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五年计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伪满 “第一次五年计划” 的演变
gordon 2016-11-9 10:14
1935年8月,日本参谋本部作战课长石原莞尔委托满铁经济调查会驻在东京的宫崎正义成立私人机构——“日满财政经济研究会”,并与当年9月拟定出“满洲 的军需产业建设扩充计划”。这个计划又由日本陆军省军务课的满洲班长片仓衷等人修改后,定为《满洲开发五年计划目标方案》; 另一方面,关东军要求满铁调查 会拟定了《满洲产业开发长期计划大纲》。 1936年10月,关东军、伪满洲国和满铁三方代表在汤岗子温泉召开会议,以上述两个方案为基础,制定出产业开发 五年计划草案。 1937年1月,关东军司令部正式抛出《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纲要》。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4月1日 :伪满开始实行“第一次产业开发五年计划”(1937年至1941年),加紧掠夺中国东北的资源。 ************************************************************************ 它就是从军需计划转过来的
3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日本企划院和第一个五年计划(转)
gordon 2016-3-30 15:21
企划院的诞生 1935 年5 月,冈田内阁成立内阁调查局,吉田茂(后任厚生大臣)任长官,铃木贞一陆军大佐(对英美开战前后出任重要的企划院总裁、国务大臣、中将)和阿部嘉辅海军大佐(后任企划院部长、中将)任调查官。1937 年5 月,林铣十郎内阁将内阁调查局升格为企划厅。同年10 月25 日,近卫内阁又将内阁资源局并入企划厅成立企划院,使其在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 企划院是制定计划的机关。其任务为,制定生产力扩充计划即国力发展计划,此项计划为保证陆、海军军备计划的执行,增产其所需军用物资;并制定物资动员计划即民需综合调整计划,以保证国民生活的需要。 企划院由总务、内政、财务、产业、交通、调查6 部和总裁官房组成,泷正雄任首任总裁(亲任官)。 陆、海军根据广田内阁决定的国防方针和国策基本纲要,决定各自的扩军计划。1937 年5 月29 日,陆军向政府提出重要产业五年计划,要求钢材产量在5 年内增加一倍,达到1,000万吨。 满洲国方向, 满苏边境的纠纷虽从1932 年至1934 年的152起,增为1935 年至1936 年的328 起 ,但我国驻满兵力仅3 个师,而苏驻远东地区的兵力为17 个师。当时,参谋本部作战课长石原莞尔大佐就指出, 我陆军有作战计划而没有战争计划,倡议日满两国必须建立军事工业 。因而,我国于1936 年6 月制订第一个满洲国产业开发五年计划,1937 年1 月予以批准,首先执行1937 年至1942 年的五年计划。 这是一个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为中心的重工业化计划。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于1937 年12 月成立后,扩建鞍山钢铁厂, 新建本溪特种钢厂 、抚顺的煤矿和人造石油厂,并在鞍山、沈阳和大连新建有关机械厂;在兵器生产方面,新建满洲航空工厂、满州飞机株式会社和奉天(沈阳)兵工厂等,陆军则于1938 年在沈阳新建南满兵器制造厂,从而大大推进了满洲的重工业化。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1939 年至1943 年的华北产业四年计划。 企划院在研究上述情况后,制定了充实军备和扩大生产力的计划, 通过经济自给自足和国防独立完成对苏防御 ,确立远东和平,扶植满洲国,解决日中战争,以此作为其首要课题。 生产力扩充计划 陆、海军扩大武器装备生产是根据1937 年10 月5 日下达的军需动员令实施的。但企划院的计划难产,1938 年度至1941 年度的生产力扩充计划,迟至1938 年度即将结束的1939 年1 月才确定 。 战争在不断扩大,估计日中战争是一场长期战争,但战争计划中的国力增长计划却推迟了两年方执行。 