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亚运会

相关日志

分享 亚运会围棋观战记
热度 26 野草魂 2023-10-1 22:09
随便聊几句亚运会,几句围棋。 杭州亚运会,男子围棋个人赛,来自台北的许皓鈜淘汰赛阶段连斩当今围棋三大高手(韩国朴廷桓,申真谞,中国柯洁)一举夺冠。 本来觉得就是中韩对决,其实更可能就是柯洁对小申。日本都是陪练,没成想被台北的拿了冠军。小许虽然贵为台湾第一(台湾职业围棋 9 大赛 8 冠),可是世界排名也就 30 左右( GoRatings )可能还有在台湾一枝独秀的缘故)。这个特大冷门弄得棋迷和专业棋手全都犯晕。部分业余爱好者甚至觉得一波三折,是不是有剧本。 彭荃 9 段的神解释最好玩了。这次亚运会地点是哪啊,杭州啊。智力大厦(亚运会棋类桥牌比赛地)在哪啊(有什么著名景点)。冠军姓什么啊。加持够多了吧。听这么一解释,咱家觉得这赛前要预测到了,怎么也得找个姓法的,可是放眼国内围棋前 200 的都没有喔,无解了。这只能是玄幻加命中注定和历史必然了。 看的是王浩洋和王祥云的解说。中国棋手们一定心里觉得,面对小许,柯洁赢面超大,稍一微担心也许是柯洁精心准备的是对小申的。而且柯洁猜到了白棋。 中国围棋规则有点夸张,贴目 7 目半,一上来白棋胜率就是 60% ,很多棋手都觉得是不是改一改这不公平的规则,比如曹大元 9 段,白棋胜率如今都 62% 了,中国围棋协会得考虑考虑了。日韩都是贴 6 目半,开局胜率黑白各为 50% 。以前贴 5 目半时,棋手都愿意拿黑棋,如今按中国规则,棋手愿意拿白棋。职业棋手贴 7 目半,启手就感觉的到差异了。 中国规则白棋有利,而柯洁白棋胜率更加猖狂,黑棋胜率尚和其他顶尖高手不相上下,白棋胜率达到 73% ,独步天下,号称白棋不败,淘汰赛,连拿 3 盘白棋,运气也算够好的。 本场比赛,真是一波三折。 布局阶段,柯洁落后,这也没什么。因为和日本棋手下中国的高手们也常常布局落后,各位解说都认为中盘就会捞回来,日本棋手就是三板斧吗。小许也差不多,中盘就会被洗回来。 为啥这样,咱家听了一些解说觉得,可能日本棋手,小许,更不用说小申, AI 用的非常多,那是超级勤奋,布局有 AI 这个老师,有标准答案,谁记忆好,谁勤奋布局胜率就高,国内棋手看起来只有辜子豪(就是被说是不是比赛看 AI 那位)研究的够多。 AI 的棋有时按人类棋手理解莫名其妙,这不符合棋理阿,比如本盘,小许布局的一手棋,二王都觉得这棋好在哪里,明显看不懂,但这确实是 AI 首选,且好很多,布局阶段,看不懂没关系,就和高考什么一样,标准答案,选择对了就得分,不懂没关系不是。中盘复杂的多,就算有标准答案,人类也记不全那么多,咱家觉得这也是如今中国棋手中盘占优的原因。 以前围棋靠天赋,感觉(棋感)和计算十分重要,如今靠记忆,当然原来记忆也很重要,如今更重要,相对的感觉和计算就下降了(尤其是棋感?)。 柯洁其实也非常刻苦且自律,要不然少年大成,但相对于其他棋手明显是天才型的。按彭荃说的你得在勤奋阿,玩得有点多吧。不这么说不行,明显勤奋的太多了。 柯洁当年下棋,赵治勋就说看不懂,其实哪止老赵,前辈们都看不懂, 15 岁左右,老聂什么的前辈就说看不懂,和常规不一样,可一捉摸很有道理。柯洁其实就是 AI 之前准人工智能了,可面对 AI 锻炼出来的棋手,就不如从前那么超前了。 再说本盘决赛,柯洁开局把角部占了三个,明显实地领先,起码解说的王昊洋六段觉得愿意拿白棋,不过这时胜率应该逆转为白有利。此后白棋进入黑势力范围战斗,但出现失误,一下进入绝境,胜率甚至跌倒 1% ,不过说起来实际差距可能就是盘面十几目棋( AI 和职业高手看来就够大了)。 中盘之后,柯洁开始搅局,四处战斗,发挥乱战第一,计算超强的优势,小许开始失误,几步棋都看不到最佳应手,柯洁绝处逢生,实现了惊天逆转。此时小许都读秒了,柯洁还有时间,而且小许被逆转估计心情不大好,此时基本只剩官子,解说的二王觉得只要算清目,正常收官就稳赢。柯洁此时长考,然后下出惊天恶手。王昊洋说这怎么搞得,提掉左边三子,就是胜定的局面。此时变成柯洁落后的细棋局面,但多少还有机会,但上边角部争夺再次下出恶手,想占点便宜,以为人家会应手,(有点托大?还是觉得不捞一点不够),结果先手就给人家了。王昊洋说这下万事皆休,王祥云说我手都开始抖了。 此后毫无悬念,小许亏了一点,还是以四分之三子获胜。小许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各胜四分之一子,真是胜的有效率。 此局一波三折,占在咱们的角度就是布局落后,兵临绝境,破釜沉舟,绝处逢生,一着不慎,回天无力。 恭喜小许,也许真是人生的高光时刻,亚运会围棋冠军真的没有几个。柯洁继续努力,趁着还是世界围棋顶尖棋手这几年。
