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罗斯福

相关日志

分享 胡适先生(二)
gordon 2017-1-10 12:07
对于 胡适 任驻美大使期间的外交成绩,很多人评价都不高。比如,耿云志先生就认为, 胡适 “任使四年,尽管奔波忙碌,但从纯粹外交角度看,成绩实在太平常。”(耿云志:《 胡适 与抗战》,载耿云志编:《 胡适 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202页)的确,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本国利益和国际形势,不是那么容易就为别国的外交人员所左右。 胡适 对于这一点当然很清楚。 他并不妄想自己能够转移美国的外交政策,更不妄想立竿见影、建立奇功 。即便如此, 胡适 的外交成绩也不容抹杀。人们普遍认可 胡适 在争取美援、搁置中立法案、阻止美日妥协方面的努力。 1938 年10月,日军进攻武汉、广州,中国政府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高层内部有主张直接与日本媾和的。蒋介石则希望美国总统罗斯福 出面调停 中日战事。受美国国内 形势的限制,罗斯福认为调解的时机未到,婉言拒绝了。1939年9月,欧洲大战爆发,整个国际形势都极为紧张,罗斯福“也不免手忙脚乱”( 胡适 语)。9月8日,罗斯福约见中国驻美大使 胡适 ,提出远东战事调停的可能条件,其中包括东三省由中日“共用共管”一项。罗斯福希望援引此前不久英美共用共管C anton岛和Enderbury岛的先例,由中日两国“共用共管”中国的东三省。 胡适 听 了极为着急,离开后马上去查这两个岛的情况,他发现,C anton岛九英里长,最宽的地方50码,岛上居民40人;E n derbu ry岛三英里长,岛上居民4人。C an ton岛和Enderbury岛是太平洋中的两个小岛。不论面积,还是人口,这两个岛屿显然都没法和中国的东三省相提并论。 胡适 当然对罗斯福的提议极为震惊。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前, 胡适 认为和谈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案。但在1937年9月以后,他转而主张“苦撑待变”、“和比战难”。 胡适 认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如果和谈的话,敌人的要价必然很高。日本所要求的,只是中国投降和屈服,中国无法做到委曲求全。所以,当时的 胡适 极力反对和谈。1938年11月13日, 胡适 致电翁文灏,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六年之中,时时可和,但事至今日已不能和。六年中,主战是误国,不肯负责主和是误国,但今日屈服更是误国。”(曹伯言整理:《 胡适 日记全集》第七册,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619-620页) 胡适 主张,中国无论如何都要苦撑下去,等待国际形势的变化。所谓“苦撑待变”的政策,自己能够支撑下去是根本,只有自己能够苦撑下去,才能等到国际形势的变化。就不远的前例来说,捷克为慕尼黑和谈断送的前车之鉴,更加强化了 胡适 的这一信念,使得 胡适 反对和谈的立场极为坚决。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识, 胡适 听了罗斯福的提议后当然非常着急。更糟的是,如前所述,在抗战初期,中国政府高层一直希望罗斯福出面调停中日战事。就在1939年9月28日,《纽约时报》上还登出中国外交部长王宠惠和美国合众社记者的长篇谈话,王氏公开主张美国出面调停中日战争。 在此内外夹击的情况下, 胡适 的做法颇能显示他的见识和魄力。 对于美国方面, 胡适 采取避而不见的方法。1939年9月8日以后的四十天里, 胡适 不去拜见罗斯福总统,只是托好友H ornbeck特别留意白宫的主张。 胡适 甚至也不去见财政部长M orgenthau,把借款的事情也拖延了两个星期。10月里, 胡适 费尽苦心,起草了一个说帖(M ediation)交给美国外交部,表明中国能够苦战下去,并且列出中日和谈的八点困难。 胡适 在说帖中特别指出,东三省“共用共管”的主张是无法实行的,因为中日双方实力悬殊、仇恨太深;慕尼黑和谈的前例表明,仅仅要求弱者作出领土牺牲并不足以维持和平。 胡适 起草的该说帖实际上是很委婉地否定了罗斯福的调停主张。(1950年, 胡适 写 成一篇长文“C hinain Stalin’sG rand Strategy”,文中提及了罗斯福主张东三省由中日“共用共管”的这段旧事,认为C anton岛和Enderbury岛的先例在罗斯福脑海中根深蒂固,影响了他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决策,使得苏俄在这次会议上骗取了中国的东三省) 对于中国政府, 胡适 则采取了欺瞒的做法。可以肯定,罗斯福的调停主张, 胡适 一直没有向外交部和最高当局汇报(事后是否汇报不得而知)。中国政府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有这回事。否则,最高当局是会积极进行这件事的。如此一来,中国的抗战图景可能是另外一副模样了。 胡适 这种做法,可谓是“独断独行”、“一手遮天”(余英时语)。他个人所负的责任可以说是天大的责任。我想,换一个听话的官僚或者职业的 外交官 ,是否有此见识、有此魄力,能够如此敢于承担责任呢?肯定不会。他们只会秉承上峰的旨意,不会有自己的见解,更不会实行自己的见解。这就是国士和庸人的区别。
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双面国王 —— 利奥波德二世
gordon 2016-4-25 14:40
