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傅莹

相关日志

分享 ZT -- 傅莹对话基辛格:美国因高估中国而对华焦虑
热度 28 jerf71 2014-11-21 18:23
N多好料,一定要看。傅姐水准就是高。 傅莹对话基辛格:美国因高估中国而对华焦虑 【今年6月和10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与美国著名政治家基辛格博士就中美关系展开了两次精彩对话,本文摘编自6月第一次对话内容,英文原文载于美国《赫芬顿邮报》。】 美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兄弟伙伴 基辛格 :你在美国访问,见了许多人,有什么感受? 傅莹: 我的印象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那就是“焦虑”。 尽管美国仍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是也不能掌控一切。美国自身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想要用旧的手法去处理世界上的许多事情,这是做不到的。美国需要尽快适应世界的场景转变,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 美国著名政治家基辛格博士 基辛格: 确实,世界变化了,当前美国处于不寻常的时期。在过去很长历史时期, 美国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外交政策也建立在这一前提之上。的确,我们处在一个新世纪,不仅对美国,对中国也是挑战,难道不是吗? 傅莹: 是的, 但是中美面临的挑战完全不同。 美国的难题也许是,要学习如何与平等伙伴相处。我观察,在美国的传统世界里面,国家关系只有两种, 要么是俯首称臣、寻求帮助和支持的盟友,要么是需要对抗和打倒的敌人。美国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兄弟般的伙伴吧?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 基辛格: 没有吧,我还真没有从这个角度想过问题。 傅莹: 是不是可以这样看,在美国人的政治文化里,没有与伙伴进行真正平等合作这一说。这也是为什么, 与像中国这样既不是盟友、又不是敌人,只是希望成为伙伴、一个平等兄弟的国家打交道,让美国感觉不舒服。这并不是说中国想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而是因为根据中国人的世界观念,大国小国都应该兄弟般相处。 说到挑战, 中国的困难在于,突然被推到如此高的世界中心平台上,被各方赋予如此高的期待,我们许多人对此还未完全适应,就像刚登上舞台还背对着观众的人,常常以为自己仍然是看客。 中国人正在努力学会成为世界公民,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做得更多和更好,还需要时间。外界往往看不到这一点,甚至用对旧大国的眼光来审视中国。中国也面临加快学习的压力。其实大部分中国人是处于刚刚实现温饱水平。你不能想象,仅仅是20年前中国还是多么贫困,我还记得自己家里每个月发工资之前五六天的窘迫。现在的年轻人虽然条件好于过去,但是在就业的起步阶段也是很艰辛的。 基辛格: 美国的普通人并不了解中国老百姓曾经历过什么,在想些什么,也不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只是觉得中国人越来越有钱,中国也变得更加富裕和强大,因而会越来越像美国。中国年轻的下一代人会认为现有拥有的一切理所当然,对国家和政府的期待也将越来越高。 中日岛屿之争以及中国在南海与相关国家的领土争端近来升温,多数美国人感到担忧,他们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人想要的越来越多。 我个人认为,中国并不是想要取代美国,只是希望获得应有的尊重。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富裕和强大,这种获得尊重的愿望是否也会更加强烈? 中美两国都自认为是独特的。我们这里有“美国特例论”,认为自己独一无二,实力超群,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中国则有文化优越论,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很长时期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文化优于周边其他国家。要求别国供奉称臣的朝贡制度不就是基于中国的文化优越性吗?所以,中国未来到底会如何?许多人持保留看法。 大国之间战争的风险仍然存在 傅莹: 古代中国即中央之国的观念、以为自己就是天下之中心的想法,应该说主要是受地理知识所限,而不是基于追求世界强权。中国人有文化自豪感,中华文化确实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但中国文化中并没有统治整个世界的野心。事实上中国人当时对外界知之甚少,也没有很大的兴趣。中国国内还存在许多要解决的难题。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相当奢侈,如果全世界人民都要像美国人那样住大房子、开大车,地球根本承受不了。 中国领导人都经受过基层的历练,很清楚国家和人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正致力于建设一个更美好、更安全的国家。