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穷孩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考试其实对穷孩子是最不利的
热度 2 gordon 2016-3-15 02:54
考试其实对穷孩子是最不利的 不是句套话,很多人对此并不明白 原因在于忽视了自己的成长。因为学习已经占据了你大量的时间。 ************************************************************************************ 真正的任务是要突破原生家庭 当然教育也可以完成这个任务,但解决的并不好,限制在某几个领域内,例如当兵,或者当老师。 巴黎高工、高师的路子。 其实世界很大,还有些其它的可能性。 ************************************************************************************ 当然学习知识最快的办法是有目的性的,例如考个证 但是真要内化,还得好些年。 ************************************************************************************ 其实你的第一步不要想太多,先养活自己,财务独立,才能独立于原生家庭。 才能开启自己的人生。 当然干第一年挣不了多少钱,不要慌,多干两年,干两三年。 两三年的积累差不多够你独立原生家庭了。 手头一定要留备用资金,永远不要孤注一掷。 孤注一掷把最后的钱花完,又会回到原生家庭,因为要问家里要钱。 ************************************************************************************ 不要跟别人攀比,每个人条件不一样。 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能干个啥 想往上走呢,不一定非得靠自己 “死下劲儿” ,多交交朋友 当然朋友圈可能刚开始不会很好,但是每个人的技能都是不同的。人家用钱买,咱们没钱了,就朋友多帮衬,闲暇时间帮一下你的忙。 不要害怕求人,或者欠别人人情 都是礼尚往来的嘛, 很多人怕欠别人人情。 自己出差 ,带点当地的特产;或者自己做个饭,或者怎么样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 有师傅带是最好了。 其实上面的东西我都知道,但是我很难遇见这种人,都是从书本学的。(因为家里没有这种人,周边也没有,都是很粗俗的人) 实践我花了好些年。 注:因为家里没有这种人,周边也没有,都是很粗俗的人;一看都不是成功者。没有办法,只能自己摸索呗 ************************************************************************************ 很多人犯了一个错误,以为这也简单,那也简单。实际上并没有简单的事情。 即使是一个技能,也是要时间学会的 注:还有心太大,中等成绩估计你就接受不了。 慢慢的,我接受了自己不聪明,接受了中等成绩。 不一定成为最优秀的人,要成为比较有意思的人 。 生活充实、乐观、幸福; 屏蔽人生的苦难 ************************************************************************************ 其实没钱还有一个问题,承担风险能力低。啥都不敢去试,见事往后躲,性格内向。 大声大喊,没有什么用。 在团队里跟着别人 ,跟一段时间。有人领跑,咱就跟跑。 穷人为什么喜欢集体,就是因为钱少嘛,手头不宽余。大家凑一凑就能干大事。 所以要多参加集体活动 但实际上呢, 性格内向,参加集体活动少 。 还不喜欢外向的人。(以为疯) 老封建嘛 (各种各样的问题) 注:现在你知道老大们当年做对了啥 ************************************************************************************ 有些人挺坏的,会给你压力。这种人不理它 但是你没办法,集体活动必须得参加。 (资源少嘛) ************************************************************************************ 以前我也看不起 中等成绩, “制霸天下” 是座右铭,呵呵 其实中等成绩都不错了 尽力就好,尽力就好。(是不是尽力呢,自己最清楚了) 注:搞明白这个事情,花了好些年。 ************************************************************************************ 但你知道,有时候 “赢者通吃” ,你得拼一拼 ( 把社会资源都占了,占着茅厕不拉屎 ) “集训” 和 “针对性训练” 都要做,就是要提分。 需要攒一段时间的资源或者钱 。集中某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会突飞猛进的,这就是 “集训” 了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有针对性的练习。 注:集训的时候,跟家里人商量一下,让他们尽量照顾你一下。 因为有时候看书入迷了,会撞上电线杆什么的。 (我有一次撞树上了,鼻血流的) 家里条件不好,有时候回家还得干活儿,所以跟家里商量一下。看农闲或者生意闲的时候,咱们提高一下。 有钱人家孩子嘛,人家有清时间,还能请家庭教师。 ( 当然,我是有钱孩子 ,呵呵 ) ************************************************************************************ 好吧,好吧,我说实话吧 没有资源投入,你摸索不出来方法,你就得靠老师 那老师也是一笨驴,哈哈 老师当年上学的时候就是差等生。