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论语

相关日志

分享 西河小提示
热度 5 如风如雨 2016-3-7 09:2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论语·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在网站上,你是别人的镜子,别人是你的镜子。避免相互比烂有时甚至比相互提高还来的重要。
13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五谷是哪些?
热度 44 njyd 2013-9-17 21:39
五谷是哪些?
  五谷是哪些说法多种多样,查百度: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frT-Dln4Y9JinObqHNatnaXJJT6-MpzKP8pXcYUja4kGGjpI82m7ozeYRagJFGv5 最早提到五谷是“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后的解释都不能作为定论。   既然有“五谷不分的”的说法,说明当时的五谷形态比较接近,那么豆子排在里面就不合理,大概没几个人分不清豆子和谷类。   从我种过或者说看到过整株的粮食来说,有稻子、麦子、高粱、谷子、糜子这五种作物符合要求。它们都是从战国以前中国这块地方就开始种植了,都属于禾本科作物,长相都比较接近,被人需要的种子都是长在植株顶部,都曾经在某个时期被一些地域的人作为主粮。   豆子除形态很不同又外,一个是好象没有作为过主粮,另一个是豆子本身就有形态大不同的很多种,只能作为一类品种,不能作为一个品种。   麻,形态不同,同样也不作为主粮。也有好几种,有收获纤维用的,也有收籽榨油用的。   下面是YD定五谷的照片: 稻子、 麦子 高粱、 谷子、 糜子、   谷子、糜子碾出的米都是黄色的小米粒,谷米比较小,直径一毫米左右,糜米大一些,大约两毫米,糜米可能就是一般说的黄米,有时也把谷米和糜米统称小米。   糜子的植株与水稻很相像,只是糜子子是旱地作物,并且谷粒是圆的,比稻粒要小得多。   这五谷刚长出的苗都可能被城里人认成韭菜,而豆苗不可能。所以我认为五谷应该是这五种作物。
150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四书与修身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热度 7 老平 2013-7-22 09:09
四书与修身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1 )子绝四 子薇:《论语 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钱穆《论语新解》白话试译:先生平日绝无四种心。一无忆测心,二无期必心,三无固执心,四无自我心。 老平:再列两种解释: 1. 李零在《丧家狗》的解释: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主观。 2. 李泽厚在《论语今读》的解释:“不瞎猜,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我认为这三位专家的理解都有道理,从修身的角度看,它是孔子谈修中修一的方法。可以参看《荀子·解蔽》: “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 (2) 何远之有 子薇:《论语·子罕》“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老平:孔子的话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 1. 不是“室远”,而是“不思”,因此思念是假的。 2. 是“思”了,但不诚,因此感觉“远”。对此《论语·述而》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大学》说:“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3) 视听言动 子薇:《论语 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老平:孔子的“四勿”是从“视听言动”入手的,而“视听言动”的背后是“心”,“心”若中正,则如《荀子·劝学》所言:“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薇:《论语 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薇语:言易而行难,吾亦应终身行之矣。 老平:《论语》对“恕”有两种表述方式,否定式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肯定式是《论语·雍也》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学》给出的表述是:“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证诸现实,“恕”还有一种表述方式:己所欲之,不可强施于人。 (5) 内省不疚 子薇:《论语 颜渊》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薇语:内省不疚,不忧不惧,君子也。 老平: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而“不忧不惧”是因为“内省不疚”,故前者是果后者是因。曾子是通过“三省吾身”而达到“不忧不惧”的。就心法而言,“内省不疚”与“不忧不惧”可以互为因果,只要做到“不忧不惧”,便能内心“不疚”,而“不忧不惧”未必与事情有关,它可以仅仅是一精神状态。 (6) 四海之内皆兄弟 子薇:《论语 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老平:“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说人受先天制约,但人的命运是先天和后天混化的结果。儒家强调后天努力,所以才有《论语·宪问》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才有《孟子·告子下》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才有《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有子夏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7) 欲生欲死 子薇:《论语 颜渊》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老平:“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是对情绪或心志极端化的描述,这种极端既不利于心身健康,也不利于处理人际关系,因为它严重偏离了“中”的状态。