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适应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适应性作为一个框架
gordon 2017-6-10 09:54
适应性,跟价格理论类似 ,都是极小的信息却能够 拟合 很多事实。 非常有意思的框架,仅仅是模拟;不找原因,不“透过现象看本质” 山寨不一定不是一个好办法 *************************************************************************** “ 丧失了人生的意义而苟全性命,这才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你怎么会被这种 扯淡话 洗脑呢。 形式化,就是没有意义;你怎么会先天的认为,什么都是有目的 *************************************************************************** 世界早就进入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了。竞争呢,一直就是很激烈。 80年代的松散,也是 上层给你放的 它想给你放点水呢,你就接一点。它不想给你放水呢,就那样 *************************************************************************** 根源: 美国进入 垄断资本主义,美国是个骗子,美国所有的宣传都是假的 在冷战以前呢,苏联和美国是穿一条裤的 很简单嘛, 美国是个骗子,然后 苏联仿美国 苏联模式就是如此,画大饼,长期必然是假的。(骗你的嘛,有什么好说的) *************************************************************************** 我们能够胜利也是因为我们仿美国,我们是左派,蒋介石是右派。 而右派才说的是真话。 其实美国根本就不支持 蒋介石 , 直到 蒋介石跑到台湾以后,美国才支持他。 美国想控制他嘛 *************************************************************************** 以前,美国就是这样,因为它是个商人。 只要它和谁有竞争,就让 苏联去闹场。 资本家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也是很激烈的。 *************************************************************************** 现在,都知道 美国的宣传 都是假的吧 ,呵呵 世界就是这样 注: 当然这都是我瞎猜的,没有经过科学证明 。
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有限理性的 “环境适应性” 理论
热度 1 gordon 2017-5-9 00:32
人是如何认知的?就是适应环境的产物。 人在复杂的环境中生活,他必须适应环境,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这是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适应环境的需要使人发展了各种各样的认知技能,也使人产生了有限合理性的行为。 换言之,在有限理性条件下,最优是不重要的,漂亮是需要成本的。 约束反而是重要的,就是门槛反而是重要的。 环境适应性,老鼠反而是优秀的动物。人反而是被淘汰的 ********************************************************************** 计算机是什么? 长时记忆,短时记忆, 环境适应 信息加工过程 ********************************************************************** 人的内部表征是信息在长时记忆中存储的方式问题 因为信息存储的内部结构不能直接为人所观察,我们是不清楚的。 假设表征的方式是一张有许多节点的图,老鼠迷宫实验,通过试错以后,在脑子里形成一张地图。 我们可以 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来研究表征 。 ********************************************************************** 西蒙以前是研究 SAGE 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 的 阿伦纽厄尔 发明的 LIST 在这个项目里面,是表示 二维地图的 后来,LIST 被 Lisp 语言借用了 ********************************************************************** 计算机模拟飞机、模拟导弹,模拟 人-机 ********************************************************************** 利用 计算机模拟 来研究心理学, 心理学 家 并不知道 心理学家是在1958年第三期“心理学评论”和同年的兰德公司暑期专题研讨会上才初次了解这些有关想法的。 ********************************************************************** 虽然新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和注意,但是,它们对实验心理学的主流产生冲击,也是很晚的事情。 