十九世纪末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完全有理由成为一些人心中的偶像。他大力推动民主自由,在四十多年的任期内,把比利时从一个专制非民主国家成功地变成 了一个现代民主国家。他赋予每个成年男子选举权,甚至比美国提前半个世纪立法允许工人罢工。他对妇女儿童的保护领先于整个欧洲。比利时1881年就普及了 基础教育,确保每个女孩都能上到初中,并且在1889年通过法律禁止十二岁以下儿童工作。在利奥波德二世治下,国家的经济像政治一样获得了大发展,他比罗 斯福更早采取建设公路和铁路基础设施的手段来减少失业和刺激经济。   然而在非洲刚果这个比利时殖民地,确切地说是利奥波德二世本人的殖 民地,他完全是另外一个形象。刚果人,包括妇女儿童,在利奥波德二世的统治下没有任何人权,完全是奴隶。他们在警察部队的强制下劳动,动辄被施以断手之类 的酷刑,有超过一千万人被迫害致死,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利奥波德二世在橡胶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 ************************************************************************ 就是城市、农村二元经济嘛 ************************************************************************ 殖民者竭泽而鱼的掠夺,在当地造成严重的恶果。 第一, 天然橡胶林大面积被毁 。非洲人为完成重税,被迫采用快而省事办法,将橡胶树砍下来,或者剥下橡胶的 皮,这是一次性使用。而租让公司只顾眼前利益,从不培植新橡胶树。因此,橡胶林逐步趋于枯竭,产量成倍下降。以英比橡胶公司为例,1903年生产橡胶 951吨,1905年便减至358吨。 第二,象牙产量急剧下降。据统计,1903年刚果自由邦输出总额为218.4万镑,其中橡胶占了190万英镑。 第 三, 青壮年劳动力都去割胶、服徭役,农业被忽视 ,大片土地荒芜。 第四,更严重的是,土著居民人口锐减。据估计,刚果自由邦建立时有2500万人,到利奥波 德统治末期,据官方的乐观估计,人口已不超过1000万。   这就是血腥的利奥波德制度。 其全部内容可归结为一句话:运用全部现有的专制机器压榨居民 ,使 他们把最后一点东西交出来,把最后一点劳力贡献出来。它混合了16世纪海盗式殖民主义者的野蛮和残酷以及20世纪金融资本的狡猾和贪婪,是殖民史上空前黑 暗的制度。 ************************************************************************ 利奥波德对刚果拥有绝对的所有权,比利时议会根本没法制衡他。而且刚果当地根本不能自由贸易 ************************************************************************ 1903—1904年,英国人莫雷尔和凯斯门特发表一系列文章,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在刚果的暴行,引起国际社会的震惊。 ************************************************************************ 1908年8月20日,比利时议会通过由国家接管的法案。在移交之前,利奥波德急忙将23000万公顷的土地租给五家他拥有股份的私人公司。通过这一形式,他保留了大量的地产。 注: 这哥们是德国人 ,不是比利时的。只是比利时缺少一个国王,他凑个数。
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吸星大法好(转)
热度 1 gordon 2015-6-20 00:05
注:其实很简单,股市提高的货币流速都会被债务置换吸走 很多人一看到发国债,就像想到日本的滞涨(失去的20年),和美国的国债悬崖问题,其实我们不要怕,下面对于现代金融体系里面国债和财政的内涵进行详细分析,其实大家看明白了就可以避免出现日本和美国的这种局面。 首先这边讲一下国债的真正内涵,当经济下滑,那么会造成货币的流速快速降低,虽然这个时候你提高货币供应量,但是因为货币流速的快速下降会导致严重的滞涨,你会发现银行和一些财团拿了一大笔钱但是不敢贷款和投资出去,而市场又急需现金。这 个时候国债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国债的发行并没有增加货币供应量,但是是把闲置的钱进入财政部,然后财政部把这些钱花出去,这个其实就是增加了货币流速。 然后这边又要讲到财政部花钱的模式,可以大规模的基建投资,也可以去购买企业债或者给金融机构提供救助等等,前者就是当初罗斯福和日本的模式,事实证明这 个不可维系,罗斯福假如没有二战那么就是历史的罪人,日本衰退了20年这个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后者就是美国现在的模式,前面美国财政部救助金融机构以及去 购买MBS等等。 后者和前者的区别这个就是现代金融和以前金融模式的区别,这个世界从 小农经济进入商品经济,现在已经进入了资本经济,资本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区别就是:商品经济中的定价是根据供需决定的,资本经济中的定价是根据资本决定的 (供需只是制造出来的),而控制人通过控制资本的成本来调节资本的规模,通过控制杠杆来控制风险,在通胀共识之下形成信用扩张共识,然后周期性的出现风险 释放,在风险释放的过程中完成信用清算(就是不听话出局,这个就是美联储和财政部的作用)
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 03:41 , Processed in 0.02654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