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法西斯

相关日志

分享 法西斯主义的造反(转)
gordon 2016-5-27 14:11
如果我们把革命理解为向人类社会不可容忍的条件的 合理造反 ,而所谓合理就是 “穷根究底”并改善一切。那么,法西斯主义绝不是革命的。 当然,它能以革命情绪的伪装出现。但是,那种用鲁莽的痛骂来对付疾病的医生,我们并不把他叫做革命者。 革命者是 平心静气而有勇气地认真地考察疾病的原因 并同疾病作斗争的人。 法西斯主义的造反总是出现在 由于畏惧真理而把革命情感扭曲为 幻想的地方。 注:“焚书坑儒” ,愚民政策,其实非常糟糕。 ************************************************************************ 法西斯主义 “颠倒颠” 法西斯主义,它把旧的父权制宗教的 “吃苦的受虐狂”特点变成了一种施虐狂 宗教。 一句话,它把宗教由受苦哲学的“另一个世界”移植到施虐狂凶手的“这个世界”。 法西斯主义,不同于军国主义 。 法西斯主义是群众运动,而军国主义不是。 威廉二世,绝不等同于希特勒。 ************************************************************************ 这样对 日本二战的法西斯主义就理解了 日本以前是军国主义。 后来出现了 “下克上” ,这是法西斯主义。 注:德、日都出现过这种情况。 摘自 《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 ************************************************************************************ 法西斯主义的精神是“小人物”的精神,小人物被奴役,渴望权威,同时又喜欢造反。 所有法西斯主义独裁者都有小人的反动社会背景,这绝不是偶然的。 工业巨头和封建军国主义者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利用了这一社会事实。 这种小人物很好地研究了大人物的行为,以一种扭曲的怪诞的样式再现了它。 它和农民运动还不一样,它是工业社会造成的。 但心理学基础是一样的。 注: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问题。(工业巨头和封建军国主义者 对小人物的压榨,然后小人物搞了一个滑稽剧) 德、日都有这个东西,并非偶然。 ************************************************************************************ 法西斯主义也不是生物本能 生物本能 会趋利避害,但法西斯主义不会。 当然,它依赖于生命体而存在。 就是它的最后肯定会变成生物本能了。 (法西斯主义消退,变成生物本能了) 注: 它既不是生物脑,也不是理性脑 ,而是情绪。 ************************************************************************************ 麦克里恩提出,教条化与偏执狂、自卑感、对欲望的合理化等行为倾向都可以在边缘系统中找到生物学基础。他认为边缘系统中蕴含的力量如果全部爆发,危险性实在不容小觑。按照他的理解, 发出价值判断指令的指挥室,往往不是处于更高进化阶段的新皮质,而是边缘系统中相对低阶的古哺乳动物脑 。前者产生的想法好不好,正确与否,都由后者来加以判断 。 边缘系统(古哺乳动物脑) . 1952 年麦克里恩第一次创造了“边缘系统”这个词,用来指代大脑中间的部分,这部分同样可以称作旧大脑皮层或中间脑(古哺乳动物脑),与大部分尤其是进化早期的哺乳动物脑相对应。
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日本法西斯主义是怎样炼成的?(转)
gordon 2015-4-11 13:57
