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生产总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其实不按计划经济走,经济发展更难一些
热度 1 gordon 2017-4-12 13:48
英国是先纺织业,这是农业社会中第一个成品。 然后是纺织机器,有了钢铁业。就摆脱了纺织工业 就在钢铁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例如发展铁路。 一旦可以得到价廉物美的钢材,它就有了很多其他用途 ,包括效率很高的锅炉和现代钢船、工业母机、重型化学工业的新设备,新式城市建筑。 *********************************************************** 但如果你不这样走,就很麻烦。像日本,它的钢铁工业起步很晚。 在19世纪90年代,主要是化学工业。例如下濑火药之类的。 可是化工产品生产的增加,以及化学品在日本农业上的重大作用,这是属于工业多样化(工业广泛发展)的过程, 而工业多样化却是20世纪头40年的特点。 尽管在19世纪最后20年内增长率很高,日本在1900年还是一个现代工业部门很小而且相对来说纺织工业仍占主要地位的社会 。 在1900年到1920年期间,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日本工业部门才开始发展到 化肥、炼钢和电气设备等方面。 直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开发满洲、军事开支和备战的刺激,机器工业才成为独立的部门。 金属、机器和化学品的产值对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在这10年中终于超过了纺织品。 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主要发展的是电力产业。 *********************************************************** 常规发展的话,要找这种东西,电力、化工、电脑 ;没那么多资本, 要找这种增长点,和资本大小相适应的 这个寻找的成本也是一个很大的成本啊 。需要降低计算复杂度 因为资本形成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那么大的资本。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死读书,还是寻找优良的学习方法,这是个问题。
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黑历史文摘
香盈袖 2016-9-11 18:43
文字材料——党员学习 20160912 格局化的趋势,是向两极化发展,不是向多极化发展。为什么? 2014 年国民生产总值前 10 个国家,美国是最大的,第二就是中国,往后是日、法、英国、巴西、俄罗斯、印度。这些国家经济增长无论如何丢过不去 3% , 2% 都算好的,差不多都是负的。就算这些国家维持 5% 的增长,他们有可能缩小跟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吗? 我们先看跟美国的关系。美国是 17 万亿,印度、俄罗斯、意大利、巴西,都是 2 万亿,美国增长 1% ,他们得增长 8% ,美国增长 2% ,他们得增长 16% ,可能吗?就算做到了,也仅仅是维持跟美国的差距不变,不是缩小。日本、德国跟美国的经济关系,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日本是美国的 2/3 ,德国是美国的 1/3 ,当时美国只有 6 万亿,日本 4 万亿,德国 2 万亿。现在经过了 20 年的发展,美国 17 万亿,日本 5 万亿,德国将近 4 万亿,日本从原先美国的 2/3 变成现在将近 1/3 ,德国从原先美国的 1/3 变成接近 1/4 。 差距是在缩小是是在拉大?全世界除中国之外,所有国家跟美国的实力差距都是进一步拉大。没有中国,美国世界霸主地位,今天仍然如日中天,而且是更加强大。 美国的相对衰弱,相对于谁?就是相对一个国家,就是相对中国。中国 2014 年是 10.6 万亿。最近美国的战略研究中心做了一个重新的统计报告,根据 20 年中国的统计情况以及我们修订的统计数字和经济普查调查结果,他们认为中国的 GDP 至少得增加 10% 。不是中国故意隐瞒,是中国经济没法精确统计。大量非正式经济你哪统计?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0 个评论
分享 股票总市值与GDP
热度 2 云潇Rg 2016-2-13 23:02
一、新华社深圳2月6日专电(记者何广怀、潘清)截至5日春节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流通市值报327047亿元,比上周(1月31日)增加1.89%。同期,沪深股市总市值报413213亿元,一周增加2.33%。两市股票平均价格为9.55元,一周上升2.25%。来自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日,沪市流通市值报200864亿元,总市值报231909亿元。深市流通市值报126183亿元,总市值报181304亿元。   目前,沪市拥有上市公司1082家,总股本30348亿股,流通股本27552亿股,平均市盈率为13.87倍。深市拥有上市公司1750家,总股本12941亿股,流通股本9770亿股,平均市盈率为40.36倍。 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达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为1990年以来首次“破7”,增速创25 年新低。 三、41.32/67.67=61.06% 四、在任何时候衡量股市估值水平的最佳单一指标,很可能就是股市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巴菲特原话中使用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不过美国的和GNP之间的实际差异极小——译注)。而任何时候股市总市值与一国经济中生产的商品与服务总价值的比率超过100%,就意味着应该对普通股采取谨慎态度。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出以及该国企业的盈利(因而也就是它们的价值)应该与投资或不投资的吸引力存在一定的关系,这是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   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美国的股市总市值与GDP的比率为183%。在2007年美国住房市场与信贷泡沫破灭的时候,该比率为135%。这些都是美国股市看起来估值过高的时候。然后,在2009年3月份,当股市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回落至仅为73%的水平时,买入股票的时点来到了。这些数字在1929年有些不同,当时美国股市市值已经呈现下滑态势,而且相当于GDP的81%,到1933年则狠狠地跌到只相当于GDP的25%。相比之下,在1975年的熊市里,美国股市总市值与GDP的比率为75%,如果你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话,那绝对是一个买入信号。2009年,当这个比率下降至50%时,一个更好的买入机会出现了。当时买股票的话,可以说是稳操胜券,而巴菲特曾提醒过大众好几次。 搜索 复制
个人分类: 投资|372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神奇的数据:仅是刷卡消费,全国人民就刷掉了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79.6% ...