这种技术没有得到普遍应用,也没有被大家普遍接受,这是因为它跟 声名狼藉的内省法有某种牵连。 还跟另一件事有关,大多数心理学家不懂计算机 ********************************************************************** 可能跟另一件事有关, 脑功能磁 共振 成像 ( fMR ) 模拟方法,可能被淘汰了 ********************************************************************** 西蒙和 阿伦纽厄尔 两个人 西蒙是负责心理学,阿伦纽厄尔 是负责计算机的 ********************************************************************** 参考阅读: 《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 ********************************************************************** 表征是通过语言生产意义。牛津英语简明辞典给出此词的两个相关意义: 1. 表征某物即描绘或摹状它,通过描绘或想象而在头脑中想起它;在我们头脑和感官中将此物的一个相似物品摆在我们面前;如,举例来说,在此句子中的情形:“此画表征了该隐对亚伯的谋害。” 2. 表征还意味着象征,代表,做(什么的)标本,或替代;如在此句中的情形:“在基督教里,十字架表征了基督的受难和受刑。”画中诸形象代替,同时代表着该隐和亚伯的故事。同样,十字架只是由两根木杆钉合起来的,但在基督教信仰和教导的语境中,它承担,象征或成了代表更广泛的有关上帝之子受刑的一系列意义,这是我们能够放到词与图画中去的一个概念。 ********************************************************************** “概念”,我以前讲过。不多重复了 ********************************************************************** 讲了 表征,讲了概念,说说 这些研究的 “时代背景” 5、60年代,电视的普及。 在英美,进行大规模对 “洗脑” 的研究。 ********************************************************************** 早年就是研究如何决策的? 雷达操作员和航空中交通控制人员 如何决策? 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是,对这一过程作形式描述时,仍然不断受挫。 迷宫研究,“某种东西”帮我们选择走哪条叉路 (理性选择和环境结构) ********************************************************************** 把人的心智看作一种符号操作,或者信息处理系统。 是一种抽象,不要从字面意义上去分析 大脑的神经组织和计算机线路之间的类比 符号处理的抽象层次
2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你不抛弃,怎么能得到呢?
热度 1 gordon 2017-1-13 18:06
我们已经登上了这座山,每一步向上,我们都可以看的更远,所以我们当然要一直向上。现在我们已经在山顶了。科学已经有几个世纪在山顶了。我们望向四方,看 到有另外一个群落在云上跳舞,比我们更高。可能这是一个幻象,也可能是一种魔术。或者他们爬上了一座更高的山,我们现在看不见,因为乌云遮蔽了我们的视 野。所以我们打算去求证——然而每一步,都是在向下。我们无论朝向那个方向,我们都不可能走下这个顶峰的同时不失去我们的视野。所以我们又回到了这个位 置。我们 被困在了这个局部极大值上 。 但如果真的有一座更高峰呢?就在平原的那一边?我们去那里的唯一道路是筚路蓝缕,从山顶上走下来,趟过河床,直到我们重新开始走上坡路。于是这时你才能意识到:嘿,这座山比之前那座小丘陵可是要高太多了,我们能从这上面看到的景色要好得多。 但是如果你不抛弃那些工具,那些一开始让你成功的工具,你就不可能到达那里。你必须迈出下山的第一步。 ——莉安娜·卢特罗特博士,“信仰与适应性的视野”
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创新的来源 ——— 适应性
gordon 2017-1-3 09:30
http://video.weibo.com/player/1034:632b7eaee1ff43a798246564ce576f8b/v.swf 总有一段路需要你自己走 原因很简单,一些微小的社会变动 造成了 宏观上的巨大的变动 这也是,父辈失败,而你成功的原因 注:每个人都恪守着自己的经验,每个人都是一座 “孤岛”
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香妃的传说(转)
gordon 2016-4-1 18:59
