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速射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甲午海战中的兵器科学 —— 穿甲力学与速射炮
gordon 2017-1-4 17:48
甲午海战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回答。 为什么当时的科学认为:小口径速射炮的能量可以和 大口径火炮的能量 等价呢? 6吋炮的射速是12吋炮的八倍。 12吋炮发射的炮弹,其能量是六吋炮炮弹的八倍。 12吋炮重量系6吋炮重量的八倍。 就相同舰艇配置言,6吋炮可发射相当于12吋炮发射炮弹能量的八倍。炮弹重量产生的炮口能量及炮口速度是计算大炮能量的方法。装甲穿透的计算系射程、目标 角度、炮弹俯射角度三者形成的函数。高射速的达成必须藉由不断研发;6吋口径的火炮开始出现一个问题,因为其100磅的炮弹是人体可以搬动的最大重量。 1910年时,6吋炮的射速是每分钟12发,看起来是相当快的。倘若大型火炮的长射程并非藉由改进准确率来达成,这些火炮贯穿装甲的机率不会太大。小型及 中型火炮在近距离极易杀伤敌人 ************************************************************** 锡诺普海战 锡诺普海战(Sinop naval)是1853年11月30(俄历18)日,在克里木战争期间,俄国分舰队和土耳其分舰队在锡诺普湾进行的一场海战。 锡诺普海战使得锡诺普的炮台全部被摧毁或停止射击。 海战中爆炸球形弹的应用,使得在海洋上横行了几百年的木质风帆战舰彻底走向消亡 。 英国人比较晚才采用铁制船舰,1860年他们建造9,000吨的巨大战舰勇士号(HMS Warrior),此后英国即不再制造木制船舰。全面使用铁壳船舰系由英国皇家海军首开其端,在这种情况下,战略必须配合海军工艺发展予以适当调整。蒸气 推进的发明,世界各国开始寻找新的煤矿,加速了殖民主义的扩张。 ************************************************************** 不列颠和平 相对于帆船战斗年代有许多机会可供吾人学习,十九世纪 下半叶却是只有少数的舰队作为可以当作学习探讨的对象,此时期英国皇家海军成功地打败所有的海军对手,「不列颠和平」(Pax Britannica)的声势如日中天。   一八六五年至一九一四年在战术发展上可说是 一个空前绝后的黄金年代 。新的武器装备、装甲与机动模式皆对战术发展形成深远影响。十九世纪末期,一些不合 时宜的战术观念已被扬弃,并且加入了一些崭新的战术;新型战舰的产生亦使吾人对于 一次大战期间,海军战术或战舰表现上的重大改变不致产生太大震惊 。   当再次读到这个时期有关战术方面的作品时,可以看到这些文章应用了相当多的数学。工程逻辑技术大量地运用在机器设计与海军战术领域。 注:这一时期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新发明可以相提并论。 ************************************************************** 没有战例可供参考 在美国内战中,几乎没有舰队与舰队间的战争。若以当前眼光而论,美国内战中的舰队作战应称「滨海作战」(littoral operation)。作战目标旨在控制海港、港口与河流;军事目标则是堡垒。这些舰艇实际作用如同装甲坚实与武装良好的海上活动堡垒, 北方政府(Union)经常运用压倒性的兵力用来压制打击对手。南方政府无法集中舰队来与北方政府一较长短,他们无法对抗北方海军,   因此,1866年的利萨海战成为吾人研究当时舰队作战唯一案例。以下系由这场战役所获得的若干战术教训: 蒸气推进给予攻击舰队新的选项。 冲撞攻击成为海军作战的有效武器。 单一纵队运用集中火力方式可能遭致失败。 ************************************************************** 穿甲的问题 1870与1880年代的文章,对冲撞攻击方式都给予相当高的评价。装甲钢板抵抗枪炮与早期炮弹的优势皆相当短暂,致使,我们轻忽了冲撞攻击的效应。 一个舰队如编成的单一纵队越大,则其纵队越长,则遂行冲撞攻击的舰队愈容易将攻势集中在单一部位。 一八八六年后,战术的讨论已将传统的纵队拋弃,但对于如何采取最好的战术仍然争辩不休。解决方式系将长纵队变成短纵队,有人认为这样彼此可以互相支援,有人认为舰队可以并肩作战,另外有人认为由二至五艘军舰所组成的单位可以彼此支援战斗,当舰队指挥官进行指挥时可以将其聚集一处,其阵式如同二次大战的圆形编队,或像英国步兵的方阵编队。每种作战构想的合理逻辑显现的却是一团混乱,战术家对找出一支训练良好海军,能在执行战术时获取最大优势,不抱太大希望。诸多作战计画是比照陆上作战而拟定的。由于若干战术人员不够专业,会将攻击者对抗防卫舰队的行动视为对抗陆地的防御部队般,将其固定在不变的阵线上。   战术家与雇用此等人员的舰队指挥官可说非常幸运,因为在战争来到前,新兴科技可以解救他们。