这一生产力扩充计划,集中力量迅速充实国力基础,其1941 年度的各项生产指标为:钢材15 种726 万吨(增长60%),精制石油320 万千公升,铝12.6 万吨,特种钢100 万吨,人造石油55 万千公升(增长1.9 倍),船舶45 万吨,汽车8 万辆,以及工作母机2 亿日元等。 我国为取得军需动员的实际效果,早日解决旷日持久的日中战争,应有一部调整国家体制使之适应总体战的法律,于是急忙向国会提出国家总动员法。国家总动员法经国会紧急审议通过,于1938 年4 月1 日颁布实施。 ***************************************************************************** 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 “五年计划” 一样,计划好难产。(都一样, 日本也是拖了两年 ) 很丢人啊,最后这个解决办法,还是人家 “吉田茂” 想出来的。 要是日本人没想出来,我们想出来了,多牛逼。 ***************************************************************************** 华北产业四年计划,这是十河信二,高铁那哥们弄的。 十河信二以前的翻译名字,叫做 “和知鹰二” ,兰机关的头,主要任务是策动两广的李宗仁、白崇禧进行推翻蒋介石政权的活动。 后来传说 “和知鹰二” 的贴 身翻译 “夏文运” 却神奇的被李宗仁策反了,以至于抗战时期李宗仁用兵有如神助。 取得了 “台儿庄大捷”。 1938年6月日本企画院制定的《华北产业开发第一次五年计划》里规定,把面粉厂交由日东、日本、日清3家日资公司经营, 吃过日清公司的方便面吗?好像跟河北合资的吧 “华龙、今麦郎” ,好像都是日清的品牌。(河北华龙面业集团,是跟日清合资的) ***************************************************************************** 在对华北经济掠夺中,虽然日本垄断了越来越多的行业,但各种工业都依赖各租借地的电力供应。 由于社会发展,各国租界地已出现供电不足现象 ,自日本侵吞东北 之后,华北形势岌岌可危,欧美各国放缓对华投资,持观望态度,唯独日本急需中国资源, 尤其是日资几大纺纱厂的开办更使其电力呈供不应求之势 ,急需垄断华北 电业。于是兴中公司除了成立运输公司专司将华北各地的煤、铁、长芦盐、棉花运至日本外,还染指华北电气事业,建立了天津电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日本企图独 控华北经济命脉的一个重要步骤。1936年8月20日,中日合办天津电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日本为了进一步拉拢政府人员的支持,除副董事长由日本人石井成 一担任外,其他职务均由亲日派或汉奸担任。该公司名义上是中日合办,实际上是满铁电气会社独家投资800万元,中方仅以电力权合股入伙。 电业公司在白河 (即海河)建设了一家三万千瓦的大型发电厂,垄断了天津地区的电力供应 。随后兴中公司合并了山海关、秦皇岛、昌黎、滦县、唐口、芦台、通县等七家电灯公 司,创设了冀东电业股份有限公司。此外,还收买了北京电车公司、北京华商电灯公司的股票。至七七事变前(1936年统计)日本对华全部电业投资(借款除 外)1452.8万元之中,华北占到一半以上,达752.8万元。由此,日本垄断了冀东地区的电力。 注:这货 啥都搞。 ***************************************************************************** 这家伙还搞过航空公司 —— 惠通航空公司 为了达到掠夺华北资源的目的,日本设立了两个专门的机构——兴中公司和惠通航空公司,并且利用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大量走私。日本通过兴中公司和惠通航空公司 掠夺华北资源,掌握华北制空权,对华北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破坏,国民政府逐渐丧失了对华北经济和领土主权的掌控。这两家公司成立别动队,协助日军的行动,将 资源丰富的华北地区变成日军全面侵华的“后方基地”。 ***************************************************************************** 正文 为密件由 查 二十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上海申报所载华北中日通航消息一节,内有“关于邮件之附带,并未与我邮政界接洽,但事实上该公司已自行收寄”等语。