中国国内问题很多也很严峻,但总体上是可预测和有方案的,而在国际层面上出现的新挑战,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当前中美是否共同面临一个至关重要抉择,是要将21世纪引向和平还是冲突?我们有没有能力保持和平?从有了国际关系历史以来,还没有哪个世纪摆脱过战争的困扰吧? 基辛格: 有过,在1815-1915年的100年间,世界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主要是因为,在法国大革命之后,主要国家领导人都希望和平相处,他们通过定期会晤、谈判等方式解决了战争风险,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你认为美国与中国会爆发战争吗? 傅莹: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和重要的问题。 理论上讲,我认为大国之间再次发生世界规模的战争的可能性比较小了,因为各国经济高度依赖,利害太大了。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家无须诉诸战争手段就可以获得资源、市场、资本和技术。此外,战争的形式也不同于以前,大国之间战争的后果太不可测。 我觉得,现在的危险是仍有人认为战争是解决大国之间问题的一个选项。 (注意小安子) 基辛格: 历史上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有经济上的原因。现在,虽然大国之间相互作战的可能性不大,但战争的风险仍然存在。回顾一战发生前10年的欧洲,虽然没有发生战争,但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危机,人们对危机习以为常了,不去认真处理,导致失控,走向战争。现在如果对危机处理不及时或者不恰当,也有可能失控,引发战争。当前的风险是,国家在发出威胁之后不知道如何体面地下台阶。 根据我的经验,有的国家正在美中之间玩游戏,美中双方都需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免被利用了。 (OK,收到,鹅滴明白。回去俺基老弄“死”小安子) 中美之间很多问题源于认知偏差 傅莹: 过去就有国家善于游走于大国之间。我觉得矛盾本身是可控的。倒是日本的安倍首相很值得警惕。他拿钓鱼岛争议做了一个大局,夸大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借此调整安全战略甚至修改和平宪法。 美国如果看不清楚其中的风险,因为是盟友而被卷进去,会对局势走向和各方判断产生很大影响。美国一些高层讲话比较情绪化、不慎重。我在美国这些天许多人都在质问中国对海上问题的处理,我做了解释,发现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认真去了解事实就下了结论。这表明中国需要对外说得更多。 中美双方对中国地位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 美国过高估计了中国, 认为中国想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因而对中国焦虑。中国民众看到的是,美国在很多中国人关心的问题上都站在中国的对立面,当中国面临周边问题的挑战时,美国不分青红皂白总是指责中国,这导致民众对美国的负面情绪上升。特别是,在美国一些选举中,政客需要通过批判中国而获得选民支持, 这令中国人费解甚至不满。 基辛格: 这确实让人担心。当前美中双方最重要的是要避免明显的冲突。在周边问题上, 尽管中方很多时候是因为受到挑衅而不得不做出反应,但仍然要避免给外界造成威胁邻国的感觉。 现在,美中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是,能否在一些问题上携手合作?这不仅有利于美中两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美国和中国需要认真考虑能在一起做些什么。正如二战后的美欧之间通过真正的合作而拉紧了跨大西洋纽带,美中之间也可以通过合作来加强联系。当然这种合作也同样要避免使中国的邻国感到不安。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我认为双方还可以做很多。 我理解中国现在所处的困境。领导人不希望和美国发生冲突。但在遭遇挑衅的时候,他们又需要作出反应。 美国同样也处在困境之中。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那些争议岛屿到底在哪里。 由于网络和媒体的影响,领导人都会受到国内压力的影响。当今,人们都是从电视屏幕和网络上获取信息,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当年从报纸和书本上获取信息的人们很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设法划清问题的界限和降低争议的热度。中美之间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能因这些问题而分散注意力。 此外,中美需要就两国的战略考虑进行交流。清楚彼此的战略方向有利于未来的合作。 例如,美方并不需要用南海问题来威胁中国,现代的战略家不会考虑用距离中国几百英里的小岛来遏制中国。 (美帝抛出萝卜,就等兔子还钱。) 傅莹: 21世纪的中美跨太平洋合作应该是平等和双方都有需求的合作。这种合作的成功不仅需要双方都主动推进,还要求双方在必要的时候都能够妥协,能够照顾对方。我们可以找到共同利益的基线,尝试合作起来。 例如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双方就有着共同的利益。关键是不能一方总是要求另一方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有进有退,真正的平等合作。 (看来兔子不上钩)