无庸置疑的,这种情况充斥着各种混乱。最坏的情况,不过是新方法不适用而已。这些新方法绝不会让目标消失不见,因为其可集中所有的兵力与方法来找寻目标,这可藉由蒸气推进将战场可用的移动兵力加以集中。他们不会忘记冲撞攻击的重要性。信号和观念系指挥官初始时具有的优势:战场本身被认为系被不明状况所掩蔽。倘若获致部份胜利系靠运气的话, 那么全胜应该是舰长必须具备勇气方能达到 。   冲撞攻击做为主要战术的年代结束前,1877年与1879年,在南美西部海岸发生了几场海战(虽然称不上是舰队作战)。在一或两艘装甲舰艇与其他战舰参与的四场冗长战争中,出现许多冲撞攻击场景,几乎所有攻击行动都未成功。假如当时存有舰队作战的话,那么结果将有利于进行冲撞攻击。发生在南美的这些战事, 显现攻击移动中的目标的困难度被低估了 。   郝斯卡号(Huascar)战舰曾参与这四次战役,其曾在秘鲁革命期间对抗英国,后来亦曾参与对抗智利行动。该舰曾在近距离内被相当多炮弹击中(第一场战役中被60发炮弹击中),惟其船身未被贯穿。郝斯卡号曾经炮轰堡垒,然后全身而退。这个阶段中,战术家看对了一件事,此即大炮效率已经式微,短期内主宰战场的将是防御科技。   1894年九月的鸭绿江战役,正式宣告了冲撞攻击时代的结束。 ************************************************************** 日本人可能是误打误撞,小舰队、速射炮 把上层建筑给打了 没有用下濑火药,下濑火药是日俄战争中采用的 ************************************************************** 扩展阅读: 甲午海战中的 兵器科学 ——— 从开花弹谈起 http://www.aswetalk.net/bbs/blog-663-64961.html 当时的穿甲弹,里面就是填沙子的 。 被帽穿甲弹
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甲午战争 —— 速射炮革命
gordon 2016-11-17 04:27
在普法战争之后,法国的速射炮一直是一个秘密 德国也不行,德国在一战时用的也是重榴炮。 注:重炮成为战争上的主宰,得到 火控系统 发展以后。 **************************************************************  赞同在所有舰艇配备大型火炮的人(无畏舰 构想),并未完成他们所持构想, 小型及中型口径火炮却已具备了相当的准确度与较高的发射率 。费斯克(Bradley Fiske)指出了下列三项一般性法则: 6吋炮的射速是12吋炮的八倍。 12吋炮发射的炮弹,其能量是六吋炮炮弹的八倍。 12吋炮重量系6吋炮重量的八倍。 即使存在这些数据,费斯克仍主张舰艇应该配备大型火炮,并拥有更好的射控系统。 ************************************************************** 说实话,炮解决不了,那就还是买船吧 机动、火力 ,比较价格呗。 速射炮便宜,还是换新船便宜。 ******************************************************************** 日本的年代 二十世纪初期,大炮成为海军舰艇主要武器,装甲舰艇亦成为了舰队主要骨干。海军战术家对舰队发展形成了深远的影响。美国与西班牙的战争,证明了 炮弹具有贯 穿钢板的可能性。但是,两国海军很少能够击中移动中的目标 。 史考特(Perry Scott)与西姆斯(William S. Sims)等优秀海军军官,曾领导小组对火炮射控进行改良工作,期能有效提高火炮的准确性。 由于确切掌握时机,当时30节的鱼雷快艇与鱼雷快艇驱逐舰(torpedo boat destroyer)能藉副炮对主要舰艇构成潜在性威胁。依战术家估算,一个均衡舰队应包括数量庞大的鱼雷快艇。理论上,驱逐舰可使用快速短程武器先发制 人,但是火炮必须准确,海上指挥官会对本身没有驱逐舰与轻型巡洋舰保护战斗舰的不利态势,感到忧心忡忡 倘若大型火炮的长射程并非藉由改进准确率来达成,这些火炮贯穿装甲的机率不会太大。小型及中型火炮在近距离极易杀伤敌人,最佳例证即是1905年日本在对马海战中展现的战果。 注:甲午海战能使用 冲撞战术,也是因为 当时的鱼雷 根本就打不中 。 到日俄战争时期,鱼雷就成为主力了。 ********************************************************************   一次大战发生前,亦是对马海战发生后的十年,大型火炮(12吋至15吋)是舰艇的主要武器,这些大炮可在晴天时重复射击至8哩外或更远的地方。火炮射控的电脑研发,一直在秘密与甚少被注意的情形下持续地进行。 ******************************************************************** 有点像朝鲜战争中的高炮 85高炮,其实也打不中,只是抵消 轰炸机的优势了。 真正的战斗主力是 37 毫米高炮
2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日俄战争:日本组织的优秀
