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脑科学

相关日志

分享 身份认同的 “脑科学” 研究2 —— 父母皆祸害
gordon 2016-12-25 07:52
《苦恼》的作者是契诃夫(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 《苦恼》的副标题是“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苦恼》写于1886年,描写一个死了儿子的老马夫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无奈偌大一个彼得堡却找不到一个能够听他说话的人,最后只能对着他的小母马诉说。小说以冷峻的笔触写出了老马车夫的辛酸和苦恼,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这句话出自《旧约全书》。 ********************************************************************** 老家伙老了,你理它干嘛 多关心,关心,呵呵 ********************************************************************** 有些东西,干管理的知道怎么回事。底下人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你又没工夫跟它解释 那就多关心关心吧 这个,呵呵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M4MjIyMjM2/v.swf
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身份认同的 “脑科学” 研究(转)
gordon 2016-12-25 07:49
《Neural correlates of maintaining one’s political beliefs in the face of counterevidence》 人们在面对自己不认同的政治观念时,大脑中负责个人身份认同和面对威胁的部分会被激活。当自己的观念受到挑战时,人会情绪化,双重标准,选择性失明,这研究尝 试研究其机理。 *************************************************************************** 在任何社会,都会有无形的对于一个人如何度过一生的期望,这个期望并不直接参与到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里,这种影响是一种宏观的影响,像是在轻缓河里游泳你可 以任意选择方向,但终归是有一个流向大海的速度。这样的社会认同感是很难从单一的事件或者环境中剥离出来的,正如《人生的枷锁》里年轻的菲利普极力的想要 摆脱宗教的思维和习俗,当他某天摆脱那些有型的框架时突然发现基督教的基本价值观已经内化为他的道德感以及对生活的理解。 在古代中国,这种社会认同感可以很轻易的归结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的年龄和经历来说又有: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巴拉巴拉的说法。虽然我们并没有系统的接受过这样思想的直接教育,但是这样的思想作为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确确实实传到了我们身上,在成年以后不自觉的把这些古典的东西作为一个评价标准,以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社会化的程度。 如果这样的意识形态能够符合当前的社会情况,自然对于个人来说不会有过多的焦虑,但明显在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这套模式已经不适用了、或者已经被扭曲了。 万恶的成功学、职业规划告诉你应该怎么样、你几岁之前应该怎么样、什么时候该去考什么……这些东西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很有必要的,但现在的情况是这些手段竟然成为了目标。有人曾经告诉我,她想要过得生活是“让人羡慕”的生活。谁能给我一个准确的答案,什么生活是让人羡慕的?其实在这里面隐藏了一个评价体系,就是现在单一的崇尚地位、财富的扭曲价值观。这样的默认单一价值观使得很多问题都像是鸡同鸭讲,比如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问:你想要学什么专业啊?你回答我:我要考北大。 *************************************************************************** 原本每个行业、职业应该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例如当大学老师的会以自我修养、学术水平作为评价体系;当医生的会以医术高低、对于某一领域有特殊贡献作为评价 体系;服务行业的以客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体系;搞艺术的以自己内心对于世界感知深浅作为评价体系……现在可好,全拉到一个体系里:谁地位高、谁钱 多。