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儒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儒家修身之一:三省吾身
热度 6 老平 2013-1-27 16:59
儒家修身之一:三省吾身
昨天晚上,在儒士社 YY 诵经频道跟儒学爱好者做了一次交流,主题是曾子的“三省吾身”,下面是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整理和补充文字。 “三省吾身”一语出自儒家经典《论语》,《论语·学而》写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段话记述了儒家宗圣曾子修身的方法,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它的内涵。 一 何谓省? 先来看第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它的大意是:我每日三次或多次反省自身。这句话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其中对“省”的理解最为关键。 何谓省? 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写道 :“省,视也。”《尔雅》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字典,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它给出的解释是:“省,察也。”因此“省”有察看的意思。 对一般人而言,察看的对象通常是外面的东西,因此而引发的意识活动也是外向的。但曾子这句话提出的察看对象不是别人而是“吾身”,这样一来,不仅察看的对象变了,而且方向也反了,是变外向为内向,变外求为内求。所以“三省吾身”的实质是反省或内省。 二 何时省? “三省吾身”作为一种修身方法,在明了它的实质是内省以后,还需要知道它的操作步骤和操作内容。在实际修身过程中,“三省吾身”的“三”代表着两重含义,一重是操作次数,另一重是操作内容。 “三”作为操作次数,它所对应的问题是:何时省?在实际操作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三”视为数目,每天需要反省三次,具体时间为午饭前,晚饭前,睡觉前。这种方法把一天的时间分为三段,在每一段时间结束之后进行反省,故称为三次省。 另外,还可以把“三”理解为多,因此在一天之中需要多次反省,具体的做法是: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进行反省,反省通常是在干完事情以后进行的。这种方法不以时间来划分,而是以事情来划分,故称为随事省。 三 省什么? 知道操作时间以后,接下来需要明确操作的内容,即省什么?曾子给出了三项具体的反省内容。第一项是“为人谋而不忠乎?”这句话的核心是“忠”字,古人认为“尽己之为忠”,又说“尽心于人曰忠”。因此反省的第一项内容是:为人处事是否尽心尽力? 曾子给出的第二项反省内容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 “信”字,古人说“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意思是说话要兑现,不能随便变卦,不能欺骗别人。欺骗别人就是不诚,“诚”是从言从成,说出来的话能够变为事实就叫“诚”,如果不能变为事实,就既欺骗了别人,也欺骗了自己,故古人说“不欺于己曰信”。因此反省的第二项内容是:与人交往能否做到诚实守信? 曾子给出的第三项反省内容是:“传不习乎?”这句话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是学生的角度,另一个是老师的角度。作为学生,是否把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东西付诸实践?作为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东西是否就是自己实践的东西?因此反省的第三项内容是:是否做到了知行合一? 综上所述,“三省吾身”作为儒家的一种修身方法,要求人们在一天的生活中不断地进行反省,这种反省不是一种无所事事的静态反观,而是在为人处世的动态过程中反求诸己,而反求的内容是一以贯之的,就是能否做到内外合一?(老平 2013-1-27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013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义不容辞:对儒家“义”的思考
热度 1 老平 2012-12-21 15:33
义不容辞:对儒家“义”的思考
义不容辞:对儒家“义”的思考昨天晚上,在深圳参加了《智慧中国》------第十三期儒家文化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关于儒家的“义”,下面是我的发言整理和相关的思考。 1.“义”的含义 东汉许慎在《說文解字》中对“义”的解释是:“己之威仪也。从我羊。”意思是“义”指自己的行为举止庄重,字的构成是上“我”下“羊”。后人对此的注解是:与善同义,故从羊。说是“义”与善是一个意思,因此用羊来代表。东汉刘熙在《释名》里则给出了另一个注解:“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认为“义”是适宜的意思,使事物各安其位,各得其所。 因此,“义”有三个基本含义,一是举动,二是适宜,三是与善有关,并构成和延伸出众多的词语,如而义不容辞,见义勇为,正义,义举,义务等。 2.《管子》四维 先秦经典《管子》认为,礼义廉耻是治国的四个纲领,纲领不齐则国家倾危。《管子·牧民》写道:“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四维”。 “四维”中的“义”是什么意思呢?《管子·牧民》接着写道:“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大意是:有礼则不逾越界限,上位安稳;有义则不轻举妄动,巧诈不起;有廉则不文过饰非,心身端正;有耻则是非分明,邪乱不生。可见“四维”中的“义”能使人不巧诈妄动。 3.孔子之“义” 《论语》与“义”有关的文字有十八处,其中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是关于义与利的论述。《论语·里仁》写道:“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这句话虽然没有给出“义”的明确含义,只是把“义”利与君子小人作了对照,但后人不难得出“义”的大要,就是公正而不谋私。 儒家的另一经典《大学》把孔子的义利之说从个人的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指出“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说国家的利益不在财货,而在公正和适宜。如何认定“义”含有公正和适宜的意思呢?《论语·阳货》说:“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孔子认为不论是君子还是小人,有勇无义的结果都是不好的,前者带来乱局,后者沦为盗贼。由此不难看义与公正和适宜相关。 4.孟子四端 如果说孔子是从“义”与利的对照来阐述“义”的话,那么孟子就是从萌发处来谈论“义”的。《孟子·公孙丑上》写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人具有四种先天的品德,分别是仁义礼智,它们对应着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内心活动。 为什么“羞恶之心”会是“义”的萌芽呢?朱熹注解道:“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他认为“羞恶之心”源自对“不善”的反应,对自己的“不善”反应为羞,对他人的“不善”反应为恶。也就是说“义”起源于人对“不善”言行的内心反应,因此“义”与善有关,与公正有关。 5.五常修养 儒家五常是在孟子“四维”的基础上加上信,即仁义礼智信,是汉代董仲舒加上去的。从此之后,五常就成为五行整体系统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系统各组员的内在联系来相互调整。所谓五常修养,就是通过五行整体中的五常、五脏、五志等对应关系来修养中和之性和中和之气,内容大要如下: 修仁养肝:仁民爱物去杀机,克除愤怒以养肝;修礼养心:礼让恭敬处世事,克除淫喜以养心;修信养脾:诚信敦厚待人物,克除谋思以养脾;修义养肺:见义勇为担义务,克除肃悲以养肺;修智养肾:睿智戒慎求蛰藏,克除惧恐以养肾。从五行整体来看,五常之“义”、五脏之肺、五志之悲是相对应的,修“义”可以养肺,或者说养肺可以修“义”。因此,站在五行修养法的角度来看,一个人能否做到义不容辞或见义勇为,不仅与“羞恶之心”有关,也与肺脏的功能有关。(老平 2012-12-20)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学习传统经典的四种方法
热度 7 老平 2012-12-17 08:33
学习传统经典的四种方法
前天在广州山海源慈善基金会作了一场讲座,题为《儒家 大学 修身三重门》,其中谈到了学习传统经典的四种方法,下面是相关的文字整理。 学习传统经典有许多方法,下面谈一下其中的四种方法: 读背法,注解法,应用法和过门法。 1. 读背法 读背法是通过朗读和背诵来学习经典的方法。它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朗读法,一种是背诵法,先读后背。朗读法是看着文字出声念,古人用的是吟诵,带着调子边读边唱;现代人用的是朗读,没有调子,只有高低顿挫的变化。背诵法则是不看文字,只是凭记忆把内容念出来。 读背法是一种适用范围广的学习方法,成年人可以着眼于朗读法,朗读与阅读交替进行,记忆与理解相互促进。如果在朗读时能注意眼到、耳到、心到,就会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不仅学习了古典文化,而且有利于心境平和,精神专一。儿童学习经典可以先朗读后背诵,如果能够做到一字不差,读背法就是一种修养的方法。 2. 注解法 注解法是通过解释古文来学习经典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学者来说是一种研究,对一般人来说是一种学习。注解法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了解和学习别人的注解,叫他注法;另一种是自己给古文作注解,叫自注法。 他注法是基础,自注法是提高。他注法先要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注解,如学习儒家经典《大学》,应该了解东汉郑玄、南宋朱熹和明代王阳明的注解。自注法则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目的注解古文,以求学古通今,彼此转化。 3. 应用法 应用法是通过寻求运用来学习经典的方法。传统经典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可以古为今用,文字虽然久远仍有现实价值;另一个是一为多用,一篇文字可以得出不同的解读。因此应用法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经典中直接寻求运用,叫直接法;另一种是从经典中寻求感悟,进而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叫间接法。 如《大学》写道:“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从这段文字可以直接得出“慎独”的方法,按此做去能使人心身坦然,这就是直接法。又如《老子》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有人从中悟出作首领要虚怀若谷,要能包容别人的缺点,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这就是间接法。 4.过门法 过门法是通过修身来学习经典的方法。过门法要过三重门:文字门、行事门、心意门,对应的方法叫文法、行法、心法,针对的是文字理解、行为调整、意识修养三部分。以学习儒家经典《大学》为例,文法包括读背法、注解法和层次法;行法有威仪法、慎独法、正言法、知止法等;心法有本末法、思得法、专一法、执中法等。由此可见,过门法是一种综合法,包含了前面所说的三种方法。 过门法的 三重门不是孤立的,对应的方法也是相互关联的。其中文法是依据,行法是重心,心法是精髓。没有文法,行法和心法就缺乏立足之地;没有行法,文法和心法就会成为文字游戏;没有心法,文法和行法就会僵化为条条框框。过门法强调内外相合,知行合一,因此它既是一种学习传统经典的方法,也是一种修养心身的方法。(老平 2012-12-17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784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执子之手:《诗经》与儒家爱情观
热度 12 老平 2012-12-4 11:30
执子之手:《诗经》与儒家爱情观