注:这个家伙搞了 "善恶二元论" ,呵呵 在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候,感性地回顾和加深对暴行的记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性地了解当年日本何以会走上这条邪路。这不但有助于从一个方面正确判断今天日本是否又在步入歧途,而且对于国际社会吸取历史教训也具有借鉴作用。 阅读二战中日本第一手的文献,尤其是一些特别具有宣传意义的 言简意赅 的公开文件,可以回归当年的话语环境,为思考这个问题提供历史教科书难以容纳的原汁原味的材料。 这里向读者推荐的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前,为了全国总动员,尤其是向各级学校灌输军国主义伦理,日本政府文部省向全国各级学校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大纲《臣民之道》,它堪称了解日本军国主义意识形态的简明读本。 “王道”对抗“霸道” 《臣民之道》说,日本和西方文明的这个根本差别就是今天日本和西方国家冲突的根源。 现存的世界秩序是由西方建立在个人本位之上的丛林法则规定的,而“日本的使命”是要把自己文化中家国一体的 美德引入国际社会,建立以“德治”为本的“国际新秩序”,从日本一国的“和谐”达到天下的“和谐”。 在其他的文件和宣传中,这套话语引用中国古典政治概念中的“霸道”和“王道”,说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是“霸道”,依靠的是力;日本主张的国际秩序是“王道”,诉诸的是“德”。 中国人熟悉的抗日样板戏《红灯记》中日寇宪兵队长鸠山那套“王道乐土”的说教是有历史真实性的 。 这个“西方文明”和“日本文明”的对立,被《臣民之道》用来解释日本面临的内外危机。 国内是明治开国以来这些形形色色的 西方“主义”“渗透国家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得“祖先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和美德及风俗受到了损害” ,危害了国本。现在要对这些西方观念做系统的清理。 国际上,欧美弱肉强食的霸权把亚洲民族逼到了毁灭的边缘, 西方那套基于个人主义的观念瓦解了亚洲传统文化,日本的政治使命是用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来帮助亚洲人民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精神上解放自己,恢复独立。 《臣民之道》用这样一套“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或者“王道”对抗“霸道”的话语来解释日本对外战争的历史。它说日俄战争“开始改变欧美统治世界的趋势,日本的胜利导致了匍匐于英美影响下的亚洲国家的觉醒,开始了要求独立的运动。” 日俄战争后日本受到西方的压制,“满洲事变”(即“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民族生命受到长期压抑后的爆发。”“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事变就是日本朝向建设以道德原则为基础的世界的一步。” 它说中国被英美引入歧途,视蒋介石政府为西方帝国主义的傀儡,声称“中国问题”的解决不止是要推翻中华民国政府,而且是要把中国完全并入以“道义原则”为基础的大东亚共荣圈。 苏联、德国和意大利:日本治道的榜样 《臣民之道》把世界描绘成一个英美文明和日本文明从哲学到政治二元对立的决斗场,但也没有忘了告诉臣民们吾国之道不孤。 当《臣民之道》下达到各级学校时,日本早已和德国以及意大利订立了反共产国际的同盟,和苏联则刚刚签署了友好中立条约,结束了十多年的紧张关系甚至在外蒙的武装冲突,使得它可以放手侵华,在太平洋对付英美。 在《臣民之道》中,这三个国家是日本在全世界仅有的盟国或是友邦。 为什么是这三个国家呢? 《臣民之道》不是从国家利益和国际战略的角度,而是 从国内政治的角度来说明的 。它说“增强总体战机制的基本目标”就是“让每个天皇臣民完成由他们各自的社会责任所规定的任务”。虽然“满洲事变”后日本的“民族精神逐步提升,但人民对国家政治整体之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其天皇臣民的意识还有待于加强”。从这个角度,日本可以借鉴苏联、德国、意大利的体制。 《臣民之道》把“社会主义”列为西方意识形态来拒绝,但这并没有妨碍它肯定号称社会主义的苏联的治道,说苏联要“通过共产主义实现对世界的统治,为此制定了用阶级独裁来凝聚全国力量的政策。” 