究竟该公司收 寄邮件,是否确实,所有国内与国际航空邮件,是否均予收寄,详情如何合行抄发该项新闻一则,令仰迅即查明呈报,嗣后并应随时注意具报为要。此令。 附抄新闻一则 局长郭心崧 中华民国廿六年一月九日 照抄 申报 二十五、十二、三十一 、 华北中日通航后 无异日方军月专航 关东军计划再拓航线 殷逆又侵占新河盐滩 天津通信、华北中日通航、自十一月十八日实现,今已月半。在此四十五日中,以惠通公司名义办理之航空,其业务竟一无起色。原定以天津作中心开辟之津连、津 锦、津承、津张四线,除津连外,其余三线,虽规定航程,,但搭乘者绝少。驯至最近,直成为不定期航路。即津连一线,搭客亦只日人,尤以陆海军人为多,华人 则殊无几。 盖伪满境内,既不许我人出入自由,有事于该方者,自不愿凌空冒险前往,多受限制也 。其津承、津锦、津张三线,不定期航行, 殆无普通旅客附乘之 故,故惠通名为民营航空公司,实际仍系日本军部管辖下樋口航空中佐指挥之航空队耳 。该公司董事长张久荣,自通航后,即称病返平,迄今将及五甸,始终未回天 津。其原因不外以办事棘手,对手所措施者,并飞悉遵协定缔结之各规约也。日前日关东军司令部,复发表来年二三月间, 以满州航空会社与惠通公司联络,实行津 长、津哈两空路之衔接 ,以锦州、大连、承德三地为交换站,每周往复三次, 再以此二线为结成华北与满州间航空路网 ,如实现后,交通愈感方便。 以由大连衔接日 本国内之空航 ,亦定在三四月间举办。 而以福冈为交换站中心,朝发夕至,十小时内,可由东京至津,或由津抵东京 。现驶行津连间之飞机,祗 福特式八座三引擎机 一架,不敷支配,惠通公司已在大阪中岛飞行机制造所定制A.T.式八座超过速全金属机一架 ,来年二月制成,即用以驶行津连段,并为与福冈联航用。该机一小 时内可由津飞往大连,较现时所用飞机缩短约一时许。 机内可吸烟盥漱 ,较目前各式飞机,已现代化矣。该公司之资本,原定五百四十万元,除己集得二百七十万元 外,余数正在筹集,以备扩充营业与购机之需。冀察方面应负一百三十五万元,将由河北省银行筹足之。 关于邮件之附带,并未与我邮政界接洽,但事实上该公司己 自行收寄,并货包亦随意运输 ,所差者祗未公开揭示于人收寄而已。闻来年四月间各联航路完成时,该公司更正式自办邮航员。 长芦盐运使署管下之塘沽盐滩,本年 十月间,被日军司令部圈占,定为军用地 ,交涉多次,迄未撤去桩网。该地究将何用,人言各殊。此事尚未解决,此间于昨日复接得新河盐滩灶户等报告,谓冀东伪 政府已通知滩场,拟元旦实行占领该滩,自晒自售。长芦运署,除火速报告财部设法交涉制止外。复将今春以来私与伪方妥协,以不援滩场为条件,按月拨十万元协 款之事取消,以示抵制。基此:种种,是此事之不易解决,殊可预料。至伪政府接收该滩场之故,微闻系受某方之唆使。因某方 需要芦盐制化学盐甚亟 ,今年运去七 万吨,来年拟购二十五万吨。我方恐影响民食,末予同意。某方遂嫉使伪政府出以强制接收,用冀运购便利也(三十日)。
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视野下的经济危机,五年计划及九一八事变 (转)
热度 1 gordon 2016-2-18 08:10
注:机制很重要,传导链条是什么? 其实中国人先验 相信的东西,很多都没有论证。 日本的人口是因为步入工业化国家以后,死亡率下降了。(造成人口膨胀) 从 “硬数据” 推导逻辑链条,就是很清楚的事情。 ***************************************************************************** 访谈人 田君 潇 先生系 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 田君 潇 :爆 发 于1929年的美国股灾,与1931年日本关 东军发动 “九一八事 变 ”、悍然侵占中国 东 北三省, 这 两件事之 间 ,有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有,是什么 样 的关系? 冯 学荣: 严谨 来 说 , 二者之 间 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二者有着 间 接的 逻辑联 系 ,二者之 间 隔了好多 张 多米 诺 骨牌, 是一个 长链 条 连锁 反 应 之中的其中两个 环节 。 田君 潇 :我 们 按照 时间顺 序,一步一步去理清,先从1920年代日本的国民 经济 生 态谈 起吧。 