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成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忙总关于好老师疑问的回复
热度 37 香盈袖 2016-11-9 12:53
高考成绩如果不是高中老师能力和努力的测试唯一标准,也是最主要的标准,高中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越龙门,如果不能培养出几个高考状元,探花,榜眼,无能如何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好老师,是成功的。 就我自己经历,高考成绩好,与高强度训练成正比(这个高强度不是时间高强度,而是质量高强度,例如你就算每天做一万道四则运算,对高考也没有用)。例如一个学生如果把300套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在规定时间都能完成,在不参考答案前提下,还能得满分,又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00套数学竞赛题,也能在不参考书的情况下得满分,那么他参加高考,得满分就是大概率事件。再例如,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做几百套高考语文模拟题,并写2000或3000篇高考模式的命题作文,并能获得高分(其中非作文部分满分),那么参加高考,获得最高分的概率就极大(语文不太可能满分)。 其实高考的唯一秘诀就是高强度做习题(再强调不是高密度,如何选择试题库,其实看老师水平),熟能生巧。没得其他选择。 学生做了足够强度的习题,高考成绩就看其临场发挥的心理素质是否稳定,身体条件是否足以支撑了。一般说来,取得好成绩是水到渠成的,当然对笨蛋学生除外。 至于高考700分或750分,关键看总的满分是多少,如果总的满分是900分,这个成绩不算什么,如果总分满分是800分,才算可以。当年我们高考满分500分,我们班上最高分486分(也是全国最高分,当时是全国统一高考试卷),一般人成绩也都超过425分,440分,450分的也不少。所以要教育学生看到全国水平是什么,他们才能有动力继续努力。 我一个科大数学系同班同学,他是某省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三个第一名,是华罗庚亲笔写信推荐来的(当时华罗庚还是科大数学系主任),比我年纪还小,我问过他的学习方法,他的回答是:做习题做到吐。 另外一位目前的世界知名应用数学家,院士,他的经验也是:水平靠习题养出来。 没见过足够多类型和难度的习题,学生很难有什么自信心,也很难处变不慌。
个人分类: 最美丽的事业|593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奖励方法与成绩的关系评估实验---- 在美国小学
热度 15 野草魂 2016-6-5 21:28
在美国的小学,通过计算机进行了一项标准考试。 考试前,宣布如果成绩好于上一次,将进行奖励。 奖励方法有以下5种 1 考试前发给孩子们钱(本实验为20美元),如果成绩不如上次,将被没收。 2 如果成绩超过上次,立即奖励20美元。 3 20美元将于一个月后发放。 4 成绩提高的人发给一个价值3美元的奖杯。 5口头表扬。 实验效果如下,100点满分,平均提高5到10分。有趣的是,由于奖励方式不同,效果又显著差异。 和5同样没什么效果的是3。20美元对于儿童是个不小数目,但一个月之后发放竟然没有一点效果。 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比奖励20美元还有效果的是4奖杯。奖杯象征一种荣誉,似乎不是单纯用钱衡量。 1和2之中,1的效果要远远好于2。相对于提高后奖励,不提高就收回更有效果。 这种方式实验于教师,取得同样效果,老师面对如果教学质量不高就收回奖金的危险时,全力以赴,结果学生的成绩提高了。 俺觉得这是美国实验。要是在大陆,5口头表扬也应该是有效果的,起码俺们那个时代是这样。也许时代不同了。不过从我们家小老虎身上,我觉得他还是希望得到表扬,而努力表现的。
个人分类: 教育|1025 次阅读|4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5 23:36 , Processed in 0.01873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