对统治世界的帝国主义野心(姑且不论这是否是当时苏联外交的目的)的谴责让位于对国内“凝聚全国力量”的赞赏,说明《臣民之道》真正关心的并不是什么国际正义,而是有助于“凝聚”本国国民的手段和在国际上展示的力量。 对纳粹德国,《臣民之道》则远不止是赞赏,而是无条件地推崇和认同。 “基于于血脉和土地的原则,德国的目标是要摧毁盎格鲁-撒克逊种族对世界的统治和它强加于德国的压力。为达此目的,它已经在整个民族中建立起对纳粹统治的信心和服从,并正在贯彻总体主义(即极权主义)。意大利的理想是恢复伟大的罗马帝国,它为达此目的采取的政策和纳粹基本相同。” 《臣民之道》的根本谬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到世界范围内民主思潮的冲击,日本大正天皇时期曾经有过一定的议会民主制和党派政治,社会舆论也一度十分活跃,甚至可以说是“众声喧哗”。 但进入三十年代,在日本军部、财阀和民间极端势力的合作推动下,明治晚期兴起的军国主义和皇权专制思想的影响迅速上升,占据了社会思潮和政治讨论的高地,自由民权思想受到全面压制。这个历史的急剧转变最终使得《臣民之道》这样的政治宣传成为帝国唯一的意识形态。 今天回顾那段历史,我们应该看到侵略暴行毕竟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最终结果。对军国主义的认识应该上溯到什么是军国主义或者法西斯主义,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又为什么有吸引力这个历史的深度。 在这个意义上,《臣民之道》的思想和逻辑非常有代表性。它在国内和国际意义上有两个根本谬误。然而在当年政治和经济危机下的日本,这些谬误也正是它能够迷惑人之处。 在国内意义上,它拒绝接受现代社会“公民”的概念,用“臣民”来定义个人身份和个人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这个“臣民”虽然没有公民根据宪法所拥有的各项个人权利,但却有来自天皇和国家的深切关爱,他们每个人都是皇国血缘的一分子,组成一个“大和民族之家”。 大和子民的相互关系是兄弟姐妹,他们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是小辈与长辈之间的孝顺和慈爱。接受这个“臣民”身份的人相信宪法规定的个人权利会分裂这个大家庭,而家国纽带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把他们结合在一起。 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臣民”身份认同上的“皇民”意识,使得八千万日本人完全丧失了独立思考,对国家政治毫无批判意识,沦为军国主义的炮灰。 很多人在战败时甚至选择自杀来对天皇“尽忠尽孝”,因为他们相信战败将带来天皇制的毁灭。没有了天皇制,日本就国将不国,它的子民也就没有了家。 在国际意义上,它给人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它用“文明”话语把世界一分为二,“西方文明”本质上是邪恶的,“东方文明”本质上是善良的。日本和英美之争是善恶之争 ,背后是哲学理念、人生观甚至宇宙观的不同。 这种善恶二元论完全是对人类文明史的歪曲。 它以批判英美的帝国主义霸权为名,完全否定现实中起码的或者正在发展中的国际秩序,说它不过是丛林法则,可以弃之不顾。 它把一套由日本传统文化来定义的含含糊糊的“道德”话语推向国际社会,取代各国都听得懂的国际关系的语言和概念,争夺国际话语权,以此为根据另搞一套。总之,玄而又玄的“文明”话语就这样为现实中的“大东亚共荣圈”和“王道乐土”的霸权政治服务。 它对自己明治维新时期虚心当西方的小学生、在制度和技术上向西方学习并获益巨大的历史闭口不谈,否认自日俄战争以来被西方接纳进强国俱乐部,尤其是在一战后成为世界五强(英美法意日)的事实, 把自己说成一直是被西方国家压制,以至连中国正常发展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在它眼里都成了英美扼杀自己的工具。 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批判在它那里完全成了自己公然作恶的借口,甚至颠倒黑白,把对中国的侵略说成是对英美帝国主义的反抗。 对反映在《臣民之道》和其他类似文献中的这些话语和说教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深入到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和观念的层次,知道它们究竟是如何为侵略战争辩护,如何让自己的人民心甘情愿做炮灰,又是如何欺骗和迷惑国际舆论的。 只有对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有相当的理解,对具体的战争暴行的历史记忆才会更牢固、更鲜活,对类似的历史现象才会更敏感和具有免疫力。