试问有用一个人的语文成绩去比另外一个人的数学成绩,然后非要得出谁优秀的比较方法吗?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大多的焦虑就是来源于混乱评价体系的攀比。说简单点儿就是你一个学地理的成天拿自己的语文成绩去和学文学的比,然后再那自己的数学水平去和研究数论的人比,然后毫不自知的得出自己处处不如人的结论。 相对于社会认同感更直接也更容易产生碰撞摩擦的是家庭、朋友的认同感,姑且我先叫做亲属认同感。如果说之前与社会认同感的斗争是在平缓的河里游泳的话,这里的亲属认同感就是在平缓的河里与亲属一起游泳,他们总是不自觉的希望你跟他们游向同一个方向。 这样的认同感碰撞更直接、更具体、更体现在具体事情的选择上。例如去哪个城市工作、找一个什么样的老婆、要不要进入某个行业、要不要考公务员等等。同时当涉及到具体的选择时,自我的认知程度会相应提高,也许你很难知道你要什么,但是你很容易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当你的不要正是这个“合力”的方向时,焦虑产生了。 这个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是你还是按照合力的方向去走,但其实心里并不喜欢,于是产生焦虑,心理学上叫认知失调,简单的说就是行动与思维不统一产生的自我矛盾。第二是你不按照合力的方向走,这时候就会与亲属产生矛盾,认同感为零、甚至为负,产生焦虑。分析清楚矛盾产生的原因,相应的就有了缓解的方法,要么你内心顺从合力走,要么一直背负一个负作用力向自己的方向走。 在这个二选一的问题上,最重要的不是哪个选择更好,而是你有多了解你自己,就是一开始我们所说的“我是谁”问题的答案。因为只有你足够了解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某一天真的顺从合力,或者自己有没有强大到足以可以对抗负面影响的合力。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哪条路好走,而是那条路你能走的好。 再进一步的认同感来源于跟自己非常亲密的人,这个亲密不是指血缘关系或者物理关系,而是只心里关系。就是我们总是希望讨好的那部分人,十分在乎对方对自己看法的那部分人。在大多情况下这部分人是父母、爱人。姑且我先把这部分认同感称作挚爱认同感。这个层面认同感的冲突非常直接、具体,可以细化到今天晚饭吃什么。 这个层面认同感的特点是直接、琐碎、频繁,单一事件并不构成“认同感”本身的危机,总是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还用游泳比喻的话,就是在平缓的河流里背上还背着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这个层面同样会出现第二层面的选择难题,情况也同样是跟随合力、反抗合力两种,只是现在认同感来源更具体,而选择反抗的代价也更直接。 要么你努力的向着自己不想但别人指的方向游,要么你把这个人扔到水里。在这里我们不考虑扔到水里的人会不会死,这样够不够成犯罪、或者道德是否允许,因为这只是一个比喻,比喻这个层面选择有多难。 好,现在我们把认同感分为了三个层级,分别是社会认同感、亲属认同感、挚爱认同感,而这些都是别人给自己的感觉,作为三种不同层级的评价标准,那么我们哪什么东西去与之比较呢?这就是“自我认同感”,作为一个人,起码你对自己做得事情需要认同吧?无论是骗自己还是真的认同,你自己对自己都有一套解释的方法和理论。当你用自己的形状去比较社会、亲属、挚爱所期待你的形状时,必须会有出入,三个层次的焦虑同时产生,然后就悲剧了,无所适从。 社会认同感较为宏观,其实比较容易对抗,而且在某个小群体里也能得到所谓的社会认同感。亲属认同感具体化一些,通过调整自己的方向、适当妥协靠拢他们的方向,会缓解很多,再者朋友亲人虽然对你有期望,但不至于给你太多负面影响,加之他们自身的观念也会随着你调整,所以冲突的缓解如果有耐心的话,只是时间问题。对于最后一部分冲突,如果来源于父母,那么你需要更大的耐心以及更多的自己成就来证明自己的路,毕竟父母希望你好,如果你在自己的方向上有一些建树,他们是会逐渐支持你的。如果来源于爱人,多半是分手的结局,因为恋爱关系到了一定程度难免权衡得失,纵使一个人坚持,另一个人还是会找机会离开的。 说了那么多,其实有两个令人感到绝望的点:第一是 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完美的回答“我是谁” ,第二是 一个人永远不可能找到完美的认同感 ,“在路上”永远是常态……而由此延伸出来的坦然接受“在路上”状态的心态也永远不可能达到。 仔细分析一下,虽然认同感的需求来源于不同层次,但是有一个坑爹的事实是每一层的认同感都以上一层为基础,就是说你男人或者你女人给你的认同感带有她家庭的一部分,也带有社会的一部分,你朋友亲戚给你的认同感也带有社会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如果你内心要选择一条没啥人走的路,那么你要面对这些认同感的集体缺失,你面对的是整个世界,亲,你是一个人在战斗。 如今社会价值观单一的情况更是激化了个人与恋人、家庭、社会的矛盾,因为你妹的干什么职业最终都要换算成人民币一较高下,个人选择所需要背负的东西太多,与身边人产生矛盾的几率增大,直接导致了家庭不和睦、分手太频繁、自我价值观缺失…… 每每想了很多脑子僵住以后,我都会动手写出来,至少线性的文字会逼我理出个头绪,但是往往理出头绪来以后又觉得太过单薄,很多例子、想法、观点没有办法很好的展现出来,鉴于我不是搞理论研究的,也没有那个水平,无法用不同的视角来横竖穿插勾勒出整体框架,所以基本最后我都会突然放弃理性的思考,然后说一句。 人生是不公平的,做你热爱的,然后去他妈其他的。
