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呼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五 怎样开始呼吸(二)
热度 9 有真 2013-12-5 16:32
老样子,请不要转载,谢谢。 上一节的内容,可以精简为这样的过程: 1. 欲开始呼吸,先进行嘻字决测试,据此将每人体质分成三个等级:甲乙丙等生。 2. 由丹田的直线运动,进而过渡到曲线运动。乙丙等生练习一到两月后重复 1 , 2 步骤,直至闯关至甲等。练习时间根据体质可一至数月,勿躁进。 3. 进入下一步练习。 下一步练习什么?三个方面,丹田运动,嘻嘘字决,初习松沉。 基础练习二、丹田运动 1. 与基础练习一里的丹田运动有区别,坐卧立姿均可,自然呼吸。 2. 丹田直线运动时,尽力将丹田吸向命门,稍屏气,停留在极限状态,若有打嗝等等可候气息平静。尔后丹田用力鼓出,稍屏气,停留在极限状态。重复。次数不拘,时长不拘,累或头晕即停止。 3. 丹田曲线运动 时,如上一样努劲,如摇轱辘,但吸进鼓出后可以不屏气。重复。次数不拘,时长不拘,累或头晕即停止。 4. 尝试闭目丹田运动,将注意力或称意念完全放在丹田上,至不生杂念。以上都很容易做到。 5. 再尝试在练习之始远眺美景,然后闭目,两眼视线合一垂直向下直到丹田,始终“看”着丹田,这叫“意视丹田”,同时丹田运动。这里可能出现的问题,除了打嗝放 P 以外,可能会头晕,这时就要多练习 1 - 4 一段时间,闯过关再继续第 5 步;最常出现的问题是两眼闭目看向丹田“看不下来”,总觉得有东西向上顶着。此可以练习嘻嘘字决解之。 6. 此练习可以强健腹膜,利脾肝胃肠肾,局部调理任督带冲脉,安神。 基础练习三、嘻嘘字决 此取自六字决,流传甚广。山菊姐姐曾经问过我六字决,网上能查到的资料包括马礼堂的,与胡氏内功里的身法都小有差别,因前者对于何字守何穴位,如何守,都不甚明白。 1. 坐卧立姿。 2. 平静呼吸。待呼出时默念嘻字,喉咙便有一股力量向下如注射器活塞推进,直至丹田,稍停留。重复。 3. 尝试上提会阴,绕臀收至后腰的一个点,此为命门。 。摸摸可否正与肚脐相对?呼气时默念嘘字,喉咙向下如活塞推进至命门,稍停留。如果你的身体很敏感的话,当知嘻嘘二字所调用的肌群不一,下降的路线是不一样的。 4. 此练习可初步锻炼胸膈膜,通任脉、利心脏;嘻字决利三焦,调理气机不顺 ;嘘字决利肝,肝脏疾病者,过量饮酒者,可以多练习。 5. 嘻嘘均以不累,无头晕为原则,向下努劲勿过重。呼气越慢越长越好,但随体质来,勿刻意。如果出现反应比较难受,应暂停,回到基础练习二。出现的新问题是面颊肌肉和或牙龈有向下牵拉感,口腔易溃疡,等等,此为努劲过重所致,当循序渐进,勿躁进。 以上两种基础练习至少一个月后,无任何难受的情况,方可开始初习松沉。 基础练习四、初习松沉 松沉与丹田运动一样,毕生都可以练习。 1. 立姿时,放松站立,双手掌心向内贴向大腿外侧。头颈肩臂肘手躯干无不放松。什么叫放松,你抱抱沉睡的孩子,看看她垂下的手臂就知道了。这个实质上是个植物神经放松的过程,从这里开始明确地练习控制神经活动 。 2. 慢慢步步体会身体的感觉,你会发现当肩井下沉时上肢方能好好放松,沉到哪里?沉到丹田,再沉到涌泉,躯干才能真正放松。也称“肩找胯、胯找脚”,即左右肩井连线中点与丹田,左右涌泉连线中点三点成一线垂直于地面。此线之外的身体因重心下沉,而独此线受反作用力向上。