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都锦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旧上海
热度 15 席琳 2014-10-26 04:58
旧上海
2014-10-25 五十年代的上海滩,在一幅都锦生生产的织锦画中得到充分展现: 从左边数第一栋高楼,就是 由 英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设计(出自英国设计师威尔逊、凯德纳之手)、 于 1921 年 5 月 5 日开工,历时 25 个月,于 1923 年 6 月 3 日竣工的 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 建成之日,该建筑恢宏雄伟,富丽堂皇,建筑面积23415平方米,是当时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也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行大楼,排名世界第二,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 1955年,汇丰银行撤出上海,汇丰银行大楼收归国有,由上海市政府进驻,将其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简称市府大楼。 1990年,汇丰银行曾与上海市政府接触,欲购回大楼,但终因价格原因没有实现,目前占据该建筑的是浦东发展银行。 紧挨着汇丰大厦的哥特式尖顶建筑,是1927年落成的第四代江海关大厦,上面的 海关大钟由英国著名钟表设计公司设计制造,总造价为5000多两白银,在伦敦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是亚洲第一大钟。其实自1893年落成的第三代江海关大厦开始,江海关大厦就是上海滩最高建筑, 钟楼每日准确、悠扬的报时钟声,使之与南侧原汇丰银行大楼一起,成为当年外滩最经典的核心建筑 之一。 1966年,江海关大楼上面的钟声,由原先的威斯敏斯特,改为东方红。 位于外滩23号,也就是外滩建筑群最中间的那栋方形中式建筑,是长期为国人所自傲的中国银行大楼。该大楼 的原址是德国总会,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后被中国银行接管。1928年,南京政府建立以后,中国银行总行也从北京迁到上海。 1936年-1937年,中国银行上海总行重建,公和洋行与中国建筑师陆谦受合作设计了这座艺术装饰主义风格的17层大楼,上方是中国传统的蓝色琉璃瓦四角攒尖顶,一些细部装饰带有中国传统色彩。大楼总高70多米, 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比当时建筑面积最大的汇丰银行大一倍。图纸由华人设计师陆谦受参与拟定,楼高十八层(后来只建十七层,地上十五层,地下二层),比隔壁当时上海滩最高的于1929年落成的沙逊大厦( Sassoon House,也就是后来的和平饭店北楼)金字塔尖的最高点,矮约33厘米。 1936年10月10日,兼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宋子文,主持了中国银行大厦的奠基典礼。 从建筑高度、建筑面积到承建公司的挑选,再到精心选定的大楼奠基典礼的日子就可以看出,当初中国银行大厦和汇丰银行大楼一较高下的意思是明显的,也是苦心孤诣和百般无奈的。 可是不巧的很,1937年正当大厦工程即将完成之时,抗日战争爆发,扫尾工程延搁。于是1941年,中国银行大楼成为汪精卫政府伪储备银行的营业场所。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大厦又归中央银行使用,最后几经交涉,直到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才迁入银行大厦办公, 此时离奠基开工已近十年。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年底中国银行总管理处迁北京,大楼资产于1958年无偿划给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 后来经过多年交涉, 上海市政府才于1998年同意将大楼转移给中国银行,作为中国银行在上海拓展金融业务的基础。 象这样鸠占鹊巢,好事多磨,甚至为他人作嫁衣的事,在 中国人的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最后,贴一张国华美术织锦厂出的30年代早期老上海的织锦画,算是结尾 -中国银行大厦的硬性插入,是否破坏了上海滩建筑的整体城市轮廓线,应当也是见仁见智的。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258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香港!香港!
热度 18 席琳 2014-9-30 11:25
香港!香港!
2014-9-29 这几天香港的学生似乎特别火,大有和朝廷对了干的意思。 其实大可不必,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50年不变,原本就是当代的老佛爷在逗你玩呢,虽然是白纸黑字,信誓旦旦,哪里又能够当得了真?历史上这样的忽悠,又不是干过一次两次。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天下就是家,家就是天下,简称家天下。而且朝廷从上到下,最不缺少的,就是形形色色的政客。玩的最精的,你懂我懂的,就是虚虚实实的政治。 相对于大陆的十三亿,自改革开放以来,港人所享受的民主与制度上的优越,何异于三千宠爱在一身,还得陇望蜀没完没了如饥似渴地要。即便是龙心大悦朝廷兴高采烈春意盎然地给,达达治下皇恩浩荡无比幸福的子民,也会有一千个不乐意。 所以还是,早点回家,洗洗睡了的好。 贴一幅不久前购得的1950年代杭州都锦生织锦厂出产的香港全景: 1950年代杭州都锦生织锦厂监制 香港维多利亚港全景 维多利亚港全景-中间发亮的,是1935年落成的汇丰银行大厦,1985年寿终正寝,享年50岁。 祝愿香港,好梦成真!
个人分类: 拉拉杂杂|122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黄鹤楼
热度 12 席琳 2012-7-28 04:56
2012-7-27 前两天发了个沈阳北陵公园的织锦,应该是三十年代都锦生生产的,黑白的,现在再发一个武汉黄鹤楼的,彩色的。从商标上看,应该是早期都锦生的,也是早些时候得到的: 对应的老照片呢,据说是清末拍的: 这和当今的黄鹤楼,已经完全的不一样了:
个人分类: 拉拉杂杂|9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北陵公园
热度 15 席琳 2012-7-26 13:15
2012-7-25 今天得到一幅三十年代杭州都锦生的黑白织锦画,品相不是特别好,但是原装的镜框。题目是辽宁北陵,也就是位于沈阳北郊的北陵公园,又称清福陵,是满清第二个皇帝清太宗皇太极的墓。 当年的都锦生,工艺上精益求精,都力求再现老照片,细致入微,活灵活现,其艺术效果,令人震撼。 因为是晚上拍摄,效果不太好,凑合着看吧: 网上狗一狗,果然有三十年代的老照片为证:
个人分类: 拉拉杂杂|802 次阅读|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1 16:53 , Processed in 0.01973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