gordon 2016-4-15 02:36
即 使英国陆军相当满意于他们在波尔战争中学得的教训,随即爆发的日俄战争(1904~1905)証明了英国陆军的经验并非放诸四海皆准的。更进一步来说,虽 然日本与俄国的战争发生在遥远的东方,但是在战争的规模与形式上,更接近于即将可能发生在欧陆上的战斗。在南非所发生的战争每次应用到的部队都少于一个满 编的步兵师,而在中国东北上日俄双方所动用的兵力可是远多于整个波尔人人口的两倍;此外波尔人的指挥官几乎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至于日俄双方的领导 人们,无论是从最高指挥部直到步兵排排长、炮兵班班长,可都是受过完整的军、士官养成训练。 撇开人员因素不谈,在满洲发生的战争双方所使用的炮兵武器没有太大不同,日军的标准野炮是经过精心减重设计以利于野战运动的Arisaka75毫米速射炮 ──高效率的炮架缓冲设计可以吸收绝大部分的后座力,因此仅需要两名士兵在射击后将火炮推回原位即可维持每分钟六到七发的射速。相对地俄军所使用的是 M1900Putilov76.2毫米口径速射炮──在复进系统设计上有极大缺的武器,以至于任何的炮手都无法在使用这种武器时同时兼顾到射速与准确性。 不过虽然PutilovM1900有着这样的缺点,它却可以在瞬间有着喷出极大火力的能力──PutilovM1900可在六秒中发射20发炮弹。 相较于Arisaka75毫米速射炮,PutilovM1900还有射程上的优势。PutilovM1900在发射HE弹时的最大射程是6,400公尺、 发射榴散弹时最大射程为5,600公尺;相对而言Arisaka75毫米速射炮HE弹的最大射程为5,500公尺、榴散弹仅有4,500公尺。 PutilovM1900还有另外一项优势就是比较重的弹重──有7公斤重,整整比它的日本对手多出2公斤。 不过这样的优点却被俄军后勤补给的缺失所抵销 ──俄军几乎只有提供炮手们高爆弹。不过无论如何,绝大多数的战场观察家甚至连日军本身都承认PutilovM1900的性能是远远超过 Arisaka75毫米速射炮的。 不过历史清清楚楚告诉我们,拥有较佳武器的一方并不能保证在战场上的胜利,再怎么优良的武器都无法抵销掉战术上的拙劣。虽然在整个战场上俄军炮兵都有着性 能与数量上的优势,甚至在每场战斗中俄军的火炮数量也都多于日军,但是日军还是能藉着战术上的灵活性,在每一个决胜点上集结压倒性的炮兵火力摧毁俄军。 日军得以在战术上集中火力有很大必需归因于日军是进攻的一方,可以自由选择战斗的时间与地点。而日军发现战斗机会的能力则必须归功于他们的准则。不管是来 自于日本武士的传统或是新近从他们德国导师那里习来的,1904~1905年的日本官兵非常强调在战斗中主动作出决心与自我牺牲的精神。 综合了这些因素,日军迅速地将他们的炮连集中起来运用。日军迅速地将每个步兵师中的六个炮连(每连六炮,共36门火炮)集中起来一体运用,而在重点突破方 向上的步兵师会进一步得到总预备队的炮兵增援(日军总预备队中共有两个炮兵旅,每个炮兵旅有18个炮连),以获得更大的火力优势。而在战术运用上,日军预 备队的炮兵旅甚至常常将其所有的18个炮连同时拿来攻击单一的俄军炮连。 日军大量集中火力的意愿相当程度根植于之前的准则。如其他当时一流陆军一般,日军火力运用的核心观念来自于普法战争的经验;而实际上让日军得以集中这样庞 大火力的原因,是相较于他们冥顽不灵的对手, 日军在组织文化上有着更高的弹性 。更清楚地说在那个时代中的日本军官的独断独行与强烈的个人企图,让大规模的 火力集中成为可能──这样的人格特质也是二十世纪初期日本军官的重要特征。 在那个没有无线电、甚至还没有有线电话的时代 ,要组职大量的火力并且详细律订整个火力支援计划细节是不可能的。高司单位能做的最多不过是指定一个目标区, 同时说明希望达成的火力支援效果,而所有的执行细节都必须由炮兵营、炮连的指挥官自己见机行事。在这种作战条件下, 炮兵营与炮连的指挥官都仅能在清楚上级 意图后,自己想办法在几乎没有任何横向协调的情况下发挥个人创意 ,去想办法与邻近单位联系并且完成目标。 这种「无声的火力协调」默契,甚至可以让散布在不同地区的大量日军炮连集中他们的火力在某一个点上,有时阵地相距甚远的两个以上炮连甚至可以将一个小小的俄军阵地至于交叉火网之下──在以榴散弹为主的年代,不同方向的榴散弹交叉火网可以对躲在掩体中的步兵产生恐怖的效果。 相对而言,俄军很少可以同时使用一个炮连以上的火力。俄军会这样运用火力有许多的原因:首先俄军的炮连比较大(每连八门火炮),可以投射的火力远多于他们 的对手;其次俄军并不像日军一样受到德国准则影响, 在俄军的观念中将火炮控制在预备队里以备不时之需,远较将所有火炮集中在一个决胜点上来得重要得多 。最 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俄军指挥官严重 缺乏如他们日本同行一样的主动积极精神 ,以至于横向的组织联系几乎是不可能的。 技术上来说,相对于他们的亚洲对手, 当时的俄国炮兵连已经每连配备有一具野战电话 ,而炮兵旅的指挥官也可同时对最多六个炮连下达命令, 但是有电话可以下命 令的俄军,还是无法在战术上达到没有电话的日军所可达到的层级 。 