老祖宗不说什么重心什么力的,“都是些阴阳”,阴下阳上。站好后看看你的脚后跟是不是略虚,且上虚下实 。 3. 坐姿时,端正坐好,手垂下或放腿上,如上放松,肩井沉向丹田,连线垂直于地面,也称肩找胯。 4. 自然呼吸,出也绵绵,入也绵绵,能呼出到哪里就到哪里,勿强求,每日 20 分钟以上。久之 立姿可一口气呼到涌泉。 5. 除了之前的打嗝,放 P ,肠鸣音强,可能头晕头胀之外,还可能流涕,深部咳嗽,全身不定的密集针剌感 ,这都无妨。 6. 练习日久,胸膈越来越下垂,即使不用力腹式呼吸,肺扩张程度也明显增大,肺泡换气也加深,所以练习松沉一定要选择空气质量好的地方,不要把毒气也吸进那么深了。 这四个基础练习,就讲到这里了,从上一 节《四 如何开始呼吸》到现 在,差不多至少要半年到一年的练习。练习时避开极端的气候与情绪,也不用隆重其事,可以随时随地,想起来就练。 我讲得非常非常慢,因为有朋友可能依此练习,我没法身教,为安全计,还是悠着来的好。另送小贴士: 坐公交车时,开无聊的会时,工作之余,失眠时,或者特别疲倦想打盹的时候,总之你能利用到的每一片碎碎的时间,少则一两分钟,长则数十分钟都可。用你方便的姿势,侧歪亦可,闭目意视丹田 ,缓缓呼吸。若打盹,可以趴在桌上,双手叠握空拳支在脑门,闭目意视丹田。体质较虚的乙丙等生如果有不良反应即停止,只能练习基础练习一的内容。这个小功法虽然极其简单,有什么好处,你的身体会知道!
个人分类: 内家拳|487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四 如何开始呼吸
热度 18 有真 2013-12-3 17:09
如前,请不要转载。 从本章起,在薛颠拳谱之外,另加进了胡耀贞内功。胡氏内功成书虽有数本,刊行于世并不很多。 前面说过呼吸可能会引起种种程度不一的不适,不利的因素,我们要尽可能的规避。 那么在决定开始练习呼吸之前,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小测试,来决定从哪里开始着手呼吸: 1. 放松直立。 2. 平静呼吸,待呼出时口默念嘻字,边念边从喉咙向下用力,直降到中丹田 ,这有点像注射器的活塞运动,气呼尽时活塞停在中丹田处。重复 10 - 20 次。 3 .如果除了打嗝放 P 之外没有别的反应如头晕头胀,那就一天重复多次,重复多天。如果确实没有不舒服,那恭喜你了,甲等生,可以跳级。 4. 如果天数稍多就头晕头胀甚至更严重,则乙等生,如果第一天次数一多就头晕头胀,丙等生,你一定要从最基础的练起,等到确有进步后方能进行下一步练习。 你要了解的穴位: 丹田:脐内一寸三,也叫中丹田 命门:后腰与丹田对应处,或问度娘 肩井: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或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或问度娘 涌泉:踮起脚,着地的脚掌后面一线的中点,或问度娘 基础练习一 1. 甲乙丙等生必练,甲等生可以同时练习其它;乙等生必须练习一个月丙等生 2 个月以上,同时不进行别练习,尔后再次进行楼上测试,视成绩进行下一步练习。 2. 放松,静心,饭后一小时以上练习。 随时姿势,立坐卧均可。 最佳姿势,立姿。可采标准立姿或随意立姿。 标准立姿有点难度,不打算一开始就难住人,以后再讲解。 3. 直线运动: 将中丹田慢慢吸至命门,带动肚皮内陷。注意不是肚皮收缩带动中丹田内移。