冯 学荣:日本明治 维 新之后,直至1920年代,尽管日本在学 习 西方的 过 程中,其重工 业 有了 长 足的 发 展,但是日本 经济 的本 质 并未由此而改 变 ,当 时 的日本, 仍然是一个 农 耕国家 —— 日本的 农业 人口占了 压 倒性的比例 ,日本国土本来就狭小,而且 还 主要是山地和丘陵, 当 时 日本全国适合耕种的土地, 仅 占12%左右 ,所以在1920年代, 日本存在人口与土地的矛盾 。 田君 潇 :日本当 时 不是工 业 国家 吗 ?其工 业产 品 竞 争力如何? 冯 学荣:在1920年代,日本可以 说 已 经 相当工 业 化, 但当 时 日本的技 术 在世界上并不先 进 ,而是比 较 落后的 ,日本的工 业 品在当 时 的世界上,其 竞 争力是相当有限的 ,我 们 知道二 战 之后,日本确立了“技 术 立国”的国策、其工 业 品 竞 争力有了大幅提高,但是在1920年代,日本的工 业 技 术 相比西方列 强 而言,仍然是比 较 落后的。 田君 潇 :日本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是否意味着粮食不 够 吃? 冯 学荣: 早在1920年代,日本的粮食已 经 无法自 给 自足 ,依据山田武吉的 调查 ,粮食已 经 明 显 不 够 吃,在整个1920年代,日本大米的平均入超率,大 约为 35%,粗略地 说 ,1920年代的日本人每吃10碗 饭 ,其中有3碗 饭 是需要 进 口的。 田君 潇 :日本在1920年代 领 有朝 鲜 、台湾两 块 殖民地,是否能有效 缓 解耕地不足的 问题 ? 冯 学荣: 上面的数据,其 实 已 经 算上从朝 鲜 和台湾 输 入的粮食了,如果没有朝 鲜 和台湾的 话 , 问题 更 严 重 。 说 到 这 里我插句 话 ,日本在朝 鲜 和台湾的殖民 统 治政策,也是要 怀 柔的,并非是直接从被殖民人民的手中去 抢 、也并不能直接从 这 些二等皇民口中 抠 食, 朝 鲜 和台湾的土地是要养活朝 鲜 人和台湾人的,而且台湾和朝 鲜 ,同 样 也存在人多地少、人口膨 胀 的 问题 。 田君 潇 :日本当 时 的人口政策如何? 冯 学荣:1920年代,日本本土人口已 经 有六千多万,而且 其人口呈 现 了几何 级 的膨 胀 状 态 , 每年几乎新增一百万没有耕地的人口 , 当 时 的 日本当局不考 虑 限制生育,而是鼓励 对 外移民 ,其中美国是日本 对 外移民最主要的目的国之一,但是,美国于1924年 颁 布了一部新的移民法案, 即《 约 翰 逊 -里德法案》, 这 部新法案禁止日本人移民美国, 这样 一来, 日本人移民美国 这 条路到了1924年就断了 。 田君 潇 :所以当 时 日本人的目光,聚焦在中国 东 北,也就是他 们 所称的“ 满 洲”。 冯 学荣:是的,所以在整个1920年代,尤其是在1920年代中后期,日本当局都在 努力 扩张 它于中国 东 北的既得殖民 权 益,例如 铁 路 经营权 、 矿产 开采 权 、商租 权 、以及 铺设领 事 馆 等 , 这 一切, 都是 为 了尽可能多地向中国 东 北( 满 洲)移民、开 发满 洲的 资 源、舒 缓 日本国内的人口和 经济压 力 。 田君 潇 :你似乎曾 经讲过 ,日本当年移民中国 东 北,不 单 是要解决日本国内的人口和 经济问题 ,而且是因 为 日本有一个“防俄”的国策。 冯 学荣:没 错 。首先,从意 识 形 态 上 说 , 赤俄 是一个 对 外 输 出革命的国家,包括 对 日本也 输 出革命,日本要防它,当 时 的日本人普遍 认为 : 如果放任不管,一旦 东亚 地区赤化,日本也必将 难 免于 难 。其次从 历 史恩怨、地 缘 政治上来 说 ,日本在中国 东 北的殖民地(旅 顺 、大 连 、南 满铁 路)是于1905年从俄国人的手中 抢 来的, 日本人防范俄国人将它 们抢 回去 ,众所周知的是,俄国人一直垂涎于旅 顺 港,它是俄国国防 舰队 不可多得的不 冻 港和出海口, 这 个一直到1940年代末直至1950年代初,斯大林都仍然 对 旅 顺 港念念不忘, 这 是众所周知的事 实 。 这 里 还 有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 细节 : 赤俄 从1928年开始搞第一个“五年 计 划” , 这 是一个 阔 步增 强 国力的 计 划, 赤俄 所搞的第一个“五年 计 划”, 对 当 时 日本人的刺激很大,日本人 认为 :必 须 抓 紧 在 满 洲(中国 东 北) 扩张 殖民 势 力、 与 苏联赛 跑 , 时 不我待,刻不容 缓 ,所以在 历 史上我 们 可以看到, 从1928年初开始,日本人 对张 氏父子( 张 作霖、 张 学良)的殖民 扩张 要求,一个接着一个,修路、租地、 设领馆 …… 马 不停蹄, 让张 氏父子直喘不 过 气 。 