。他说美国2015年秋季开学入学的小学生中,有色人种第一次超过了欧洲裔美国人,这是历史性的变化。当时我们就意识到了,如火如荼进行的选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了。这是特朗普的使命,他一定筑起他的那道“墙”,无论是什么形态。 第二个“政策圈”,我认为是减少社会福利。我们常说:2016年的大选是“政治正确性之争”。什么是“政治正确”?什么是特朗普每每批评的“政治正确”?核心是两个——非歧视和照顾。特朗时常抨击美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批评对弱势群体的照顾,他认为这降低了美国的竞争性。慷慨的社会福利的最大受益者是美国的下层、有色人种。2012年大选投票日后,我在华盛顿的一个小店里和一个缅甸移民聊天,她告诉我,她移民美国11年了,她说奥巴马是一个好人,他让移民在美国生活得更好,让她的孩子上得了学。 而特朗普认为过多的平等与保护,影响了美国的核心竞争力,违反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特朗普经常表现出对弱者的蔑视,总把loser挂在嘴边。一次接受CNN采访,他公然说,根本就不同情那些弱者,他说一个人要改变自己命运只能靠自己奋斗。一天睡八个钟头,不汗流满面地拼命工作,怎么能进入上流社会呢?!在特朗普的观念里,美国不是被照顾出来的,美国是打拼出来的。美国是一个生存竞争立国的国家,这是美国的基本精神。奥巴马的社会福利政策会惯坏美国,必须加以改变。在具体的政策上,他会努力推动减税,放松监管,减少福利,包括改变Obama care。当然,在这些方面特朗普也会受到阻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三个“政策圈”,我想是振兴美国工商业,特别是制造业。在这些方面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社会后果,比如,会影响到环保政策,国际贸易,美国的国际战略也会因此而受到关联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可能会体现在与这个政策圈有关政策调整中,比如说他经常谈到来自中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等。 观察者网:目前有一个现象,不管是特朗普赞同者还是他的反对者,都想要绕开现行的体制去反对他。此前,美国的《Prospect Magzine》1月份刊发布了弗朗西斯·福山的论点,认为美国已经是一个“failed state”,他说出了“对美国的体制并不乐观”这样的话。从现在的局势看,可不可以说目前美国人对体制的信任程度已经达到了历史最低点? 房宁: 我觉得好像还不是这样。这里有一个理论性的东西。我也注意到我们国内有很多有关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议论。我们要意识到世界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人类是根据概念来认识社会的,而概念和理论都来自实践。现在实践变了,现实变了,我们还用过去的概念就不一定合适了。 从政治体系观察特朗普现象,推测特朗普政权的走向,就要涉及政治体系的结构问题。在我们看来,政治体系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表层的“宪政体制”,也就是宪法法律机构,包括按美国说法的“直接决策者”,包括总统啊、议员啊、政府高官啊,这是政治体系最表面的层次。往下是权力结构,美国人爱说“权势阶层”,一个国家的政治权力实质性地掌握在这个阶层手中。而这个权势阶层与宪政体制中“直接决策者”还有所区别,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隐蔽的,多数情况下并没有正式的法律地位。过去有本很有名的书叫《谁掌管美国》,还有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米尔斯一直致力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美国的智库学者认为,当代美国的权力结构主要是5个“圈子”,他们是:工商共和党人、宗教共和党人、军工体共和党人和劳工民主党人、加利福尼亚高科技民主党人。再往下,就是利益结构,也可以说是美国的社会结构。美国社会结构可以有许多维度进行划分,比如:种族、性别、宗教、收入、职业、年龄、教育以及居住地等等。 特朗普现在的确面临一个问题,他尽管有“新民粹”的支持,但他也因此受到民主党人和知识阶层的抵制,同时在共和党内部也有很大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怎么样顺利执政,怎样推行他的政策?他确实有很大阻力。 特朗普与其支持者 现在来看有一种可能,在历史上也有先例,或者说政治上有这样的机制。政治体系中的三个层次一般情况下是联动的,也就是在利益结构中的主流一般也是权力结构的主流,权力结构的主流一定会形成宪政体制的主流。这是政治体系的常态。 但也有一种非常态,就是宪政体制中的主流和权力结构中主流有矛盾的情况下,宪政体制的主流可能越过权力结构直接诉诸利益结构。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民粹主义政治”。 在我看来,特朗普从竞选以来一直传递的,甚至在他就职演讲中也强烈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这种民粹主义政治。现在他在权力结构中遭遇阻力,他所痛恨的“建制派”不同意他,抵制他。这种情况下,特朗普诉诸他的群众、他的社会基础,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政治正确。他在这次大选中,张口闭口批判美国的政治正确性,实际上是认为过去的政治正确性过时了,这同时意味他将塑造一种新的政治正确性。比如我们谈到的,特朗普追求的是崇尚竞争,崇尚强者,崇尚成功的美国资本主义。特朗普直接地向美国社会传递这样的信息,他在就职典礼频频提到的“美国人民”!在美国当下的语境里,在特朗普的话语里的“美国人民”,和我们大多数人以为的美国人民显然不是一回事。我们就不要再望文生义啦! 特朗普正在动员美国社会中被边缘化的原主流群体,凝聚起他们意志和力量来改变美国。特朗普会利用在大选中逐步阐释出来的,被他的胜选巩固了的新的政治正确性,挟持权力结构中的建制派,推进他所期待的那场改变美国与世界的“运动”,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807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转)从福柯的权力理论看刘仲敬的《缺少土豪的世界》 —— 统治术的变更 ... ... .. ...