因此《大学》修身首重正心,要去除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而《大学》齐家则强调:“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否则就会一辈子为“惑”所困扰。 ( 8 )一朝之忿 子薇:《论语 颜渊》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老平:孔子“崇德”,主张“先事后得”,即先付出后得到;“修慝”,主张“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即从自身找原因而不从外在找原因;“辨惑”,主张稳定情绪,克除“一朝之忿”。认为一时的气愤会“忘其身,以及其亲”,一个因愤怒而把自己和父母都忘掉的人是难以成事的,故《大学》说:“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 9 )亲亲相隐 子薇:《论语 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钱穆《论语新解》:“隐恶而扬善,亦人道之直。何况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此乃人情,而理即寓焉,不求直而直在其中。” 老平:《吕氏春秋》道:直躬向官府告发父亲后,官府拿其父受死,直躬代父受罪,说:我告发父为信,代父受刑为孝,何以信孝之人要受死?荆王免其罪。孔子闻言说:“异哉!直躬之为信也,因父而在取名焉。故直躬之信,不若无信。”故后世有“直躬者盗名”之说。《庄子》道:“直躬证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 ( 10 )恭敬忠信 子薇:《论语 子路》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 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老平:两段文字可归结到《论语·述而》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属于文字门,“行”属于行事门,“忠信”属于心意门。从修身的角度看,这些文字有两个重点,一是内容,如《荀子•修身》所说“体恭敬而心忠信”。二是方法:“立则见其参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是印在大脑里,不是写在腰带上。 ( 11 )刚毅木讷 子薇:《论语 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钱穆《论语新解》:刚谓强志不屈挠。毅是果敢。木是质朴。讷是钝于言。此四者,其天姿近仁。 老平:从钱穆先生的解说想起《庄子•达生》的故事:纪渻子养斗鸡,过十日,鸡虚浮自恃;又过十日,鸡应声而动;再过十日,鸡疾视而盛气;又过十日,“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这时的鸡不为外物所动,精神凝于内,视之如木鸡,其它鸡看了纷纷躲避。 (12) 见利思义 子薇:《论语 宪问》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子薇语:即使次一等之“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对吾辈已是很高的标准了。 老平:可以反过来走,先“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再求“知”,“不欲”,“勇”,“艺”,以及“礼乐”。孔子说“成人”,孟子说“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写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其中“富贵不能淫”者必“见利思义”;“贫贱不能移”者可“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威武不能屈”者可“见危授命”。(老平 2013-7-22 整理)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9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四书与修身3:任重道远
热度 2 老平 2013-7-14 15:19
四书与修身3:任重道远
( 1 )反求诸己 子薇:《论语 八佾》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子薇语:君子之争,必以礼相待。对方胜己,不“媢嫉以恶之”,而“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则亦不失君子之风。 老平:这是把《论语》、《中庸》、《大学》关于君子争而有礼,失而返求的论述进行了有机的串解,有水平。我来补充一段《孟子•公孙丑上》的相关说法:“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这样《四书》就全了。 ( 2 )修身以道 子薇:《中庸》子曰:“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子薇语:“亲亲”“事亲”,皆为孝也。孝至则仁至,仁至则身修。 老平:这段话出自孔子答哀公问政,谈到治国与修身的关系。指出“为政在人,取人以身••••••”其原理与《大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是一致的:“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3) 知仁勇 子薇:《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大学》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好学”“力行”“知耻”皆是“格物致知”,此知至,则身修。 老平:说到好! 1. 把《中庸》的“三达德”和《大学》的“八目”相融合。 2. 点出了先秦心法“先知后修”的主要路径。 3. “好学”“力行”“知耻”可视为:学而知之,行而知之、思而知之。 4. 与《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相对照,便知儒家修身的效用。 ( 4 )正曲为直 子薇:《论语 公冶长》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钱穆《论语新解》:“微生素有直名,孔子从此微小处断其非为直人。。以博取人之称誉者。孔子最不喜此类人,所谓‘乡愿难与入德。’”