(我们老师说,“ 学习好的都去挣大钱了,就是我这种学习差的,没办法才当老师的” 。) 她自己不知道,啥也不知道。呵呵 注:不要让我笑啊,不要让我笑;真搞笑 ************************************************************************************ 除了老师的角色,还有教练的角色,还要督促呢 改习惯很难。你带了好多原生家庭的习惯过来的。 注:原生家庭不要太差,至少你能听的进话。进学校大多都能改,脾气不犟最好,可塑性好。 ************************************************************************************ 有些原生家庭非常差,还要打老师呢 谁越对他好,他越欺负谁。 缺爱,缺爱以后想抓住一个什么,爱走极端。 这个,这个别人就没办法帮你了。 注:这个就应该上特殊学校了。 (不是歧视问题,而是现实问题。普通教育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 ************************************************************************************ 还有你在学校里学的东西,不要到家里卖弄 挑父母一个刺,什么的,搞得 “自己很行” 的样子。 这看家庭,有些父母脾气不好,就把你揍一顿。当然有的父母以你为荣。 too young too simple ,闷声发大财,这是最好的 注:有些家庭不愿意你挑战父母权威; “我给你的,你不能抢” ,哎 too young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 有些家庭不愿意你挑战父母权威,可能是他们自己不善于处理这种问题,管理简单嘛,省想了。 一天三顿有个饭吃就不错,还得我做饭。(养个小孩挺不容易的) ************************************************************************************ 教学其实是一种活动,包括你参与每一件事情。例如怎么和老师、同学沟通,怎么克服困难,等等 还有克服诱惑,有人学习成绩不好,就说自己小孩有音乐细胞 (这我以前讲过) 还有的就是校园暴力问题, 我学习成绩比不过你,我打的过你 。 或者说,学习成绩不好,我爸是李纲,那都没啥用。 不学习,我生活也好好的呀。初中文化,能算个加减乘除就行了。买菜不被坑就行了。 ************************************************************************************ 你要知道,上面东西是我写的 。如果你自己碰见人生的苦难,而且没有典籍记载,怎么办? 自己有分析能力啊,这也是一种能力 突破固有模式,这都需要科学能力,明白吗? 有习俗,有约定俗成,当然不需要。(社会变化、科学变化会日新月异的;你总会遇见新情况)
17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匮乏,渴望,执迷 —— 跳出穷坑不容易(转)
热度 2 gordon 2016-3-9 07:08
把一群小孩子聚在一起,让他们估计平时用的硬币的实际大小,穷人家孩子的估计会比富人家的孩子估计大许多。硬币越值钱,估计的差别越大。穷孩子脑海里的一元钱硬币,可以是很大的一个圆。 把一群人聚在一起看电影,事后让他们回忆情节。孤独的人和不孤独的人对情节的记忆一样准确。但是对电影中人与人交往的场景,比如恋人间的对话和亲昵的细节,孤独的人的记忆格外准确。正如饥肠辘辘的人,会一直记得电影里的人物吃了什么。 匮乏产生渴望,而渴望可以让注意力集中 。有些情况下这是好事。学生都知道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没时间了才开始着急,通宵达旦的紧张复习,常常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工作的人往往都知道 “ 死线是第一生产力 ” ,有时间的时候拖拖拉拉,直到离最后日期的时间所剩无几了,才开始加班加点赶工。而商场用来吸引消费者的各种优惠折扣券,都有截止日期,这并不是因为商场鸡贼。而是因为不带截止日期的优惠券,很少有人想的起来使用,反倒达不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事到临头才 …” 后面往往跟的不是什么好结果。让你注意力集中起来的东西,不都是学习或工作,更可能是诱惑。 无论贫富,人们都会对某些东西产生强烈的渴望,想据为己有。想要的狠了,大脑就会自动屏蔽其它信息,让人忘了做理性的比较,忘了仔细掂量这东西的实际价值,这是冲动性消费的根源。但对富人而言, 就算冲动之后后悔了,也无非就是觉得花错了钱,想一想也就过去了 , 下回注意。但对穷人而言,事后懊悔就严重多了,收入上可能会 “ 月光 ” ,心理上可能想 “ 剁手 ” ,更有甚者可能刷爆信用卡欠银行高息债务,或干脆做起了啃老族。所以有经济学家说: “ 诱惑税是累退的。 ” 越穷的人,诱惑往往越多,而诱惑给他造成的负担也越大。 孤 独久了的人,虽渴望亲昵关系,但在和人交往中往往又显得笨手笨脚,不讨人喜欢。 人们通常认为这些人性格有问题,正因为他们不善和人交往不讨人喜欢,所以才 孤独 。但最近的研究显示,不讨人喜欢可能是孤独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孤独的人,人际交往匮乏,所以渴望与人接触。