热度 37 洗心 2016-2-6 23:14
【2015年,全国人民到底花了多少钱?】根据刷卡交易统计,2015年全年,全国人民的刷卡交易总金额达到53.9万亿元。2015年,全国GDP总额 约为67.7万亿元。也就是说,仅是刷卡消费,全国人民就刷掉了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79.6%。深圳人民卡均消费金额达到11.7万元,高居首位;广州以 7.6万元居第二位;而上海以6.4万元的微弱优势战胜北京的6.3万元,获得第三。
129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the debt-to-GDP ratio :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gordon 2016-2-2 04:56
发展的核心还是增长,否则DEBT/GDP分母小了,债务再少都是多 这个数据要和GDP增长率结合起来看,单看债务占GDP比率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并不是说债务占GDP比率高,政府就有破产危险。 比如在某新兴经济体,其政府大量发行国债,负债率很高,但是GDP增长率也很高,这个经济体依然是健康、有活力的,其债务可以通过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很快被消化掉。 只有GDP增长停滞,债务占GDP比率不断增加,才是危机信号! ************************************************************************************ 熟悉公司财务分析的话,这个问题很好理解。我这里就简单比喻一下: 1. GDP,相当于一家公司的年销售额(Revenue), 对于国家这么大的经济体来说,可以考虑为其企业价值EV。 2. 债务,就是公司债务,或者说,是有利息债务(Interest bearing debt,IBD)。 3. 税收收入,说讲究点,相当于一家公司的息税前利润(EBIT),粗略地说就是净利润(Net Profit)。 那么这三者的关系是: 债务/GDP,也就是 IBD/EV,是衡量一家公司 财务杠杆 的指标,相当于账面价值的资产负债率比值。杠杆越高,公司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越差:一旦公司财务状况恶化,负债的利息将升高,所需要支出的利息就会明显升高。 税收收入/GDP,这相当于Net Profit/Revenue,也就是所谓“ 净利润率 ”,衡量一家公司如何能够将更多的收入转换为盈利。这方面我国做得不错... 债务/税收收入,也就是IBD/EBIT,反映了“ 如果一家公司用全部的现金来偿还贷款,需要多长时间偿还完毕 ”这一概念。一般来说,对于财务杠杆太高的公司,这一比值尤为重要。
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认为把GDP拎出来跟债务总额简单对比一下就说是旁氏骗局的都是在扯淡 ...
热度 3 黯影 2012-9-16 10:34
虽然我不是学习经济学的,但是好歹我还是学过点中学政治课,里面对GDP的定义我还是很清楚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 国家 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 产品 和劳务的价值。简而言之,如果把国家类比成一个人,那么GDP大体可以认为是这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这个是增量财富。而在这个时期外这个人的存量财富是不算在这个时期的GDP内的。简单的来说如果你2011年买了个车,2012年统计GDP是不会把你那个车算在内的,但是不能就这样就说你那个车就不是财富了。而债务一般是跨越很长时期的,比如房贷,都是二三十年,一般人的房贷总额必然是远远大于年收入的。如果简单认为债务总额比年收入大得多就是旁氏骗局,请问你是在搞笑么?从理论上来讲,只要用来还贷的收入大于债务的利息,那么只要时间够长,就一定是能还完的,所以债务里面跟GDP有实际对比意义的债务的利息,任何拿债务总额跟GDP来简单进行数额比较的,都是在扯淡
66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2011年全年澳门经济数据
热度 4 wolfsquare 2012-7-18 04:02
2011年全年澳门生产总值为2,921亿元(澳门元,下同),实质增长率为20.7%;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531,723元(约66,311美元)。 博彩服务出口增加34.6%、旅客总消费上升7.2%,私人消费支出10.2%,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增加9.4%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本地生产总值-当年价格(亿澳门元) 1,451.4 1,662.4 1,701.6 2,262.2 2,920.9 实质增长率(%) 14.4 3.3 1.7 27.0 20.7 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当年价格(澳门元) 278,648 307,861 317,557 421,312 531,723 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率(%) 9.3 -0.3 2.5 26.8 18.0
个人分类: 资料|755 次阅读|3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4 06:20 , Processed in 0.02813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