http://0578.winvod.com/ad/20110812/zlmds.mp3 上周在深圳参加了一个儒家文化论坛,当晚的话题是《千古爱情——与幸福、婚姻、家庭之道》。我作为嘉宾从《诗经》的角度谈了一些看法,下面把当时谈到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思考整理如下。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儒家不是只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有自由恋爱。儒家五经之一的《诗经》就有关于自由恋爱的诗篇,如开篇的《诗经·周南·关雎》就写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这种爱慕与父母媒妁无关。 《关雎》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句点出了两个要点,一是女子在河洲之上,不是在宅内;二是称女子为窈窕淑女,是既美丽又有内涵,因此是君子的佳配。 怎么判断诗句是在自由恋爱呢?因为《关雎》接着写道:“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意思是说女子在采收长短不一的荇菜,君子在日夜思念追求,追求不成则难以成眠。成语“辗转反侧”就是从这里来的,它是对相思难眠的真实描述。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则成了男女相爱的千古名句。 发乎情,止乎礼义 君子对淑女“求之不得”后怎么办呢?不是放弃,也不是强求,而是用乐曲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关雎》最后写道:“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琴和瑟是弦乐器,钟和鼓是打击乐器,君子是通过弹奏乐曲来亲近和愉悦淑女,以表达自己的爱情。因此孔子在《论语•八佾》里说:“《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汉代毛亨在《毛诗·序》里给出的评价是:“发乎情,止乎礼义。” 孔子对《关雎》的评述是从修身的角度谈的,指出君子有感情但不能太过,过则难以正心修身;毛亨的评述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诗的写作既要有感而发,又要合符礼义;二是男女之情以爱慕为先导,以礼义为规范。后来,“发乎情,止乎礼义”就成了儒家对男女爱慕的基本要求。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先秦儒家不反对自由恋爱,但强调把男女之爱纳入家族氛围之中,这种纳入通常是以男方为主宰的。古人认为,女子出嫁不仅是与男子构成一个小家庭,而且壮大了男方的家族,成了大家族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男女之爱需要符合大家族的要求,得不到家长同意和祝福的爱情往往是短命和不幸的,如南宋诗人陆游与唐婉的爱情。 出嫁的女子如何能符合家族利益,或者说男女爱情怎样才能长久呢?古人认为关键是一个“宜”字。“宜”是得其所、得其安的意思。《诗经•周南•桃夭》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意是出嫁的女子就如艳丽的桃树,能够开花、结果、枝叶繁茂,使家人和睦、家族繁衍,因此宜己宜人。 “之子于归”是指这个女子出嫁,出嫁为归,归有归位之意。古人认为女子的真正位置不是女儿,而是妻子和母亲,这种归位只有通过婚姻才能达到。而婚姻是以大家庭为背景的,因此这个女子需要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孝敬长辈等等,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宜家”。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前面说了,古人主张男女之爱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女子出嫁要“宜其家人”,也就是说爱情能否长久不仅取决于男女双方的感情,还取决于男女小整体能否融入家族大整体之中。如果说古人的这种爱情观和家庭观带有时代烙印,因此与现代人的追求有所差异的话,那么人类对爱情和婚姻的终极追求则是古今相同的,这个终极追求就是“执手偕老。” “执手偕老”一语也是出自《诗经》,《诗经·邶风·击鼓》写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意思是:生死离合,与你誓言同好;双手执握,与你白头到老。千百年来,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成了生死不渝的爱情代名词。 它反映了人类对情感的终极诉求,这种诉求超越了物欲的羁绊,上升为精神的共鸣,古人如此,今人也是如此。有一首流行曲叫《最浪漫的事》,就是现代人对这两句诗的诠释,下面就以这首歌最后两段歌词作为本文的结尾,祝有情人“执手偕老”。 《最浪漫的事》 ·······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 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老平 2012-12-3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6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儒家《大学》修身功法
热度 9 老平 2012-11-5 15:13
儒家《大学》修身功法
昨天在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做了一场儒家《大学》讲座,讲座是由图书馆和深圳儒家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讲座有三部分内容:《大学》修身精义,《大学》三重门,《大学》修身功法。下面把修身功法内容整理如下: 一 . 内容大要 修身功法源自儒家经典《大学》,《大学》精义可以归结为:一贯,二分,三纲,六步,八目。 一贯指“中”,这个“中”包括意识之中、形体之中和事物之中。二分指内外,格外而知内,修内而达外。三纲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其中明明德是修内,亲民是达外,止于至善是执中。 六步是指知、定、静、安、虑、得,即知目标,定形体,静气息,安心境,虑在外,得于内。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功法主要体现前五目。 修身功法包含了文字,动作,意念三部分内容,对应着《大学》三重门和三种法,即文字门,行事门,心意门和文法,行法,心法。 二 . 具体操作 1. 格物。上肢分别从下方、上方、前方聚合,两掌重叠,男的左手附于右手上,女的相反,是右手附于左手上,拇指相接。这个手势称为中式。含义是:下察地理,上观天文,中为人事。 2. 致知。在上述三个动作中,两掌成中式后内收,置于腹前(肚脐和膻中之间,下同),然后沉思片刻。含义是:行而知之,学而知之,思而知之。 3. 诚意。中式手缓缓外推,停留片刻后再内收,外推内收走直线,反复三次。含义是:内外一致,诚中形外,心广体胖(胖指大而安舒,读盘音)。 4. 正心:中式手置于腹前,开口发“中”音三次,声音柔长低和,然后愣神片刻。含义是:五情未发,思虑未起,寂然不动。 5. 修身:( 1 )中式手外推,上举至头顶上方,再弯腰下落至脚前,然后身体站直,手臂在体前。( 2 )两手分开外展,至体侧成一字,手心向下,指尖向外,再两手回收至体前。( 3 )两膝弯曲向下,呈跪立式,躯体向后坐,呈跪坐式,同时两手内收置于腹前,发“中”音三次。( 4 )上述动作重复三次。含义是: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畅于四肢。 三 . 几点说明 1. 做揖礼。开始和结束时都要做揖礼,做揖礼是两掌重叠,男是左手附于右手上,女是右手附于左手上,手举至额前,弯腰行礼。 2. 心身相合。一是理法相合,练习前把相应的功理默念一遍,然后做动作;二是心身相合,练习时集中精神,不想与动作无关的东西。 3.强化练习。上述是基本练法,熟练以后可以增加内容,试举三例:(1)把中式手推出后站立不动,以强化定力,可视为后世站桩的发端;(2)细化“中”的发音,从有声音的声诵,变为无声音的默诵和心诵;(3)跪立时加入震叩头部的动作,跪坐时进行思得六步心法等。(老平 2012-11-5)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84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古人故事5:子思荐苟变
热度 8 老平 2012-11-1 13:33
古人故事5:子思荐苟变
(子思像) 孔伋(前 483 ~前 402 ,一说前 491 ~前 431 ),字子思,孔子之孙,战国初期思想家。据传子思为曾子的学生,儒家经典《中庸》是他的述著,孟子则以子思的门人为师,后人把他们的思想体系称为儒家的思孟学派,子思则被尊为述圣。 古代文献对子思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他的话语多散见于《礼记》、《孟子》、《孔丛子》等书籍,下面介绍一个“子思荐苟变”的故事,文字出自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 子思是鲁国人,有一段时期居住在卫国。有一天,子思与卫侯对话,卫侯是指卫慎公,他是卫国第 37 代国君。卫国是周朝的姬姓诸侯国,位于现在河南省的鹤壁、新乡一带。 子思向卫侯提起苟变这个人,子思说:“他的才能可以统领兵车五百乘。”在古代中国,兵车一乘上有甲士三人,下有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就有三万七千五百人,也就是说子思认为苟变是一个大将之才。 卫慎公回答:“我知道他是个将才,其实苟变曾经当过官,当年他在征税时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 子思不以为然:“圣人选人任官,就如木匠选用材料,会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个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一根合抱的大树有几尺腐朽而把它扔掉。” 子思接着指出:“现在国君您正处在战国纷争之世,需要收罗锋利人才之时,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能够守卫城池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 卫慎公闻言一再拜谢说:“谨尊教诲了!”后来苟变成为了卫国的名将。(老平 2012-11-1 ) 附:《资治通鉴•周纪一》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 , 而擅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也,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16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大学》、心法与整体观
热度 2 老平 2012-9-23 10:29
《大学》、心法与整体观