1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脑科学的角度说说,学习中的 “分心”
热度 5 gordon 2016-10-5 13:18
很多人都有 “发散型思维” 的毛病,但,学习成绩不高。 从脑科学的角度,说说这个问题。 一个假设,不一定当真啊。( 因为我不是专门研究 “脑科学” 的 ) ************************************************************************* 最近的研究证明,脑的效率差异足以反映智力的高下,显像实验发现,执行同一心智任务的时候,智商较高的受试者耗用的脑能量(葡萄糖)比智商较低者耗用的少。 另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观察一群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游戏 Tetris 前后的反应,结果有两点重要发现: 第一,受试者玩得熟练以后,耗用的脑能量会减少; 第二,智商较高的受试者,在熟练后脑部代谢作用减缓最为明显。 换言之,心智测验对智商高的学生而言,是比较容易完成的:他们耗费的智力远比智商低者少。 ************************************************************************* 就小孩子脑能量的耗用而言,这些发现十分值得注意。小孩子的脑作业速度虽然慢,用掉的能量却比成人多。 葡萄糖消耗量从出生到4岁时快速上升的,4岁时大约为成人的两倍。4岁以后逐步下降,在童年中期至青春期持续下降。 这个能力消耗起落正好与突触先生产过量而后精简淘汰同时,可见小孩子脑作业效率不好的原因很单纯: 他们有太多可以让讯息往来的路线,这些路线却不全然是直通目的地的。 ************************************************************************* 突出生产过量固然有用 —— 幼儿因而有惊人的学习能力,代价却是全面效率降低。 相信我,你并不特殊,根本原因还有你的老师太次了,中国教育工作很丢人,
20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老外谈中国投资移民 —— 从脑科学的角度(转)
热度 1 gordon 2016-3-25 13:58
周末鬼佬朋友聚会,聊到神州每年数千有钱人投资移民美帝的现象。 共同的看法是,这些投资项目大部分看上去不靠谱,有点像 Ponzi Scheme , 但这些神州投资人比搞这些项目的鬼佬和假鬼佬更 desperate。 从避免下一代 DNA 退化的角度能更好理解这群神州人的 desperate 举动。 注: desperate adj. 情急拼命的, 铤而走险的; 绝望的; 危急的; 极度渴望的 ************************************************************************************ 一种生物学现象,其实没有什么可分析的 进化选择,生物本能
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脑科学看 90年代论证 “计划经济不可行” 的重要性
gordon 2016-3-16 20:09
有些事情,不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看不出它的重要。 西方学术界也只是在 1990 年代以来,借助于逐渐普及的脑科学仪器(主要是核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成像和脑电仪等医疗影像技术),脑科学才获得突破的。 就是因为过滤机制问题, 垃圾进,垃圾出 。 五四时期的 “德先生、赛先生” 重视科学,思路绝对是正确的。愚民,下面都没办法弄了。 学习精密学科(数理化)绝对必要。 咱们叫数理化,西方学术传统,就叫精密学科。 生物也是,也是 通过数理化的方法来认识的 。所以,生物也属于精密学科。 中国的问题在于对生物重视不够。虽然中国的生物毕业生不少。但在基础学科中没有把生物放在和数理化同等重要的位置。 *********************************************************************************** 就是因为精密学科比较规整,才萌生了 对社会进行规划的猜想和设想。 这个猜想,成立不成立呢,没有人论证过,先验假设它成立 到了90年代,core 3 时期,中国学术界才论证结束。 *********************************************************************************** 知道这个路径不可行,才会找其它别的办法。 那个论证很难的 *********************************************************************************** 前面走的那些选择啊, 是没有论证的 。 实际上80年代还去苏联学过计划经济,呵呵 因为我们经济的问题不是 “计划经济” 的原因,而是 老大 “胡弄” 的问题 不管是“市场经济” 还是 “计划经济” 换任何一个办法,都会比以前的办法好。 *********************************************************************************** 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总是因为做对了点什么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呢? 从五四时期到 90年代,极长的时期。(1919— 1990) 至少70年 还没算洋务运动、 北洋海军的那些开拓者 从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学习西方就没人反对了。(1895 —1990 ) 差不多1百年了吧
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爱情可以用脑科学来解释
gordon 2016-2-25 15:59
多见几面,好感度就增加。 ************************************************************************** 一个经验:就是多往丈母娘家跑两趟 多纠缠两回就行了 注:找论文看 ************************************************************************** 我以前没有看过其它人讨论的东西,自说自话的多。 啥叫学识? 这就是学识和见识。 我就看了一眼,就想到以前看过的论文 注:做过大项目为啥值钱,省时间了嘛。 ************************************************************************** 心理学和脑科学其实很有用 ,不同的人看到一个东西,其实是不一样的。 继母看到的是争夺生存资源,继父看到的是一个 性对象。(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进化心理学的看法: 女性對於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者會有天然的排斥感,這是爭奪生存資源延續自己DNA時產生的原始本能。所以 虐待非親生子女的繼母也遠多於繼父 。男性侵害未成 年人的幾乎唯一目的就是把對方當作了性對象,而女人看到別人的孩子卻往往會本能地不爽 注:很少听说过继父去虐待小孩。 ************************************************************************** 理性分析没有用 跟做所有事情是一样的,会有成本损失。 之所以踌躇不前,就是怕损失。 多准备钱就行了 。 所有的剩男剩女都是经济条件不好,或者说你父母的经济条件好,你可支配的钱少。 其实你是不应该上学的,多挣点钱比啥都好。 有学历了, 靠那个学历挣钱还得好几年 。 结婚这个事,年龄也是可以算钱的,年龄大一点就得多填钱。 注:上那个学,啥时候都能上, 生存的压力,你肯定会向上走的,你不会没有动力 。 ************************************************************************** 普通人的婚姻出了问题都是因为钱 不要把自己想象成超人,普通人的婚姻出了问题都是因为钱,因为钱对应 “劳动和效率” 。 比如说机器,交通工具,服务,时间。 你要是有钱,两地分居不是事,飞机来回,打飞的呗。 注:不是电影、电视剧演的那种,“见钱眼开” 那种丑态,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上学改变命运,“学校教你的” 净是错的。或者是不切实际的,僧侣的生活,修道院的生活 ************************************************************************** 经济学角度 以前从经济学角度看,觉得太单一了,家族联姻,或者生产单位 (看法片面) 那是因为脑科学和心理学,这个黑盒没打开。 打开,就没有什么神秘的了。 注:我爸对爱情看法最有意思,就是两人在吃喝玩乐,都是吃父母的血汗钱。哈哈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A1NzY1MzA0/v.swf
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Max Planck Florida Institute for Neuroscience.