1156 次阅读|21 个评论
分享 ZT 文章-- 2014年亚细安缅甸年会 之十三 后续 傅莹:中国与1914
热度 9 jerf71 2014-8-27 01:07
傅莹:中国与1914 http://www.guancha.cn/FuYing/2014_08_26_260593.shtml (官式八股文,要如何吸引红毛人的注意力,就是要有点穿越,引述/引导历史,让 红毛人知道/了解TG的历史,再来一点爆料。) 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岁月里,中国充满动荡和变革。被迫与列强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累计赔款大约13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多年的财政支出,濒临破产。大清王朝的僵化和腐败使之病入膏肓,风雨飘摇。 中国社会充满愤懑,也满怀渴望,对于中国,正像对于欧洲,后来发生的事件将塑造一个新的现代。许多知识分子、志士仁人奔走于国内国外,寻找救国的思想。反对腐朽王朝的口诛笔伐和武力讨伐也已风起云涌。1911年武昌起义的成功,把孙中山和他所领导的革命党人推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和民生”的“三民主义”给中国带来新的希望。 然而,新生的革命政权无法解决千疮百孔的中国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甚至无法解决政府最基本的财政需求。而西方列强在中国只想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并不关心中国的福祉,对革命党人的成败毫无兴趣。孙中山就职不到一个半月,就不得不把总统之位让给了有枪、有钱又得到列强支持的袁世凯,由他完成迫使末代皇帝溥仪彻底退位的使命。 100年前的8月,当一战在欧洲全面爆发时,中国正陷于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走向共和的痛苦转型之际。拿到革命果实的袁世凯真正想要的是自己登基做皇帝,但他的称帝之举因遭到举国强烈反对而不得不放弃,时代潮流已不可逆转。 而此刻欧洲战事正酣,中国在参战问题上面临日本反对的压力,当局在国内外各种不同利益之间摇摆, 直到1917年才放弃中立,前后派出14万多中国劳工奔赴英法,许多人未能生还。但他们的付出得到的关注甚少并且很快被遗忘,直到百年后的今年在英国才终于被重新评价,有人在积极推动在伦敦为他们竖立纪念碑。 1918年底盟军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民众对被德国占为殖民地的沿海省份山东——也即是孔子故乡的回归充满期待,山东和全国人民都在翘首以待。1919年初中国派出五位代表出席巴黎和会,据理陈情,然而列强却充耳不闻,执意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移交日本。当时的日本帝国主义者已在甲午战争之后割占了中国的台湾省,钓鱼岛也是当时被窃走。 记得今年5月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一位美国的军事高官问我,为什么中国学者总是那么充满悲情?显然许多美国人读不懂中国,部分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历史,对中国被殖民和被压迫的痛苦经历缺乏认识。 傅莹在2014年香格里拉对话会上 巴黎传来的消息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被压抑的怒火再也无法按捺下去,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不可避免地爆发了。1919年5月4日,始于北京大学等十多所学校的示威游行席卷成为全国性的罢学、罢工、罢市浪潮。这场后来被称为五四运动的革命开启了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人民爱国运动,也标志着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幻想彻底破灭。志士仁人开始重新思考,寻找新的救国道路,他们认识到,革命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植根于中国、植根于人民。 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出版发行,它最初关注的是西方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等思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开始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和许多中国的优秀青年一样,成为信仰马克思主义——以帮助被压迫者为主旨的理论——的先行者,他们代表着已经成长起来的工人阶级和人口众多的农民阶级的诉求,作为新兴革命力量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1921年7月,来自全国的12名代表聚集在上海,后来转到嘉兴南湖的一艘船上,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共产党在后来的岁月里经历了各种磨难和曲折,但她始终沿着既定道路不断发展壮大。