昨天在广州做了一次题为《大学、心法与整体观》的讲座 , 下面是讲座的部分文字整理: 一 . 《大学》要点 《大学》是儒家四书之一,篇幅较短。《大学》有两种常用版本,一种是古本,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第四十二篇;另一种是朱熹本,出自《四书章句集注》,这两种版本,文字都不超过一千八百字。 《大学》文字虽然不多,但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三纲八目”,具体可以从九个方面来解读,即一贯,二分,三门,四法,五素,六步,七章,八目,九用。 所谓一贯,是指《大学》的精髓是一以贯之的,这个精髓就是“中”。 二分,是指内外,即修内达外,内圣外王。三门,是指文字门、行事门、心意门,对应着文法、行法、心法。四素,是指先秦儒家成事四要素:本末,终始,先后,厚薄。五法,是指《大学》的五个重要方法:至善法,中和法,知止法,日新法,絜矩法。六步,是指先秦儒家思考问题的六个步骤:知、定、静、安、虑、得,也叫思得六步。七章,是指《大学》可分为七章:总纲章,格致章,诚意章,正修章,修齐章,齐治章,治平章。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九用,是指《大学》的应用广泛而重要,九有多和尊的意思。 另外,站在儒家心法的角度来看,《大学》不仅是儒家学说的经典之一,也是儒家心法的重要载体,因为《大学》的主要内容是八目,八目的前半部分谈的是如何使自己得“中”,后半部分谈的是如何把这个“中”扩展到社会,而“中”则是儒家心法的核心。 二 . 儒家心法 儒家心法是指儒家典籍里隐含的修身方法,由于这些方法着眼于人的内心活动,因此叫做心法。儒家心法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两个历史时期,一个是先秦时期,对应的是先秦儒学;另一个是宋明时期,对应的是宋明理学。这里主要谈的是先秦时期的儒家心法。 儒家心法的核心是“执中”。儒家早期的心法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个心法谈到了“人心”和“道心”的区别,指出变“人心”为“道心”的根本方法是“执中”。这个“执中”在《论语 • 尧曰》里又记为“允执其中”。 先秦儒家心法的要点如下:一心,就是心法的核心是“中”。两端,是指构成事物的两个端头,如内外,融合两端可以得“中“。三法,是指进入“中”的三个方法:精诚,专一,至善。四句,是指《尚书•大禹谟》的四句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五书,是指记载了心法的五部先秦儒家经典:《论语》、《孟子》、《荀子》、《礼记》、《易传》。 那么儒家心法所说的“中”究竟是指什么呢?站在整体观的立场来看,儒家的“中”指的是事物的整体特性。 三 . 古典整体观 整体观是关于事物整体及其特性的理论。这里所说的整体观是指起源于中国的整体观,不是指起源于西方的整体论。它分为古典整体观和现代整体观两部分,古典整体观又叫天人合一整体观,现代整体观又叫混元整体观。 这里主要谈的是古典整体观,古典整体观从内容上分,有宇宙整体观、人体整体观、天人整体观等内容。从源流上分,有儒家整体观,道家整体观,佛家整体观等内容。古典整体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儒、道、佛等各家理论的基础。其中儒家立足于人与社会这个整体,道家立足于人于自然这个整体,佛家立足于心与性这个整体。 中国古人认为,宇宙的本质是一个整体,而整体是有层次的,人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人与外界打交道可以从局部入手,也可以从整体入手,关键在于人的心意。心意合一就能认知、运用事物的整体,心意分离就只能认知、运用事物的局部。而对心意的运用和修养就叫心法。其中儒家心法把心意合一的状态叫做“中”,把在心意合一状态下认知、处理事物的状态叫做“和”。 四 . 《大学》之道举要 下面从儒家心法和整体观的角度简要谈《大学》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是《大学》开篇的几句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先来看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指出了《大学》的三个纲领。从心法的角度来看,“大学之道”的实质是修内、达外、止于“中”。从整体观的角度来看,这段话包含了心意整体、心身整体和人天整体的内容。 第二句话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可以有多种解读,站在先秦儒家心法的立场,它内含儒家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叫做四得六步。这种思维方法与一般的逻辑思维不同,它的的特点是先知后修,修内知外。从整体观的角度来看,这种思维方法与心身整体,心意整体,信息整体有关。 第三句话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包含了古人成事三要素:本末、终始、先后。对应的心法内容是内本外末,有终有始,先小后大。而从整体观的立场来看,这三要素与信息整体、空间整体、时间整体有关。 《大学》经文举要就讲到这里,讲得比较简单,目的是想提示经典是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解读的。(老平 2012-9-22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儒家休养决疑法问答
热度 3 老平 2012-9-10 15:12
儒家休养决疑法问答
周末做了一个两天儒家休养决疑法课程,儒家休养决疑法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休粮,另一部分是决疑。下面是讲课和互动时的部分文字整理。 问:这个课程是以辟谷的形式进行的,请问儒家的辟谷和道家的辟谷有什么不同? 答:主要区别有三点: 1. 道家不吃五谷是一种修炼和养生的方法,目的是为了长功夫和长寿,通常叫做辟谷;儒家不吃五谷是一种净化身心的方法,一般叫做休养或休粮,通常用作重大活动前的调整心身,身体不舒服时的休养,遇到疑难问题时的思虑等等。 2. 道家辟谷的时间通常比较长,儒家休养的时间则比较短,通常是一到两天,最长不超过七天。 3. 道家的辟谷是为了内炼内养,方向是向内的;儒家休养是为了做事,方向是先内后外,是修内而达外,修此而知彼。 问:儒家休养是不是也有养生的作用呢? 答:是的,休养有休息调养的意思,它要求简事、寡言、休粮、去欲、少思。站在养生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休养;站在修身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修养。 问:为什么又把这个方法它叫做决疑法呢?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答:儒家休养决疑法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休粮,另一部分是决疑。顾名思义,决疑就是解决疑难问题,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难题,用常规的思维方式不能解决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个休养决疑法。按照现在的观点它是一种决策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它叫做思得六步心法。思得六步心法出自儒家经典《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问:能否具体解释一下思得六步心法的基本含义? 答:历史上对上述《大学》文字有不同的理解,从儒家心法的角度来看,“知止”是指知道目标,要清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定”是指形体稳定,不能变动不居;“静”是指气息平静,避免气喘吁吁;“安”是指心神安宁,不能意念丛生;“虑”是指心意萌动,是安内而后虑外;“得”是指思有所得,是指虑外而后得内。 问:我刚才做决疑法时出结论了,我怎么知道这个结论是对还是错呢? 答:对结果的判别有两个原则:第一是甄别,看看结论或者图像是否与你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如果无关就不要管它。如果有关就进入下一步。第二是判断,看看出来的结果是不是符合“善”的要求,“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有利于生,另一个是有利于公。所谓生是指生存和生长,所谓公是指利己利人。如果不符合“善”的标准,就不宜采纳。 问:结果出来以后我感觉不踏实,能不能再做一次决疑法呢? 答:不要对同一个问题反复决疑。按照决疑法体系,结果属于“知”的范畴,“知”出来以后先是判别,然后是变“知”为行为,使知行合一,通过行为来确认、修正结果。如果在行的过程中又出现了疑难,那时候可以再次使用决疑法,这样的决疑是螺旋上升,而不是同一个平面的反复。 问:如果决疑老不出结果这么办? 答:注意几点: 1. 返回第一步,重新确认问题,使问题变得简单、明确。 2. 把程序定在第四步的“安”,就是尽量不想问题,只是愣神,多练愣神有利于出结果。 3. 如果注意了上述两点以后还没有结论,就按程序结束,不要软磨硬泡,结论有时会在转移注意力以后出现。 问:刚才出结论的一刹那,感觉全身都在发热,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答:一般来说,出结论的时候头部会有反应,反应的形式因人而异,有人感觉大脑动了一下,有人感觉头脑一下子通了,也有人什么感觉也没有。你的情况是头部气机对全身气机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脑子一动全身就起反应,这个现象可以不必管它。 问:决疑法一定要在辟谷状态下运用吗? 答:不一定。但对初学者来讲,在休粮状态下学习决疑法体会更深一些,因为休粮本身就锻炼了人的定力,而且休粮以后人的心和身都容易出现轻安状态。刚才大家都说辟谷一天后头脑变得很清醒,这就说明休粮是有利于优化思维活动的,而头脑清醒是运用好决疑法的前提。另外,适当地休粮有利于养生,因此对于都市人来说,运用儒家休养决疑法可以获得一举两得的效果。(老平 2012-9-10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儒家《大学》之道有九段
热度 6 老平 2012-8-24 13:36
儒家《大学》之道有九段
问:请问儒家《大学》之道指的是什么? 答:《大学》是儒家四书之一,《大学》之道主要是指《大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它是相对于儒家的另一经典《中庸》而言的,《中庸》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叫做《中庸》之道。 问:《大学》之道有哪些内容呢? 答: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一贯,二分,三门,四法,五素,六步,七章,八目,九用。重点是内圣外王。 问:能具体介绍一下这些东西吗? 答:内容比较多,简单说说前面几点。所谓一贯,是指《大学》的精髓是一以贯之的,这个精髓可以理解为“中”,也可以理解为“一”。二分,是指内外,即修内而达外,修己而安人,也就是内圣外王。所谓三门,是指文字门、行事门、心意门,是踏上《大学》之道的三重门。四素,是指先秦儒家干事的四个要素:本末,终始,先后,厚薄,按现代人的理解,是古人的一种成功学要素。 问:还有呢?我比较喜欢具体方法和实际应用。 答:还有就是五法,五法是指《大学》的五个重要方法:至善法,中和法,知止法,日新法,絜矩法。《大学》包含的方法比较多,其中这五种方法的适应范围比较广。所谓六步,是指先秦儒家思考问题的六个步骤:知、定、静、安、虑、得,叫做思得六步。有的前辈把知步作为前提,因此又把定、静、安、虑、得称为思得五步。 问:那什么叫七章、八目、九用呢? 答:这后三部分比较好理解。所谓七章,是把《大学》的内容分成七部分:总纲章,格致章,诚意章,正修章,修齐章,齐治章,治平章。其中有难度的是格致章,因为《大学》原本没有明确的对应文字,需要自己用功夫去理解。另外就是八目,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主要篇幅就是用来诠释这八目的。最后是九用,所谓九用是把《大学》的应用归纳为九个方面,如学习方法,人际关系调整,情绪管理,家庭教育,企业管理等。 问:如果要学习《大学》之道,应该从哪一个环节入手? 答:这取决于自身的需要,如果想系统地学习,可以从三门入手;如果着眼于应用,可以从九用入手;如果着眼于解决问题,可以从四素入手。其实《大学》之道本身是一个整体,从任何一个环节进去都会涉及其他环节的内容,只是角度和层次有所不同而已。(老平 2012-8-24)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6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读<家天下的悲剧>对儒家有点疑惑
热度 7 老福 2012-8-12 19:41
最近读到一篇网文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其中提到宋代如下史实: "宋的苟且偷安的立国精神和儒的因循守旧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宋朝被动挨打的局面完全不可能发生改变。儒生的耻辱感是非常奇特的,纲常秩序才是他们要极力 维护的东西,只要纲常秩序不变,不管国家遭受多大的对外失败,他们既没有危机感,也不觉得有什么耻辱。更奇怪的是,他们不但不感到耻辱,甚至能反以为荣。 王安石变法,旧党进行反对。旧党中有一个名叫韩琦的人,官至宰相,他也曾经主持过对西夏的战争,当然也是一个丧权辱国的主儿,死在他手里的大宋官兵有好几 万之多 。按说这样一个人应该为自己的失败感到屈辱,应该想到怎样富国强兵,一雪耻辱,可韩琦不这么想。宋神宗赵琐问韩琦关于对辽关系的国策,韩琦提出七条意见: 1 不要跟高丽国来往,那样会使辽国人不高兴,因为高丽国处在辽国的屁股后边。 2 我们用武力夺取河湟地区是错误的。 3 不要在边境上栽树。因为树林有阻挡辽国骑兵的潜在的军事价值,也会使辽国人不高兴。 4 不要训练人民。 5 不要在边境上修筑城郭, 6 不要制造武器装备, 7 撤销边境上新任命的将领。 那么如何应对辽国的强大的军事压力呢?——办法在儒家的经典著作里:皇帝广施仁政,选贤任能,天下都会自然亲附,何况一个小小的辽国呢! 儒家的经典在儒生眼里就是无往而不胜的超级武器,比如今天的核武器。一个国家手里有了核武器,普通的武备就可以撤销。反正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但如果这个秘密武器并不起作用呢?——王安石认为这个秘密武器可能靠不住,因此必须变法图强。然而,占士人中绝大多数的儒生并不这么认为,对他们来说,读 了一辈子的儒家经典决不会是骗人的。儒生的力量非常强大,王安石的变法最后失败了,守旧的力量取得了胜利。 不能战,也拒绝变。宋的命运已经决定了。 " 不知韩琦这一段对答在历史上是否确有此事?儒家士大夫治国是否在处理对外关系上有其固有的缺陷?当代中国精英阶层处理内政外交是否有向宋代士大夫靠拢的倾向?