田君 潇 :你也 说过 ,南方的国民党 势 力,也 对 日本形成了 压 力? 冯 学荣: 国民党自从1924年广州“一大”开始,就响亮地打出了“打倒帝国主 义 ”的口号 , 这 一方面是受 赤俄 的 怂 恿,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救国心切 (至少表面上如此) ,希望以 赤俄 做靠山、 摆 出一个 强 硬的姿 态 ,一鼓作气,将英、日、法等帝国主 义势 力逐出中国,尤其是在1927年,乘着北伐 军 的 军 威,国民政府成功收回了 汉 口英租界。此后,国民党信心 饱满 ,公开宣称要收回大 连 、旅 顺这 两 处 日本殖民地以及南 满铁 路, 这 一系列的 铁 腕救国外交,在当 时 叫做 “革命外交” 。“革命外交” 对 日本人的刺激很大,一方面, 从 经济 上而言,日本人不甘心将吃 进 去的肉吐出来 ,另一方面, 从国防上而言,日本人 认为 :一旦 丢 失了 满 洲 这 几个据点,日后要防俄,就 丧 失了最重要的第一道防波堤 。 田君 潇 :偏偏在 这 个 时 候, 发 生了 华尔 街股灾。 冯 学荣: 这 就是 历 史的不幸之 处 ,屋漏偏逢 连 夜雨,1929年10月24日, 华尔 街突然爆 发 股灾,美国股票暴跌,并从10月29日开始崩 盘 ,然后,美国爆 发 了一 场 空前的金融危机, 这场 金融危机逐 渐转 化 为 一 场 全球性的 经济 危机,从此以后,全球 进 入了 长 达数年的“大 萧 条”(Great Depression)。 田君 潇 :美国是如何 应对这 次股灾的? 冯 学荣:具体 经济 政策很多,我不是 经济 学家,无法一一点 评 ,我重点 谈谈 1930年6月美国所 实 施的 《霍利-斯穆特关税法》, 这 部新法案, 大幅提高了 进 口商品的关税率, 对 外国商品 设 置了很高的关税壁 垒 。 其中,日本商品出口美国的大 门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几乎相当于是被堵死了 。日本国内市 场 本来就狭小, 其国民 经济对 外 贸 依 赖 程度很高 。大 萧 条爆 发 之后,日本 纺织 品的出口暴减了60%, 总 出口 则 暴降70%以上, 日本城 乡 爆 发 了大 规 模的失 业现 象,日本的 农 村(尤其是日本 东 北地区)出 现 了 饥 荒以及 卖 儿 卖 女的 现 象 , 这 段 历 史,在日本 历 史上,称作 “昭和大凶作” ,又称“昭和恐慌”。 田君 潇 :其他国家是如何 应对 美国当 时 的 贸 易保 护 主 义 ? 冯 学荣:美国在大 萧 条中采取 贸 易保 护 主 义 、修改关税法、 对 外国商品 设 置 贸 易壁 垒 之后, 其他国家也采取了 报 复性的关税政策 ,于是,一个接着一个,各国 纷纷 提高关税、 纷纷 筑起了 贸 易壁 垒 ,其后果 则 是 全球国 际贸 易的大幅倒退 ,在大 萧 条 时 期,国 际贸 易 总额 的倒退率,达到了50%以上, 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世 纪 初。 田君 潇 : 这场 全球性的 经济 危机波及到日本,当 时 的日本人是如何 应对经济 危机的? 冯 学荣:日本人的 应对 措施也有 许 多,重申一次,我不是 经济 学家,无法 给 予 经济 学上的 专业 点 评 ,我只能从 历 史的角度, 谈 一些与本文的主 题 相关的。 在大 萧 条当中, 日本朝野上下在加快开 发满 洲(中国 东 北) 这 一点上,达成了 举 国一致 ,所分歧的关 键 点在于:日本内 阁 政府 认为 ,仍然 应该 在当 时 的国 际 条 约 体系之内、在 现 有国 际 秩序的游 戏规则 里、通 过 政治手段去 实现 ; 而日本的激 进军 人 则觉 得, 这 是 书 呆子的想法,不能再等了,要打破 现 有的国 际 秩序、 铁 腕救国的 时 候来了, 要 动 手干一番不 逊 色于“明治先烈”的事 业 。 田君 潇 : 这 一部分日本 军 人的激 进 思想,是从何而来的? 冯 学荣:首先,1929年爆 发 的全球 经济 危机, 对 日本的 农 村影响很大,而当 时 的日本 军队 ,其兵源主要来自于日本 农 村, 这 个在世界上是普遍 现 象,无 论 在哪个国家,参 军 当兵的,都是 农 村娃子多。所以, 在大 萧 条中日本 农 村凋敝破 产 的景象, 对 日本 军 人的刺激是刻骨 铭 心的。 还 有一个就是 赤俄 的五年 计 划, 这 个前文提及了,就不重复。