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中国互联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李政道与中国互联网的诞生(转)
gordon 2017-1-10 05:34
李政道:把中美高能物理学家连接起来 作 为理论物理的世界级领军人物,李政道先生非常了解世界高能粒子物理实验领域以及相关支撑技术前沿的情况,也非常了解经受了十年“文革”后中国科学界与世界 脱节的状况。从1979年开始,李政道先生就在邓小平先生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的支持下推动中美高能物理领域科学家们的合作。这项合作由李先生担任总顾问,过 去几十年,每年都开一次联合会议,在中国和美国的科学重镇轮流举行。 上 世纪90年代之前,中美科学家合作的重点是讨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的建造等工作。到了90年代初,已经建造好的实验设施开始 逐渐出数据了,于是重点转到实验设施的运行和改进、物理实验的设计以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21世纪之后,这个联合小组的工作重点又转向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 机重大改造工程、上海光源工程、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和散裂中子源工程等。 通 过几十年持续不断的努力,这项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成就,也为中国高能物理领域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很多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的科学家们先后参与这项工 作,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张杰校长,以及先后出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下称“高能所”)所长的叶铭汉、方守贤、郑志鹏、陈和生等。由于李政道先生为了这 个项目一直斡旋于中美高层之间,总是在解决最棘手的问题,中国同行们亲切地称他为“李政委”。在工作质量上,李政道先生要求很高、很严格,有些与李先生近 距离工作的人,清晰记得自己曾受过的批评。 关于中美两国高能物理科学家的正式合作,有大量的文献记录,现在科学家们也仍然在继续这项合作。然而,这几十年科学合作所带来的多项高技术副产品却鲜为人知,“互联网进入中国”正是其中一项伟大的技术“副产品”。 李政道与中国互联网的诞生 如果说李政道先生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和一台连接中国和美国的“路由器”,那么许榕生博士就是李先生构建并发送回祖国的一个核心“软件包”。 目 前担任高能所研究员的许博士经由李政道先生创立的中美联合物理招生项目(CUSPEA)于1982年春赴美,李先生特别安排他在美国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就读博士。取得学位后,他在美国UCSC粒子物理研究所(SCIPP)从事博士后研究。读博和博后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 心(SLAC)学习和工作, 熟悉加速器和美国能源部建立的早期网络APARNet 。 现 已年过花甲的许博士回忆说:“1988年的一天,李政道先生应SCIPP所长Abe Seiden教授的邀请来所讲座,他特意跟到场的中国留学生讲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成果,并强调正急需软件和物理分析人才。 他热切希望我回国到高能所 工作,我当即表示请他给我写推荐信 。他写了,并从他在北京建立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拨给我一笔美金作为资助。” 1988 年秋回到祖国后,许博士加入高能所,迅速投入到高能实验数据分析和软件编程的工作中。 当时的中国科学界还不太了解互联网已经在国际科教界成为重要通讯手段 的状况 。1988年年末,斯坦福大学高能物理教授瓦特·托基(Water Toki)提出了中美之间应该连接一条互联网专线,但这事由于后来的政治事态发展而搁浅。在1991年中美高能合作联合会议上,美国科学家们再次提出基于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的合作来建设一条中美之间的国际计算机联网专线,以解决实验数据传输与通讯等方面的问题。 李 政道先生特别为此与中国领导人沟通,并由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这个机构和体系也是在李政道先生的建议下成立的)立项资助该项目。同时,他也与托基教授等美 国科学家一道游说美国政府,排除美国方面的诸多顾虑和障碍。两国政府同意之后,有美国网络经验的许博士就成为建设这项计算机联网工程的中方负责人。 在 80年代下半段,中国也有一些学校和科研所零零星星地通过 电话拨号方式接入 国外大学或研究所的联网服务器,进行Email通讯。据中科院办公厅原副主任柳 怀祖先生记述:1986年8月25日,高能所参与欧洲核子中心项目ALEPH的负责人吴为民先生通过一条辗转的远程拨号线在北京701所给欧洲核子中心的 斯坦伯格教授发出了一封Email,这是从中国通向世界的第一封Email。 