905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
热度 11 老平 2012-8-10 08:02
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
ABC :你老在宣传儒家文化,难度你不知道近代中国的落后就是因为儒家文化造成的吗?具体来说就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种下的祸根。 金生水:请问,如果当年汉武帝不“独尊儒术”,而是沿用汉初的黄老清静无为之道,近代中国能够避免落后吗? ABC :当然不行。 金生水:尊儒家不行,尊道家也不行,如果后来中国以佛家思想治国行不行? ABC :更加不行。 金生水:再请问,如果把儒释道三家融合起来治国能不能避免落后? ABC :同样不行,三种落后的东西加起来还是落后,可能更加落后。 金生水:你的意思是近代中国的落后是注定的? ABC :对!所以才有辛亥革命,才有五四运动,才有改革开放,而这一切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尤其是对儒家文化的否定。 金生水:我想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辛亥革命的。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他的政治理想是“天下为公”,并多次题字赠送友人,现在与孙中山有关的地方通常会看到他的四字题词,你知道“天下为公”这四个字的出处在哪里吗? ABC :不知道。 金生水: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ABC :你是说孙中山属于儒家? 金生水:我是说孙中山先生的政治理想出自儒家经典。第二个想探讨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就明确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当时邓小平在会见外国政要时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个目标到现在也没有变。你知道“小康”社会的思想出处在哪里吗? ABC :不知道。 金生水:同样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小康”社会是相对与“大同”社会而言的。 ABC :你是不是想说邓小平也属于儒家? 金生水:就事论事,我是说“小康”社会这个说法与儒家经典有关。 ABC :不管你怎么说,近代中国的落后是明摆着的,这个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需要彻底抛弃传统文化,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强大。 金生水:你是说中国应该全面西化吗? ABC :就是这个意思。 金生水: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请问现代西方民主思想的源头在哪里? ABC :在古希腊文明,具体来说是源于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 金生水:这么说来,现代西方文明是要向自己的传统汲取养分的,你说中国应该全面向西方学习,那我们为什么不向西方学习,也向自己的传统汲取营养呢? ······ (老平 2012-4-4 )
个人分类: 随笔见闻|741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大学》修身讲座3:从心意的角度看“明明德”
热度 5 老平 2012-8-9 09:32
《大学》修身讲座3:从心意的角度看“明明德”
前面谈到,“大学之道”是一条内圣外王之道。接下来要谈的是这条“大学之道”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内容是站在儒家修身的立场来阐述的。 首先要谈的是《大学》三纲之一:“明明德”。 前面说了,“明明德”是三纲的第一纲,属于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圣阶段,对应着八目的前五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因此要想理解“明明德”,需要理解前五目。 从儒家修身的角度来看,八目的前五目分属两部分,其中“格物”、“致知”属于知的部分,“诚意”、“正心”、“修身”属于修的部分。是先知而后修,对象是同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叫“明德”,而知和修的过程就叫“明明德”。 由于《大学》对 “格物”和“致知”没有给出明确的论述,因此我们从“诚意”、“正心”、“修身”这三目来谈“明德”和“明明德”。 什么是“诚意”呢?《大学》写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诚意指不自我欺骗,就像厌恶腐臭和喜好美色那样自然地做到表里一致,这就是自我充实。要做到“诚意”,就需要“慎独”,即在独处的时候要谨慎自己的所思所为。 显然,《大学》的“诚意”是指意识活动真实,使意识活动与事实相对应,用的方法是“慎独”。 什么是“正心”呢?《大学》是把“正心”和“修身”联系起来说的:“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这段话包含了几个内容: 1. “修身”的方法在于“正心”。 2. 人有了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以后心就不正了。反过来说,人没有情绪的时候心是正的。 3. 一旦心与身分离,眼、耳、舌等身的功能就会失去效用。 因此可以推出:心是身的主宰,“正心”的关键是去除情绪,因此“修身”的关键也在于去除情绪并使心身相合。由于在儒家修炼体系内,使意识不外放,情绪不发动的状态叫着“执中”,因此“正心”是“执中”的方法,也是“修身”的方法之一。 什么是“修身”呢?《大学》谈“修身”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个是从“正心”的角度,一个是“齐家”的角度。《大学》写道:“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人不可以“齐家”是因为身不修,而身不修的原因是有所“辟”,即有所偏,不公正。为什么在处理家族事务时不能做到公正不偏呢?因为内心有了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而这一系列东西都与人的性格和价值判断有关。因此从“齐家”的角度来看,“修身”在于去除内心的偏执。这在儒家修炼体系内叫作“去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诚意”、“正心”、“修身”这三目的内容和方法都与人的意识活动有关,其中“诚意”是针对意识活动的真实性而言的,让人做到真心实意;“正心”是针对意识活动的状态而言的,让人做到平心静意;“修身”是针对意识活动的参照标准而言的,让人做到无固无我。所以从“诚意”、“正心”、“修身”这三目来看,“明德”是指人的意识活动的自然状态,“明明德”是指了解并达到意识活动的自然状态。 从这个立场来看历史上各家对“明明德”一词的注解,会发现南宋朱熹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老平 2012-3-26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学》修身讲座2:大学之道
热度 2 老平 2012-8-7 10:32
《大学》修身讲座2:大学之道
《大学》开篇说: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那什么是“大学之道”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是从文字的解释来理解,另一个方面是从文章的内容来理解。 一 . 从文字看“大学之道” 从文字来看, “ 大学之道” 一语包含了两个名词,一个是“大学”,一个是“道”。 1. “大学”的含义 关于“大学”,南宋大儒朱熹认为,“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他在《大学章句序》里说: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到了十五岁入大学,学习 “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 2. “道”的含义 关于“道”,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给出的原意是:“道,所行道也。”意思是说能够通行的就叫“道”。“道”的另一层含义来自道家,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认为,“道”是宇宙最根本的物质,它无形无相,能够化生万物,并赋予万物基本的属性。综合上述两种说法,“道”涵盖了有形和无形两层含义,有形是指具体的方法和途径,无形是指抽象的原则和规律。 因此,从文字的角度来看, “ 大学之道” 可以理解为:使人从小学进入“大人之学”的方法和原则。 二 . 从内容看“大学之道” 从内容来看,《大学》指出 “ 大学之道”有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要实现这三项内容需要用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被后世儒家称之为三纲八目。 三纲是指三个纲领,八目是指八条细目。八目是三纲的细化,也是实现三纲的途径,它们的关系是:纲举则目张,或者目张则纲举。因此,谈 “ 大学之道”的内容可以从三纲和八目两个层面来谈。 1. 三纲层面 先说三纲层面。所谓“明明德”,大意是要明了自己的德性,《大学》称之为“自明”,即对内而言的。所谓“亲民”,意在爱护民众。后世儒家又把它解为“新民”,“新民” 则重在使民众弃旧图新。但不管是“亲民”还是“新民”,都是对外而言的。所谓“止于至善”,大意是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通过三纲层面,可以看出 “ 大学之道”是一条从内向外,使人到达完善境界之道。 2. 八目层面 再说八目层面,八目的出现是有一个先后次序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结果。由于《大学》对 “格物”和“致知”没有给出相关的论述,因此后人对其含义各执一词。如果先撇开“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不难发现八目包括了三步两阶段。 三步是指知步、修步、行步。其中“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两阶段是指内圣和外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内圣阶段,内圣是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阶段,外王是安人。 通过八目层面,可以把 “ 大学之道”看成是一条通过知、修、行三步来完成的内圣外王之道,即孔子在《论语·宪问》里说的“修己以安人”之道。 三 . 综述 综上所述, “ 大学之道”有以下几个要点: 1. “ 大学”是一门使 “小人”变为“大人”的学问。 2. “大学之道”的最终目标是使自身和社会到达完善的境地,即“止于至善”。 3.“ 大学之道”是一条先修内后达外的内圣外王之道。 4.“ 大学之道”提示了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通过个人和群体的努力,可以加强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老平 2012-3-20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60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中华“道统”随笔
热度 10 老平 2012-8-3 19:02
中华“道统”随笔
