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太极拳

相关日志

分享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8)
longcheng 2016-7-29 07:45
71 、 转身双摆莲 72 、 当头炮 73 、 金刚捣碓 74 、 收势
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
热度 2 longcheng 2016-7-28 08:34
61 、 单鞭 62 、 云手 63 、 高探马 64 、 十字脚 65 、指裆捶 66 、 猿猴献果 67 、单鞭 68 、 雀地龙 69 、 上步七星 70 、 下步跨肱
38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6)
longcheng 2016-7-24 09:59
51 、 单鞭 52 、 云手(叉步) 53 、 摆脚跌岔 54 、金鸡独立 55 、 倒卷肱 56 、白鹅亮翅 57 、 斜形 58 、 闪通背 59 、 掩手肱拳 60 、 六封四闭
3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分享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5)
热度 4 longcheng 2016-7-23 14:46
41 、 六封四闭 42 、 单鞭 43 、 前招 44 、 后招 45 、 野马分鬃 46 、 六封四闭 47 、 单鞭 48 、 玉女穿梭 49 、 懒扎衣 50 、 六封四闭
33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1)
热度 6 longcheng 2016-7-19 22:28
1 、 太极起势 2 、 金刚捣碓 3 、 懒扎衣 4 、 六封四闭 5 、 单鞭 6 、 金刚捣碓 7 、 白鹅亮翅 8 、 斜行 9 、 搂膝 10 、 拗步
441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巴哈马游轮第二天
热度 64 山菊 2015-1-20 08:19
巴哈马游轮第二天
六点起来,静坐了一会儿。对讲机响了~~~那位大姐也是个童心很盛的人,我们两家之间隔了几个房间,出海后手机不通,于是她想到去买了一个对讲机,联系方便:) 经过一夜的适应,大姐感觉好多了。约好在吃早饭的地方碰面,他们说起昨晚打雷闪电的很吓人。偶跟老爷面面相觑~~~睡得太香连一向警醒的他居然都没有听见! 吃完早饭,船已经停靠在可可岛(Cococay)边上。大家排队坐轮渡上岛: 回头看看我们的船: 同事姐姐晚上休息得也不错,也不晕了。按她事先的安排我们坐上了一条有个玻璃底的小船,两个娴熟的黑人为我们导游,看照片: 一个导游下海给我们捞宝贝: 现捞上来的海星: 海胆: 这个好像是海胆壳?忘了~~~ 这个也忘了叫什么: 龙虾: 海参: 海螺: 美丽的小岛: 天气不太好,下着小雨。赤脚走在雨中,也别有一番滋味: 小雨中乘轮渡回到船上。先奔向九层去吃自助餐,然后在露天泳池泡了一会儿。回房间梳洗换衣服准备晚餐了。看时间还早,又去甲板上闲逛,俩女同学还练了一套太极拳:) 同事大姐今天已经全然没问题了,胃口大开。晚餐我们俩点了鸭子,分量蛮大且味道不错: 晚饭后各玩各的~~~俺家老爷回房间继续倒时差;大姐的先生是个美国宅男~~~宁愿在屋里读小说;大姐喜欢跳舞,我陪她在中央舞台看了一会,就独自去剧院看表演。刚上了半层楼,看见好些人拿着旗子过来。就站在楼梯上看~~~原来是介绍服务团队! 工作人员来自58个国家~~~来自美国的才十几个。人数最多的是菲律宾,第二牙买加,第三印度~~~这三个国家的队员都有代表出来跳舞!中国来的好像还比美国多: 吃午饭时,一个来自西安的服务员跟我们聊了一会儿。22岁的女孩子,经过严格的面试和训练才得到这个机会。她说准备干两年,攒足学费再回去读研究生。自食其力的小姑娘,赞! 看完介绍,俺接着去看表演。演员才12人,8个跳舞,4个唱歌~~~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 演出很棒!几乎都是老电影的插曲~~~虽然英文的电影看得不多,但这几年在网上耳朵里也灌进去不少英文歌曲,所以大多听着耳熟。观众多为中老年,这怀旧的歌舞赢得阵阵掌声! 没有网也好,有时间读点书,还可以写写日记:)
个人分类: 旅游掠影|1770 次阅读|32 个评论
分享 杂记:看图说话
热度 77 九九 2013-10-6 08:38
杂记:看图说话