其次, 张 作霖死后, 张 学良以国民党 为 靠山,在中国 东 北加快了 铁 路网建 设 、并触犯了日本 经营 的“南 满铁 路”的利益 , 还 有国民党在 东 北 设 置党部以后,也加快 组织 排日活 动 , 这样 一来,以关 东军 参 谋为 首的日本激 进军 人 觉 得: 大 连 、旅 顺 、南 满 附属地 这 些殖民地,是十万明治先烈用生命打下来的, 现 在眼看就要从他 们这 一代手中 丧 失了, 他 们 不甘心做明治先烈的“不肖子 孙 ” 。再者就是 当 时 的日本文官政客在日本国内不得民心, 贪 腐舞弊、不 择 手段互相攻 讧 之 类 的丑 闻层 出不 穷 ,我 举 个例子:“九一八事 变 ”爆 发 之前,当 时 日本有一个很有名的政治家,名叫床次竹二郎, 这 个人找 张 学良要了50万日元的政治献金 ,作 为竞选经费 , 并答 应张 学良:一旦我床次竹二郎上台 组阁 ,我就 让 日本放弃在大 连 、旅 顺 、南 满 附属地的殖民 权 益 , 张 学良很高 兴 、 让 王家 桢给 了 这 个 钱 ,不料床次竹二郎最 终 没能 组阁 。“九一八事 变 ”爆 发 之后,关 东军 从 张 学良的府邸中, 搜出了床次竹二郎所写的 这 50万日元的收据,丑 闻 在日本曝光 , 舆论哗 然 , 这 件事在日本 历 史上,叫做“五十万元事件”。 注:就是 葫芦岛- 沈阳 那条平行线 。 田君 潇 :所以日本关 东军 在大 萧 条中 发动 ”九一八事 变 ”、所 谓 “拯救日本于国 难 ”, 这 个行 为 在当 时 的日本,是有民意基 础 的? 冯 学荣: 是有民意基 础 的 。早在“九一八事 变 ”爆 发 之前,中国 东 北的日本 侨 民已 经对 中国当局怨声 载 道、公开呼吁关 东军 “出手相救”。前一段 时间 ,《朝日新 闻 》有一位 记 者采 访 我,他 问 我: 日本侵 华 是 军阀 的 责 任,日本人民没有 责 任,你同意 这 种看法 吗 ?我当 时 坦率地回答:恕我不能同意 。日本 发动 侵 华战 争, 主要 责 任当然是在日本 军阀 的身上,但我 们 并不能因此 说 当 时 的日本人民一点 责 任都没有 。其 实 说 句不客气的 话 ,当 时 的日本人民 总 体上来 说 ,其三 观 也是有 问题 的 。在“九一八事 变 ”之前,日本的广大老百姓普遍存在两种心理:第一,他 们 普遍 认为 日本在 满 洲(中国 东 北)的殖民地是日本 应 得的、合法的、理所当然的,而中国人在 满 洲(中国 东 北)的排日行 为则 是非法的、野蛮的、不守信 义 的;第二,日本的文官政客是腐 败 的、迂腐的、不 顾 人民死活的,而日本 军 人才是廉 洁 的、可靠的、 进 步的、救国的。当 时 有一种 说 法,叫做 “ 宁要廉 洁 的 军 人,不要腐 败 的政客 ” 。后来侵 华 日 军 攻陷南京之后,日本人民也是万人空巷、提灯 庆 祝。1920-1930年代的日本人,从小接受的是 军 国主 义 教育,普遍抱有一种殖民者的 优 越心 态 ,国 强 必霸,忘乎所以: 凡是 领 土争端,都是日本有理,凡是 军 事冲突,都是日本正 义 ,凡是外交 纠纷 ,都是欺 负 日本,我不知道 为 什么,但我是日本人,所以日本 总 是 对 的 , 这 种思想,与其 说 是“ 爱 国主 义 ”、“民族主 义 ”,倒不如 说 是“民粹主 义 ”, 而 遗 憾的是,事隔80年之后, 这 种思想在今天的 亚 洲各国,仍然有着广 阔 的市 场 。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至少亚洲人)未能从历史中充分吸取教训。 田君 潇 :所以日本关 东军 的几个主 谋 ,其 实 是抓住了当 时 日本人民的心理、做了 顺应 日本民心的事情。 冯 学荣:是的。 日本关 东军 之所以在未和日本政府商量、未征得日本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擅自 发动 “九一八事 变 ”,看似 鲁 莽,其 实 关 东军 的几个参 谋 (石原莞 尔 、板垣征四郎等),他 们 是有底气的 ,他 们 的底气就是日本当 时 的民意 ,他 们 是吃准了日本民粹主 义 的心 态 ,“抓住了 时 代的脉搏”,所以他 们 深深知道:放胆去干,日本人民会支持我 们 。果不其然,“九一八事 变 ”爆 发 之后, 日本 舆论 是一片 欢 呼雀 跃 , 这 个 时 候,日本政府看到民意起来了,就不敢反 对 民意了,反而被民意 牵 着走,我 举 个事例: “九一八事 变 ”爆 发 之后,日本新上任的首相犬养毅派出密使萱野 长 知去南京、和中方孔祥熙、居正等人商 讨 解决 东 北 问题 , 为 什么要派密使呢?