gordon 2016-4-8 09:10
阿姨之所以某些看法是错误的,就在于他对于 统治术的不了解。 刘仲敬尽管说中国30年在价值观或人心上的混乱,但并未说,为何这种混乱没有带来权力的更替,而是社会以市场经济的方式继续前进。 这也就是说,虽然价值观 乱了,但社会(作广义)仍是稳定的。这岂不是与他的想法有违?答案是,他眼中的游士的知识,真的只是知识罢了。也就是说,这种瓦解, 瓦解的 只是知识体系或 话语秩序本身 ,并没有对权力者发生冲突。 这种知识体系,也可以视为作为权力者的话语。那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权力的话语可能不断更替,但却未影响权力本身 呢? 答案还在话语本身。 后一出现的话语(如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会比前一个话语(我爱科学)更有统治效果 ,这也就是福柯所说的权力机制更新或者治理术的问 题。 注: "打的只管打,谈的只管谈"; 宣传口说的东西,和实操是两码事。呵呵 ********************************************************************************* 本朝以 “计划经济” 治国 当年宗主国英国信奉社会主义,幸得郭伯伟 (Cowperthwaite) 这位英国公务员,殖民地香港才追随了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政策。郭伯伟最初在1945年被分派到香港主理财经 事务,并于1961至71年担当香港的财政司。郭伯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事,是 他拒绝收集经济统计 ,怕数据只会让官僚有更多藉口去作 出更多干预,他的继任人夏鼎基创造的“积极不干预”一词,所描述的正是郭伯伟的施政原则。 注: 干预或者不干预,不是计划经济的本质。 ******************************************************************************* 从福柯的权力理论看刘仲敬的《缺少土豪的世界》 听说刘仲敬最近很火,今天才来及看,不知道有没赶上潮流。他的演讲是《缺少土豪的世界》。 我有一点想法,写下来。 刘仲敬的观点,我想,是这样:改革开放30年,是社会重建过程,但整个过程却又是社会原子化过程,形成作为流沙社会,与作为常态的有机社会相对……我把他一些说法形成的语义学系统画出来: 知识分子 * 知识分子功能* 功能之结果* 结果之特征* 历史定位* 土豪 团结(?) 有机社会 稳定性强 共同体 常 态* 游士 瓦解 流沙社会 稳定性弱 原子化 异 常* 知识——————————社会 注:?为我不确定他有没说过此关键词;*是我加上的。 这个语义学系统,并无稀奇,包括流沙社会这个提法 (不知道算不算概念),甚至社会学门徒都会接受。但奇怪之处在于第一列,即知识分子,这是他的分析起点。这个分析起点还是有个前提假设,就是 大众是无知的,相较于知识分子的无知 。换句话,他是在知识—社会这基础关系中展开的。 知识作为划分标准,被他割成知识分子与大众 ,而知识分子形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知识效果(effects of knowledge)。 我尝试对他这个语义学系统进行一些内在与外在的分析。 1. 两种自然状态 1.1 刘仲敬的说法的启发在于,他暗示着对自然状态的两种态度 (他在演讲中提到了自然状态)。他认为中国(以下中国均简称为改革开放后30年的中国)是通过自然状态,制造社会原子化,进而以杀熟等释放个体的自我保存能量,实现市场经济繁荣。 1.2 霍布斯在谈自然状态的时候,是将自然状态作为前提,人们通过告别自然状态来进行社会交往与经济生产。 1.3 刘的说法有特别吗?也许未必。霍耐特在谈福柯的时候,认为福柯对“霍布斯难题”给出的答案与帕森斯解决方案相反。霍耐特说:“一种被设想为不断受到威胁的权力地位的复合体能通过使用技术上更有效率的权力维持维持工具而降低自己的不稳定性。”(2012:159) 换句话说,刘仲敬的想法与福柯的一致,刘认为中国当前是以自然状态作为常态(上面语义学系统中的异常,视角颠倒,便是常态了)。我们可以以选定主位,来思考这对刘仲敬/福柯与霍布斯的差别。 刘/福: 自然状态——后自然状态 霍布斯:前契约社会(即自然状态)——契约社会 这种转换的原因在于,刘以为,中国30年来价值观颠倒多次,都还在自然状态之中,这个后自然状态未必是契约社会,或稳定社会或有机社会,亦有可能是另一种自然状态。霍布斯同理,不赘。 2. 话语的不可见与可见 刘仲敬尽管说中国30年在价值观或人心上的混乱,但并未说,为何这种混乱没有带来权力的更替,而是社会以市场经济的方式继续前进。这也就是说,虽然价值观乱了,但社会(作广义)仍是稳定的。这岂不是与他的想法有违?