子薇语:若微生乞诸其邻而与我,虽非直,吾亦称誉之。何以孔子以“乡愿”而耻之? 柳夫人门下走狗:因微生不诚。不诚则是作伪,以作伪得誉,将帅天下以作伪,岂不是德之大害。故夫子说,乡愿,德之贼也。 老平:孔子的原意在于“直”。按照《左传》的说法,“正直为正,正曲为直。”“直”有不曲之意。一个“直”人应该里外一如,如《大学》所言:“诚于中形于外”。微生高的问题不在于助人还是博取称誉,而在于他处理问题时内心转了一个弯,因此孔子说他不“直”。 ( 5 )乡原德之贼 子薇:《论语 子路》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 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 阳货》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吾闻赖昌星兄弟被抓乡人皆护之乡愿? 老平:孔子以善恶论“乡愿”,不论善恶则无以言德。至于赖昌星兄弟的情况,一与社会腐败现象有关,二可参考《孟子·尽心下》的说法:“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也。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 6 )乐水乐山 子薇:《论语 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钱穆《论语新解》:“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水。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性与之合,故乐。”子薇:想起小学课本有首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老平:这段话谈了知者与仁者的特点: 1.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谈喜好; 2. 知者动,仁者静,是谈心态;知者乐,仁者寿,是谈结果。 2. 知者与仁者不等于对立,两者可以兼容。真正的君子应该是知、仁、勇兼备,故《论语•子罕》道:“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7 )君子不可陷 子薇:《论语 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子薇语:初闻此句,认为仁者自当以救人为要。然未曾想其或有诈。钱穆曰:“世有愚忠愚孝,然不闻有愚仁。”,“仁者必有知”,故仁者不可未救而自陷。 顾瑞荣:这里有“仁者”与“君子”两个概念,宰我问以“仁者”,孔子答以“君子”。钱穆老所解未察其别也。 老平:小时候长辈曾出难题,说前有大江后有追兵,而眼前有一叶小舟,小舟只能载二人,自己上去划舟后,是载母亲、妻子还是儿子?众小孩苦思冥想、争论不休。我有点不满:我不会遇到这种情况的,真遇到了我就会知道载谁的。长辈闻言笑而不语。 子薇:不懂。 老平:宰我的问题是一种极端的假设,孔子是老师因此作了回答。在现实生活中,对于类似不切实际的问题是不需要思考的,因为发生的几率很低,思考这类问题是自找麻烦。另外,有些问题不能靠想象来回答,当事情真发生的时候,按照第一反应去做就行。 ( 8 )曾子有疾 子薇:《论语 泰伯》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钱穆曰:曾子此章,病危临革而犹云云,可见其平日修养之诚且固。言修身者,于此不当忽。 老平:“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是曾子对当官者提出的三项修身原则。“动容貌”对应仪容,“正颜色”对应态度,“出辞气”对应言语。仪容动而礼节之,态度变而正规之,言语出而辞修之。这三者在《礼记·曲礼》的表述是:“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 9 )以能问于不能 子薇:《论语 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老平:“以能问于不能”,是因为能者非全能,必有不能之处,故须补其不能;“以多问于寡”,是因为多者非全部,必有欠缺之处,故须补其欠缺;“有若无,实若虚”,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体现;“犯而不校”指言语冒犯而不去计较,因为内心充实不为外界所动。 ( 10 )托孤寄命 子薇:《论语 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老平:这是谈君子任事能担当,能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托孤寄命可以看三国的诸葛孔明,大节不变可以看南宋的文天祥。这段话与曾子的另一段文字相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1) 任重道远 子薇:《论语 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老平:《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自明自新,“亲民”是明人新人,合起来就是“仁以为己任”。“止于至善”是使自己和他人到达完善之地而不迁移,它是需要践行一辈子的事情,是“死而后已”的事情,如果“不弘毅”就会半途而废。 ( 12 )战战兢兢 子薇:《论语 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钱穆语:(这五章)皆记曾子语。首记曾子临终所示毕生战兢危惧之心。次及病革所举注意日常容貌颜色辞气之微。再记称述吾友之希贤而希圣。。。合此五章观之,心弥小而德弥恢,行弥谨而守弥固。以临深履薄为基,以仁为己任为量。曾子之学,大体如是。后两章自似孟子气象,于此可见学脉。 老平:这段话可以参看《孝经》。《孝经》里孔子对曾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曾子是孝子,因此对待身体问题抱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后世儒道两家的修行都很重视护养身体,而《诗·小雅·小旻》的这三句诗也被经常引用。 ( 13 )危邦不入 子薇:《论语 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老平:前面的“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与治学、修身有关;后面几句与用世有关。从前面两句可知儒家自修重视诚信与好学,从后面几句可知儒家入世重视权变和实用。朱子对前面两句的解释是:“不笃信,则不能好学”;“不守死,则不能以善其道”。“守死者笃信之效,善道者好学之功。”(老平 2013-7-14 整理)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加藤嘉一不懂“中庸之道”
