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占地面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福州四中与福州去毒社
热度 11 席琳 2016-7-3 09:06
2016-7-3 七月一号那天去了文林山革命公墓,缅怀先烈遗志,然后去位于白马南路101号的福州四中看福州大庙山和福州去毒社旧址,把门的大叔开始还坚决不让我们进,说是怕影响学生上课等等,左说右说求爷告奶都不成,给朋友在市委的朋友打了个电话,才前倨后恭热情洋溢起来。 福州四中号称建校110周年,可是在网上的历史介绍中,对福州四中的历史语焉不详,对福州去毒社也只字不提,而且福州四中也还在网上公开召集与四中建校110周年有关的校史资料: 福州四中创建于1906年,学校(本部)占地面积近29911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7235平方米。学校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拥有登高亭、登高台、诗楼、全闽第一江山石碑、钓龙井、钓龙台等十几处文物古迹,文化氛围浓厚。办学条件也想当优越,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一应俱全,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音像阅览室、校园电视台等教学设施齐全。这样一流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经百余年,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办学品位不断提升,赢得了社会与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誉。 查台江区志,知福州四中创办于1952年,来源于四所学校:福商、四端、榕工和开智等四所中学,而其中的榕工中学,不过才六十六年的历史,而创办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的四端中学,也不过六十七年的历史,创办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的福商中学,也不过七十一年的历史,只有把创办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基督教青年会书院(福商中学的前身)算进来,才勉强凑数: 清咸丰三年(1853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保福山创办保福山学堂基础上续办一所圣经斋,称福音精舍,学制3年。咸丰八年(1858年),改名格致书院,同治三年(1864年),迁往城内于山北麓。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公理会又在保福山女学堂的基础上,增设保福山女书院。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邮传部尚书陈壁奔丧回闽,与农工商部员外郎力钧、奉天河北道孙葆缙、举人林纾等在苍霞洲林纾旧居,创办苍霞精舍。“学生晨受英文及算学,日中温经,逾午治通鑑,迨夜燃烛复治算学”,林纾任汉文总教习。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后,增设学科,教习英文。因校舍狭窄,不敷应用,迁徙道山路乌石山蒙泉山馆,改名绅立中西学堂,后迁华林坊越山书院旧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称苍霞中学堂。同年,基督教青年会在苍霞洲创办青年会书院(中学)。与此同时,日本人在苍霞洲创办东瀛学校,民国6年(1917年)因福州反日情绪高涨他迁。民国7年,保福山女书院改名私立文山女子学校,学制分高中3年,初中3年。民国15年,私立育华中学在大同浦建立。民国16年,在南禅山的开智小学校,增设初中部,称私立开智初级中学(民国37年设高中部,改称私立开智中学)。民国22年,青年会中学易名为福州私立青年会商业职业学校,但初中部是普通初中。抗日战争期间,辖内学校迁往内地,抗战胜利后又迁回。民国34年,商人集资在大庙山创办福商中学,设初中部,翌年增设高中部。民国38年,乡绅人士在上杭路创办私立四端中学。至此,辖内共有私立文山女子中学,私立开智中学,私立福商中学,私立四端中学以及私立青年会商业职业学校所设的普通初中部。 1950年,社会人士在苍霞洲创办私立榕工中学。1952年,福州市政府接办福商中学,四端中学(初中部)、榕工中学(初中部)、开智中学(高中部)并入,组成福州第四中学。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所中学,也就是开智中学的历史,最让人质疑: 民国16年,在南禅山的开智小学校,增设初中部,称私立开智初级中学(民国37年设高中部,改称私立开智中学)。 也就是说,福州四中来源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增设的私立开智中学,而在南禅山的开智小学校,则是开智中学的母体。那么查福州第十四中学的历史,就发现会更有意思: 福州第十四中学办学历史悠久,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个春秋。我们前身为私立开智小学,创办于1904年,是一所集初中、职专教育于一体的多层次全日制公立学校。。。。 一百年来,我们的老师 薪火相传 ,辛勤耕耘,甘当人梯,无私奉献;我们的学生爱国勤奋,尊师守纪,团结友爱,奋发有为;福州十四中从一座古寺起步,成为福州市一所办学声誉良好的特色学校。。。。 十四中的办学与寺庙有关,即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南禅寺, 1904 年维新运动在“科学救国”的呼声中,为救国图强,废科举、办新学,选择了南禅古寺为校址,创办了这所学校,它的前身为私立开智小学,座落于古老的南禅山上,因此学校因寺而生,南禅山也因寺得名(原是无名小山)。 