个人分类: 体育竞技|50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棒子对亚运会羽毛球比赛,出现风向变化问题,做出如下解释 ...
热度 32 寞洑 2014-9-24 12:17
由于过度用电导致20日发生赛场停电的事故后,当天做出了节约用电决定,反复开关空调电源所致。 这种在强族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民族,估计脑袋也是被夹过的。
718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海外华人 “自干五” 现象调查(转)
热度 5 gordon 2014-9-19 06:18
注:我只是很奇怪,好奇,这是为什么呢? 刚来美国时就发现,留学生论坛上的民族主义不是一般的激进,对宏观问题的主流意见远比大部分国内网站要左得多,倒是和极左网站非常一致。刚开始我也不太理解,总觉得喝过洋墨水的人应该没有那么多民族仇恨才对。但是在美国呆了几年以后,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奥妙。留学生群体(包括在读的和已经毕业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之处,而其中每一个方面都和民族主义情绪的形成有很强的因果关係。 一.缺少在历练中「去狼奶」的过程 每一个中国孩子基本上都是在民族主义的信息轰炸下长大的:学校的各种仪式、教科书、横店出品的抗日剧、儿童读物中的政治植入、奥运会亚运会期间的媒体狂欢……这些大家谈得很多,我就不多说了。问题是,为什么国外的一些华人在这方面格外严重?换句话说,为什么很多没有出国的墙内之人反而能在成年后逐渐摆脱早期的民族主义植入? 据我观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的年轻人往往在毕业后经历了复杂的社会历练(官二代除外),从而其中一些心智较健全者很快认识到自己的压力并不来自于外国人,所谓国家利益和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十分可疑。以我个人为例,虽然年轻时也算比较反叛,但是一直到工作以后和各种机构打过交道,才慢慢体会到政治寻租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巨大摧残,也才发现缺少政治问责的坏处不仅仅是贪污点钱那么简单;而知道这些以后才逼迫自己去看更多材料,以至于进一步求学。 但是像我这样工作了几年才出国的留学生属于少数,绝大部分是直接考研(如果有钱的话,直接考本科)出国的。他们恐怕一辈子没有经历过中国式的行政审批,没有自己掏钱看过大病(更别说给孩子看病),因而也就丧失了在生活歷练中「去狼奶」的机会。虽然他们不用翻墙,有更好的资讯来源,但是有些东西,是切身痛苦代替不了的。 注: 当个科长,到哪儿都受人待见 。受人尊敬,但是不挣啥钱。 对于“洗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留学的筛选过程 什么样的人容易留学?不好说。但是有两个规律是很明显的。1.理科生比文科生比例大;2.有钱的比没钱的比例大。这两点都有可能导致境外中文舆论的民族主义倾向。 请注意,我在这里没有给理科生贴标签的意思。其实我本科的时候也是理科生。