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物质财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也谈谈文化-《微信之殇-续篇》
热度 36 老票 2014-8-18 23:46
《也谈谈文化-微信之殇.续篇》 老票 20140818 文化,这个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而狭义的文化就专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了。 伴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总量呈爆炸性增长,一时间手持一本即可做到古人汗牛充栋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随之产生的,是信息总体质量的严重下滑,以及社会人群普遍诞生的急于表态而懒于鉴别的认知特征。 财富这个词,在哲学上是有相对意义的;换言之,当所有人都具有的财富普遍增长之时,相对含金量则有可能下降; 简单的来说,是和通货膨胀一个道理。 如果借助于能量守恒定律,我们就会发现:精品必然意味着稀有,其悖论意义就是口水必然意味着浅薄。 现代人毫无疑问是比古人有文化的,如果单从拥有知识总量的角度来看; 但由于上文提到的质量和数量成反比的关系,这个命题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我们,真的很有文化么? 抛开学历文凭、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这些类的知识不谈,笔者想从三个角度来浅谈一下现代文化人的基本三要素: 1、科学知识文化 2、艺术修养文化 3、道德伦理文化 首要的是科学知识文化,我们理应具备的一些基础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甚至部分政治经济学常识,可以使得我们拥有一些简单的真假是非判断依据和能力,以及远离传谣和造谣的基本认知; 百多年前清末年关于修铁路震动龙脉,随后的义和团运动,以及建国初期的亩产万斤,改开初期的打鸡血、红茶菌、气功热,非典时期的放鞭炮喝绿豆汤,乃至张悟本、李一以及前些年红火一时的反转斗士们,其实都是社会人群普遍缺乏基础科学知识文化带来的社会各异现象。 在此类缺失人群中,媒体人的凹陷首当其冲;掌握话语权的这类人群不但因为早年间基础教育的更为缺乏(文体类专长生),更因为对于话语权的过分集中而缺乏监督;无论是崔永元还是倪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苍白匮乏都是共同的硬伤;虽然,这并不妨碍他们依然可以被称为一个“好人”,这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极大讽刺。 其次重要的是艺术修养文化,社会人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工具,其迥异于动物界的基本属性之一必然是在生产的同时也享受这个过程; 是的,追求快乐是高级动物的普遍特征;海豚如此,人类更应如此,来体现独立于动物界之外“上帝的宠儿”这一称号。 快乐有来自物欲的,更多是来自精神的,二者不可完全分割,但可以因其占比来区分是更接近于动物界,还是人类。 因此,文化这个意识形态属性就得尤为重要起来;进前一步,就是美学。 美的层面有表现形式不同和位面高低之分,但并不会影响每个人的基本追求;向往美、赞羡美,保持对美好的基本尊重就成为文化人的主要特征。 我们可以简单的判断为:物欲属性的占比逐渐下降、精神属性的占比逐渐提高,是现代文化人在物质文明高速增长时期所应做的基本变化。 人之有别于兽,即从此开始。 郭美美和陈光标,是转型不成功的社会标志性符号; 第三要谈的是道德伦理文化,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界,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拥有基本的道德伦理观念; 这一点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有很大的改变,但在基本的道德观上总会保持一个准则:荣誉感。 人类应当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自豪,或者羞耻; 若无羞耻心,利益导向成为完全的主导,就意味着人类的退化。 若在道德准则上有不同理解,也并不会影响基本的做人,比如“慎独”,即人前人后道德准则不变,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做事前问问自己心里是否过意的去,等等。 改开以来物质文明的极大成就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缺失,间接导致了国人成为世界上最不受欢迎的游客之一;最可怕的是国人并不因此而感到羞耻,反而以逾越准则不受罚为幸运乐事... 狂妄自大有之、放纵失德有之,在国外最好的保护伞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国内最好的保护伞则是法不责众。 南京的彭宇案持续发酵多年,这应该成为中国道德历史上很值得纪念的一座里程碑。 最后回到我们的主题:微信。 目前在微信上,因为缺乏基础科学知识、较低位面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日渐淡薄的道德伦理缺失,使得谣言总是显得那么坚挺。 “我不懂,可我有权利说!” “我就喜欢看这些、转这些,没别的爱好!” “我就是说说有什么大不了,谁还能都弄明白了才说呢?” 基本的科学良知、艺术追求和道德责任感何在呢? 键盘正义党日益迅猛的蓬勃发展,参与的热情远高于追求真相的责任感,人类因此会更进步么? 只能嘿嘿了。 其实有这点时间,放下手机,多读读书、锻炼身体、工作加把劲、干点家务活、出去走走、静坐想想... 什么都比转发微信更有意义。 放那么多精力在关注圈上,并不能使你自己进步半分;还是回到影响圈和控制圈,比较有自我存在感。 因为人不因为关注他人而活着,而是因为自己的独立生命价值。 朋友圈里曾有一句戏言:没文化真可怕! 若照此推论,缺失以上三种文化元素中的两种,即可接受此称谓了! 若三者皆失,未知其可也。 喝多了,胡言乱语到此结束。
980 次阅读|1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8 06:04 , Processed in 0.02182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