面对这种窘境,俄军的解决之道是干脆把每个炮连中的火炮数目大幅增加 ,到了战争快结束时, 俄军的炮连中甚至有30到60门火炮──但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为俄军无法让这一大堆火炮同时射击。 在双方优势消长之下,日军指挥官在整个战争期间几乎都可以享受到火力上的优势。虽然俄军炮兵一直都可以造成日军可观的损失,也常常可以阻止日军步兵的攻 击,但是俄军炮兵完全无法证明他们可以做到日本同业可以完成的任务。这并不是说日军可以有效地压制俄军炮兵,事实上大部分的俄军炮兵阵地都是由日本步兵所 摧毁,而非像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炮兵火力将法军炮兵撕成碎片。 这样的结果并非意指日军炮兵能力的低落,而是由于 在日俄战争中双方的炮兵愈来愈强调 将阵地设在隐蔽的地方利用曲射火力 ,而非数十年前普鲁士军与法军都将炮阵地设在直接而明显处,互相利用直射火力射击。俄军很快地发现他们的炮兵无法再开阔 地上存活,即便是将炮兵置于野战工事中,日本炮兵也可轻易地消灭俄国炮兵,因此迅速地将他们的火炮隐藏在山谷与反斜面中。面对俄军不再出现在明显处,日军 在很快地发现要找出俄军炮兵阵地是件不可能的任务。 在搞清楚自己困境之后, 日军也很快地放弃了执行反炮兵任务的打算而专心地支援步兵攻击 ──因为在 当时俄军的炮兵准则中,压制敌人炮兵是最重要的工作,而射击敌人步兵只是次要任务 。因此只要日本炮兵可以吸引愈多的俄军炮火,日本步兵就可以在愈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执行攻击。 不过当俄军火炮忙于压至日军火炮时并不表示日本步兵就没事了,事实上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步兵常常必须通过开阔地面对躲在坚固工事中的俄军,而偶尔俄军炮火不再对准日本炮兵阵地的时候,令人害怕的事情就会发生了。 面对着来自各地武装冲突的报告,欧洲各国陆军的决策者有机会可以自由地决定「速射炮」这种武器所带来的影响。但事实上各国的决策者并没有真正地重视从满洲 传回来的报告,而是带上有色眼镜,用各国自己的立场来解读在东方发生的事情。不同的地理环境与战略地位塑造了各国不同的用兵思想,而来自远方的战争经验则 让各国进一步地从原本的观点上修改既有的炮兵准则,这在欧洲最重要的两个陆军强权──法国与德国──身上特别明显。 在速射炮出现之前,法国与德国两军的炮兵准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在普法战争法国大败之后,法军几乎照抄了他们对手的炮兵准则── 法军从最基本的从德军身上学会了「试射」与「效力射」的分别,直到集中多个炮连的指挥方法,到「先进行炮兵决斗,再进行步兵火力支援」的作战步骤。如果硬 要找出两军间炮兵准则的不同,就是德军炮兵比法军炮兵更有意愿把火炮推到战线前缘,在敌人步枪火力所及范围下提供直接火力支援。 法军开始接收他们名震天下的75毫米速射炮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他们原本比较退缩的准则修正为鼓励炮兵采取更具有侵略性的姿态 。在高射速与钢铁防盾的保护 下,法国陆军的理论家设计出了四炮炮连的战术──炮连在防盾保护下推进至距离敌军防线1,000公尺左右的距离,直接支援步兵营级、团级、旅级单位战斗。 这种战术有个响亮的名字──「飙风」(Rafales)──强调炮手必须能够在敌军躲入掩体前,用最短时间内将三发以上的炮弹投射在敌人头上。 法军相信这 样的飙风式袭击,可以让敌军丧失抵抗意志,而无法抵挡法军步兵最强调的「密集刺刀冲锋」 。 速射炮不会每次发射就跳离原位的特性让速射炮成为一种非常好的直射武器,也让炮手在每次射击之后得以微调水平与高低方位,使曲射的准确性更高。这些优点法 军在1897年的实验中就发现了,不过一直要等到日俄战争的经验引入,法军才将原本强调将炮兵推上前线的准则修改为尽量占领隐蔽阵地。1910年的法军准 则中就清楚地指出, 炮兵直接射击支援只是种「例外战法」,炮兵应该尽量利用曲射,在精密计算下摧毁敌人 。 法军与德军炮兵最大的差异在炮连的组成──法军是每连四炮、德军是六炮。法军的四炮炮连比较容易选择阵地、比较容易隐藏,但也相对比较脆弱,只要一门炮退 出战斗就会对整个炮连的战斗效能产生严重影响。相对地德军炮连需要比法军大50%的阵地,也因此要找到够大的隐避阵地更为困难。不过由于德军炮连比法军对 手多了一半的火炮,持续战斗的能力也更为坚强。 每个陆军的准则也同时反映出了该国军官养成教育的差异。法国军官几乎都是法兰西军工学院──法国一所结合了MIT与西点军校两者优点的名校--的毕业生, 而 他们的德国同行则多半出身军官预备学校或是体育学院 。德军军官对数学不见得在行,但是他们的法国同业可是相当地悠游于数字之中;但相对来说,德军军官可 以说是 「先成为战术专家」才成为「技术专家」 。 因此德法两国准则中最大的差异来自于两国军官如何看待他们所指挥的部队。