但是从比例上看,理科生阅读人文书籍、思考社会问题的比例确实要略低一些(我没有收集过数据,当然无从判断其统计显著性,只能是一种感觉)。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阅读人文书籍,而多半是没有时间。考托考G然后出国以后再应付美国研究生魔鬼教育,谁有心思操那份閒心?偶尔想关心点国家大事怎么办?只好混留学生论坛,和其他的理科生讨论,故而获取的有效信息非常有限。 至于家境上的区别(也就是所谓的「阶级性」)就更明显了。在国外见到的农村学生不是没有,但是比例多大可想而知。在一个雨都挡不住的残破校舍内上小学和初中,没有电脑也没有海量的印刷材料,甚至付不起午餐费用,这种情况下能考上大学已是奇迹,更何况上名校,进而申请出国?所以,你如果去美国的那些留学生父母经常聚会的公园和他们聊聊,就会发现,他们中体制内的人士居多,甚至经常一起唱红歌。这些家庭的孩子的国家认同感当然会高于平均值,也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 三. 异国生活的失败感 学语言的黄金年龄是20岁之前。凡是本科毕业以后再出国的人,除非有极特殊语言天分,英文想达到挥洒自如的程度,绝非易事。英文好的人有,但还是那句话,比例太小。 当然,语言不好并不代表挣不到钱。即使一些留学生抱怨公司里受老外排挤,多半是一种错觉——人家没事排挤你干嘛?我从没有观察到中国留学生有任何经济上的挫败感,相反,拿自己和美国「红脖子」相比的时候,优越感倒是不少。所以,留学生的失败感更多是社交上的。比如聚会的时候别人聊天的内容听不懂也插不上嘴,感觉可想而知。这绝非老外故意排挤,只不过他们和同样母语的人说话更自如罢了。 朋友圈子的狭小还不是最大的问题,一旦涉及到男女关係,负面情绪就会大爆发。不信你去看看留学生论坛上是怎么恶毒攻击那些嫁给外国人的中国女性,很多词汇简直不堪入目。我并不喜欢从中国文化上解释这些现象,事实上国内舆论早就对跨族婚姻持非常宽容的态度。但是留学生是个很特殊的群体,由于语言上的不自信,和美国女生约会的男性中国学生实在是非常罕见,我来了这么久还没见到过。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种族歧视云云,其实和这没关係。第二代华人里面娶本地女性的就很多了(我以前的一个邻居就是)。说到底还是语言能力的问题,两性相处的过程尤其需要表达各种微妙的意思,男方还要承担起讲笑话的功能,语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是不可想像的。 这种情况下,单身留学生的终身大事就只能内部解决,但是又要面临两大问题:基数小的问题和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你想,即使生活在母语城市,面临上百万的异性,一个人要找到合适的伴侣都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如果生活在一个只有几十人,最多百把人的留学生圈子里,择偶的困难有多大?更何况,在这个小圈子里,男性的数量远远多于女性(理科生多於文科生的间接后果),男性留学生的焦虑感可想而知。所以,他们对外嫁女性的恶语相向也不全是道德或文化原因,无非是地球上多数动物都有的择偶焦虑而已。 想像一下,一头长期处于择偶焦虑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当看到非常有限的潜在配偶群体经常被另一个部落的雄性拐走,他对那个部落会持有什么样的情绪?这时候,即使他朋友的住宅刚刚被本部落首领强拆了,他恐怕也顾不上义愤。相反,他可能还寄希望本部落首领有朝一日兵强马壮,为自己出一口恶气。 相比之下,国内的男性当然也有非常强烈的择偶焦虑。但是在整个中国这个超大型部落里,被外国人娶走的女性实在是比例太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就算全世界发达国家的适龄男性都加起来才多少人?那么,国内男性的焦虑从何而来呢?