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加勒比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三,沙滩冲浪有感
热度 7 阿夏 2014-1-5 09:16
去年十一月吧, 参加游论去加勒比海。有一天安排沙滩游泳,冲浪。不小心呛了口水。上岸就胡诌了几句: 投身浩淼大西洋,纵是无风浪亦狂。 偶尔回头呛口水,人生酸苦此时尝。 有意经营而韵味甚少。( 1/4/2014 )
511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吃货的奇幻漂流 之一(超多美食图,空腹慎入)
热度 89 爱菊轩 2013-9-4 09:17
我这笔加勒比海邮轮游记很散,没有按照常规时间顺序,而是跳跃式地每一集突出一个主题。 今天的主题是这次旅行的重中之重——美食。 因为豆包儿同学的配合,我们在船上的正餐厅连吃五天四道菜的大餐,晚餐没有去混过自助餐厅。 登船日 今天的着装要求比较宽松,因为有些旅客的行李还没有送到船舱哪。 豆包儿同学穿水手服,纪念她人生第一个航海日 我们的行李已经到了。 在船舱里等着妈妈换衣服的时候,豆包儿抓着爸爸的手机耐心地玩打电话游戏 进了餐厅,服务生已经把豆包儿的高凳都摆好了,立刻就上了面包和冰水。 面包有两种可以选择,包包都喜欢吃,一次干掉一个不成问题。 她可是真饿了呢。 爸爸没那么讲究,还穿他登船时候的休闲装 妈妈很臭美地换了套黑色的宽松大摆式的裙装,稍微打扮了一下 包包一边啃面包一边跟爸爸妈妈互动 爸爸的头盘上来了,熏鸭脯配凉拌粉丝。据说是中国菜,我看不像,但味道居然很不错 每天菜单上总有一款“你想尝试但是之前从来不敢试”的菜,今天是法式烤蜗牛,我点了一份。 虽然豆包儿的伙食包括在船票里了,但为了避免浪费,我每天基本上都只给包包点个浓汤,再让她从爸爸妈妈盘子里蹭点主菜就差不多了。 我尽量点水产,今天点了煎罗非鱼片,配上那个茄科植物大荟萃的浇汁还是很好吃的。 包包爸爸点了烤猪排,嫩而多汁。 包包喝番茄牛肉浓汤,还吃了几块鱼 下午在自助餐厅吃的比较多,再吃甜点就有罪恶感了,所以果断撤退,去剧场看欢迎表演。 包包对这种场面还挺好奇的 不过美国式的狂欢太吵闹,我们拎着豆包儿提前退席了。 回到舱房里,床上的毛巾造型是兔子 包包洗澡之后刷了牙就乖乖地准备睡觉,看到爸爸妈妈也跟她睡在一起,高兴得直打滚儿 海上第一天 今天晚餐的着装规定是盛装,所以全家穿礼服。 豆包儿妈妈穿海蓝色礼服 豆包儿爸爸穿西装 豆包儿穿她的小旗袍 爸爸妈妈点了红酒 豆包儿也有的喝,水 头盘还没上来,豆包儿忍不住先吃面包,饿了 妈妈点了希腊沙拉 爸爸点了烤蘑菇,豆包儿把上面的蒜茸面包干给吃了 妈妈和包包一人一份龙虾套餐,包包那份儿吃不完自然是便宜了爸爸 爸爸点了法式烤牛肉 包包认真地品尝大虾,表示满意 妈妈也很满意 我们这个餐厅每天都有show time——餐厅服务生集体表演助兴 包包和爸爸看得好开心 一个多小时的就餐时间对一岁三个月的小孩儿还是显得有点长,但有了这条毯子,豆包儿就能安静下来。 所以,豆包儿也能吃到甜点呢 法式甜点Jubilee 热带水果盘 吃完了之后到甲板上去散步,远处的大海上在下雨 臭美爹和夕阳留个影 然后又去看演出消磨时间,虽然包包对美国的大腿舞很感兴趣,但又被爸爸妈妈提前带出场。 爸爸去自助餐厅给包包要了牛奶 回到舱房,今天的毛巾造型是大象(更正:更可能是考拉) 妈妈卸妆,爸爸伺候包包喝牛奶刷牙洗脸睡觉。晚安包包,明天咱们继续吃货的奇幻漂流。 (待续)
个人分类: 边走边瞧|216 次阅读|51 个评论
分享 来自加勒比海的明信片