答案是,他眼中的游士的知识,真的只是知识罢了。也就是说,这种瓦解,瓦解的只是知识体系或话语秩序本身,并没有对权力者发生冲突。这种知识体系,也可以视为作为权力者的话语。那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权力的话语可能不断更替,但却未影响权力本身呢?答案还在话语本身。后一出现的话语(如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会比前一个话语(我爱科学)更有统治效果,这也就是福柯所说的权力机制更新或者治理术的问题。 这些诸话语正是土豪的以团结之动机制造的话语!刘仲敬原来是想为当权者说话?未必。 反过来,再看,他是想反对游士。游士的作用是什么?游士的作用是瓦解,制造有瓦解作用的知识。刘仲敬是说,通过这些游士,比如苏秦张仪,有利于建成富国强兵。但这里其实可能犯一个错误,就是话语的可见与不可见问题。可以这么说,国家不会打着瓦解的口号,他会打着团结的口号来做这些看上去是好事的坏事。于是,游士说的其实是团结的话,作打的是瓦解的主意。 那么,如果是这样,我们不得不思考,团结与瓦解被混淆的关系。以瓦解为例,其实是有两个内涵。 第一个,是上面所述的,作为游士以团结话语作为瓦解话语的不可见之面。 第二个,是作为土豪的以瓦解话语作为团结话语的不可见之面。 这其实是将刘的分析引入了权力的技术,使之复杂化。第一个说过了,谈第二个。 第二个,他自己举过一个例子,就是台湾一个土豪竞选台北市长。这个土豪其实是在瓦解权力集团,用福柯所说,就是哲学家都过提示知识的效果,指出诸斗争的战术……。 ——但是,如果你接受了上面的分析,其实又错了。 刘仲敬给自己做了个限定,就是,我一切所谈,都是谈社会重建。也就是说,我这里不谈国家,不谈统治者。这个瓦解与团结的对象是作为国家对立的社会。所以,上面的话,只是为了把刘仲敬的本意揭示出来。如果按他的前提,只在社会里谈,便可以去掉其不可见之面,保留可见一面,便契合了刘仲敬的说法。 如此说来,刘仲敬还是很谨慎的,他有一些问题不谈,如不可见之面,但他其实是不是在给当权者说话。 3. 原子化真的很危险吗?生命政治作为答案 如果接受刘仲敬的分析,就意味着 原子化=异常 !那岂不是与西方思想史上诸多论述相违背?!刘仲敬错在哪里了?或许他本身其实是对的?! 他的问题在于没看有看到社会的统计化。这是刘新的说法,但其实是凯特莱尔—涂尔干等人的想法。 面对原子化的诸个体,具有复多性,于是,文革那一套的否定式、监控式治理成本便很高。刘仲敬轻估了市场经济的作用。他以为,市场经济不过是作为多次价值颠倒的一个环节的表象罢了。我不能接受这种说法。 市场经济的作用在于,它将复多性的诸个体以其自然性一面之理性、效率达到诸个体之联结,进而既导致治理以统计概率的方式,通过控制一定的区间、一定的平均数,达到治理效果。作为诸原子的人由此变成了作为物种的人类。 这个时候,我们不需要游士或土豪,大众作为无知者,以其无知之自然性被作为治理术的概率世界直接统治。 缺少土豪的世界,其实是生命政治的世界。 ********************************************************************************* 注:正是因为有个性, 整齐划一 那一套东西,搞不成了。成本很高 ,还老hao 社会主义羊毛。 或者偷懒,卸责,“能者多劳” 嘛 我们穷人总是有好多办法的 人性复苏,生命多姿多彩,呵呵 弄到现在了,还不知道它为啥搞不成了。 《好兵帅克》, 因为底层变了,上层建筑,没有办法,只好跟社会适应了 。 老虎,老虎算个屁啊。我们除了虎气,还有猴气。 老虎睡觉了,揪老虎耳朵。呵呵 当年是游击队,民兵连连长,专门挖坑的。
1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定增的饕餮盛宴:各路资本抢筹 比IPO规模多4000亿
坚持到底 2014-11-4 13:54
“积极股东主义”西风东渐,2014年的定增市场,“野蛮生长”。今年以来定向增发的募资金额比IPO足足多了4000多亿元。   定向增发,早已不是昔日简单的再融资,而是上升为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一大手法。传统行业通过定增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新兴行业则依靠定增并购,快速做大。   对参与其中的各类资本而言,定增具备的不仅仅是“高折价”的魅力,更意味着“一夜暴富”的机会。   面对定增市场数千亿的融资规模,资本大鳄、公募基金、私募大佬、知名PE、外资以及牛散悉数登场,甚至大股东“自家人”也频频“抢筹”。   2013年初至今,市场上共有超过3500家机构参与定增,一批深谙市场规则的资本玩家,早已将其产业化……   这场盛宴中,公募基金是最为活跃的一个阵营,据统计,今年65家参与定增的基金公司,前三个季度整体浮盈金额高达468亿。   火爆的定增背后,也逐步显现出一丝“虚火”。