尔后缓缓还原。即中丹田与命门之间作直线运动。不要刻意呼吸或留意呼吸,自然而然。练习一周,无头晕头胀方进行下一步练习。而且以后亦跳过这个步骤。 4. 曲线运动: 方向为中丹田向下、后、上吸向命门,再上、前、下由命门回到中丹田若转圈然。运动宜缓一些,柔一些,匀速一些。在前腹向下的意念可以重一些,刻意用一点力;后腰向上比较容易做到,力量就自然一些。也不要留意呼吸,自然而然,身体可随着上下前后起伏,勿僵硬。 此节身体可见变化,肠鸣轰然,嗝频出,易饥饿,易口渴,肠道排气急剧,二便通畅,久之可见丹田与命门皆动。若得命门气动 ,腹内滚烫,往往大汗。 若中途欲打嗝、放 P ,应该稍休息几分钟气顺之后再开始。若肠道胀疼难受,应中断时间稍长一些,半小时或一小时以后,同时加强腹部向前向下的力量。 头晕,头胀者轻者稍歇,放慢速度,加强腹部向前向下的力量;重者中断数小时后复做,若症状仍然很重,应停止练习并告诉我,可能为高血压或三焦不通或气极虚引起。 运动的时间视体质而定,难受即停止,勿强行坚持。每天可练多次。 今天因为时间问题,先写到这儿了。这个基础练习一,不管想不想练习呼吸,想不想学内家拳,都可以练习。它的主要功效在于锻炼腹膜 ,你的胃肠肾都会受益,而且是所有心法的基础,的确是王婆最要卖的那个瓜。
个人分类: 内家拳|444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二 危险呼吸
热度 21 有真 2013-11-27 20:50
经过金庸古龙这么多年大力普及,一说走火入魔,爱坛点头儿的人肯定海了海了,咱都知道。 这个走火入魔涵盖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呼吸,静功,动功,都可能会出现。不过打坐之人,通常不用这么吓人的叫法,大多称之走偏。 我上一篇里面引用过薛颠的努力呼吸法,内有云“ 以意力向下腹用力,徐徐送至丹田 ”,这个意力,指的就是意念。呼之绵绵,吸之微微,都讲究一个缓,所以须徐徐送至丹田。 不拘是努力呼吸,丹田呼吸,还是体呼吸,都有讲究身法和不讲究身法之分。讲究身法的,那不说了,得经过严格的指点;不讲究身法的,就是坐立卧不拘,甚至意念也不大拘,那这跟普通的腹式呼吸没多大区别啊?怎么会有危险呢? 嗯,我们来做个实验。假如你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儿,二十多岁,三十出头,健健康康的,那么你自然放松站立后,轻轻吸进一口气,缓缓的呼出,呼出时将注意力从头顶经喉咙,心口,胃,肚脐内,会阴,到足底, 反复几次 ,你有什么感觉? 1. 你能不能一口气呼到足底?有的能,有的不能。 2. 不管你能呼到哪个部位,你有没有很通畅的感觉?有的有,有的没有。 这里不推荐任何年龄段的女士,元气消耗较大的中壮年老年男士尝试,特别是国外的坛友。为什么?因为: 1. 你不能一口气呼到底,甚至到肚子都极其困难。 2. 你不通畅,会有堵塞的感觉,年稍长的人,甚至会觉得堵到窒息,而且膈肌强烈的想痉挛,但是这个嗝,你就是打不出。很痛苦,我不是吓你。 假如你强行呼吸下去的话,甚至有头晕,头胀,眼胀,血压增高的现象,更重的那就难说了。 呼吸的危险,就在于这里。 小儿初生,元气完满,待成人,多损少益,渐渐的气脉雍塞,特别是任脉。我前面所说的喉咙,心口,胃,肚脐内,会阴,其实均是任脉几大要穴,十二重楼,膻中,中脘,中丹田,会阴。前四个穴位的堵塞感比起左近的穴位尤其严重,有点像几个大的关卡。