因 为 当 时 犬养毅作 为 日本首相,他要 顾虑 日本的民意,他要 顾虑 自己的 选 票,所以和国民政府 议 和 这 种事,不敢公开做,只能 偷偷 摸摸地做 。不幸的是, 当 时 犬养毅的 电报 被日本 军 部破 译 了, 派密使与中国 谈 判 这 件事被日本媒体公 诸 于众, 舆论 又是一片 哗 然 谴责 之声 。可是犬养毅深知:日本 军 人侵吞 东 北、破坏国 际 秩序, 这 件事是 饮鸠 止渴 , 长 期以往, 迟 早会出事,所以他“不思悔改”,仍然暗地里与 军 部 较劲 , 结 果没隔几个月,日本激 进军 人就失去耐性、将犬养毅刺 杀 了。 刺 杀 犬养毅 这 件事在日本 发 生了 “寒蝉效 应 ” ,从此以后,日本政治家 说 什么 话 、做什么事,都要看看日本 军阀 的 脸 色 。 田君 潇 :在“九一八事 变 ”之前的几年,中国是不是有抵制日 货 的情形? 冯 学荣:1915年“二十一条”事件之后,中国人 对 日本 丧 失了基本的信任,从那 时 候开始,尤其是 赤俄 扶持国民革命之后,抵制日 货 的运 动 就在中国大中城市此起彼伏、不 绝 于耳,使得日本 产 品在中国市 场 的 行 销 遇到了阻力。 这 里 还 有一个被人 遗 忘的 细节 :1930年5月6日,中国与日本 签 署了关税 协 定,从此以后,中国关税自主 。 讲 到 这 里,有必要普及一点 历 史背景知 识 :从清末开始一直到1930年以前,由于一大堆“不平等条 约 ”的桎梏,中国的关税是不能自主的,外国的商品 进 入中 华 民国的市 场 ,中国海关收多少关税? 这 个不能由中国 单 方面决定,而是要和列 强 商量决定, 这 在当 时 叫做 “ 协 定关税” , 这 是一个奇怪的 现 象,但当 时 中国的主 权 就是 这样 不完整 。 国民政府成立以来,在革命外交思 维 的推 动 下,一直致力于收回关税自主 权 ,一旦收回了关税自主 权 ,那么从今往后,美国 货 也好,日本 货 也好,你要 进 入中国市 场 ,那么我中国海关收你多少税,就是我中国 单 独 说 了算,毫无疑 问 ,当 时 中国也是一个 贸 易保 护 主 义 国家,一旦关税自主了,立 马 加税,加税之后,外国商品在中国市 场 的价格就上 涨 ,上 涨 就滞 销 ,所 以国民政府收回关税自主 权 之后,日本 产 品在中国的 销 路必然雪上加霜,在大 萧 条的背景之下, 这 无疑又是一 记 重拳 。但是从国民政府的角度来看, 这 种行 为 是 爱 国的、救国的,收回关税自主 权 是 摆 脱半殖民地地位的必 经 之路。 田君 潇 :但很多 经济 学家 认为 ,关税 实际 上并不能起到保 护 本国 产业 的作用, 实际 上是一种自我制裁。国民政府大幅提高关税的行 为 是否 值 得商榷? 冯 学荣: 这 个 问题 已 经 超出了我的范畴,我不是 经济 学家,无法深入 评论 ,但是当 时 国 际 上各国普遍存在 进 口关税,因此 对 国民政府收回关税自主 权这 个行 为 , 至少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之下, 是无可厚非的。 当然了,如果 说 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大家一起取消关税、 实 行 彻 底的全球自由 贸 易,好不好?据我所知,二 战 之后,人 们经过 反思之后,普遍 认为 : 大 萧 条以及 贸 易保 护 主 义 ,是 战 争爆 发 的原因之一 ,痛定思痛,人 们觉 得有必要促 进 自由 贸 易,于是出 现 了“关税与 贸 易 总协 定”(GATT),后来逐 渐 演 变 成 “世界 贸 易 组织 ”(WTO), 致力于降低和逐步消 灭 关税、最 终实现 自由 贸 易,不少人相信, 这 是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田君 潇 :日本关 东军发动 “九一八事 变 ”,除了 摆 脱国民政府革命外交 压 力、 转 移日本国内 经济 危机、与 苏联 五年 计 划 赛 跑 这 三方面原因之外,是否 还 有 觊觎东 北三省自然 资 源的因素? 冯 学荣: 觊觎东 三省 资 源其 实 并没有脱离上述三点。 东 三省 资 源的 动 机也是清楚的,在关 宽 治《 满 洲事 变 》里有明确的 记载 ,当 时 关 东军 参 谋认为 :无 论 是 经济 上、 还 是国防上,日本都需要中国 东 北( 满 洲)的煤、 铁 、油 页 岩等 资 源。