资本抢筹“僧多粥少”,增发公司的基本面开始被忽视,业绩“变脸”也频频出现。去年以来,并购重组大热,电影、游戏等公司纷纷借壳上市,溢价高达数十倍,而这类企业往往业绩稳定性较差,最终能否完成当初定下的业绩承诺,依旧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饕餮盛宴   每天都要见上好几波有意投资定增市场的客户,这样异常忙碌的日子,对于财通基金副总经理王家俊而言,早已稀松平常。   这些客户中,有做二级市场的私募基金、一级市场的PE、券商和保险机构,还有上市公司、财务公司,甚至还有退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   一份来自财通基金内部关于定增市场的深度解析报告显示:2013年初至今,各类资金悉数登场,市场上共有超过3500家机构参与定增。   各类并购重组风起云涌,把定增市场这把“火”,烧得更旺了。过去几年间,上市公司定增数量与规模,均急速飙升。   据上证报数据统计,2013年,定增的规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共计278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增方案,募集资金规模达3598.35亿元,进入2014年,这一数据再度被刷新,募资规模早已超越2013年全年。   截至10月23日,A股上市公司中,今年以来共有302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募资总额超4500亿元。   而同期仅有95家公司进行了IPO,募资额为441.83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以来定向增发的募资金额比IPO足足多了4000多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A股市场投资风格的转变,定增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几年前,主板市场还是定增的绝对“主战场”,而到了今年,中小板已经基本占据了定增市场的半壁江山。   据财通基金统计,2007-2014年发布定向增发意向的2171个项目,中小板块在定向增发项目总量中的比重在过去8年间,逐年上升,分别为5.3%、8.0%、21.6%、22%、25.3%、29%、39%、48.1%。   这意味着,近两年中小板块参与定向增发的活跃度明显增加,中小板块已基本占据定增市场半壁江山。   其中,TMT 、电子、专用设备、医药等行业积极进行定增,这与二级市场的“热度”保持了高度一致。    疯狂获利   定增市场,创造了不少财富奇迹……   有好事者和专业者做了一个模型,针对国内A股定向增发市场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指数基金。测试起点为2006年6月1日,初始净值为1元/份。   该基金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进行投资,即所有的定向增发股份均是该基金的成分股,且在每只定向增发股票发行时正好有一笔匹配资金申购该基金;而基金认购到的定向增发股票在锁定期满后第一天全部卖出,卖出资金正好全部用于该日的基金赎回。   该基金的历史表现从2006年6月1日的1元净值增长至2013年9月18日的16.81元/份,年复合收益率46.9%,甚至超越了最牛的公募基金同期年复合收益率为34.1%,而同期沪深300指数年复合收益率仅7.8%。   当然,上述模型有些理想化。不过,今年以来定增浮盈集体飙升,其收益率之高令人“咋舌”。   据上证报数据统计,截至10月23日,今年以来的所有上市公司定增平均浮盈达到了3750.27亿元,平均浮盈收益率达到了67%。   其中,华泽钴镍的浮盈收益率高达372.01%,上海莱士、视觉中国、信威集团以及鑫富药业浮盈收益率均超过了300%,分别为355.54%、348.86%、329.88%和306.30%。上述定增项目,基本上为壳资源重组。   回看2007年-2013年的7年间的数据,定增的平均收益率也高达54%,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率达到61.65%。过去7年间,除了2007年大牛市没有获取超额收益外,其余6年间均取得了超额收益,在结构性的行情中,超额收益更为显著。   从各路资金参与规模来看,基金成为当仁不让的定增“主力军”。据统计,参与定增的65家基金公司,前9个月整体浮盈金额就高达468亿。   一位基金公司专户负责人表示,定向增发向来是基金吸纳大量筹码“点石成金”的法宝。相较其他机构,基金公司兼具平台资源、资金规模两大“天然优势”。   