但早期上网速度很慢、费用很高,因此只是个别人才能偶尔使用的“奢侈品”。高能所在1988年又建了一条与欧洲核子中心的 X.25连线 ,并做了个机房。有好几年,高能所的这个小小机房一直是科学家们争相与外界联络的窗口。 许 榕生小组历时18个月的工作后,从北京高能所到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计算机的 64Kbps TCP/IP专线 最终于1993年3月2日全程联通。从技术上来说,这是中国的第一条国际互联网专线,该团队当年获得了中国科技进步集体特等奖。在这个过 程中,李政道先生总是在关键时刻与中国政府高层领导进行沟通,帮助扫除观念和官僚障碍,由上至下地推动电信部门的支持,当时参与此工程的邮电部门员工很诧 异经常接到高层“加快速度”的指示。 TCP/IP 专线接通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全国千余名科教课题负责人很快在高能所的网络上设立了账户,率先使用电子邮件等互联网服务与全球通讯。从此, 中美之间不但可以传送电子邮件、文章,而且实现了实验数据的实时传输,过去把数据磁带和书籍跨国背来背去的时代宣告结束! 早期互联网上冲浪的用户都是中国科技教育界的权威泰斗。1993年底,在一些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的推动下,由郝柏林起草的一份中国科学家共同体的建议书“建设全国性计算机网络”提交给了政府,为中国全面建设互联网吹响了号角。 1994 年3月,中国正式签约加入国际互联网,之后更多国际通道开通了。同年,高能所率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WWW网站。接下来的两年,许榕生等科学家 像互联网“传 教士”一样在中国各地巡回报告 、科普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美国留学生们也纷纷海归创业。互联网就这样在中国闪亮登场了。 以 今天的标准看来, 当年这一道基于TCP/IP 技术的64K国际互联网专线的速率不可想象的慢,远远不如现在任何一部个人智能手机的数据传输速率。然而,这条原始信息通道不仅把中国科学家和世界同行们 连在一起,也形成了一种“核聚变式”的社会反应,开启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新纪元。 从美国学成归国之后的几十年,许榕生博士对中国互联网建设方方面面的成就和获奖很多,如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但每当有人称他为“中国互联网元勋”的时候,他就会摇头更正:“李政道老师才是中国互联网诞生的真正推手。”
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二次经济革命与中国互联网的诞生
gordon 2016-5-17 20:10
第二次经济革命的技术是以生产过程中巨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明显不可分性为特征的。 私人家庭生产完全是纵向一体化的,那里不存在考核费用,但却有来自专业化的生产率方面的好处。 第二次经济革命结果恰恰相反。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导致了交换的指数倍增,在生产率上形成了巨大的收益, 然而, 来自这些交换的交易费用上升的代价也是很高的 。 在这一过程中,专业化带来的生产率方面的好处明显地超过交易费用的上升,因而生活水平的跃进使得现代西方世界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 中国是2000年前后,资本增密、技术增密和 互联网技术降低交易费用,彼此促进。 形成了一场大革命。 和90年代完全是天壤之别。 注:90年代的钢铁产业不如 2000前后 德国转移的情况。 90年代也没有互联网降低交易费用。 *************************************************************************** 产生第二次经济革命的第一步是科学法则的提出。 第二步是产业革命期间科学家与发明家之间的知识交流。这种交流由于基础知识的增长。 19世纪末德国化学工业的超前作用主要归因于早期对大量化学家的训练。 注:可能还得益于1999年开始的扩招。90年代的科学家也没那么多。 虽然扩招可能导致教育质量降低,但毕竟中国大多数技术都是引进的,能够撑个场面就行 ,又不让其研发。 *************************************************************************** 第三个重要的步骤是产权的演变,它提高了私人收益率,并使之更接近于社会收益率。 这个我们好像没有。因为大部分技术是引进的,所以知识产权保护很差。 像软件业就无法发展,反而是网络游戏带来了收费模式创新 ,卖点卡嘛,收费在服务器端。 注:虽然专利法、商业秘密法很重要,但是大部分基础研究是由政府资助并在大学里进行的。 *************************************************************************** 作为第二次经济革命特征的技术突破是,在生产中替代人手和人脑的自动化机器的发展、新的能源的产生和物质的根本性转换。 蒸汽机到内燃机,到电动 煤炭和石油的转换。
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9 07:03 , Processed in 0.01983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