一 . 南宋朱熹说“道统” “道统”一词,首见于南宋大儒朱熹,他在《中庸章句 · 序》中写道:“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 朱熹认为“道统”的传承来自上古帝王尧,尧传于舜,舜传于禹,禹是夏朝的第一代君王。所传的内容就是后世所说的儒家心法,开始是四个字“允执厥中”,后来变为十六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二 . 唐代韩愈的“道统”观 朱熹虽然首先使用了“道统”一词,但其中的观点却非朱熹首创,唐代的韩愈在《原道》里指出:“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有鉴于当时道佛两教的兴盛,倡明儒家的“道统”观,目的是继承先秦儒家之道,以抗衡道教和佛教。韩愈列出的谱系起于尧而止于孟子,他的这个观点为后世宋明理学家所接受。 三 . 先秦儒家的“道统”观 韩愈“道统”观的最后两位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因此唐宋儒家的“道统”观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儒家的论著,如《论语》和《孟子》。 ( 1 )《论语》的“道统”观 《论语•尧曰》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大意是尧对舜说,上天之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你要诚实地把握住那个“中”,如果天下百姓困苦贫穷,你的禄位就会永远终止。后来舜也把这个意思传给了禹。 这段文字出现了尧传舜,舜传禹的谱系,而且出现了“允执其中”的儒家心法,前面提到的朱熹在《中庸章句 · 序》的话可以追溯到这里。 ( 2 )《孟子》的“道统”观 《孟子·尽心下》记载了孟子的一段话:“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 孟子的这段话有两个观点,一是提出了尧、舜、汤、禹、文王、孔子的传承谱系,这个谱系上接《论语•尧曰》,下启唐宋儒家的“道统”。二是认为传承的双方不必相见,可以“闻而知之”,如孔子虽然与文王相隔了五百年,仍然可以继承文王之道,这为后世儒家隔代承接“道统”提供了依据。 四 . 当代人的“道统”观 ( 1 )牟宗三的 儒学三阶段说 牟宗三是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在《从儒家的当前使命说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一文中提出了儒学三阶段说:第一阶段是由先秦儒家开始,发展到东汉末年,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第二阶段是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是朱熹和王阳明;第三阶段是新儒学,新儒学的目标是要由儒家内圣心性之学开科学、民主的新外王。 这个儒学三阶段说与先秦儒家和宋明理学的“道统”观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孔子为源头,而不是以尧、舜为起源。另外,现代的新儒学是上接宋明理学。二是赋予了儒家内圣外王的新含义,即通过修炼心性而开出科学和民主的外王。 ( 2 )钱穆的广义“道统”观 史学家钱穆对起于唐宋的儒家“道统”说法不以为然,他在《中国学术通义》里写道:“此种主观的单传孤立的易断的道统观,其实纰缪甚多。若真道统则须从历史文化大传统言,当知此一整个文化大传统即是道统。如此说来,则比较客观,而且亦决不能只是一线单传,亦不能说它老有中断之虞。” 钱穆认为作为文化传承的真“道统”,不应该由个别人说了算,也不应该是单传而易断的,更不应该是儒家自己的“道统”。显然,钱穆说的是一种广义的“道统”。 五 . 两点看法 ( 1 )“道统”是指儒家学说的核心和传承 综上所述 , “道统”一词出自儒家,它包含了儒家学说的内核和传承两部分,而且两者是互相联系的。 从内核来看,儒家的核心是内圣外王。内圣与修身有关,修身以修养心性为要旨;外王与用世有关,用世与实现仁政为目标。其中内圣是本,外王是用,“执中”是心法。 从传承来看,孔子之前是圣王并重,尧、舜、禹、汤、文王等人是有德有位,“执中”是内外一体;从孔子开始是圣王二分,有德者无位,“执中”是先内后外;孟子之后内圣是为了辅王,“执中”发生了变化,有的舍内求而取外用,有的以不偏不倚论“执中”。 由此可见,儒家“道统”是一个流动的体系,是与时俱变的。 ( 2 )变儒家“道统”为中华“道统” 从历史上看 , 中华文化的变化经历了从文化一统到百家争鸣,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家,再到一家为主三家并存的变化过程,因此早期儒家的“道统”往往也是别家的“道统”,而后期儒家的“道统”也会用别家的东西。如尧、舜、禹相传的“允执厥中”不仅是儒家的心法,也是先秦道家的心法。又如宋明理学的建立就借鉴了佛道两家的东西。 如此一来,儒家“道统”就可以扩展为中华“道统”,而确立中华“道统”的过程,不仅是合儒、道、佛三家为一体的过程,也是确立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过程,还可能是为融合东西方文化、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做准备的过程。 何谓中华“道统”?中华“道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贯穿中华文明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体现在儒、道、佛等各家先贤的实践和典籍记载之中。中华“道统”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内求修身,知内达外,彼此合一,天下为公。 (老平 2012-8-3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7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学》修身讲座1:根于古典,立足现代
热度 6 老平 2012-7-31 09:08
《大学》修身讲座1:根于古典,立足现代
在正式讲述《大学》的具体内容之前,先谈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大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既包括古人和现代人对《大学》的各种注解、研究甚至批判,也包括人们以《大学》为理论指导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生命实践。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学》,不是仅仅指《礼记》中的一篇文章,而是涉及到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大学》的认识和实践,而这些认识和实践又打上了时代背景和个体生命的印记。 例如,我们随便翻开一本以《大学》为题材的书籍,就会发现对《大学》的注解基本源自三家:东汉郑玄、南宋朱熹和明代王阳明,而与之相应的是两汉经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我们与其说是在看与曾子有关的《大学》,还不如说是在看郑玄、朱熹、王阳明心中的《大学》,或者说是在看经学、理学、心学视角下的《大学》。 因此,现代人学习和研究《大学》,不宜强调对《大学》的所谓正统理解,而应该兼容并蓄,从中找到对现代有用的东西,并有所发现,有所前进。从而丰富《大学》这个知识体系,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努力。 第二,学习《大学》可以从修身入手。《大学》的内容丰富,它涉及到修身、教育、伦理、经济、治国等方面,因此学习《大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而修身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从修身的角度研究《大学》,有助于理解历史上各家对《大学》的解读,也适应了现代人想提高心身修养水平的需要。 《大学》修身有三重门可入:文字门、行事门和心意门,对应的方法分别为文法、行法和心法。过文字门既需要参看各种有代表性的注解,又要从不同的层次来理解《大学》的核心内容。过行事门和心意门是使《大学》修身的原理落实到行为中,内化到大脑里。 《大学》修身的三重门和三种法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融通,使《大学》修身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文法是依据,行法是重心,心法是精髓。没有文法,行法和心法就缺乏立足之地;没有行法,文法和心法就成为文字游戏和空想;没有心法,文法和行法就会僵化为条条框框,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生命活动。这个讲座主要讲述《大学》的文法,并从中带出行法和心法,以便对《大学》修身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第三,用整体观来看待《大学》。整体观是一门关于认识和运用事物整体特性的学问,它包含了古典整体观和现代整体观两部分。整体观根植于中华古典文化,它体现在道、儒、释、医、武等经典著作之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整体观认为,整体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整体可以互相转化。其中人的意识活动是一个整体,人的心身也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又是一个整体,它们分属不同的层次,但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而转化的关键在人的意识活动,也就是古人说的心意。 《大学》是中华古典整体观的一个典范,它给出了转变整体层次的一个模型,即通过诚意和正心,使人进入意识整体,进而上升为心身整体,再扩展为人天(这个“天”指社会)整体。这就是整体观对《大学》核心内容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解读。 最后要说明的是,不管是从修身的角度来解读《大学》,还是从整体观的立场来解读《大学》,都不能改变《大学》是儒家经典这一属性,也否定不了前人对《大学》的研究和实践。这些解读只能算是丰富《大学》知识体系的一种尝试,也是对目前国学热的一种补充。(老平 2012-3-14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664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广州儒家《大学》讲座拾要
热度 18 老平 2012-7-13 09:46
广州儒家《大学》讲座拾要