坚持练习的人,其打通的顺序也是由上至下。以内功,针灸,经脉为无稽者,不知道何以解释呼吸的种种痛苦呢? 前面说的一种由上至下的呼吸方法,仅是丹田呼吸前的一个预备式,你可以称之松沉,也可以称之踵呼吸,坛子里也有不少缠师的信徒,不妨也看看缠师怎么打坐,他曾教人入门功法云: 日常,于无人处,关闭一切通讯工具,杜绝一切干扰,双脚微开与两肩宽,全身放松立,下颔微收,双眼眼光回收自然微合,念想足底至横隔膜被气充盈,气从横隔膜处向上,胸腔至头部如一气嘴,横隔膜下气息源源不断送出。 却是由下至上,含身法。 薛颠云: 丹田呼吸,此法与努力呼吸所异者,呼息下贯丹田,吸息上至心 脑 ,以心意而存于心肾 ,使气上下而往返,则精气透泥丸。神不离气,气不离神,呼吸往来通乎二源,久行此功,则丹田气充而精凝,精凝则性灵,性灵则神合一,呼吸之息如无呼吸状态 。功夫至此。然后可以进入体呼吸法矣。 缠师尚未教人呼息下贯丹田,便直接教人吸息上至心脑,非有慧根者,非精壮者,的确是更危险。他自己也承认修习一段时间后会有病而至,会全身流脓腐烂不堪。这是不是缠自己的经历不知道,但是缠界名气颇大的图表的确是如此。 那么,怎么破解呢?
个人分类: 内家拳|216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手足口
热度 33 茉莉 2013-5-31 10:14
吉宝从昨天凌晨1点开始哼哼,他一般睡觉哼哼就是因为冷,我给他盖上毯子,听他呼吸变急促,一摸发现发烧了,102.2F° 赶紧先给泰诺退烧。家里的泰诺是一年多以前的了,还差几天就过期,LG值班不在家,半夜三更也没办法只能吃这个了。小家伙浑身滚烫拒绝入口任何东西,各种引诱都不成,只管把头温计抓手里玩,那坑爹的泰诺鲜红鲜红,沾哪都触目惊心的。后来给小家伙洗温水澡的时候终于灌了5ml进去。然后把他抱我床上睡,小家伙离了小床可劲儿满床打滚的睡,我各种躲,又怕压着他又怕他踹我。(一般在温度达到顶点或者下降时,娃的手脚是热的,这时要减少覆盖帮助散热;如果手脚凉意味着温度还会升高,需要加覆盖否则娃会觉得冷)每小时量体温,在泰诺的作用下退到98F°,但不久又慢慢回升,6点的时候测出103的高温。 赶紧给LG打电话,同时又喂了最后一点泰诺,但是吉宝拒绝吃,强行喂进去又吐出来不少。8点LG交班赶回来的时候,温度降到100.9 F° 这时候我和LG开始商量去医院的问题。岛上的儿科诊所8AM~9AM有walk in门诊,但吉宝现在除了发烧没有任何其他症状如抓耳朵(中耳炎)、流鼻涕(上感)拉肚子(胃肠疾病)等。我们感觉去了诊所除了被强行检查惹得吉宝哭闹一番以外很可能得不到结果,还是被要求回家吃退烧药观察。LG认为可以做一个咽拭子或者抽血排除细菌感染,但吉宝发烧的温度又没有达到疑似细菌感染的地步,更可能是病毒感染。退一步说,即使是细菌感染,观察一下体温进程也不会耽误诊治。因此我们商量的结果是继续在家吃退烧药观察。LG去药房买了两种OTC退烧药 泰诺(Acetaminophen / Tylenol)和布洛芬(Ibuprofen)。这两种药可以交替使用,避免同一种药频繁使用对身体的伤害(泰诺对肝脏有副作用,布洛芬对肠胃有刺激作用)。喂了1.875ml的布洛芬后,9:00AM,吉宝的体温降到了98.1F° LG预约了第二天吉宝儿医的门诊。这时候把吉宝交给姥姥姥爷,我和刚下夜班的老公终于能挨着枕头睡了三个多小时。 姥姥姥爷怕打扰我们,把吉宝抱到他们屋去睡午觉。