有着“定增王”之称的财通基金,今年以来成功中标64个定增项目,浮盈规模更是超过了50亿元。一位长期关注定增市场的基金分析师透露,从参与规模来看,财通基金已经成为全市场最大机构买家。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财通基金累计参与的定增金额已经超过了225亿元,总浮盈规模达90亿元,浮动收益率45%。无论是其成功中标的定增项目数量、定增参与规模还是浮盈水平,均位列全行业第一。   定增缘何能取得如此高的收益率?据悉,定向增发的收益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折价率、市场波动收益即β、个股成长性收益即α。在多数机构眼中,2000点附近是参与定增的好时机,可分享市场上涨带来的β收益,定增盈利概率较大。   而从寻找α的角度来看,业内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定增的本质是融资,但融到钱到底拿来做什么,才是关键。”今年的定增市场活跃度远远高于前几年,很大的原因在于,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市值管理,而多数市值管理的手法,都需要与定增“结盟”。   “α是定增的主要收益来源。”一位私募人士坦言,在寻找定增项目时,非常重视上市公司在增发完成之后,对于股价和市值管理的意愿。   据了解,根据定增目的,可将项目大致分为资本运作类和项目融资类,所谓资本运作类,其中包括公司间资产置换、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壳资源重组、配套融资、融资收购其他资产、实际控制人资产注入等,而项目融资类则包括项目融资与引入战略投资者等。   事实上,作为预期盈利实现速度更快的资本运作类定增收益率,显著超越其他类型定增项目。   从2007-2014年的数据来看,资本运作类平均定增收益率为80%,而项目融资类仅为25%。“资本运作类一般来说预期盈利实现速度更快;项目融资类由于建设期问题,预期盈利实现速度整体会滞后于资本运作类。”    资本“脸谱”   几千亿的融资规模,高额的回报率,火热的定增市场开始吸引各路资金的大量关注,而一批深谙市场规则的资本运作玩家,早已将其产业化。   一位掌管定增产品的私募人士坦言,一级市场上,为了实现强化控制力、变相股权激励、收购资产以及重组等目的,大股东、管理层会积极推动定增。为了促使定增顺利实施,一些上市公司甚至会采用先减持套现后定增、签订保底协议、回购条款或是对赌协议等方式。   此外,PE、私募等机构积极认购定增,绑定上市公司进行后续并购业务,如硅谷天堂在这方面做得风生水起。而券商则提供约定式回购、股权托管、大宗交易等服务。   在资金端,信托、私募、基金专户往往成为重要募资渠道、神秘资金通道,而掮客们也发现了这项生意的“多赢”特性,在其中牵线搭桥获取不菲收益。   以往在定向增发中参与甚微的大股东,如今思维大变,抢当“主角”。据统计,今年公布定增预案的600余家上市公司中,有大股东或者是关联方参与定增,占比甚至超过了4成。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强化控制力是“自己人”抢筹的一大因素,此外,高管参与定增也是一种变相的激励。值得注意的是,高管多以资管计划的形式,成为认购对象。   事实上,对于有大股东参与的定增,外部资金也更为感兴趣。   “如果是大股东全额认购,其认购价格必然就是该股长期的价格底部。”一位私募人士坦言,定增价格是核心问题,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大股东会把定增价格定在对自己有利的位置,一般而言,有大股东参与的定增,其折价率也更高。而认购的方式也很关键,现金认购最佳,假如以股权或资产做对价,则更需要关注质地。   在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眼中,如果有资本大鳄参与定增,则赚钱效应会更加凸显,如“明天系”、“涌金系”、“鹏欣系”、“中植系”等。   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认为,去年以来,引入战略投资者成为资金非常追捧的定增类型。“引入知名PE进行并购等,帮助公司进行市值管理,或者引入新的大股东完成借壳重组,这类故事往往都很有吸引力。”   去年末,一家上市公司引入知名PE进行战略合作后,一位基金经理开始重仓买入该股,他的逻辑是,公司的经营将会有极大的改善,良好的预期下,他将该股的估值直接一举提升了50%。    隐忧渐现   定增市场越发的火热,但其中的隐忧,也开始逐步显现……   业内一位长期跟踪定增的券商分析师表示,上市公司在进行重组或资产收购时,均会对标的资产作出盈利预测,并由交易对手方对收购完成后几年的业绩进行兜底承诺。而现实的情况是,部分收购资产却存在实际盈利预测难以完成的情况。   