在对自己部队的牺牲决心与主动精神感到自傲的情况下,法军军官倾向于把自己界定为 「在战场上提供分析架构与指引以避免混乱」的人; 相对来说德军军官则把战场上的混乱视为必然发生的情形并且乐在其中,德军军官唯一担心的事情只有「部下在 战场上不愿主动去解决问题」。 这种深层的歧异反映在不同的指挥哲学上。 虽然法军口口声声说他们的部队多么具有主动精神,法军准则中仅给予了炮兵指挥官非常小的权限 。在法军理论中炮兵存 在的目的只是支援步兵作战,因此炮兵指挥官必须接受步兵指挥官的控制。相对来说,德军给炮兵指挥官更大的自由,在德军中炮兵与步兵间是合作的关系,而非从 属。 在1910年法军准则中包括了两种炮兵火力控制的方法:第一种是「高层联系」(High-levelConnection),也就是将一个炮连、炮营、炮 兵团置于步兵连、步兵营、步兵团、步兵旅的作战管制下,以遂行特定战斗任务;另一种方式是「低层联系」,也就是步兵指挥官直接对配属的炮兵指挥官下令,此 时炮兵指挥官只是步兵指挥官的幕僚,提供各种所需的建议与资讯,而无论官阶步兵指挥官必定优位于炮兵指挥官。 法军在一次大战前更进一步地拆解了他们的炮兵单位,好让每一个小单位专精于某种特殊的作战任务。例如设置了专门的步兵火力支援炮兵连,以便充分满足步兵指 挥官对于火力的需求;设置了专门的反炮战连,除了接受反炮战训练外完全不接受任何其他形式的炮兵训练。甚至在这样的工作划分下,不仅连炮兵团中各炮连都做 了详细的任务划分,甚至在作战时都要求紧密地占领阵地,以便单一的指挥官可以就近指挥各种不同专精的炮兵连进行各式不同的炮兵作战。 德军没有这样极端的作法,他们仍然紧守着拿破仑战争以来的传统,把作战视为一门艺术 ,他们认为限制一个指挥官在战场上调整组织与部署兵力的自由,是作战时 最危险的一件事情。在德军的看法中,在长距离战斗阶段──这通常指步兵接战前的阶段──炮兵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压制敌人炮兵;而当步兵开始接战后,炮兵最重 要的任务则是协助排除一切阻挡在德军步兵面前的障碍。而目标的优先级与任务的选择不是依照距离,而是完全依据当下战况发展的综合状况来决定。 在德军的用兵哲学中最重要的还是简单一句:「形成重点(Schwerpunkt)」──在决胜点上累积足够的重量,以便在决定性的时空获得决定性的成果。 当战斗进行时,步兵师长会形成决心、决定师作战的「重点」;当指挥官重点决心下达后,师炮兵指挥官──炮兵旅旅长──就必须根据师长的决心,集中最大的火 力,以最有效达成决心的方式,安排火力支援计画,以协助师长达成其决心,获得最后决定性的胜利。换句话说,师炮兵旅的「重点」系依据师长的「重点」而产 生。「如果师长的决心与重点方向已经下达」一位退休的德军将军在1910年写道「炮兵必须想办法在该重点上洒下足以摧枯拉朽的火力」。 基于这些原因,德军在两个不同兵种间协调合作的方法是法军炮兵准则中所谓的「视讯联系法」。师炮兵指挥官必须综观整个战场,对于接下来即将发生的战况做出 一定的判断,最后下定个人的决心来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情来安排各个炮连的射击计划,以影响整个战局到个人期望的方向上去。同样地,不仅仅是师炮兵指挥官,甚 至连团、营、连,甚至一门炮的炮长都必须对整体的战术企图有充分的了解, 以便能主动积极地根据全般意图发挥个人影响力。 不过在一次大战前法军与德军炮兵准则中都同意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炮兵间的决斗对于整场战斗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早在1890年代,法国与德国的军事理 论家们就同意 两个势均力敌、同样处于掩蔽阵地中的炮兵部队间的决斗,除了造成周遭严重的损坏之外,并不存在着任何决定性的结果 。而在1905年之前,两国 都在实际的演习中发现,利用野战炮兵企图去歼灭敌对的野战炮兵,除了浪费大量弹药之外,并无法真正地消灭敌人的炮兵。这样的观点同时记载在1910年德法 两国的炮兵准则中。 在这样新的理论中,虽然两国的军事理论家都承认炮兵的反炮兵射击并无法「摧毁」敌人的炮兵,但采取攻势的一方仍应进行反炮兵战斗,以干扰敌人炮兵从而降低我己方攻击部队的损失。持续地在敌人炮兵阵地上空洒下榴散弹弹雨虽不见得能够破坏敌军火炮、杀伤敌人炮 手,但却可以严重地干扰敌方炮兵射击作业──弹药搬运、移动炮位、下达射击指令、观测等等。如果军官、马匹或炮车驾驶人员因此而受伤、阵亡,可达到更大的效果。一切的反炮兵战斗,目的都是在己方步兵可以展开战斗前,尽可能地降低敌人炮兵的战斗效能。 描述这种概念所使用的术语并不相同,在法国这种反炮兵战斗称之为「中和」(Neutralization),甚至当时更激进的理论家宣称应该完全放弃「反 炮兵」这样的概念,而用「干扰射击」或「妨碍射击」这样的名词。德军军语中则没有如法军将名词特殊化,而是以单纯的「炮兵战斗」与「压倒性火力」来描述。 从法国军事理论家的观点来看,干扰敌军炮兵应该由多个接受过专门训练从事反炮兵射击的炮连,以持续不断的火力来达成。