热度 100 爱菊轩 2013-9-1 12:56
这次邮轮旅行,除了爷爷奶奶遗憾地缺席之外,几乎可以称得上完美。 我们惊喜地发现包包是一个很好的旅伴——任何时候都是那么开心、对各种旅行条件的适应力很强,一点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累赘。 第一站在Progresso停靠,我们在港口面对那些无聊的旅游纪念品货摊百无聊赖之际临时加入了一个五小时城市游览团。包包在车上要么好奇地看窗外的风景,要么跟后座位的游客玩捂眼睛藏猫猫游戏,累了就靠在我怀里打个小盹儿,全程没有哭闹一声。 有几位同车的旅伴下车之后特地过来跟我们夸赞说这孩子非常安静,安静得简直让人都要忘掉她是十五个月的小小孩。但是大家显然也因此记住她——此后几天都有那天的同行者认出她来,上前弯腰跟她握手打招呼。 有了这颗定心丸,船停靠Cozumel岛的时候,我们放弃了保守计划,大胆地租了辆车开始了六个小时的环岛自驾游! 因为下船早,又避开了大多游客造访的景点,我们一家三口在这个岛上拥有了顶级的“独家”风景和“私人”海滩,每一张照片都是一张明信片! 虽然说有德国的一项调查表明网上最招人恨的事情就是秀旅行度假照,但我还是忍不住秀一下。 我特地给包包选的橙色系服装让她成为碧海蓝天中最亮的点缀,当然,还有她自始自终灿烂的笑容 每个人的人生是从那几步歪歪扭扭的足迹开始的,走过的沙滩会忠实地记录下来 虽然时而磕磕绊绊,但是会越走越稳 从来不奢望征服大海,但可以挑战自己 大浪袭来的时候,还有妈妈的手可以依靠 其实,在妈妈眼里,包包和爸爸才是最和谐的一对儿! 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忍不住会感慨因为有你们组成的这一幅幅风景,我的人生才变得更加美好和精彩。
个人分类: 边走边瞧|272 次阅读|69 个评论
分享 加勒比海游轮之旅(二)
热度 81 茉莉 2013-5-15 14:14
加勒比海游轮之旅(二)
上一篇 加勒比海游轮之旅(一) 昨天码字到很晚,早上一睁眼,LG就笑眯眯地纠正了我一个关于船卡的小错误:船卡上只有持有者的姓名,并没有房间号。我找出船卡一看,果然没有。LG说,这是为了防止有人丢失船卡后,被捡到的人侵入房间。我点点头,但接着又想到,船卡和信用卡是挂钩的,捡到船卡的人虽然无法侵入房间,但可以刷卡消费啊。LG说,上船的时候每个人的照片都和房卡挂钩了,所以消费的时候刷卡,收银机的屏幕上会显示照片。下船前一天,LG用我的船卡在photo center(照片中心)买照片的时候就被收银员狐疑地审问了一下,好在当时我推着吉宝就在不远处晃,收银员确认了一下才把照片卖给LG,否则恐怕要直接呼叫保安扭送游轮派出所了。 船上有照顾宝宝的day care,但是只收2岁以上的宝宝,2岁以下只能由家长陪同早上10点以前去玩一会儿。day care的老师每天组织孩子做游戏,画画等活动,最晚可以到夜里3点。每个孩子会发一个专门的标志手环,另外父母可以得到一部专门的步话机,以便day care随时和父母联系。吉宝差了一个多月到2岁,尽管人家也给了手环步话机,却不能参加活动。 船员们总是忙忙碌碌,笑容可掬,可以感受他们每个人都尽力传递着快乐的信息。受到感染,每个乘客也都兴高采烈,船上是满满的正能量。直到下船我们才惊讶地发现,尽管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网络全程下来要一百四十多美刀,就当没有了呵),但这八天的海上世界里每天都感觉到愉快和充实,仿佛到了一个与俗世烦恼完全无关的世界,整个人得到了完全的放松。 