再查福州南禅寺的历史,记载的更为详细: 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福州私立开智高等小学堂设在寺内,殿堂诸佛像,多被封藏。翌年,群众因寺院办学,妨碍宗教活动,发生捣毁校舍、殴伤教师、逼迁学校的事件。后通过法律手段,确定整座南禅山与南禅寺均拨归学校使用,纠纷才告解决。民国后,开智小学附设初级中学, 民国6年(1917年),由于附近发生火灾,南禅寺毁于火中。后开智学校在寺之废墟上重建校舍。 1954年,改为福州市第十四中学。 那么究竟是谁最早开办了福州开智小学的呢?《 福州开智学校师生积极参加辛亥革命运动 》这篇博文中则说: 福州爱国青年张运枢、吴鼎芬、郑靳、江震哲、陈鹗、陈光、陈允、林瀚光等人,他们在城里石井巷,组织成立读书会。阅渎时报,评议时政,揭露清政府腐败,抒发爱国情怀。那时维新思想正流行,所以他们早期亦有维新思想倾向。 在阅渎时报,评议时政同时,他们也感到爱国,必须做些实事,故提出创办学校,进行 “教育救国”,开发民智,唤醒民众,才能彻底揭露清政府腐败,最终推翻满清统治。此后他们经常在城里城外寻找办学场所。一天他们在南台洋中亭南禅山边“南禅寺院”躲雨,过后觉得就借“南禅寺”来办学也未尝不可。其时南禅寺北侧僧房里,已经办有私塾学堂。于是他们征得有关部门批准后。于 1904 年,就在南禅寺将“开智学校”(即今天福州十四中学)创办起来了。为了表明办学宗旨一“开发民智,教育救国”,所以将学校定名为“开智”。 没有资金的支持和当地开明乡绅的出面,几个毛头小伙子就可以办一所私人学校,而且是福州第一所洋学堂,谈何容易。根据广西百色政协网的记载,福州私立开智小学和开智中学,以及福州去毒社,都是由福建闽侯籍商人陈大澍一手创办的: 陈大澍是商人,曾集资创办福州私立开智中学,并与同仁开办去毒社于福州大庙山。 查福州去毒社的历史: 福州去毒社第一局旧址位于福州市 台江区大庙山, 杉木结构建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福州成立去毒社, 林则徐 之孙林炳章为社长,在 南台 大庙山(今福四中教职工宿舍,及其旁小花园中)设立去毒社戒烟第一局。由于经费来源困难,去毒社于民国10年结束。198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而且如果把开智小学的历史也算进来,福州四中110周年的建校历史,就要改写成112周年了。 所以就不说也罢。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022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长春苏军纪念塔的传说
热度 22 2013-3-7 03:10
中国有几处苏联红军纪念碑.长春那坐碑上有一个飞机. 小时听到的传说是,飞机对着的建筑是当年日军的一处火力点,久攻不下.后来苏军飞行员是用飞机撞上去才摧毁的.应该只是传说. 下面是百度来的: 位于长春市中心,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 人民广场 中央,绿树和鲜花中矗立着一座标志性建筑――苏联红军烈士纪念 长春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 塔。1945年8月8日,前苏联政府发表对日作战宣言。9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同日,苏联红军调派三个方面军从东、西、北方向同时向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东北抗日联军紧密配合苏军作战,收复东北。根据延安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和命令,冀热辽的八路军挺进东北。1945年秋,东北光复后,为纪念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而英勇牺牲的苏联红军烈士,以及埋葬在塔址的苏联后贝加尔湖方面军的飞行员烈士们,吉林省人民修建了此塔。 这座具有苏式风格的纪念塔,是采用花岗岩大小方石条垒砌的,由塔基、塔座、塔身三部分组成的实心精美建筑。塔基为圆形,置于地下,面积706.5平方米。塔座为圆形,面积为314平方米,有4个台阶。其外缘筑有长度相等的6堵墙,6个通道口,墙高0.8米。在每堵墙中部有一方形石柱,柱高3米,塔座上围绕塔身修筑四个肃穆而壮美的石礅。塔身为正方形锥体建筑,锥体底层边长6米,顶层长度2米,塔体通高27.5米。塔身下面向北,第三层中部有前苏联国徽图案,第6层中部有前苏联军徽图案,塔最顶部塑有一架铁铸绿色苏制轰炸机模型,作向北展翅飞翔姿态。 塔的底层四面均镌刻文字。在北面,上有中文阴刻“苏军烈士永垂不朽”,落款为“长春市各界人民”;下有俄文阴刻“为苏联的荣誉和胜利在战斗中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在南面,上有中文阴刻“中苏友谊万古长青”;下有俄文阴刻“这里埋葬着为苏联荣誉和胜利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后贝加尔湖方面的飞行员”。东面和西面,上方分别垒砌一块方石,嵌着一架铁铸绿色苏制轰炸飞机模型,呈向北方穿云飞行姿态;下方有俄文阴刻的为解放中国东北而英雄献身的苏军23名飞行员的名字。其中西面,用俄文阴刻英勇献身的14名苏联军官的姓名和军衔、等级;东面,用俄文阴刻苏联红军牺牲的9名准尉及军衔。 1961年苏军烈士纪念塔被定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长春市政府又在塔左侧坚起用大理石雕刻的文物保护牌。每逢纪念日,长春人民都来此凭吊。当年为了解放中国东北不知有多少苏联红军战士英勇牺牲,留在了这里。苏军烈士纪念塔永远记录着那段历史。
2993 次阅读|2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18:15 , Processed in 0.02294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