德军倾向于弹性地运用手中可用的诸般 炮兵火力,而非运用特业部队;德军认为反炮兵射击是与其他炮兵任务同时执行的,而在某时刻需要多少火力进行反炮兵射击、多少火力担任其他射击任务,则全看 当时的战况发展决定。 就如同反映在准则与炮兵组织中一样,德法两国在指挥管制哲学上的差异同样反映在两国高层炮兵单位组织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法军有两种野战炮兵团 编装,第一种编装为步兵军属炮兵团,每团4营共48门火炮;第二种为步兵师属炮兵团,每团3营共36门火炮。在两种炮兵团中炮兵营的编制相同,皆有3个炮 连、每连4门75毫米速射炮。两者间的差异在于任务控制的方式,师炮兵团属于前述的「低层联系」,完全听令于师长命令进行战斗;军炮兵团则是作为军长的炮 兵预备队,并在战斗中常常会由一到二个陆军总预备队重野战榴炮连加强。 同样地德军也在军属炮兵与师属炮兵间有差异,1914年的德军步兵师炮兵旅拥有3个77毫米速射炮营与一个105榴弹炮营,至于军属炮兵营则是由4个 150重野战榴炮连构成。相较于法军军长将军炮兵控制在手上当做预备队,德军军长多半直接将军属炮兵营配属给重点步兵师,由该重点步兵师炮兵旅统一管制运 用。 德军将军属炮兵直接交到步兵师手中的目的,是考量在重点作战方面直接由重点步兵师依据师长意图制定火力支援计划,最能够满足重点方向作战需求。而从法军的设计来看,由于军长与师长手中都有足够的火力,确保了双方都可以有足够的工具来影响战斗的发展。 从文件上来看,这样的安排并不影响法军军长将军内所有火力掌握在手中的权力。根据十九世纪以来的传统,当时是由步兵军负责战斗中野战炮兵作战,因此在军设 有一位炮兵旅旅长, 虽然随着时间的演进,野战炮兵战斗的权责已经渐渐地移转到步兵师手中,但是军炮兵旅旅长仍然是步兵军中所有野战炮兵名义上的指挥官 ,也 是惟一有权限可以同时指挥一个以上炮兵团作战的人。 总归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法军与德军在野战炮兵组织上相当程度反映了传统与新思维间的差异。德军采取了保守的作法,缓慢地从普法战争经验中一 步一步改进,而法军则采取了激进的作法,在当时法军科技的优势下采取各种新观念、新想法,以试图同时在军事科技与组织、战法上同时达到极限。在此同时,德 军愿意去进行榴弹炮实验,并尝试着将他们的重炮兵机动化,而法军则相信他们的75速射炮是天下无敌的,而拒绝对他们其他的炮兵部队进行创新的实验。 这样差异都不是凭空发生的,德法两军依照不同的战略战术想定,在炮兵上产生了极大的差异──就如同克劳塞维茨与约米尼之间的差异一样,而两国在基本观念上的差异透过了准则与组织,决定了两军炮兵部队最后在战场上的表现。 ******************************************************************************** 中国之所以采用 日本和德国的做法,恰恰是因为其 装备落后,而且数学不好 。中国去哪儿找那么多 类似法国高工、高师的人呢 主动精神,不僵化。 基本准则,基层指挥官的主动精神 注:高工类似 哈军工,高师类似 北师大 ******************************************************************************** 中国的军制,可不是学苏军的,而是日军和德军的。 用的是国民政府的条令,国民政府的条令是照抄日军的条令。 黄埔是三三制,苏军和英军它们一样,都是四四、五五 ******************************************************************************** 改开后的两次军事革命的间隔太短,所以社会影响力不大。 一次是提倡机械化,废除“大步兵” ;技术上是引进德国的坦克。 另一次就是 1991 年的海湾战争。使得中国提倡 “机械化” 的意义都削弱了。 注:要在两个方面实现革命,机械化、信息化 同时要展开。 ******************************************************************************** 美国的突破不是凭空出现的 法军和德军的比较就会发现,法国数理程度比较高,专业分工比较细。 日军和德军都是靠人,专业分工没有那么细致,还秉承拿破仑时期的经验。 正因为分工比较细,但是集中度不够,它的补救做法是加强基层,造成部队非常 臃肿,庞大。 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军事学术革命比较突出的是法国,名人非常多:福煦、贝当、霞飞。 注:中国是因为中国比较落后,还是固守拿破仑时期的传统。 ******************************************************************************** 虽然随着时间的演进,野战炮兵战斗的权责已经渐渐地移转到步兵师手中,但是军炮兵旅旅长仍然是步兵军中所有野战炮兵名义上的指挥官 它多了一个人,其实这个人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 就跟现在国企里 办公室画组织结构图一样,必须有这个岗。