不知是因为发烧还是因为换了环境,小家伙只睡了1个小时就起来了。虽然发烧,吉宝精神还挺好,蹦蹦跳跳的,但是几乎不肯吃喝任何东西,只吃了一个肉丸和几块苹果,水和果汁都不肯喝。姥姥姥爷因为心疼,没原则的哄他,本来我规定每天看电视15分钟,尽量不玩手机,结果姥爷说生病了把手机塞给吉宝,吉宝就抱着手机在沙发上看呀看。我是十分不喜欢小孩抱着电子产品不放手的,姥姥姥爷却说这是适应潮流,总找机会满足吉宝的要求,真是头疼。 2:20PM,100.1 F° 3:25PM,101.2 F° 再次给泰诺 5ml(160mg) 可是泰诺的降温效果似乎开始减弱,5:45PM 测到体温102.5 F° 温水澡降温,18:35PM 体温略降,101.9 F° 老公夜班,晚上又是我一个人奋斗了 9:30PM 再次测到体温超过102 F°(102.1 F°),马上给布洛芬 1.875ml 布洛芬降温作用明显10:30PM,体温降至 97.8 F°。吉宝自己咕咚咕咚喝了很多水,然后倒头就睡,睡得比昨晚沉。我隔1~2个小时监测一下体温,3:30AM体温又升到101.8 F°,给了5ml泰诺,吉宝又喝了很多水接着睡 5:20AM 99.8 F° 8点多吉宝出现使劲咳嗽并干呕的现象,我们判断是嗓子出现问题,昨天的门诊预约派上了用场。吉宝此时对食物表现出一定兴趣,但如果大口吃就吞咽不下去,眼泪汪汪地咳嗽呕出来,只能小口吃了一点软饼。小家伙比昨天蔫了许多,起床后萎在沙发上,没多久又睡着了。 不过,当我们按照预约好的时间带吉宝来到门诊时,吉宝的精神又有所恢复,在等待医生的过程中还吃了一块饼干。 我们的儿医老太太很有经验的检查了一下吉宝的嗓子和手脚,立刻判断出吉宝得的是手足口病。由于这种病的潜伏期是1~7天,我们很难判断是在哪里传染的——但也没必要纠缠,因为只要宝宝接触社会就早晚会接触到病毒,即使是父母身上也可能携带手足口病毒。一般来说手足口病的病程是3-4天,手脚上的小水泡可能要1周才能消失,只要注意多喝水,体温过高的时候及时降温就好。虽然得过一次后就会终生免疫,但由于手足口病一共有3种病毒,因此不会保证第一次得过以后不会再得。好消息是,手足口病毒不会致畸,我不必和吉宝隔离。 我们还和医生讨论了泰诺的不敏感问题,医生认为应该加大1/4的计量,并给我们打印了参考剂量表和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知道了病因,再加上吉宝精神又逐渐变好,我们立刻觉得很放松。放松的结果就是人一下子顶不住了,回到家我开始觉得有类似低血压的头晕,只能躺倒,睡了三个小时,觉得好多了。全家最辛苦的人还是LG,值夜班回来不但没补觉,下午还要去开会,已经连轴转了两天,真替他担心。幸好有姥姥姥爷搭手帮忙,不然对我们一家来说真是个难关啊!最怕孩子生病。 吉宝现在逐步康复中,今天没有再给退烧药,体温在逐步降低,小家伙的免疫系统正在清除病毒,到了晚上又恢复了活泼的状态,晚饭吃了一大块鱼和米饭,并吃了很多水果。今晚还要密切观察他的体温状况,不过,已经轻松很多了。
个人分类: 日间小记|76 次阅读|27 个评论
分享 忍无可忍。。。
热度 24 sylvia 2013-3-31 08:35
终于有春天的感觉了。。。一大早起来和LD去trail走了一圈,听着小鸟在林中啾啾,呼吸着清咧的空气,嗯,要忧郁也难。 回家的路上路过星巴克,决定进去解放一下顺便买杯咖啡。 进了店,LD一推 门就进去了。我一拧 把手,啊,锁着的。 顺手敲了几下,没反应。算了,反正前面没人排队, 就等等吧。 等了一会,没人出来,拧把手,没反应。再等。。。。。 过一会,来了一个小姑娘,排在门口,看她着急的样子,我又去敲门,还是没反应。。。。。。 我终于忍无可忍,勇敢地推开了 。。。。。。。