俺娘今年初退休。最近我在她的催促下注册了QQ号,上了她的QQ空间,被她老人家高大上的退休生活震惊了。。。 1。在老年大学教 健康养生 ,学 太极拳和摄影。以下是她摄影习作中让我怀念的家乡风光。 2。拉着老爸去露营 3。被老爸拉着去打靶 相比之下,女儿的周末很俗气——去苹果店换手机。当不了土豪,咱做小二黄。
249 次阅读|24 个评论
分享 见闻:太极拳也要练站桩
热度 18 老平 2012-6-1 10:21
见闻:太极拳也要练站桩
(陈小旺推手) 有网友问练太极拳要不要站桩?我的回答是要的。这个回答不是出自我的练拳经历,我没有练武术,答案是来自下面的见闻。 见闻一:庞明老师练太极拳的经历 当年我在学校学气功和整体观知识的时候,主讲老师是庞明先生,他是武术、中医、气功明家,也是混元整体理论的创立者。在讲课的时候他曾经谈到自己早年练太极拳的一些经历。 庞老师年轻的时候开始学练太极拳,先跟一位太极拳师父练拳,很是下功夫,长进也快,有时候师父不在场,就让他带着师兄弟们一块练,应该说练得不错了。后来师父故去,他向另一位师父学拳,那位师父是杨式太极拳的高手,他让庞老师打了一套拳,看完后说:全不行,拳甭练了,站桩去吧。 庞老师就把原来练的东西放下,从站桩重新练起。几个月以后腰松开了,他的师父才开始教他练太极拳,练的是108式的太极拳。庞老师说站庄松腰后再练太极拳,力度跟以前是不一样的。他说练功夫不在于学了多少套路,而在于身体里面有没有产生相应的变化,会做动作不等于学会了功夫。所以他特别强调功夫要从基础练起,欲速则不达。 见闻二:陈小旺的练拳感受 若干年前,我在澳洲墨尔本参加一个中国文化研讨会,会上认识了一位从悉尼来的华人。在交谈中知道他搞气功、周易,还教当地澳洲人练太极拳。他练的是陈式太极拳,他是陈小旺在澳洲教的早期学生之一。 陈小旺是陈式太极拳的四大金刚之一,他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移居澳洲悉尼的。刚去的时候言语不通,人生地不熟,一些向陈小旺学拳的当地华人对他的生活和教功提供了帮助,这位悉尼朋友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位朋友说有一次在公园里练拳,当时就他们俩,练完一段以后坐下聊天。聊了几句陈小旺忽然问他:你知道这些年我的功夫是怎样来的吗?朋友摇摇头。陈小旺一脸正经地说:是站桩站出来的。朋友瞪大了眼睛:太极拳的功夫是站桩站出来的?陈小旺点点头,然后说:你想把太极拳练好,就应该站桩。 这位朋友从此对练太极拳有了新的认识。在会议休息期间,我看见他在指点学生练功,他的学生是跟随他从悉尼过来参加研讨会的,那些金发碧眼的澳洲人有的在打太极拳,有的在站桩。打太极拳的潇洒自如,练站桩的旁若无人,在一边冷眼旁观的华人倒显得不自在了。 见闻三:传统功门的一些说法 N年前,我大哥的同学拜一位传统功门的掌门人为师,我也想凑热闹拜师学功夫,但被婉拒。理由是掌门人怕弟子血气方刚,容易惹事,只想招一些比较成熟的弟子云云。但我认为他们拒绝我的理由只是一个借口,因为他们极力鼓动我大哥去拜师。 我大哥是一个喜欢用拳头说话的主,在穿开裆裤的时候就已经追着人家打(老妈说的),人到中年还要以寡敌众(大嫂说的,大哥的解释是见义勇为)。小时候我也经常打架,每回大哥听完我的述说后就会变得愤怒:为什么每次打架都是你被人家打,而不是人家被你打?为此大哥对我极为不满。我愣想不明白,那帮人凭什么认定我大哥进了师门后就会修心养性而不会变本加厉呢? 可惜的是我大哥虽然崇尚武力,却不喜欢怪力乱神,当他听了这个功门的一些神奇现象以后,就失去了拜师学艺的兴趣。而我这个不崇尚武力,却十分向往飞天遁地的愤青倒被拒之门外,这事让我郁闷了一段时间。好在他们对我还挺关心,愿意告诉我一些练功方面的事情。 有一次大哥的同学问我:是不是想学太极拳?我点头:是的,反正你们也不教,我找别人学去。他有点急了:不要去外面学太极拳。我反问:为什么,难道外面的都是假的?他迟疑了一下:太极拳有另外一种练法,可以更好更快。我好奇:怎么个练法?他说:站桩。我瞪大了眼睛:站桩? 大哥的同学解释说,按照一定的方法站桩,到了一定的时候,体内气机发动,太极拳就出来了。他说站桩的姿势要根据个人的情况作调整,出来的功夫每个人也不完全一样,但那样出来的才是真功夫。我半信半疑,他说以后会教我的,要我不要到外面乱学。 后来我出国了,这事就不了了之。站桩究竟能不能出太极拳呢?又过了好多年,我看到了庞明老师关于太极拳讲座的资料,里面赫然有站桩开太极的内容,说那是太极功,是从气上练起来的。我才知道当年大哥的同学没有诓我,原来站桩也能练太极。(老平 2010-3-11)
个人分类: 修身养生|3034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打拳十六年后才松腰