0 个评论
分享 日本法西斯的一些独特特征(转)
热度 4 gordon 2014-4-17 17:25
注:日本二战前,农村人口增加很多。    1931年至1933年日军占领了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等省及内蒙部分地区,1935年在冀东成立伪政权,日本在我国大陆上所统治的地区已超过其国土的数倍。而日本一般民众除他们的子弟在战争中被打死、打伤,得到一点抚恤费之外,并未得到任何好处,相反却越加贫困。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给日本人民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一)日本的社会矛盾与军阀之兴起    这时日本的农村,许多农民除了夏季紧张的耕耘土地外,冬季则须进城作工,即使如此,一年所得除去租税,往往难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生活。有些农民,特别是长野县信浓川一带的山区农民, 不得不全家人背井离乡随政府组织的开拓团到我国东北的鸡西、勃利、桦南、依兰地区垦地谋生 。在城市,有劳动力的青年男女进厂作工,尽管十分勤劳,所得微薄之工资,仍难以养家糊口。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日本的向外侵略,日本广大劳动者的生活却愈益贫困化。    与日本劳苦大众相反,一些日本社会上层人物及其政党,却不时地相互攻击,争权夺利,把广大民众之疾苦置于脑后; 日本各财团势力以其产业、经济上的优势地位,残酷地剥削劳动群众,而且极力影响着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    总之,此时的日本也存在着资本主义初中期那种贫者越贫、富者更富两极分化和资本垄断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面对着日本社会的各种病态,因而也就产生了改变这种社会现实的各种主张。其中以军队的激进分子的主张最为突出,酝酿的时间也最长。    日军中的激进分子认为,在内忧外患的德川幕府的后期,由于爱国志士和军人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抛弃自己的一切而发奋救国,最终才得以打倒旧幕府,实行明治维新,确立了国家的稳定体制,继而以富国强兵的国策,发展了产业、抵御了外侮,用了仅仅45年的时间使日本一跃成为世界上的一等强国。现今之昭和时代,日本虽雄立于东亚,并在“满洲”、冀东地区相继取得了特殊的权益,但自身却染上了难治之症。社会上层人物国家意识薄弱,他们忘却了革命志士和军人们为国献身的理想。政党以夺得政权为目的,不以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为依归,在内部、外部相互排挤倾轧,造成政界和社会上的纷扰不安,从而形成了党贼;财团则贪得无厌,操纵金融和市场,不顾国计民生而形成了财贼;政府则依其权势横征暴敛,贪污腐败,以致民不聊生而形成权贼。这些党贼、财贼、权贼等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不仅横行于国内而且在影响皇室。这些贼团的本人或代表人物,常在天皇的左右或进谗言,或施诡计,不反映真实情况,以取得私利而危害国家。    日本法西斯主义在国家统治方面主张独裁、秩序、效率,对外主张强权、侵略,这与当时的意大利、德国并无二致。 但因日本之社会传统及资本主义的脆弱性和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从而形成了日本法西斯的一些独特主张 ,即:主张万世一系的天皇制领导日本步入世界大同的家族主义,仇视资本主义和金融寡头的垄断、 主张以农村为主体的中产阶级和衷共济的农本主义 , 要求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企业由国家管理 ;反对欧美白人对亚洲的奴役,主张由日本为亚洲的盟主,驱逐欧美出东亚的民族扩张主义;主张由军队直接辅佐天皇的武运长久之军国主义等等。 