他们观测到的对手不是老外,而是那些坐拥三奶四奶的秃顶权贵,是刘志军、雷政富,是海天盛宴;他们心仪的女性有的早已因為生活所迫而沦落风尘,也有的虽然衣食不愁,但在高房价之下也断不敢嫁给无房户。虽然焦虑同样存在,但是国内男性在性选择过程中的对手不是外族而是本族,民族主义情绪当然也就缺少强大的动力。 四.外国人奉承下的忘乎所以 一个老外跟一个不太熟悉的中国人聊天的时候会说什麼?会批评你政府的政策吗?当然不可能。并不是他们对中国的政策没有一点意见,而是纯粹出于礼貌。既然对你唯一的了解就是你的国籍,那不奉承你的国家奉承什么呢?他们并不确定你的国家认同感如何,但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必须假设你认同感很强,以免出现尷尬。很多人初到国外,可能在政治上并没有明确的观点,但是由于持续地被外国人奉承,不免下意识地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 我女儿幼儿园开运动会之前,老师会让每个人写一个和自己有文化渊源的国家(大多数美国小孩都有美国以外的文化渊源)。运动会之前,让每个孩子举著自己写的这个国家的国旗入场。每个小娃娃举一个不同的国旗,看起来真的非常可爱。老师的原意当然是出於多元主义的好意,尊重每个孩子自己的文化背景。但是此举对于我这种父母来说,反而会觉得有点尷尬。我自己从小被迫参加各种和政治符号有关的仪式,不想让我的孩子也这样。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中国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举著国旗,恐怕会有不同的反应。他们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代表中国的亲善大使,如果回去以后不在网上狠发两句为国争光的言论,实在有辱使命…… 也就是说, 对于老外来说,你的国籍是了解你的「信息捷径」 (这是个政治学用语,常用於一些选民借助候选人的种族来投票的现象)。即使你在国内是一个并无强烈国家意识的人,当你出国以后长期面对一些把你和你的国家联系起来谈论的人,不免会强化你的国家意识。 综上所述,海外第一代华人,尤其是留学生群体,相比于国内网民群体有几个显著特点:缺少被公权摧残的经历、人文社科阅读量少、家境相对殷实、择偶范围窄且被迫与外国人竞争、社交活动少、以及经常被人以国籍来定位等几大特点,那么,「海外自乾五」现象也就不足為奇了。这不是个道德问题,甚至也不是个认识能力问题,而多半是生活经历的问题。 国内读者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因為留学生怨气重重,而以為美国或其他国家亏待了他们。谁那么傻历尽千辛万苦跑道一个亏待自己的国家去? 幸福本来是个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不是说你到了哪个国家就自然享有。看到有个英国的研究(抱歉忘了具体出处),找到理想伴侣的人也就佔十分之一左右。但是生活在一个自由安全的国家,至少可以免除其他方面的后顾之忧(看病、食品安全、孩子上学、财產权、生育权等等),因而也就可以更全身心地追求幸福。何乐而不為?当然,我也看到很多华人,即使没有了后顾之忧,也因為国内养成的习惯忘记了怎麼追求幸福, 像「虎妈」那样异化為成就感的奴隶 。但这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不是他们所在国家的问题。这样的人无论到哪里都很难有幸福感。 总之有经济条件或者有申请奖学金能力的年轻人,别被国外留学生的抱怨吓住了, 如果不出来感受一下太可惜。当然,如果有一天能让自己的国家变得同样自由和安全,则连学英语出国的力气都省了。
761 次阅读|4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12 11:40 , Processed in 0.0227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