最新的案例是,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经营业绩徘徊不前,广陆数测在去年10月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通过定增并购资产进军数字电视运营领域。广陆数测定增方案显示,公司拟收购的中辉乾坤承诺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877.8万元、2258.4万元、2660万元。   但遗憾的是,并购标的却突然变脸,受此影响,广陆数测将201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预测值大幅向下进行修正,原因是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辉乾坤及中辉华尚经营业绩未达到预计收入。据悉,该公司三季度实际亏损为24.96万元。   事实上,此前也曾出现过多家上市公司在收购资产后,实际盈利预测难以完成的情况。粗略统计,未能实现业绩承诺的公司多集中在新能源、建材、资源类行业,重组之时,这些行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也引发股东方的大胆承诺,但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及产业环境的变化,业绩出现“变脸”。   如大连重工由于之前定增资产未达到业绩承诺,中小投资者在7月28日按照每10股送8.2184股享有获赠股份。   与大连重工的积极兑现承诺相比,金利科技的“维权之路”可谓坎坷。金利科技在2011年底以总价3.7亿购买宇瀚光电100%股权,交易对手便是康铨,收购增值率约416%。康铨此前承诺,宇瀚光电2011年至2014年业绩若未达到,康铨优先以认购的股份进行补偿,不足时进行现金补偿。而现实的情况是,康铨将其持有的529万股质押给东海证券,未质押股份只有530万股,小于2013年度应补偿的665.9万股。虽然金利科技多次催促,但康铨不配合办理股份质押的解质手续,导致公司回购注销无法及时按法定程序继续实施,只能起诉到法院。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评估资产价值完全取决于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如果定增之后几年自身盈利难以达标,需要依赖于业绩补偿,这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表明,当初资产的估值是有较大的问题的,此前定增描绘的美丽图画短时间也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按照业绩补偿的每股收益率以及市场平均市盈率去对相关定增股票进行估值会留下较大的隐患,短期的业绩补偿不能代替公司发展的竞争力。   在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看来,定向增发进行资产并购或者资产重组是A股一直延续的题材,由于其获利丰厚,每年都有无数投资者押注于此,从而逐渐形成了炒小,炒差的氛围。但去年以来,并购重组大热,电影、游戏等公司纷纷借壳上市,溢价高达数十倍,由于这类企业的业绩稳定性更差,能否完成超高的业绩承诺,更值得警惕。   另一类常见的“定增陷阱”在于,过度关注高折价率,常常会出现股价大幅上涨后以“半山腰价”进行定增,但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风险收益并不对等,过高的涨幅往往有所透支。   此外,多数机构在宣传定增产品业绩时,往往拿定增浮盈“说事儿”,超高的浮盈收益率又继续引发资金热捧。但从理论上来讲,未解禁股票并不能流通,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仅仅只有参考意义,从实际上来讲,被锁定的股票解禁时候,会对股价产生一定冲击,某种程度上也会导致股价降低。   据统计,从过去6年间的数据来看,在折价率低于20%的情况下,解禁正收益率基本降低到50%左右甚至以下。这意味着,定增并非稳赚不赔,定增项目本质上还是股票多头,在股市走弱尤其在熊市中,这种高风险性就暴露无遗。 2014-10-27 11:24 | 作者:吴晓婧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个人分类: 牛散|1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18 11:26 , Processed in 0.02985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