黑猩猩是人类最近的灵长目近亲,我们发现把人类和黑猩猩相比,雌黑猩猩处于繁殖期时会发生惊人的变化。 当它们可能怀孕时,便进入了称为发情期的阶段——这期间它们排出卵子,生殖器肿胀,呈鲜红色, 并散发出极具诱惑力的气味以吸引雄性。尽管不是全部,但黑猩猩的大部分性行为都发生在该阶段,即在雌性最优可能怀孕的时期。 人类则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择偶形式。首先,女性的排卵期是隐蔽的或者说是秘密的。 不同于黑猩猩,女性在潜在繁殖期排卵时并不会伴有生殖器的显著肿大。其次,大部分人类的性活动遍布整个排卵周期。不同于黑猩猩,人类的性活动不单单集中在女性最易怀孕的阶段。 从昭然若揭的发情期到隐蔽的排卵期的转变给远古的男性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适应性难题。对于雄性黑猩猩来说,要探测雌性是否处于繁殖期很容易:它们所要做的只是寻找发情期的公开信号。然后人类的排卵期并没有公开告示,男性怎么确认女性处于繁殖期呢?简言之,排卵期的隐蔽性把问题从识别女性是否处于排卵期转移到了判断哪些女性有可能生育 —— 即判断女性的繁殖价值。 这一段在原书中是解释 “为什么男性喜欢年轻女性”,因为年轻有生育价值嘛 ****************************************************************************** 所谓香味啊,就是一些醛类或酚类,脂类、醇类,那种东西。 这种激素类的东西,反正离得远,肯定闻不到。 假的嘛,相信这种东西 ************************************************************************************* “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中自有黄金屋 , 书中自有颜如玉 ” 就是以前人穷,还酸。 穷就罢了,就不要酸了 。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AzODI3Njg=/v.swf
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脑如何产生适应性行为
gordon 2016-3-26 23:27
如果从一切细节出发,如从具体的经济过程、政治事件、文化地理、人口资源以及人们的心理性格特征出发,就等于是以无穷多的变化为起点来研究社会结构,正如 从生物体的一个个神经元出发来理解生命的学习功能一样,问题会复杂得无从下手。罗斯·艾什比(Ross Ashby)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从结构上把握这类高级行为,那么原则上我们就可以用某种实体或效应来组成表现这一行为的机器。 ************************************************************************************ 研究问题的方法,已经从实体转向了结构或者关系。 在哲学方面,罗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数学也发生了变化 那一个时代啊,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扩展阅读: 罗斯·艾什比著,乐秀成等译:《大脑设计:适应性行为的起源》,商务印书馆 ************************************************************************************ 得益于19世纪下半叶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知道神经系统是由叫做神经元的细胞构成的,这些神经元似乎像网络一样连接在一起。20世纪的进一步研究指出,这 些神经元就像开关一样,当刺激达到一定阈值时开关就被触发。[28]对于麦卡洛克和匹茨来说,这些神经元就像逻辑开关,于是他们用卡尔纳普的标注方法对神 经元进行命题逻辑意义上的建模。一个重要的、传统逻辑中并不存在的要素是,神经元逻辑存在输入与输出的延时特性。基于这样的延时,神经元就被组成为环状结 构,从而信号可以在网络内保持一定时间的有效期。麦卡洛克和匹茨的论文为这个模型定义了几个公理,并进而证明了几个定理。《神经活动中内在意识的逻辑演 算》并没有参考前人太多的成果。这篇论文注明的参考文献只有卡尔纳普的《语言的逻辑句法》、希尔伯特和阿克曼的《数理逻辑原理》,以及怀特海和罗素的《数 学原理》。 ———— 摘自 《图灵的秘密》 但实际上呢,对哲学、逻辑、数学史 了解人都知道,从实体到关系,是哲学史上的一大跨越。 数学的逻辑学派 也是划时代的。 ************************************************************************************ 生物学科的重要作用 在一封写给维纳的信中,冯·诺依曼惊叹于他们直接研究大脑这个自然界最复杂的人工自动机是多么具有雄心壮志的一项研究工作: “我们的思维,我指的是你、我和 匹茨的思维,目前为止都主要关注在神经系统上,更确切地说,是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为了搞清楚自动机及其普遍的机制,我们选择了研究大脑这个普天之下最难 的问题。事实上, 如果没有这些大胆而艰苦的研究工作,现阶段的研究人员,至少是我,对自动机这个课题的认识就会比现在混乱得多 。” 注: 生物研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说实话,中国的基础学科对生物重视不够。生物和数理化一样,属于 精密科学 (数理化、生物)
3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7 10:12 , Processed in 0.02671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