她的成功在于始终立足于中国,致力于解决中国问题。在之后发生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日寇之残暴、国民政府之软弱让更多的中国人觉醒,更多的青年人投奔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数量和力量在领导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历程中与日俱增。 201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的时候,已经有了八千多万党员,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 中国所处的世界大不相同了,但是有一点始终不变,就是一个政党的立身之本在于有效履职,领导人民实现他们的追求和愿望。2014年的中国共产党正带领13亿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正是国家和人民前进的正确方向。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傅莹曾任中国驻英国大使、副外长、十二届全国人大发言人。)
53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傅莹 -- 美国的习惯思维
热度 25 jerf71 2014-8-15 17:46
这位女侠说话就是厉害,带刺又好听。 2014年08月07日 在处理当今世界事务中的矛盾和分歧时,美国的习惯思维是要其他国家 “跟我走,帮我忙”, 这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感觉困惑和难以接受。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昨天在北京举行“当前美国内政外交政策走向和中美关系前景”国际学术研讨会,幷发布2014年版《美国蓝皮书》。研讨会上,傅莹就当前中美关系发展做了主题发言。
726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傅莹:中国和东南亚需要深思互信问题 + 解读
热度 27 jerf71 2014-5-31 03:25
傅莹,真中华英雌! (联合早报网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主任傅莹今天表示,中国和越南的南中国海争议,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据中央社报道,香格里拉对话今天在新加坡举行,亚太国家国防高层齐聚新加坡,讨论年度重要的安全议题。 中国和越南的南中国海主权争议是近日焦点。傅莹今天下午在开幕前的1场座谈会中表示,西沙群岛并非争议区域,中方在那里发展已近10年。 傅莹说,越南把渔船摆在那个区域没智慧, (赞一个,骂人不带脏字。) 对于美国参议员卡定(Ben Cardin)和越南官方讨论南中国海争议, 傅莹说:“我不认为卡定能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和越南会找到解决方法。” 卡定也参加了这场座谈会, (在这种外交场合,这是赤裸裸打脸,难怪这瓜只好说) 他说,美国并非南中国海声索国,因此不会选边站,美国在意的是维持航行自由、各国遵守国际法,希望尽早敲定南中国海行为准则,美国也担心任何一国的单边行为导致现状改变。 (照例,照理,去越南访问的 美国参议员 应该是大嘴巴的麦凯恩 俘虏 , 特别现在西沙战事紧,但美帝也是有顾虑,这 战俘 一张嘴就是导弹开战,奥八/哈格尔那里跟得上节奏,万一越猴当真了,那美帝的红线又要被抹黑了。所以 卡定参议员又说了,各国应遵守国际法,问题是 奥八刚演讲过,那 国际海洋法,王师都还没签批呢。) 又看到2条消息, “日本不能向越南立刻提供二手巡逻船 因钓鱼岛压力大”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4_05_30_233847.shtml “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对有关国家在南海的挑衅行为要做必要反应”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4_05_30_234027.shtml (简单滴说,西沙这事还没完,看谁玩死谁。) 傅莹同时谈及钓鱼岛议题, 她说,钓鱼岛的确存在争议,日本片面将钓鱼岛国有化,中方必须有所回应,最终中日还是要对话和谈判,达成共识。 (看完安倍的演讲,这橄榄枝也是没用了。) 新加坡巡回大使许通美则指出,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台上的确有争议, 他建议中国提高 道德立场 ,将这个争议 提交国际法庭 ,中国要 让全世界有信心 ,让大家知道 中国是遵守法律的国家。 (又下套,中国不得开发,其他国家猛挖。呵呵) 傅莹说,中国和东南亚过去花了很多时间建立互信,现在是否出现新的互不信任,的确是个需要大家深思的问题,但重要的是大家要建立互信,而非扩大互不信任。 (这句话,很有深意。以前TG是啊猫阿狗都帮,特别是97年金融危机开始,现在,哼,跟我互信的帮,跟我扩大互不信任,棒。学会看对象,挑人了。参考: 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 )
825 次阅读|1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03:35 , Processed in 0.02540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