(2011年10月29日在广州海珠区图书馆作儒家《大学》讲座) 一.开场白 刚才我问了一下,发现不少朋友没有接触过《大学》。有一位朋友说:“我还以为是关于大学教育的讲座呢,原来是关于国学方面的东西。”看来有些朋友对儒家《大学》比较陌生。其实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接触到与《大学》相关的东西的。下面从四个方面来举例说明。 1.《大学》与日常用语 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其中四书之一就是《大学》;比如成语“心不在焉”,它出自《大学》正心的内容;又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来源于《大学》,属于八目的一部分等等。 2.《大学》与校训 校训往往反映一间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精神追求,中国不少大学的校训也与《大学》有关。如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河南大学的校训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两者都源自《大学》的三纲;如香港大学的校训是“明德格物”,它一半出自《大学》的三纲,另一半出自《大学》的八目;又如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校训是“穷理致知”,其中的“致知”也是《大学》八目之一。 3.《大学》与中国近代历史 《大学》三纲之一是亲民,也作新民,有使民众革旧立新的意思。“新民”一词在一百年前曾被多次使用,使中国近代历史烙上了《大学》的印记,例如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梁启超,他曾创办《新民丛刊》,并刊载了他的论文《新民说》,对当时的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参与创办和领导了湖南“新民学会”,这个学会孕育了一批著名的共产主义者,如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罗章龙、李维汉、谢觉哉、向警予等人。 4.《大学》与西方科学 大学八目的前两目是“格物、致知”,历史上对“格物、致知”有多种解释,到了清代,有人把西方传入的物理、化学等学问统称为“格致”。“格致”就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因此,当时的自然科学家被称为格致家。 到了现代,“格物、致知”的说法仍然为一些科学家所沿用,如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说道:“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观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来描述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索,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试验。” 二.《大学》的背景知识 1.《大学》的出处 首先,《大学》不是一本书,而是儒家经典《礼记》里的一篇文章。《礼记》是一部孔子弟子、门人以及后学者论述先秦礼制的文章集,在历史上,《礼记》有两本,一本叫《大戴礼记》,一本叫《小戴礼记》,它们分别是由西汉时期的一对叔侄选编的。叔叔叫戴德,侄子叫戴圣。《大学》出自《小戴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小戴礼记》比较出名,里面有后人比较熟悉的《大学》、《中庸》、《礼运》等篇章,现在人们说的《礼记》通常指的是《小戴礼记》。 其次,《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易》、《诗》、《书》、《礼》、《春秋》。前面说了,《大学》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到了宋代才被单独列出,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完成这件事的人是南宋大儒朱熹。 (曾子与曾祖父) 2. 《大学》的作者 小时候回老家,前辈告诉我,你是曾子的后代,长大以后要想把事情干好,要“三省吾身”,要读懂《大学》。前辈说《大学》里面有曾子的修身心法,《大学》是老祖宗的东西。因此从曾氏家族的立场来看,《大学》的作者是曾子。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末期鲁国武城人,就是在现在的山东境内。历史上称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曾子就是孔子众多学生中比较出名的一个,被后世尊为宗圣。曾氏家族认为,曾子留下了两个重要的述著:《大学》和《孝经》。而曾子为后人所熟知的是他的孝行和一些言论,例如三省修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后来我知道,关于《大学》的作者是有不同说法的,《大学》的作者起码有四种可能:孔子,曾子,子思,汉代儒生。在这四种可能当中,前三种都与曾子有关。其中孔子是曾子的老师,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也是曾子的学生。 3. 《大学》的版本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一个版本是古本,它出自《礼记》第四十二篇;另一个版本是改本,也叫朱熹本,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这两个版本的主要区别有三点:第一,古本不分章节,改本分章节,朱熹把《大学》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是孔子之言,曾子述之,传是曾子之意,门人记之。第二,改本改动了个别字眼和一些文句的次序。第三,改本增加了“格物致知”的内容。 由于自元明以来,朝廷的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依据,因此改本和朱熹的注解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老家的前辈用的是古本,我个人认为两个版本都可以用,对现代人来说,也许改本更合适一些,因为更有条理,我们只要知道“格物致知”的内容是后来补充的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关于《大学》的背景知识,我们需要知道三点:首先,《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其次,《大学》的作者与曾子有关;再次,《大学》有两个主要版本,一是古本,一是朱熹本,朱熹本对《大学》的传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 《大学》的核心 《大学》的核心在于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这个叫法也是出自朱熹,他在《大学章句》里对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作完注解后写道:“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然后对格物、致知等内容作注后写道:“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从此以后,就有了儒家三纲八目的说法。 对于三纲八目的理解,难点在于三纲和八目中的格物、致知,难就难在历史上对它们的注解不唯一,并存在争议。下面试作一下简要介绍:(1)明明德:一种是指彰明光明的德行;另一种是指明了意识本有的灵明状态。(2)亲(新)民:一种是指亲近民众;另一种把“亲”理解为“新”,解释为使民众弃旧图新。(3)止于至善:到达最完善的境界。什么是最完善的境界呢?一指使明德和亲(新)民结合为一体,一指到达中庸的境界,一指到达大公的境界。(4)格物:一种是指研究事物;一种是指穷尽事物之理;一种是指去除心中不正的念头;还有一种是指使心与事物感应融通。(5)致知:一指获得知识或智慧;一指获知宇宙的本源;一指知道人本有的良知。 有了对文字的初步理解以后,再来看三纲和八目,看上去它们是两个东西,其实本质是一样的。从文字上来理解,纲原来是指渔网的总绳,可以引申为事物的纲要;目原来是指渔网的网眼,可以引申为事物的细目或要素。渔网就是由纲和目组成的,其中目听命于纲,因此有纲举目张的说法。所以要理解《大学》的核心,可以从三纲入手,也可以从八目入手。在这里,我们是从八目入手,从三个层次来理解《大学》的核心。 1.内求修身 理解《大学》核心的第一个层次是内求修身。前面说了,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八目的重心在哪里呢?就在修身。《大学》明确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不论你是皇上还是平民,做人的根本是一样的,都要修身。 什么叫修身?中国古人的修身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狭义的,身指的是形体,修身是指修正自己的身体或言行;另一层是广义的,身指的是人本身,由于古人认为人不但有形体,而且含有气和精神,因此修身是指修养自己的形、气、神。在《大学》里,兼顾了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的修身。 广义的修身包含了形、气、神三个内容,其中“神”是指人的意识活动。这在三者当中,谁是主宰?古人认为意识活动是主宰,因此不论是狭义的修身还是广义的修身,都可以而且应该以修养意识活动为主。在《大学》里,修养意识活动的重要途径就是诚意和正心,因此也叫修心。通过修心来达到修正人的形体和言行,进而提高人的生命状态,是中华古典心身整体观在儒家《大学》里的体现。 由于修身的实质是修养人的意识活动以及它的源头,而人的意识活动的本源在内不在外,因此使得中国古人的修身活动带有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内求。从《大学》以及先秦时期的各家经典论著来看,内求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的意识活动是向内而不是向外,即内求时的方向与平常相反,所以也叫“反求诸己”。二是人的意识活动是专一而不是散乱,儒家经典《尚书》记有十六字心法,其中的“惟精惟一”就是要求精神专一。 前面我们谈的《大学》修身实质和途径,是从心身关系这个角度来谈的,即通过诚意、正心来修身。按照古人的看法,修身还可以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来修身。前者是修小身,后者是修大身,前者的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 由此可见,《大学》是以修身为本,修身的实质在于修心,而修心的主要特征是内求,因此可以说,内求修身是《大学》的核心所在。 2.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这个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但后世道家很少用它,反倒是儒家用得多,而且成为了儒家学说的纲要。明代思想家李贽就曾在《四书评•大学》里写道:“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内圣外王,具备此书。”他认为《大学》是关于内圣外王的学问。 内圣是指具有圣人的修养,也就是要有高的修身水平。外王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能够推行王道。王道就是仁政,与王道相对的是霸道,霸道是不仁之道。另一种是指生命力旺盛,不论在哪一个领域都能出类拔萃。《大学》主要是指前一种含义,即内有圣人气象,外能施行仁政。 就《大学》来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于内圣的内容,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外王的内容。从三纲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明德,后者属于亲(新)民;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知内,后者属于达外;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内求,后者属于外求;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修己,后者属于治人。 《大学》认为,八目之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后者以前者为条件,如修身是齐家的前提,齐家是治国的前提。推而广之,内圣是外王的前提,认识自己是认识别人的前提,管理自己是管理群体的前提。这就意味着个人与社会是同构的,人可以通过调整自身来影响环境。这就是先秦儒家整体观的另一种体现: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儒家的学说最后是要落实到社会活动中去的,正心修身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内圣是为了外王。 3.人生三鼎 (人生三鼎示意图) 前面我们从八目入手,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大学》的核心,一个层面是内求修身,它把八目归结为一个核心,就是修身;另一个层面是内圣外王,它把八目归结为两个核心,一个是修内,一个是治外。下面我们来谈第三个层面,就是人生三鼎,它把八目归结为三个核心,一个是修身,是对自身形、气、神的修养;一个是治学,指学习和研究知识;一个是用世,是指进行社会实践。 