注: 亚洲社会特征,农村人口增长,国家主持大的公共工程。 日本不实行计划生育,这也是民主制度的一大弊病。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资本主义逐渐兴起。 1889年2月11日公布了日本的第一部宪法,从此改变了日本政府由元老、重臣组成内阁之局面,改由政党党魁出任政府总理大臣 。在国家政治体制变革期间,由于资本主义的贪得无厌地残酷剥削,使劳动人民及广大农村更加陷入贫困;日本民众对政党之间不以国计民生的宗旨为夺得政权而相互竞争、谩骂、攻击、诋毁等政治丑态行径极为不满。而且这些都直接触动到了日本军界。    直到1930年前后,日本军队中的士兵大都是农民出身。即使是军官,农民出身的仍占着相当的比重 。如1932年考入陆军士官学校的学生337人中,40%出身于农民,有17%是出身于军人家庭。这支忠于天皇而且大多为农民出身的日本皇军便掀起了打倒国内财阀和政客的昭和维新运动。他们利用“九·一八事变”后所取得的政治地位,加紧了各种活动。在一些军阀的纵容下,日本右翼组织“血盟团”成员小沼正,于1932年2月9日在一所小学校门前,枪杀了1929年7月2日至1931年12月12日担任过日本财政大臣的金融界有力人物井上准之助;随之,3月5日菱沼五郎又在东京日本桥三井银行南侧之大门前枪杀了三井财团理事长团琢磨。 侵占我国东北的关东军也宣布禁止日本财阀到东北投资(直至1937年4月因执行对苏、对美战备的五年开发计划,才允许“日产”等资本进入东北)。理由是“满洲的王道乐土”,不允许日本财阀在此造成污染 。 注:现在明白满铁、满业为什么都是国企了吧,哈哈    继团琢磨被杀后,日本海军军官古贺清志、中村义雄、三上卓等6人及陆军士官学校学生11人,在5月15日以手榴弹、手枪袭击了首相府、警视厅、内大臣官邸、日本银行、三菱银行和政友会本部,击毙了首相犬养毅。此外由橘孝三郎所领导的农民决死队袭击并破坏了东京以北鬼怒川一带的变电所。 (二)天剑党与日本的军队    这些日军中的激进分子,依仗着其部队的组织力量,依仗着其手中掌握的武器,依仗着军队在国家传统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依仗着其在国民中的影响,他们在民间的各种基层组织中提出了“忠君爱国”的口号。对内主张铲除奸侫打倒财阀,进行昭和维新 ,对日本进行再一次改造;对外主张继续反苏反共,加紧对我国的侵略,以振其国威。    日军中这种激进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受日本政治学者北一辉在1920年1月于上海写成的《国家改造案原理大纲》和原骑兵军官西田税所提倡的国家革新运动学说的影响。    北一辉,原名北辉次郎,1883年4月生于越后新泻县城西北55公里日本海中的佐渡岛两津市,其父经营酒厂。北一辉在读书期间,即热衷于政治的研究,20岁时因眼疾而右目失明,但对日本和我国的政治研究却依然不衰。 1906年发表了《国体论及纯正社会主义》一文,以反对幸德秋水(传次郎)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思想,并因此受到日本的思想界、言论界的重视。    1920年1月,由上海回到日本东京的北一辉,即加入“犹存社”,与大川周明、蒲川龟太郎以及西田税等,开始其政治活动。他们研究在日本进行这场社会改革的动力时认为应以军队为骨干力量。结果确定在日本的陆、海军人中秘密发展组织,并于1927年7月,将其秘密组织定名为“天剑党”,取天剑斩劈邪恶之意。其纲领大意为:天剑党是以军人为基础,联络全国战斗同志及其组织以改造国家的秘密结社,以《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为指针,并促其实现……。当时参加这一组织的,在日本陆军中有初级军官菅波三郎、大岸赖好、村中孝次、末松太平、野田又雄、渋川善助,海军中有藤井齐等人。    天剑党组成不久,即被日本的宪兵所发觉,并扣押了西田税进行审查,勒令该组织解散。以后日本军队中的秘密结社组织,其行动大致仍以天剑党的纲领为指针,北一辉等仍在暗中进行活动。 (三)日军结束政党内阁的做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11日结束,当时世界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自普、法战争后在欧洲称雄和在近东、南非、太平洋及我国青岛等地拥有殖民地的德国已被打败,奥匈帝国已经解体,土耳其在北部非洲和近东的属国已被迫放弃。 注: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德国阵营的,民国政府的外交啊,非常牛叉,嘿嘿    俄罗斯帝国已爆发了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大英帝国的势力在全球已开始衰微。    已雪1870年9月2日色当之战耻辱的法国又开始崛起。    因美、西战争而已到达菲律宾的美国,在这次大战后又获得了新的坚强地位。    我国在这段期间,经济已有很大发展。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收回主权的运动正在兴起,并爆发了强烈要求收回青岛的声势浩大、民族觉醒的“五·四”抗日救国运动。    以参加对德作战为名占领青岛、胶济路,强迫我国签订21条,并接管了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出兵西伯利亚的日本,正面临着与就近的苏、中、美、英直接对立的局势。    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不仅打败了挑起战争企图夺取新殖民地的德国,而且还使不少交战的帝国主义国家,被削弱或解体,从而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一个民主政治的舒张期。    面对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球局势,特别是面对远东的苏、中、美、日、英关系的新格局,嗅觉灵敏的日本帝国主义者开始感到不安。他们认为,对日本的改造以适应将来在新的形势下的对外扩张,此时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日军中的激进分子,以不同的形式积极展开活动。    从此,日本进入了动乱的裕仁的昭和时代。    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日军中的激进分子认为日本的政党政府不能有力地贯彻对我国的侵略政策,相反在不少方面还进行牵制和阻止,因而这些激进分子于1931年10月策划攻击首相府及各大臣的住所,企图推翻若槻礼次郎政府。因激进分子内部意见不一致,该事件没有发生。若槻内阁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总辞职。    继若槻内阁之后由政友会的总裁犬养毅出任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第31任首相。他虽保证与军方合作并推行了有利于军事侵略的政策,但军方仍把国内贫困、财阀横行、政治腐败等社会问题归罪于犬养毅内阁,并于1932年5月15日由海军中尉古贺清志等人冲进首相府枪杀了犬养毅。    两届政党政府被激进分子搞垮之后,日军的上层分子感到组成有利于对国内控制、对国外侵略的军人政府的时机已经成熟。日本不少政党虽然是右翼的,但他们看到上两届内阁的悲惨结局,早已噤若寒蝉,谁还敢出头去招致杀身之祸?    于是, 日本军方利用其在国外侵略我国东北而增强的政治地位,利用民间各右翼团体的支持,利用各政党对执政的冷淡、胆怯心理,利用军队在皇室中得到充分信任等有利条件,经与各政党研究后,确定由国家的元老、重臣向天皇推荐内阁总理大臣的人选 。天皇降旨,指定斋藤实继犬养毅之后组成新政府。激进分子如愿以偿,日本政党内阁的制度终于被他们所推翻。    以后,日军中的“皇道派”分子认为斋藤、冈田启介的两届政府依然没有解决日本的国内、国外问题。激进分子的“皇道派”与“统制派”之间亦因政见不同而对立。    随着“皇道派”荒木贞夫中将出任犬养毅政府的陆军大臣之后,日军中以天皇为中心、鼓吹反苏反共、扩大对我国的侵略、提倡恢复日本的固有精神和进行复古的“皇道派”就更加得势,从而与以陆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少将为中心,主张确定国策应有科学根据的“统制派”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但“皇道派”在人数上,在领导位置上,以及在群众中的影响等方面占据着优势 。