诚然,这样的服务不是白来的,除了船票外,乘客每个人每天要从信用卡上被扣刷10元钱的小费,据朋友说,下船前还 会有专门的信封送至房间,乘客可以随喜放入额外的消费奖励服务好的船员——不知为什么,最后我们没有收到这样的信 封。不过,因为服务质量高,虽然银子哗哗的溜了出去,还是会令你感到物超所值。 回雪个,用google把这几天的路线整理了一下,这条航线应该算是南线。 2013年 5月6日 day 2: Fun day at sea 一觉睡到自然醒! 推开阳台门,空气依然有些凉,但已经比昨天好多了。向外望去,禁不住发出一声“哇!!” 真正的蓝色的海洋!! 我曾经坐过从大连到天津的海轮,渤海湾深处的海水是碧清的绿色,而这次,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湛蓝的海水,就连翻起的浪花也都是蔚蓝色的!此时只想到一首歌——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http://211.89.225.146/audio/zzypjm/ypsjzzjm/yyl/zgyy/wazlsdhy_hyzzh.wma 抓到一只小偷渡客 午饭我们选择了室外BBQ,不过不怎么和我们的口味,大家一致同意以后还是吃自助餐更好。 饭后老公在阳台上看了一会儿专业书 这是几天来LG唯一的一次认真学习。虽然对着蓝天大海看书是在是很惬意的感觉,虽然上船前曾经信誓旦旦的要在海上安然读书,但。。。诱惑真的太多了。比如,中午顶楼游泳池畔就举行了一场热热闹闹的胸毛比赛,参加者极尽搞怪,跳舞扭屁股是热身运动,学狗学大猩猩各显其能,最后的胜出者是一位连肩膀上都长满了“胸毛”的大叔,照片我没拍,实在有点惊悚,大家自行想象吧。 到了下午阳光更好,气温逐步提高,带吉宝到游泳池去趟水,还有薯条饮料伺候。 晚餐前我们先去剧场看了演出。演员不多,来来回回只有2名歌者,10名舞者,但是灯光效果舞台效果绝佳,歌者舞者不断换装在各种场景下劲歌热舞,效果爆棚。可惜演出禁止拍照,无缘和大家分享。 今天的晚餐是这段旅程第一次正装晚宴,并可以会见船长。男士要求至少衬衫领带,禁止休闲装,女士不可以穿短裤。本来我们已经以为自己穿得算得体了,可看到很多老外男士全套西服革履绅士帽,女士晚礼服袒胸露背,我们立刻觉得自己穿得简直太随便了。 今天的主菜有龙虾,每个人都点了一份。 饭后大厅里到处都是穿礼服留念的人,给我亲爱的老爸老妈也捏一张。 到甲板上溜达溜达消食,我也来一张留念。 拉上一些酒吧里的胖胖们垫背,以免显得我太胖。 需要消食的人很多,小舞厅里主持人带大家跳集体舞为乐。看得我在旁边很眼馋,下次再坐游轮一定参与。 主持人邀请几名观众玩air guitar(空气吉他)游戏 第一个表演的鸡冠头,中规中矩 第二个胖胖,非常卖力 第三个闷骚男,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他 可是,他突然来了这么一手。。。 主持人请大家以掌声和欢呼声作为投票,闷骚男无可争议的获胜了!奖品是一瓶带有Magic模型装饰的香槟酒。 屏幕上显示游轮已经开到这里了。 回到房间,今天的床上是一只小青蛙 吉宝的玩具被摆成很有爱的姿势,服务员真可爱。 带着愉快的心情入梦,晚安,明天见 (未完待续) 下一篇 加勒比海游轮之旅(三)
个人分类: 休闲旅游|170 次阅读|27 个评论
分享 加勒比海游轮之旅(一)
热度 92 茉莉 2013-5-14 14:59
加勒比海游轮之旅(一)