所谓“鼎”是指容器,三鼎分别装载了古人重视的三类东西:修身、治学、用世。从后人的角度来看,八目中的格物、致知属于治学的内容;诚意、正心、修身属于广义的修身内容;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用世的内容。 三鼎装载的东西越多,说明人的成就越高,最高的成就是三鼎满载,称为“三不朽”。“三不朽”的说法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就不会被后人忘记,这就叫“三不朽”。而“三不朽”的顺序是先立德,后立功,再立言。 如何才能做到“三不朽”呢?古人认为需要从修身、用世、治学三方面下功夫,其中立德与修身有关,立功与用世有关,立言与治学有关。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三不朽”的人不多,由于道佛两家不强调用世,因此难以谈得上立功。站在后世儒家的立场来看,明清两代能够称得上“三不朽”的,只有明朝的王阳明和清朝的曾国藩。 人生三鼎把八目归结为三个核心,请看这个三鼎图,三个鼎排列成为一个三角形,其中修身鼎在左下角,表示修身是基础;用世鼎在顶端,表示用世处在人生的高峰;治学鼎在右下角,表示治学是修身的延伸。这种排法反映了儒家的价值观和先秦儒家学说的次第:以修身为本,通过修身把治学、用世结合起来,目的是要建功立业。 这个三鼎图的出现,改变了《大学》八目原有的直线递进序列:先治学,再修身,后用世,而是可以相互为用。例如,治学一方面可以作用于修身,另一方面可以作用于用世;反过来看,修身也可以作用于治学,用世也可以作用于治学。三鼎图给当代人的提示是:当一个鼎出了问题后,除了可以从这个鼎本身进行调整外,还可以通过其他两个鼎来调节。例如当我们在事业上遇到瓶颈的时候,可以通过强化修身或加强学习来突破困境。 以上内容就是对《大学》核心的三层次理解,这三个层次是从点到线再到面。内求修身是一个点,内圣外王是两个点,然后连成一条线,人生三鼎是三个点连成一个三角形,成了一个面。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三个层次的背后是中华古典整体观。 三.《大学》的心法 所谓《大学》心法,是指《大学》文字里记载和隐含的修身方法,由于这些方法着眼于人的内心活动,因此叫做心法。从整体观的角度来看,心法就是关于运用和修养意识的方法。《大学》的心法是通过调整意识活动来修正自身的言行举止、提高自身的生命功能,进而影响周围人群,管理或服务社会。 有朋友说:只听说过道家和佛家有练功方法,儒家真有练功方法吗?我个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先秦儒家有练功方法,它的方法就叫做心法。儒家最早的心法叫做十六字心法,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个心法出自《尚书·大禹谟》,《论语·尧曰》、《荀子·解蔽》也有相应的论述。 这个心法谈到了“人心”和“道心”的区别,指出变“人心”为“道心”的方法有三个,就是“惟精”、“惟一”、“执中”。从儒家的立场来看,这些方法就是修身的方法。关于这个十六字心法,不是我们今天谈论的重点,等以后有结合再来说它。我们今天要谈的是《大学》的心法。 《大学》的心法包括格物的方法,思得五步心法(定、静、安、虑、得),慎独的方法,正心的方法、去偏的方法等。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两个心法,一个是五步心法,一个是正心的方法。 1.思得五步心法 思得五步心法来自《大学》前面的一段文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段文字隐含了古人思考问题的五个步骤,就是定、静、安、虑、得,按照五个步骤去思考,就有可能得到出合适的结果。这个五步心法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而且有利于我们心身和谐和内外平衡,所以说它是一种修身的方法。 五步心法的定、静、安、虑、得对应着人的五种意识活动状态,而实施五步心法的过程,是意识活动由动变静,再由静变动的过程,也是意识活动由外向内,再有内向外的变化过程。概括来说是收外而定内,定内而松静,松静而虚安,虚安而外虑,外虑而内得。思得五步心法既是一个修心的方法,也是一个用心的方法。它的目的不在于心静和心安,而在于心虑和心得,这是儒家修身的特点:修内是为了治外。 2.执中的方法 (故宫中和殿上乾隆皇帝的御笔牌匾) 前面说了,《大学》心法里有正心的方法。什么叫正心呢?《大学》写道:“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当人有了情绪以后,心就不能中正,而心不正则身不修。反过来说,要想修身就需要在情绪层面进行修养。 古人认为人有七情,其中又有儒家的七情和医家的七情。儒家的七情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医家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大学》这段文字说了其中四种情绪,这四种东西与人的五脏有关系。情绪本来是属于精神上的东西,但古人认为它们与人的脏腑是有关联,其中忿懥是指愤怒,与肝脏有关;恐惧与肾脏有关;好乐是喜好,与心脏有关;忧患是思虑过度,内含悲观,与脾脏和肺脏有相关。这就是中华古典心身整体观在《大学》里的具体体现。 那么怎么样才能使自己心中正呢?《大学》似乎只给出了结论而没有给出方法,其实结论里面已经隐含了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执中。为什么这样说?既然有了情绪心就不正,那就意味着没有情绪时的心是正的,没有情绪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那就是“中”的状态。 儒家的另一经典著作《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请注意,在讲先秦儒家心法的时候,认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是一脉相承的,是可以用后者来解释前者的。 从《中庸》的这两句话来看,先秦儒家认为人的精神在没有任何思维与情绪时的本然状态就叫“中”,事情来了以后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处理,无过无不及就叫“和”。因此,《大学》的正心与《中庸》的中和是有内在联系的,或者说,正心的方法就在于执中,这个执中也与前面说到的十六字心法有关。 那么怎么执中呢?方法有多种,从无形到具体,对应着时间从先秦到后世,对应着人的意识活动从简单到复杂的。具体方法有理入法,楞神法,守中法,呼吸法,发音法等。这个讲座只介绍楞神法。 楞神法就是通过“楞神”的一刹那来进入“中”。“楞神”是一种前念已过后念未起的意识状态,它是“中”的自然表现,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两个念头中间的那个空隙,并把它延续下去,就是一种“执中”。大家可以体会一下,看看能不能体会到这种稍纵即逝的意识状态,注意只要一分辨或一有感觉就不是了。 如果一下子进入不了“楞神”的状态,可以用一些辅助的方法,例如平时养成遇事先沉默一下的习惯,又比如可以从把握呼吸当中的停顿空隙入手等等。有兴趣的朋友回去以后可以自己琢磨一下。 执中或楞神有什么好处?首先,它是管理情绪的好方法,好就好在它能够“治未病”,不是等情绪起来以后再去对付它,而是把情绪直接压制在萌芽状态。其次,它像思得五步心法一样,有利于提高人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个可以从刚才说的“中”与“和”的意思去理解。 四.《大学》的应用 最后一个问题是《大学》的应用问题。其实在前面谈《大学》的核心和心法时已经涉及到了应用问题。比如人生三鼎图,可以通过三者的互动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又比如通过掌握思得五步心法来提高思考能力,通过练习执中法来强化调控情绪的能力等等。下面再补充两点。 第一点,是关于不同年龄段的修身。具体内容有:小儿修敬,少年修诚,青年修正,中年修明,老年修得。对于儿童来说,修身的重点在敬,敬是指敬长而不失童真;对于少年人来说,修身的重点在诚,诚是指诚于中而形于外;对于青年人来说,修身的重点在正,正是指心要正而路宜直;对于中年人来说,修身的重点在明,明是指心清明而事通达;对于老年人来说,修身的重点在得,得是指得于内而乐在外。 第二点,是关于情绪修养。修养情绪的目的,是使情绪平稳,以养成中和之气和中和之性。修养情绪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的是儒家的五常修养,五常修养既是修养情绪的方法,也是一种养生方法。具体内容有:仁民爱物去杀机,克除愤怒以养肝;恭敬礼让处世事,克除淫乐以养心;敦厚诚信待人物,克除谋思以养脾;见义勇为担义务,克除悲肃以养肺;睿智戒慎求蛰藏,克除恐惧以养肾。 2.古人修身的故事 就目前的国学热而言,可以从修身的角度入手来解读古典著作和人物,以丰富和深化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比如现在谈曾国藩的文章,不少是着眼于他的权谋,乐道于他的驭人之术和相人之术。如果从儒家修身的角度来看曾国藩,他是明清两代修身最为用功,也最为见效的一个,堪称儒家修身的典范。 我们前面说“三不朽”的时候曾经提到曾国藩和王阳明,其实曾国藩比王阳明更有代表性,因为王阳明是天资聪颖,而曾国藩是资质中等,大家也许听说过曾国藩少年背书的故事吧,故事说他在夜里背《岳阳楼记》,背了大半宿都没能背下来,把梁上的小偷堵在上面下不来,最后是小偷把书背下来了,曾国藩还在磕磕巴巴。就这么一个天赋不高的人能成为清朝中兴之臣,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修身下了大功夫。 关于古人修身的故事,史书上有很多记载,最后我讲一个古人的故事,这个故事与《大学》有关。《大学》在谈到诚意的时候提出君子要慎独,要求君子在没有人知道的时候要谨慎小心,做到光明正大。而《后汉书》上就记载了一个与此相关的故事。 话说东汉有一个儒家人物叫杨震,是陕西人士。他既教过书,又当过官。教书的时候学生很多,教出了不少人才,被人称为“关西夫子”。他当官的时候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为官清廉,不谋私利。 有一次,杨震从湖北调任山东,途径山东昌邑县,县令叫王密,他是杨震在湖北当官时推荐的人才。这个王县令为了报答杨震当年的推荐之恩,夜里揣着十斤金子前去拜见。杨震见面后对他说:你这是为何?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王县令回答:不碍事,夜里没人知道。杨震脸色一变: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说得王县令满脸羞愧离去。 按照《后汉书•杨震传》的记载,杨震说的原话是:“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后人把它改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把它当成是保守秘密的承诺或心理安慰,但它的历史出处却是在警醒人们“举头三尺有神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提醒君子要诚意,要慎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四知”故事。 我今天的讲座就讲完了,谢谢大家。 (老平 2011-11-12)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298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视频对话:儒家随笔
热度 5 老平 2012-6-29 08:46
视频对话:儒家随笔