5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什么是水性(二)——呼吸的训练方法
热度 11 code_abc 2012-3-20 09:16
因为大部分人习惯了用鼻子呼吸,将这个习惯带到水中是绝大多数人学习游泳的障碍。所以需要用一些训练来改变这个习惯,最后有些人可以形成一种本能,一落水呼吸习惯立刻自然地改变。 这里再强调一下,水中活动一定要把呼吸动作分成水里吐气,水面吸气两个动作完成。试图在水面完成整个呼吸动作是一个很坏的习惯(仰泳例外)。 最 简单的训练我们称为“浮冬瓜”,就是找一个浅水区,深呼吸一口然后屏住,蹲下双手抱住膝盖,身体像婴儿般蜷缩起来。等待身体浮出水面。这个动作很简单几乎 所有人都玩过。但接下来还有一个后续动作,许多人就没玩过了。那就是在身体浮起来后,用口鼻把肺里的空气吐出去,让身体慢慢沉到水底,再站起来出水后吸 气。这系列动作让你感受呼吸控制沉浮的特点、水中吐气的感觉。这是一个换气的半练习,练习的是在水中吐气,许多人换气的错误在于非要在出水的时候完成整个 呼吸动作,于是用鼻子呼吸的习惯很难改掉。而这个动作让你在水中完成吐气动作,站起来自然完成吸气动作。 接下来的训练是找一个齐胸深的地 方,深呼吸屏住,然后蹲下,在下蹲入水的过程中不断吐气,直到身体蜷缩成一团。然后迅速蹬腿跳起,跃出水面。出水瞬间尽力吸气(用口)。然后顺着下落的力 道重复下蹲吐气跃出水面的动作。这个动作比较接近正式的换气动作,因为你在水面的时间比较短,基本不可能做自然呼吸动作,只能强迫自己在水中和空中各自完 成一半的呼吸过程。这个动作的要领在于水中吐气要平稳迅速,出水吸气要迅急。吐气时嘴巴自然张开即可,而吸气时嘴巴需要用力张开。一开始跃出水面距离可以 大一些,当熟练之后慢慢降低高度,最后可以在深一些的水区做这个动作,每次跃起控制到刚够吸气即可。不过如果初学者要在齐脖子深的水区中做这个动作的话, 旁边必须有水性不错的人看着。这个动作其实是一个放松动作,身体只在蹬腿瞬间需要稍微用点力,其他时间尽量让所有肌肉放松。 上述这个动作还有一定的自救作用,只要水底是比较坚实的土地,我们可以靠这个动作一步步向浅水区或岸边跃进,即使一时上不了岸或附近没有救援人员,普通人可以靠这个动作在不太深的地方保住性命。再强调一点,整个过程中身体保持放松,这样可以坚持很久。 呼 吸训练还可以通过玩打水仗来练习,打水仗必赢得要点是低头,张大嘴,只用嘴呼吸。这样无论人怎么泼水都呛不到你,自然立于不败之地。这同时也是换气的要点 ——低头张嘴,这样迎面的水就不容易直接打进嘴和鼻子里,而张大嘴则不容易把吸气变成喝水。熟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在换气过程中嘴里可以一直含着小半口水, 这样就更呛不到了。 以上我提到的训练动作都需要在游泳池里进行,旁边必须有人看着,切记。
个人分类: 随笔|1184 次阅读|4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 15:32 , Processed in 0.02674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