热度 16 老平 2012-5-29 14:07
打拳十六年后才松腰
一 . 八个劲打了十六年 (汪永泉先生打太极拳) 这是我老师说他师父 和师爷 的故事。 我老师不喜欢别人称他作师父,但为了述说的方便,我还是按照中国传统习惯,把三位前辈分别称为:师父、师爷和太师爷。 当年 师 父讲这个故事的时候 没有 明 说师 爷 练的是哪家太极拳, 因为 当 时 我们 学的不是 太极拳, 师父是为了说明问题才举这些例子 。 后来知道 , 师 父是 在 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拜 师学艺的, 师 爷是 杨门太极 的 一位高手,在 50 年代期间坐杨门太极的第二把交椅。 话说当年师 爷 练太极拳,练的是 108 式的老式太极拳。 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拳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之说,称为“太极八法”, 这 “ 太极八法 ” 按现在的说法是八种基本手法,按过去的说法是八种劲,练太极拳要练出八种劲来。当时师 爷 用功的方法很特别,他一开始打劲,无论什么姿势都打出掤劲,往外捋也打出掤劲,一个劲打了二年,八个劲一共打了十六年。 师 爷 虽然花了十六年的功夫,但打起拳来还是感觉不大妥贴。一天他去问 太师爷 : “ 我这个劲怎么还不整呢? ”太师爷 也纳闷: “ 就是啊,打这么久了劲怎么还不整啊? ”太师爷 想了想说: “ 这样吧,你来摸摸我的腰! ” 一摸发现 太师爷的 腰会动弹。 “ 噢,原来是这个! ”师爷 恍然大悟。然后赶紧比划,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腰就松开了。 师爷 跟 太师爷 的关系很好很随便,事后见到 太师爷 忍不住一拍桌子: “ 师父你早干什么去了?让我搞了十六年,原来关键在腰上,你早给我说不就解决了吗?! ”太师爷 也逗: “ 我也不知道你悟不出来啊。 ” 后来师爷 教师 父 练拳 时 就要求先松腰, 师爷 说: “ 先把腰练开以后再学别的,省得像我那样钻十六年 也 钻不出来。 ” 二 . 先松腰然后再练拳 (朱怀元先生打太极拳) 师 父 年轻的时候 就 开始学练太极拳, 他 先跟 另 一位拳 师学拳 ,每天早晚都去练功,练得不错,有时拳 师 不在场,就让他带着师兄弟们一块练。一年以后拳 师 故去,师父 才向师爷学拳。 开始的时候,师爷 让师父打一套拳瞧瞧,看完后说: “ 不像样子,拳甭练了,先站 桩 松腰去吧。 ” 就这样,师父把原来的东西放下,从基础重新练起。 半年后师父的腰松开了,具体是怎样松开的?除了站庄, 师爷 还让师父摸了摸腰,这一摸让他茅塞顿开,很快腰就 松开 了 。 师父说松腰后再练拳,力度 是 不一样 的 。 这时候 师爷 才正式教师父练拳,一个太极上式然后揽雀尾变单鞭,就让他练了整整三个月。 师爷 要求练太极拳是一动无不动,大小关节都会转关, 而关键是 腰 为主宰。师爷要求 每练一个式子 都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如果达不到 就不许 练 下 面的动作 。 三 . 松腰的时候没有劲 (庞明先生打太极拳) 师父的腰是通过站桩练松的,但 松 腰 的那一刹那 却不是在练功的时候。那天师父刚 参加完一场蓝球赛,在大街上骑着自行车。他是一位医生,正准备到一个病人家里看病,骑着骑着,忽然听得腰部传来“咕噜”的一下,顿时感觉全身上下松开了,这“哗啦”的一松,就感觉腰使不上劲。 当时刚好遇上红灯,师父想下车子却抬不动腿,只好趴在车上停住。接下来的路途就费了大劲,超过一米八的大个,蹬车变得有气无力。到了病人家门口,需要把身体趴在车把上,用手摁着车架上的大梁,才把腿慢慢挪了下来。由于用不上劲,结果他推着自行车连病人家的木槛也迈不过去。 松腰的一瞬间都是这样使不上劲的吗?师父说那倒不一定,他可能是受了师爷的影响,师爷说过:“那时候我松腰,连一壶水也提不动。”师父说其实松腰不一定都会那么疼,除了受太师爷的影响外,还与当时营养跟不上有关。 师父说松腰时如果出现类似用不上劲的情况,可以咬咬牙使使劲,把身体动一动,气一连上就过去了。 ( 老平 2005-10-24 初稿, 2012-5-29 修改 )
个人分类: 修身养生|1150 次阅读|18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15:39 , Processed in 0.04055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