由于这两派的明争暗斗以及在政策上与其政府的矛盾,终于引起了更大的事件。    任犬养、斋藤政府陆军大臣的荒木贞夫离职后,由林铣十郎继任。1935年7月,林铣十郎拟在8月的定期人事调动时,将“皇道派”的教育总监真崎甚三郎大将免职。对此,真崎极度不满,认为这是林有意为难“皇道派”。    关于高级将官的人事调动,按1913年(大正2年)陆军内部规定,须由陆军三总长,即:陆军大臣、参谋总长、教育总监的协议,然后由天皇降旨公布。    林为了强行更换真崎,于7月15日召集了参谋总长载仁亲王参加的“三总长”会议,会上由于载仁的同意,形成二对一,逼真崎辞职。    真崎将以上情况传给“皇道派”成员,结果社会上的村中孝次(原为军人)、西田税、渋川善助等人借机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指责林铣十郎居然敢于撤换由天皇亲自任命的高级将官,这是藐视天皇,是侵犯了天皇统帅权的军阀行为。并指出这一主张是出自陆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少将。    经这样散布后,日本军队中及社会上的“皇道派”开始闹事。    广岛第5师团第9旅团第41联队附相泽三郎中佐利用调动工作至东京的机会,于1935年8月12日至陆军省军务局的办公室, 用军刀杀死了“统制派”的首领永田铁山,随之去宪兵队自首。    审理相泽这宗案件因涉及的问题相当复杂,其调查自然也延长了较长时间。1936年1月28日开庭后,法庭即受到多方面的压力, 除军内的激进分子“皇道派”之外,此时社会上与“皇道派”,以及与相泽有共同思想的个人、团体等开始明朗化,进而开展了有组织的活动 ,如有的为相泽筹募诉讼费用,有的为相泽提出减刑要求等等。“皇道派”认为应利用法庭审判的机会进行斗争,以联系、组织有志的青年军官,揭露元老、重臣、政界、财界、军界的腐败现象,以宣传维新的必要性,并扩大昭和维新的队伍。    “统制派”此时对过激的革新运动继续进行压制。然而不久,林铣十郎大将因受到“干犯天皇统帅权”的指责而辞职。1935年9月5日,由川岛义之大将继任陆相。 (四)“二·二六事件”的宗旨与计划    从1936年1月28日,第一次审判相泽三郎开始至2月25日,日军中的激进分子在这期间暗中已做好了2月26日闹事的一切准备工作。    激进分子闹事之目的,是要铲除那些破坏国体,干犯天皇统帅权和贪得无厌而造成民不聊生的国家上层分子。    由于日本多年来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矛盾,如军队与政府间的矛盾、军队相互间的矛盾等等难以调和,终于爆发了“二·二六事件”。陆军中的“皇道派”分子由21 名大尉、中尉、少尉,3名见习医官,91名下士官指挥着1474人的队伍及9名民间人士,分头包围政府各部并击杀首相、大臣,开始进行昭和维新运动。这次 运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仍是受北一辉和西田税之指导。 激进分子所率之部队形成上述占据态势后,即按预定计划,于2月26日早6时30分左右,派出第1旅团副官香田清贞大尉和村中孝次、矶部浅一大尉为代表,在陆军大臣的官邸与川岛义之进行会谈,说明此次起事之目的;要求撤换惩治军内“统制派”人物;要求任命“皇道派”首领担任重要军职;要求召集在各地的“皇道派”人物入京共商善后;要求陆军大臣将起事部队进行昭和维新、忠君爱国之本意上奏天皇等等。在会谈过程中,门外的激进分子及杀死渡边后到达这里的一部与附近的各部队,不住地高呼天皇万岁和高唱军歌。 ××××××××××××××××××××××××××××××××××××××××××××××××××××××××××××××× 日本发动的二战让我们捡个漏。 农村人口增长,国家主持大型工程,其实这种主张啊并没有什么,关键得跟制度相匹配。 它那个民主制度,搞不成。 其实啊,这是封建社会特征,主要是日本社会变化太快,人不适应。 日本要是搞计划生育啊,就没这个事了。 当年的陆军是靠人多的,在德国的闪电战成型之前,所以无解。 日本还没有石油,呵呵
375 次阅读|2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4-29 12:17 , Processed in 0.02866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