(广州珠江夜景) 下面的内容是为《就书论事,明德心智》视频对话所写的部分文案。 1. 饮茶与修身养性 饮茶与儒家修身养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方面是礼,礼是儒家的核心之一,它能够调节人与人的关系。饮茶时不论是斟者还是受者都会有相应的礼节。另一方面是诚,儒家经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儒家修身的重要心法,它要求心无杂念。饮茶的内涵是品茶,品茶要求茶入口中,心与茶合。这就是一种诚的过程。还有一方面是廉,廉是儒家君子之德。茶以清香为上,官以清廉为好,以茶待客,可以体现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美德。 2. 恻隐之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就是说人人都有同情心,这个恻隐之心属于仁。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同情心,那不是他天生就没有,而是被后天的东西遮盖了。从小悦悦事件来看,那些路过而没有伸出援手的人,他们的“恻隐之心”是被各种杂念所遮盖,比如不想惹麻烦、怕被误会等等,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与近年来社会重物欲而轻道德有关。 3. 孔子周游列国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主要目的是想把仁政理念推行到各国,他从54岁开始出游,68岁返回鲁国,历尽艰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经过14年的颠簸,虽然没有哪一个国君采用他的仁政理念,但他的思想已经在各国之间得到传播,同时历练了自己众多的弟子,为儒家思想在后世的传扬打下了基础,也使他自己进入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4. 儒家说竞争 儒家也是讲竞争的,比如儒家五经之一的《周易》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就含有竞争向上的意思。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有“自强不息”一句。另外,《论语》写道:“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意思是说要争也要作君子之争,如射箭之争,射之前要拱手致礼,射之后要举杯同饮。 5. 文化与行为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谈。一个角度是理与事,其中文化属于理,行为属于事,古人主张理事结合;另一个角度是知与行,文化属于知,行为属于行,古人主张知行合一。这两个合一既是儒家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老平 2012-6-28)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55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儒家前辈说修身
热度 12 老平 2012-6-11 15:53
儒家前辈说修身
在书院里,学生向儒家前辈请教修身的方法。 前辈抬起头问:“经典里不是说了吗?你还要找什么方法?” 学生说:“我是想学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动作要求、呼吸方法、调心要领等等。” 前辈说:“《大学》里说得清楚,‘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就是儒家修身的要旨。” 学生说:“学生愚钝,没看出里面有什么具体的方法,还请前辈指教 。” 前辈说:“你不是愚钝,而是喜欢一法一术的东西,原因就是没有正心。” 学生问:“正心有方法吗?” 前辈顿了一下,然后说:“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学生又问:“这好像是在描述‘不得其正’的原因,难道这就是正心的方法吗?” 前辈反问:“把你的忿懥去掉,把恐惧去掉,把好乐去掉,把忧患去掉,你就能够正心,就能够执中,难道这些不是方法吗?” 学生再问:“怎样把那些东西去掉呢?” 前辈呷了一口茶,看着学生说:“那就需要诚意,诚意就要在慎独上下功夫。你是不是还要问慎独有什么方法没有?我告诉你,书里已经写了,慎独就是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子,要做到不欺暗室。” 学生还是不明白:“那到底怎样去修身呢?” 前辈大声说道:“在生活中诚意,在生活中正心,在生活中修身。离开了现实生活,方法再多也不是真正的修身。”(老平 2011-6-27)
个人分类: 修身养生|65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表姐和堂姐
热度 12 老平 2012-5-28 14:30
表姐和堂姐
表姐A 我第一次回老家的时候,还不大会说客家话。到了外婆家,就跟着一帮小毛头打仗扔土块,没扔几块,就把一小男孩砸哭了。那土块扔得贼准,正中小孩的鼻梁,我在小孩的身边团团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到了晚上,我在舅舅家吃饭,赫然发现那小男孩也进来吃饭,原来他是舅舅众多儿女中的一个,是我的表弟。我连说带比划地告诉大家刚才我把他砸哭了,舅舅、舅妈笑了笑,没当回事。旁边的表姐马上走过去询问查看,关心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天,我又和几个小毛头拆了一块门板放在池塘上,几个人用竹竿把门板撑到池塘中间捞鱼。表姐刚好走过,看见我在门板上晃晃悠悠,吓得脸色发白,大声呼叫我们靠岸,说池塘水深,掉下去可不得了。几个毛头给人一喊就慌了神,笨手笨脚就是靠不了岸,好不容易靠上岸了,门板一晃,我一屁股坐了下去,裤子湿透。表姐赶紧把我拉起来,问我有没有摔坏了。然后领着我回家换裤子,她悄悄地帮我洗衣服,没敢告诉大家,怕舅妈说我。这个表姐结婚后我去过她婆家,她煮了很多鸡蛋给我吃,吃不完就放在我的口袋里。 堂姐B 老家的这个堂姐能歌善舞,一屋子的人都喜欢她。她找的对象是一个军官,当时叫军队干部,是一个客家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在一个空军基地里搞技术工作。谈了几年后准备转业跟堂姐结婚,当时转业有两个去向,一个是到省城,另一个是回老家县城。这个姐夫是个孝子,想回老家照顾父母。姐夫问堂姐:“我不想去省城,想回老家,你看如何?”堂姐说:“你去那我就去那。”结果姐夫没有去省城当官,而是回老家县城当科委主任。 堂姐结婚的时候,我回去参加婚礼,他对我关怀备至。出嫁那一天,我跟着她的后面去新郎家,她到那就让我跟到那,吃饭也要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弄得婆家的人都以为我是他的亲弟弟。到了晚上,娘家的人都得回去,但她要我留下,结果那天晚上我在她的婆家留宿,住了几天后才叫人把我接回去。这个堂姐的孩子很能读书,后来是孩子把他们接到城里去了。 堂姐C 这个堂姐在老家出生,在城里长大,是我们学校里的一个年轻教师。那时候我读书不用功,教科书不看,老看杂七杂八的课外书,到考试的时候就临阵磨刀,应付过关。同事告诉她:“你的堂弟人聪明,但不用功。” 我在学校里经常碰到堂姐,她却从来不过问我学习上的事,每次见面就说:“要注意身体,注意休息,有事就跟姐说,姐帮你想办法解决。” 有时候她到家里来坐,我父母问起我学习上的情况,堂姐就说我如何聪明,如何思路开阔,好像我就是班里最好的一个学生。她称赞我的时候是不加思索的,似乎我压根就没有什么毛病似的。弄得我在旁边听也不是,走也不是。几次下来,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绝不能在学校里造次,不能给堂姐丢脸。”这个堂姐后来去了香港。 表姐D 我的姐夫都是客家人,这个表姐的丈夫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湖北宜昌,是搞水利工程的。表姐是嫁鸡随鸡,跟着姐夫离开老家去了湖北。表姐原来在家乡是一个教师,但不知道为什么工作关系调不过去,来来回回的折腾,结果在湖北成了一个无业妇女,偶尔打打临时工。但她无怨无悔,一心相夫教子。 有一年放暑假,我当了一回背囊客,从广州出发到张家界,再到宜昌,逆流而上游长江三峡,经重庆去成都再奔九寨沟。在宜昌见到表姐,表姐一听我的行程,马上变得忧心忡忡:“就你一个人一个包?半路有问题找谁帮忙?”看那样子比我母亲还要担忧。到了出发那一天,我大大咧咧地直奔悬梯,上了船回头一看,表姐在向我挥手,船至江心,表姐还站在码头上没有离开。这个表姐跟我母亲最好,却离我们最远。(老平 2010-4-28)
个人分类: 随笔见闻|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孔颜曾孟四姓一家
热度 6 老平 2012-5-28 13:51
孔颜曾孟四姓一家
(上为孔子,下左起:颜子、曾子、孟子) 儒家有四圣,分别是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和亚圣孟子。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颜子(前521~前481年)名回,字子渊。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颜子、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们都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孟子是孔子之孙孔伋门人的学生,孔伋则是曾子的学生。儒家四圣的封号基本上是元、明两朝追封的: 至圣孔子: 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封至圣文宣王;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封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至圣先师。 复圣颜子: 元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封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复圣 。 宗圣曾子: 元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封郕国宗圣公。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明世宗封宗圣公。 亚圣孟子: 元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封邹国亚圣公。 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亚圣。 字辈,是中国汉族取名的一种形式,字辈跟在姓的后面,用来区分辈分。辈分,是表示家族中的世系次第关系。字辈通常用吉祥和兴旺的字眼,呈四言或五言诗句。孔、颜、曾、孟四姓自清朝起经皇帝御批使用相同的字辈,这些字辈源自孔氏。孔氏的字辈是从明朝开始使用的,经过历朝历代皇帝的赐赠,到了清末民初字辈共达60个之多,但实际使用并为后人熟悉的是下面30个字辈: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以上字辈,有一些因避讳而作了改动,如 “弘” 改为“宏”,“胤”改为“衍”,曾氏还把“继”改为“纪”。在孔、颜、曾、孟四姓中,孔姓从第 61代、 颜姓从第 62代、曾姓从第63代、孟姓从第64代开始启用“宏”字辈的。但由于孔、颜是表亲(孔子母亲姓颜),所以颜姓一直没有使用这个字辈。 目前在网上看到的孔、曾、孟三姓名人,其字辈大都以宪、庆、繁、祥居多,如:孔繁森(繁字辈,知道电影《孔繁森》吧),孔祥熙(祥字辈,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孔令辉(令字辈,前世乒赛冠军),曾宪梓(宪字辈,香港名商),曾荫权(宪字辈,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庆红(庆字辈,前国家副主席)、孟建柱(祥字辈,现公安部部长)。字辈用得最多的应属孔氏,台湾的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在2006年就已经有曾孙子了,那是孔子第80代传人,名叫孔佑仁(佑字辈)。 知道这些字辈有什么用处呢?知道字辈就能确定辈份。在过去,晚辈见到长辈需要按辈份来称呼和招待,因此,有时候会出现老人家对年轻人口称晚辈、礼遇有加的有趣现象。(老平 2010-4-2)
个人分类: 随笔见闻|2114 次阅读|8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4 11:45 , Processed in 0.055327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