呵呵 象微软,微软就不这么做。最适合工作的人数是 N -1 , 就是 你报吧,完成这个工作需要N 个人。我至少减一个 。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 法国社会比德国富裕,法国汽车都很普及了 ,而且法国做奢侈品的嘛 希特勒修高速公路,都到二战了。并且是 “先有路,后有车” 注:中国社会现在 家用轿车 普及了吗? 没有嘛 所以,一大群 “骑自行车” 的反对,一笑而过。 一大群 “骑自行车” 反对 “开汽车的” ,你怎么弄。它觉得穿个红背心,解放鞋,背着一个工兵锹好,你怎么弄。你说,“哎,就是不错”。 呵呵 ******************************************************************************** “法—俄—美” 这种办法啊,它是先分工,分工完以后,各个模块之间需要通信。 它是重新组织的 ,和拿破仑时代是不同的。 分工 没有分出来之前,不一定有日德军队好。 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军vs 德军,也没有特别大的优势。 但 这套系统发展出来,就好牛逼了 。 参考阅读: 通信和控制 —— 革命军队与传统军队的主要差别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id=58666
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甲午战争中日本海军的老式架退炮和速射炮
热度 4 gordon 2012-8-14 18:39
 日本联合舰队铁甲舰   比 睿、金 刚(初代)(Hiei、Kongo)   二等船旁列炮铁甲舰, 二舰同为“金刚”级,属于早期的二等铁甲舰。铁胁木壳,外装装甲。“比睿”由英国赫文(Milford Haven)船厂建造,1875年9月24日开工,1877年6月12日下水,1878年3月建成,同级舰“金刚”由英国Earles船厂于1875年9 月开工,1877年4月下水,1878年1月建成。   1874年的琉球事件中由于海军实力不如当时的中国,而下决心向英国定造了该二艘铁甲舰。二舰属于旧式船旁列炮铁甲舰,都参加了甲午战争。战争后这两 艘军舰被进行了改装,取消风帆索具,作为三等海防舰。日俄战争中用作旅顺港警卫,战后充作测量舰,后分别于1909年7月20日、1911年4月1日除 籍。 19世纪80年代,在横须贺拍摄到的“比睿”舰   1894年10月,驻泊在大同江口的“金刚”舰。   “金刚”舰左舷的3门150mm克虏伯炮   防护巡洋舰   松 岛 、严 岛 、桥 立(Matsushima、Itsukushima、Hashidate)   穹甲巡洋舰 同级舰共三艘。由法国工程师白劳易(Louis-Emile Bertin)设计,其中“松岛”、“严岛”在法国地中海船厂(Forges et Chantiers La Seyne)建造。“松岛”建造于1888年2月17日,1890年1月22日下水,1891年3月建成。“严岛”于1888年1月7日开工,1889年 7月11日下水,1891年8月建成。在法国建造“松岛”、“严岛”的同时,1888年8月6日采用同设计的另外一艘军舰“桥立”在日本横须贺海军造船厂 (Yokosuka Navy Yard)建造,1891年3月24日下水,1894年6月完工。   “松岛”级三艘军舰是日本政府慑于北洋水师“定远”、“镇远”二舰威力,为应付二舰的铁甲巨炮而造,因为三艘军舰分别用日本的三个著名景点的名称命名,被称为“三景舰”。   松岛”级3舰是日本为了抗衡北洋水师的定镇铁甲舰而造,因为舰名采用的是日本三个著名景点的名字,又称三景舰。3舰均参加了黄海大战,海战中原本为对 付“定远”级军舰而设计的320mm口径巨炮故障频发,未发挥作用,而舰上装备的大量120mm速射炮却带给中国舰队巨大损伤。此后,3舰还参加了日本海 大海战。“严岛”、“桥立”2舰分别于1922、1927年退役,“松岛”舰后改充练习舰,于1908年4月30日在台湾澎湖岛附近马公岛停泊时,火药库 突然爆炸而沉没,至今该岛还留有“松岛”舰纪念碑。 松 岛  “松岛”舷侧速射炮照片 江南制造局120mm速射炮 如今,百年的烟云早已逝去,无论是当时的战胜者还是失败者,都只能在尘封的战史和影像中找到其踪迹。
1649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世界上首款陆军速射炮:法国M1897型75MM野战炮
热度 18 gordon 2012-8-14 15:54