来到德州,守着游轮码头住了将近三年,每周看游轮出港进港,看游客熙熙攘攘,坐游轮的朋友迎来送往地接待了好几拨,这次终于我们也要坐上,开始我们八天七夜的加勒比游轮之旅了。 我们选择了5月5号从Galveston码头出发的嘉年华(carnival)公司的魔幻号(Magic)。这是一艘2010年下水、2011年投入使用的新船,长1004英尺(306米),有14层甲板,1823个客房,载重1万3千8百吨。有趣的是,标注的甲板楼层里没有13层,而是从12层直接跳到14层,有人说海员尤其迷信,看来是真的呢。Magic能同时容纳1367名船员和3690名乘客,目前是Carnival公司的第二大游轮。 Magic号标准照 舱房有四种选择: 内舱(Interior):优点是最便宜。缺点是没有窗,就像小黑屋一样,没有自然照明和通风。主甲板下层和各层内部都有内舱分布。 海景房(Ocean View):比内舱房价格略高,有窗。但是窗是封死的不能打开,依赖空调通风。分布在主甲板下层两侧和底层甲板的前后端。 阳台房(Balcony):价格又高一等,顾名思义有自己的阳台和外界相通,分布在6层甲板以上的两侧,层数越高,相应的价格也要加一点钱。(注:Magic号还有一种叫做cove balcony的房间,这种房间只在主甲板下层两侧有一些,有向内凹陷的小阳台,位置低,房间数量也不多,价格介于海景房和阳台房之间。我们开玩笑叫它洞房,说是新婚夫妇必选) 套房(Suite):最贵,数量最少,仅位于高层甲板两侧。 关于舱房的选择见仁见智,舱房只决定了你住宿的环境,而所有人在游轮上得到的服务是平等的。有些人认为,坐游轮主要是享受娱乐服务而不是睡觉,因此选择最便宜的内舱房最为经济实惠,你可以一整天在游轮上到处游玩而不回房。但还有些人认为,坐游轮就是为了舒适享受,如果每天为了不呆在狭小的内舱而被迫游荡在甲板上终归不爽,因此宁可多加一些钱选择阳台房。而海景房算是折中的选择,但我感觉海景房的窗子很小,在其中仍然有坐井观天之感,其实比较鸡肋,还不如省一点钱住内舱每天去甲板晒太阳,或者再加一点钱升级到阳台房了。 我们这次,一来算是离开德州前的纪念之旅;二来要感谢我父母辛苦帮我们带宝宝;三来这次假期正好赶上我过生日,因此老公果断否决了我一间阳台房一间内舱的提议,直接定了两间阳台房。事实证明,这个英明神武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每个人都很享受旅程。 2013年,5月5日 day 1 出发 今年德州的春天格外寒冷,前几天甚至创下了历史同期最低温度,出发的这一天气温依然清冷,要穿长袖才能出门。也恰好因为如此,温暖的加勒比令人格外期待。 根据去过的朋友介绍经验,由于几千人同时登船,要不就早去,要不就晚去,否则跟着大部队排队检票出关很浪费时间。由于我们占据地利,所以11点钟就出发,赶12点的登船check in.出门前,老公让我从公寓的阳台向游轮停泊处照一张照片,这个景象我们已经看了三年啦。 码头一如我们熟见的熙熙攘攘,巨大的游轮安静地舶在那里,卸下上一批心满意足的旅客,迎接新一拨充满期待的游子,这一次,我们也在登船的队伍当中了。刚下车行李就被行李员接走,当然,是要一点小费的。排队等候安检,揣着小茉莉的我被照顾单独手检,被拿着仪器的工作人员扫了一遍放行。 接下来就是呈递各种文件,换船卡。每个人名下都有自己的船卡,上面有你的姓名和房间号码,连吉宝也不例外。登船卡除了作为房间门卡以外,还集登船证件、信用卡等功能为一体,后面到达游览港口靠岸,全凭船卡上船下船而不需要其它的身份证明;由于船卡和我们的信用卡挂钩,在船上的一切消费也可以刷船卡记账。 船卡也分三六九等。这是在网上找到的船卡图片,人家这是金卡,证明已经多次乘坐游轮了;次一等的是红色卡,而我们这样第一次乘坐的菜鸟拿到的则是蓝色卡。 领到船卡后游客们在等候区分组等待登船,一组登船后工作人员就会大声喊出下一组的组号,并问are you ready to have fun?