热度 23 老平 2012-7-1 15:18
加藤嘉一不懂“中庸之道”
加藤嘉一,日本人, 2003 年来到中国,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多年来活跃在中国媒体,被人视为中日交流的民间使者。最近,加藤因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言论而备受议论。 有人认为,加藤对南京大屠杀事件和钓鱼岛归属等重大问题持两面派态度,对日本媒体说日本人喜欢听的话,对中国媒体说中国人喜欢听的话,丧失了一个学者应有的严谨态度,是一个投机分子。 加藤对自己左右逢源的做法并不否定,而且感觉良好。有记者问他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为什么在中日两边的表达不一样?加藤回答:“我不可能主张这个岛是中国的。如果要让读者好好地思考,就要表达得温和中庸辩证,至少在中国,你不这样表达人家是根本不接受的,那你的表达还有什么意义啊。” 加藤在回答中用了“中庸辩证”来描述自己的处事态度,一些中文媒体在介绍加藤时也说他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中庸之道”,从而能够左右逢源。那么加藤是否真地学会了中国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呢? “中庸”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经典《论语》,《论语》写道:“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大意是孔子说了,“中庸”是一种极为高尚的品德,世人已经很长时间不具备这种品德了。为什么世人难以具备这种品德呢? 儒家的另一经典《中庸》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意思就一“难”字,你可以管理好天下国家,可以放弃官爵俸禄,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但就是做不到“中庸”。 究竟什么是“中庸”呢?儒家经典《中庸》用了很多文字来描述它,简而言之就是时常保持“中和”的心态。《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因此,“中”是指没有情绪和思维活动时意识的本然状态,“和”是指意识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或反应,无过无不及。前者是指不接触事物时内心宁静的状态,后者是指接触事物时内心自然的状态。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应用,是一体两面。 何谓“庸”?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写道:“庸,常也。”这个“常”是经常、长久的意思。《中庸》指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其中的“君子而时中”是指君子要时常保持“中和”的状态。因此,“中庸”一词是指保持“中和”的境界,而“中庸之道”是指保持“中和”境界以及相关的原则和方法。 回过头来看加藤,他那种两面讨好,左右逢源的处事方法并不属于《论语》、《中庸》所说的“中庸之道”,理由如下: 首先,从内含上看,“中庸”是指不管有没有事情,人的内心都要真实自然。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自身生命活动,也有利于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加藤的导师朱锋曾批评他“爱吹牛,说大话”。加藤的辩解是“我说大话是有根据、有战略的”,“这是一种保护。”且不论加藤的言行是否“有战略”,但说“大话”就意味着不真实,而不真实是违反“中庸”实质的。因此加藤不懂“中庸之道”,他被“大话”绊倒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 其次,从原则上看,“中庸”要求无固无我。《论语》写道:“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提倡处事不臆测,不武断,不偏执,不自私,以达到“中庸”的境界,其中不自私是关键。从中文媒体对加藤的采访文字中,可以看到加藤为了出名,不时做出一些勾人眼球、揣摩上意的言行,比如提前离场、故意碰掉椅子上的衣服以引起人家注意等,而且因效果不错而自鸣得意。由此可见,加藤有小聪明不假,但这种小聪明与“中庸”的原则相去甚远。 第三,从方法上看,达到“中庸”有致诚和执善两条途径。致诚是使自己的心意真诚,内外一致。儒家经典《大学》写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意思是说诚意就是不自我欺骗,而且要做到像讨厌恶臭和喜欢美色那样自然,这是一种内在的满足。加藤是一个日本人,他对钓鱼岛归属问题有不同看法很正常,然而他一边在日文文章里呼吁“全体国民保卫钓鱼岛”,另一边又在中文专栏里说“双方各有各的立场和说法”,这种在中国人面前模糊立场的做法透出了加藤不真诚的心态。 达到“中庸”的另外一条途径是执善。执善是指行善,并把行善而产生的喜悦安详感受保持在心。《中庸》写道:“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意思是说孔子的学生颜回就是通过执善来达到“中庸”的。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南京大屠杀,是当年日本军国主义丑恶本质的突出表现。加藤前段时间在南京对此的表态是:“当年在南京所发生的事情我始终不明白。每个人说得不一样,每个历史学家说得不一样。我也不明白,什么叫真相。”加藤的这段言论再次使用了他惯用的模糊手法,然而从中国人的立场来看,加藤这次表态不仅不真诚,而且不善良。这样一个不诚不善的人谈何“中庸之道”? 综上所述,擅长左右逢源的加藤嘉一其实不懂得“中庸之道”。那为什么加藤本人和一些中文媒体都说他懂得“中庸之道”呢?那是因为他们对“中庸”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在中国历史上,有一部分人把“中庸”理解为不偏不倚或两面讨好,其实是对“中庸”的曲解。在先秦儒家典籍里,把那种没有原则、媚俗趋时的人称为乡愿,孔子在《论语》里明确指出:“乡愿,德之贼也。” 老平 2012-7-1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977 次阅读|17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8 05:23 , Processed in 0.03409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