注:很多人不知道,甲午海战中速射炮是个什么样子的,为了有个感性认识,我把首款陆军速射炮找来了,其实很熟悉的炮。 速射炮的4个改变:增加了驻退机和复进机,一个是液体摩擦、一个是压缩弹簧。改变还有就是炮闩和炮筒装药,炮闩没有必要用螺式炮闩了,因为药筒装药嘛,不怕跑气,用楔式炮闩更方便。 速射炮的缺点就是不能上大口径。即使现如今,远程火炮还是使用药包装填,只是加了驻退机和复进机罢了,驻退机从摩擦式变成了液压式。 ==================================================================== 法国 M1897 型75MM野战炮:为日军绽放“死亡之花” 同样是在台儿庄大战期间,来自西南边陲的数万滇军将士也与西北军并肩作战,他们在大运河北面死死拖住日军板垣师团,保证了友军的后顾无忧。滇军是“云南王”龙云一手打造的精锐力量,所有装备都从法国购买,拥有许多内地部队都觉得稀罕的武器,这其中就包括法国制造的 M1897 型野战炮。一听它的编号,就知道年代久远,但可别小看了这型老炮,它更为人熟知名字是叫“ 75 毫米法国快炮”,它率先引入“快速发射”的概念,安装了炮架后坐系统和快速反应炮门,能在一分钟内打出十几发炮弹,使得其他同时代的火炮一夜之间全都过时,即便在抗战期间,它照样适合于中国战场。 在关键性的禹王山保卫战中,滇军第 184 师把“法国快炮”安置在阵线开阔面上,按照“四炮联线,机枪压阵”的布置格局,形成绵密的火网。血战中,日军板垣师团不断向海拔并不高的禹王山发起轮番集团冲锋,“法国快炮”果然身手不凡,重达 7 公斤的榴霰弹被快速地抛到 8000 米外的日军队伍,绽放出“死亡之花”,许多日本兵还没见到滇军长什么样就命归黄泉了,侥幸接近到“法国快炮”阵地的日军又遭遇到护卫机枪的猛烈扫射。几番较量下来,板垣师团最终未能救出向陷入我军重围中的矶谷师团。 由于抗战中使用较少,“法国快炮”并不为人所知,不过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亮剑》倒是惊鸿一瞥地展示了它的风采,出现在“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情节里。 ==================================================================== 到 19世纪后期,后膛装填的线膛炮才得以永久存在下来。 这个时期的火炮 还经过另一种人们期待已久的设计上的改进 ,这就是射击时可有限地抑制火炮后坐的措施。 老式火炮具有的自由后坐长至少应该说是可怕和危险的。 在反后坐装置出现以前,舰用火炮有时会后坐过甲板中央,连桅杆都得用某些具有弹性的材料保护起来。 1807年,英国皇家“维多利亚”号军舰曾用滑轮和重砣制止火炮后坐,但收效甚微。那时,火炮射击后得由炮手拖回原位。这就需要有一个用以决定炮班需用人 数的标准,炮班人数是按有500磅后坐力需用一人来定的。 如果把这一标准用到现代重型火炮上,则有的炮班的人数将远远超过一千人。当然,由于舰船空间有 限,射击后使火炮复位的操作将比在地面更为困难。但是,野战火炮的炮手也有充足的理由要求解决同样的复位问题。 射击后靠人力使火炮复位是件非常费力的工 作,而且还会降低火炮射速。 关于“滑铁卢”战役的报道表明,到战役末期炮手们已不能胜任这种纯属体力劳动的拖炮工作了。在制造一种有效的反后坐装置上进行 了多次尝试后,法国终于制出了至今仍然出名的M1897式75毫米野炮。 这种75毫米野炮在结构上包括一个能完成两种重要功能的液压气动式反后坐装置。该 装置一方面能吸收射击时作用在火炮上的后坐力,另一方面还可使火炮复进到射击前的原有位置。 后一种功能是这种反后坐装置与当时也在进行试验的其他反后坐方 式的不同之处。    法国75毫米野炮的反后坐装置有一个液压式驻退机,该驻退机通过迫使驻退液通过一个小孔来吸收后坐能量。与此同时,火炮的后坐运动压缩驻退筒里的空气。后 坐力一消耗殆尽,压缩空气即膨胀使身管复位。这种可控后坐周期时间很短,具有明显提高火炮发射速度的潜力;但是在有关射速的问题上,弹药也是一个值得考虑 的因素。在当时要使火炮真正成为得到炮手承认的“速射”火炮,其弹药必须是一次装填的定装式弹药。法国75毫米野炮就是使用定装式弹药,因而满足了速射火 炮对弹药的要求。该炮与使用药筒的现代火炮不同,它使用螺式炮闩而不是使用楔式炮闩。 注: 反后坐装置   所有火炮都有反后坐装置,以在适当的距离内使其后坐部分停止后坐。反后坐装置还能完成其它功能:使炮身复进到原发射位置,控制炮身复进(或反后坐)的速度、在火炮的整个高低射界内都能使炮身保持在复进后的位置上。   现将后坐周期叙述如下。发射装药被点着后,火药气体压力开始迅速上升,然而开始时,火炮和弹丸都不运动。在火药气体上升到足以使弹丸运动时,也就是达到启动压力时,弹丸才开始运动。与此同时,后坐开始。后坐将一直持续到弹丸离开炮口、火药气体停止作用时为止。然后,后坐周期中的复进阶段开始。在复进的最后阶段,复进受到严格控制,速度减慢,以使炮身平稳复进到原发射位置,使炮架不产生震动,并使炮身原有的高低角和方向角无变动。在后坐部分停止运动后,后坐周期结束。反后坐装置主要由驻退机和复进机组成。另外,根据前面已提到的主要部件的设计和炮架类型,反后坐装置还有两个可用、可不用的部件。这两个部件就是复进控制装置和变后坐装置。
8102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0 07:20 , Processed in 0.03943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