(准备好开心的玩了吗?)被叫到的乘客大声欢呼回答:yeah!气氛一下就出来了。 登船前第一次刷船卡的时候,安全人员会给每个人照相,你的形象从此就和船卡挂钩了。 走过漫长的甬道!行李们也在默默等待着登船,再被服务生运送到主人的舱房 进入船舱,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位于3层的主甲板大厅。 观光电梯,最高可以到12层 从5层看主厅。5层是主要娱乐层。主厅的中央是个吧台,上方有个小演出台,每天有歌手现场演唱。主厅的两端分别是晚餐餐厅和剧场入口。 我们的房间在7楼,一眼望不到头的甬道 房间比想象中宽敞许多。没拍太多细节,借用两张网上的pp,房间是一模一样的。 阳台 我们的房间在码头一侧,从阳台向下看,工人们正在忙着把补给装船 去10层的自助餐吃午餐,这是自助餐一角,供应印度菜,咖喱鸡挺好吃,就是真辣啊。图片来自网络 10层的船尾游泳池,尽管天气依然清冷,但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进去泡了。图片来自网络,可见满眼的白肉啊白肉 (蒜泥在哪里??——by大地窝铺) 吃完回到房间,吉宝开始睡午觉,姥姥留下陪宝宝,其余的人参加船上的统一逃生演习。演习结束回房间躺在床上,突然船体开始嗡嗡震动,心中一惊,这船噪音要是这么大,这几天可咋过!冲到阳台上往下看,船竟然是横向离岸的,搅起浑水无数。 好在离岸后,嗡嗡的震动就停止了。原来只是侧向发动机开动的时候会有些声音。游轮开始慢慢离港。 岸边有送别的人群。当然,也有可能只是看热闹的。 咱也自我陶醉一把,向人群挥手致意。同志们辛苦了,同志们我们玩儿去了! 再见,Galveston。I'll be back。当时忍不住唱起了共青团员之歌,虽然不太应景,不过就是想唱。 看这几位的吨位,不过对于Magic来说,小菜一碟啦! 路过我家,拍张照片留念 离岸越来越远了 一艘护航船一直在游轮左右穿梭,及至离岸很远的地方,它才打了个好看的弧形,转身而去。 甲板上气温依然很低,躲在房间床上,手握一杯热巧克力看海,美好的旅程刚刚开始。请忽略吉宝的小袜子。这小子刚一上船就迫不及待地跑去趟水,于是鞋袜统统湿透了。 晚餐餐厅,每天可以享受头盘、主菜、甜点,菜单每日更换,而且费用包含在船票里。吃喝7个晚上的后遗症之一就是,下船后去餐厅吃饭差点忘记还要付钱。(图片来自网络) 随便拍了几道开胃菜,没有都拍 晚餐后回房间整理行李,再到处逛一逛,ocean plaza乐队在。演唱,piano酒吧一群橘衣夕阳红团在唱歌,歌手也换上了橘色T恤,我差点以为他也是参加夕阳红的。卡拉ok有乐队现场伴奏,上台唱歌的人个个功力不俗,主持人是个搞笑的gay,光看他在那里扭来扭去的鼓掌造气氛就很有趣回到房间,床上躺着一个可爱的浴巾小狗 夜晚的大海一片漆黑,远远能看到一些别的轮船的灯火,感觉并不孤独。第一天,在平稳安静的环境中,一夜好梦 (待续) 下一篇 加勒比海游轮之旅(二)
个人分类: 休闲旅游|193 次阅读|59 个评论
分享 和雪个,给大家看看加勒比海游轮上的西瓜雕刻
热度 31 茉莉 2012-5-25 13:46
和雪个,给大家看看加勒比海游轮上的西瓜雕刻
个人分类: 趣闻趣文|76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早期到达加勒比海的华人
热度 30 草蜢 2012-2-29 09:43
