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西太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怯魅
gordon 2017-3-8 11:06
中国近代史像是一个道德故事,恶人层出不穷,小英雄们在抗争中一个一个地死去,直到最后大英雄的出现,人民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这是武侠小说的套路,呵呵 道德教化的核心是“忠奸善恶”,只要善恶两分,其它的都只是细节,只要我们是好人,那主要责任肯定在坏人一面。 “xx 党” 怪国民党,国民党怪袁大头,袁大头怪西太后,西太后怪洋人,反正 “都是你的错”。 然而学习历史,不是为了道德教化,而是为了智识教育,是为了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可“进一步思考”这本领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少年人一般没有这等耐性 ,倒是教材里通篇 “都是你的错” 更加能引起共鸣。 怯魅还来源于“去除神话”,不说神话,不说鬼话,只说人话。 “怯魅”又译为“除魅”、“去魅”,指人类在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中,逐渐排除精神体作用的一个漫长过程。 ************************************************************************** 在古人的眼里,客观世界既然象人那样不停地运动和变化,那么它必定是“活”的。春去秋来、风霜雨雪、日升月落,在古人眼里都是由某些精神体支配的原故。于是,在这些现象背后,必然存在着意志、善恶、价值和目的等因素。而它们和人类行为息息相关。天遣、神恩之类的观念遍布古代世界各处。所以,古人的自然观是附魅(enchanted)的。 在那个时期,即使奋斗在科学第一线的科学家,很长时间也是用这种眼光来看待自然。神明与精灵充斥在他们的学术作品里。古代天文学将行星运行轨道确定为正圆,是由于正圆“最能体现神的完美”。 近代科学从诞生到今天,一个主导倾向就是“怯魅”(disenchanted)“怯魅”又译为“除魅”、“去魅”,指人类在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中,逐渐排除精神体作用的一个漫长过程。 有趣的是,怯魅过程使人类 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自由意志的限制,却使得人类控制自然力量的范围逐渐扩大 。人们不再祈雨,却可以人工降雨,不再用巫医驱魔,却可以用医药治病。 在古代小说中,神迹、魔法无处不在。它们不仅是神魔小说的主要情节,即使被后人归入“现实主义”的作品,也很自然地穿插着神迹。 在作者心目中,超自然神迹本来就是世界的一部分。
11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20:35 , Processed in 0.02025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