而 正是这种渴望,让他们在与人的交往中注 意力高度集中,几乎要专注每一个细节,每个细节都在脑子里转好几遍,结果当然就是不自然,缩手缩脚,连说话都变得磕磕巴巴 。这就好像人们下楼梯,都是自然 的举动,根本不用想。而 一旦你开始计算先跨哪条腿,每步跨多远,立刻就会摔倒 。有个实验,让人们各自录一段话给别人听。而听众选出的那些笨嘴笨舌非常无聊 的录音,往往来自孤独者。但是,同样的实验再做一次,只是在录音的时候告诉录音的人这段话不会给别人听,随便说,这样的情况下孤独者的谈话水平并不亚于甚 至还高于其它人,因为脑子里不用再想着和其他人交流。 人 人都有匮乏的东西。穷人缺钱,富人缺时间,孤独的人缺伴儿,有伴儿的人缺自己的空间。这种匮乏会产生渴望,会在潜意识里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匮乏的东西 上,脑子里翻来覆去全是它,仿佛陷入一个隧道,眼前只有它,其它的一切都被屏蔽到了这隧道之外, 哪怕是我们珍视的东西,也会被忘却,敌不过这眼前的执迷 。 而大脑的运算能力和带宽有限,一旦执迷某物,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就会被大幅减弱,我们会不自觉的做蠢事,带来严重的后果。 这匮乏( scarcity ),这屏蔽其它信息的隧道( tunnel ),这有限的大脑带宽( bandwidth ),就构成了一套关于人类行为的新理论的核心概念。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家 Sendhil Mullainathan 和普林斯顿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 EldarShafir 是这套理论的创立者。他们在 2013 年的著作《 Scarcity: TheNew Science of Having Less and How It Defines Our Lives 》 ( 中文译本为《稀缺 :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2014 年 11 月,浙江人民出版社 ) 中,系统的向公众解释了这套新的理论。 小 到减肥,大到扶贫,研究人在匮乏之中的行为模式都极有意义。 节食减肥很难成功,饥肠辘辘的人,永远渴望食物,看什么都是吃的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食欲会占据 很多大脑带宽,注意力涣散,自制力减弱。更要命的是,节食减肥常常需要持续很长时间,每一天都是种煎熬,就难怪大多数人熬不住了。 扶 贫更难。办法试过无数,中饱了各种私囊的多,真正能帮到穷人的少。各种知识类的培训往往收效甚微,因为 穷人总是要应付各种各样缺钱的紧急情况 ,好像玩儿抛 接杂耍,刚接住一个,马上又要掉下来另一个,脑子里想的各种事儿一多,便难有时间精力系统学习。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的各种扶贫培训,穷人常常缺席是大难题。 要 脱贫,储蓄和长期规划必不可少。但穷人存钱,就像节食减肥,谈何容易。花销的本已经都是基本支出,可能都很重要,要减少哪一方面都要费很多脑力考量。更麻 烦的是,因为缺乏缓冲,可能小小的一个冲击,比如亲戚结婚随礼,就能让几个月辛勤的积蓄付之流水。农村的各种人情支出,对穷人是很大的负担。我们家乡有句 话,叫 “ 七攒攒,八攒攒,照头一铲铲 ” ,说的就是穷人积蓄的不易甚至无望。 一次不大的冲击可能就足 以让很多穷人举债,从此拆东补西,疲于奔命,永久的陷入匮乏的陷阱 。这还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贫困的父母一般都不善于教育子女。子女教育有很多原则,但可 能最重要的原则莫过于父母的行为要一致。而穷人的大脑被各种紧急情况占据,带宽早已所剩无几,而行为一致所需要的自控和意志力,不是疲惫的大脑所能胜任 的。也因为自控力减弱,贫穷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易怒,心烦,打骂孩子是常有的事了。 强调穷人的心理状态,为扶贫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为了帮助穷人做好财务规划,传统的培训项目都要教授如何记账和基本的金融知识,效果不好,接受度不高。而最近一些经济学家 把这些知识变成了简易的几条口诀和规则,这就大大降低了占用穷人大脑本就所剩无几的带宽,效果很好 。 此 外,匮乏之下的种种不得已,根子还在于充裕时的种种不小心。若不是这些不小心,我们也不至于落入后来匮乏的境地。有钱的时候大手大脚,好像会一直富下去; 而有时间的时候不仅拖拖拉拉,还胡乱应承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工作,好像都能轻松完成。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匮乏时的窘境。所以 很多对付匮乏的方法,都着眼于在 宽裕的时候多挤出些余地,为可能的匮乏准备缓冲 。不至于在匮乏来临的时候,一下陷入执迷的隧道,消耗了大脑带宽,失去了判断能力,变得盲目和愚蠢。 注:冲动消费,谁都没有什么办法,就是有个缓冲。 不是有钱人就不上当,有钱人也被穷人宰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0NTIwMjA4OA==/v.swf
185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7 01:38 , Processed in 0.02565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