席琳 2015-4-9 07:43
2015-4-8 昨天晚上,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忐忑和比较,妹妹终于选择了马克思普朗克脑科学研究所,并鼓起勇气,给Scripps Florida研究所写了一封拒绝信。今天白天,我也花了点功夫,仔细看了一下马普所的网页,虽说这马普所比较年轻,可是气度非凡,不愧是世界级水平的研究所,从MIT、杜克大学等名校挖过来包括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内的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们,眼界高,起点好,从最棒的高中招收最棒的实习学生,同时他们的档案工作也做得比较好,每次事件,都记录的很详细,让人过目不忘。 由德国在美国设研究所,由日本人做老板,招中国人当实习生,这本身说起来,就是一个传奇故事。 而且我们一个朋友的小孩,也是妹妹学校的,先后在马普所和Scripps做实习,今年被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录取。 The Jupiter Neuroscience Campus consists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neuroscientists from MPFI, Scripps Florida, and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with an extended network of research excellence in nearby Torrey Pines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Studies and the Vaccine and Gene Therapy Institute of Florida. Dr. Ryohei Yasuda was named Scientific Director of the Max Planck Florida Institute for Neuroscience in 2012 and heads the Neuronal Signal Transduction Lab. The focus of Dr. Yasuda’s lab is to elucidate some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ultimately learning and memory The nine talented students selected for the 2014 program are: Ibrahim Ali , Brittany Fischer, Samantha Grubner and Revathi Ravella of Suncoast High School, Rohan Challa, Jonathan Li , David McClintock and Anton Relin of Atlantic Community High School, and Taisuke Yasuda of the Dreyfoos School of the Arts. Thes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exceptional academic records and keen interest in pursuing a career in science.
个人分类: 科学实验|0 个评论
分享 以前的校训,理解了脑科学,也就是那么回事
gordon 2012-12-21 16:25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是以前抗大的校训,后来很多学校都拿这个当校训。 改革开放后,学校想改,怎么改怎么觉得不合适,不如原来的好。 懂了脑科学了,也就是那么回事。 团结指和同学团结,严肃当然指学习态度了,紧张是说学习状态,活泼是指教学和学习方法,生动活泼。 实际上这校训算不错的,很实在,没有啥“假、大、空”,现在觉得没什么,当年我拿这个当宝贝,纪念一下吧。
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转>从脑科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早教是没有用的
热度 3 gordon 2012-12-13 21:43
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纯粹是胡扯蛋。 人脑中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在出生时已经基本生成了,而脑的体积在儿童出生后不断增大,大约在 6岁以前增加明显,增大约四倍,20岁左右最大,然后会逐渐减小。出生以后脑的发育成熟过程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成,这种发育过程包括了神经元突触的大量生成和剪除、髓鞘化和功能区重构。 人在出生后突触会大量生成,然后重组、连接和剪切。不同区域进程不一样。大体上,突触迅速增加的时期对应于该项功能出现的时期,而突触密度最大的时期对应于对该项功能可塑性最好的时期。突出的总量在 18 个月到2岁时最多(也有的文献说在5,6岁时),这以后许多皮层的突触密度开始降低,突触大量剪除的时期对应于该区域脑功能较稳定,接近成年人可塑性的时 期。前额皮层出现第二波女孩在11岁,男孩在12岁。这个时期大约是青春期的早期,因而青春期的早期是脑逻辑思维发育的重要里程碑,在这个时期,大量早期 形成的突触没有被组织到功能回路中去的那些将会被剪除,那些不经常使用到的皮层功能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消失,其中包括儿时的记忆。 儿童在5 到6岁时就会形成许多早期的记忆,但它们会在成年的早期失去。一般在10岁以后,我们在记忆中才形成可以回忆得起的,相互关联的事件。 人在出生以后,大脑 逐渐从功能分区不明显的弥散性分布到形成模式化,同时大脑的可塑性降低。 ×××××××××××××××××××××××××××××××××××××××××××××××××××× 儿童早期的教育十分重要,但不是那个教法。 幼师的老师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学过这些东西,但实践中是不是那么做,就不清楚了。
353 次阅读|2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29 23:13 , Processed in 0.02860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