1840年,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用坚船厉炮打开了中华帝国的大门。 南京条约的签订开放了广州以外的沿海城市。中外贸易的重心开始了北移。 这对原来垄断大清帝国对外贸易的两广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原来依靠对外贸易的人口开始了大批的失业。。。 资源的日益贫乏也加剧了客家—本地的械斗。 此时,落地秀才,客家人洪秀全出现了。。。 随之而来的战乱中,许多中国东南地区的人民开始大规模滴“走出了国门”。 英帝国在1807年 禁止了奴隶交易。 然后在1833年 通过了彻底废除奴隶制的法案。 严重依耐奴隶劳力的加勒比海庄园经济立刻面临了 劳工不足的局面。 来自中国南方的契约奴工正好弥补了殖民地的劳工空缺。 陈友仁 的 父亲Joseph Acham ( 阿陈 ),一个曾经 参加太平军的 广东客家人 , 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 。 为了逃避官府,阿陈将自己卖为契约奴工,带着一根木腿上了前往加勒比海的船。 阿陈在牙买加下船,开始了他在异国他乡的契约劳工生活。 在阿陈来到牙买加(Jamaica)做苦力的时候,另外一个中国广东客家家庭移民从巴拿马(Panama)到了古巴(Cuba),然后又到了法属殖民地馬提尼克(Martinique)。因为法国殖民政府的规定,新移民一定要是天主教徒,这家中国人接受了洗礼,将原中国姓氏Leong (梁)拉丁化为 Longchallon。 看加勒比海地图, 关于牙买加(Jamaica),巴拿马(Panama),古巴(Cuba),馬提尼克(Martinique)和特立尼达(Trinidad)岛的位置 梁家 有三个丫头,Marie Longchallon , Lucie Theres Longchallon 和 Angele Longchallon。 两个 儿子 Joseph Charles Longchallon 和 Alexandre Louis Longchallon。 阿陈在牙买加做满了契约奴工以后,也来到了馬提尼克(Martinique)。阿陈重抄旧业,做起了理发师。阿陈在加勒比海的迁移过程中失去了他的中文姓名。 因为当时的中国移民普遍文化不高,也不一定识字,可能他本来在客家或粤语中被习惯滴称为“阿陈”,“阿陈”就被拉丁化为Acham成了他家族的姓氏。而他的洋名是Joseph.他在殖民地档案中被称为Joseph Acham。 梁氏的大女儿Marie在快满20岁时由父母做主嫁给了阿陈。阿陈将Marie改为英语的Mary. 这是1875年 , 光绪元年。 不久夫妇迁移到了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Trinidad)岛。 阿陈很幸运滴娶了梁玛丽,梁家的经济条件比他好。 从 梁玛丽 的弟弟 Alexandre Louis Longchallon的全家福中,我们可以一睹早期在在特立尼达Trinidad岛上华人的生活 最左边后排的小女孩是梁玛丽的侄女Beatrice Longchallon Beatrice Longchallon长大结婚以后将会有13个小孩,其中12个成活。下面这张照片是Beatrice刚刚生了一半的时候拍摄滴。 慢慢滴当地的华人融入了岛上当地人口 在下图右上角是陈友仁的妈妈梁玛丽Marie Longchallon的侄女Beatrice Longchallon的孙女Marjorie Short 下一代
1919 次阅读|1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01:27 , Processed in 0.03429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