当 时 的日本是一个殖民 强 国,但其国内 资 源 贫 乏,于 经济 ,于国防,都存在先天的不足,他 们认为 :开 发满 洲,就是解决 这 个先天矛盾的灵丹妙 药 ,所以1932年 伪满 洲国成立之后, 伪满 和日本 签 署了一份《关于确定国防上必需的 矿业权协议 》,将 东 三省多 处 煤、 铁 、油 页 岩 资 源,交 给 日本开 发 ,日本 认为 :有了 满 洲的 资 源,日后无 论 和 苏联 打、 还 是和美国打,就有底气了。 田君 潇 :事 过 多年,我 们 回 头 去看,假 设 日本当年不 发动 “九一八事 变 ”,日本会怎么 样 ? 冯 学荣:1929年 华尔 街的股灾,推倒了多米 诺 骨牌,股灾引爆了全球 经济 危机,市 场 萎 缩 ,生 产 放 缓 , 贸 易保 护 主 义 盛行,国 际 市 场 基本上 对 日本 产 品关 闭 了大 门 ,日本的 经济 一落千丈,国民生 计 凋敝,当 时 的日本激 进军 人 认为 : 如果不保住 满 洲、不开 发满 洲,那么日本人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国民生活水平的普遍倒退 , 说 得更明白一点,就是日本人要忍受越来越 穷 的生活,以关 东军为 代表的日本激 进军 人 认为 : 绝对 不能 这样 下去,所以他 们 在 满 洲( 东 北) 动 武了。 所以从日本人的角度看来, 发动九一八事变,也是 两害相权取其轻 的行为 。 田君 潇 :所以从 纯 粹 读 史的角度来看, 历 史事件的 发 生, 总 有它一定的合理性。 冯 学荣:正是如此,事情 总 是有原因的, 日本 军阀发动 侵略,也有其内在 驱动 力, 绝对 不是一 时兴 起 ,但我 们 也要注意: 合理并不等于合法, 合理性指的是在当 时 的国 际 背景下,日本 军阀发动 侵略是大概率事件,合法性 则 指的是 这样 做正当不正当?我 们 都知道, 吞并满洲 、 转 移 经济 危机, 这显 然是不合法的事情,大 萧 条在日本的确造成了民生困苦,但是当 时 的中国人民同 样 也是困苦,再 说 当 时东 北三省是国 际 公 认 的中 华 民国 领 土,日本 军阀 武力侵占 东 三省,无 论 从哪个角度来 说 ,都是非法的。
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ISISの野望:哈里发归来
热度 17 大卫 2014-6-30 11:37
ISISの野望:哈里发归来
ISIS公布五年计划,以期吸引更多伊斯兰狂热信徒入伙 全球穆斯林主要分布 阿拉伯帝国极盛期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6月29日报道,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进行“圣战”的“伊拉克与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逊尼派叛军,29日宣布建立“伊斯兰哈里发国”(Islamic caliphate),叛军领袖巴格达迪则被奉为“哈里发”(caliph,全球穆斯林最高统治者)。 ISIS发言人称,伊斯兰国会议经过讨论,决定成立伊斯兰哈里法,并推举圣战士教长巴格达迪为哈里发。巴格达迪已同意接受,因而成为全球穆斯林的领袖。发言人说,伊黎组织也将更名为“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IS),“伊拉克与大叙利亚伊斯兰国”名称中的伊拉克、大叙利亚已被去掉,日后不再见诸伊斯兰国官方文件。他说,建立哈里法,实现所有穆斯林心中的梦想,也落实了所有圣战士的心愿。这是“哈里发国消失近百年后的重现”。 “哈里发”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合法继承人”,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后,其追随者指派一位“哈里发”,继续领导伊斯兰教。哈里发为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在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哈里发拥有最高权威,管理庞大的伊斯兰帝国。ISIS的“建国公告”复活了伊斯兰哈里发国这个概念,而近100年前哈利发称号被土耳其第一任总统凯末尔废除。 这是作死的节奏麽…… http://www.infowars.com/war-propaganda-the-isis-five-year-plan/
2365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满洲国的五年计划
热度 1 gordon 2014-5-15 08:01
经济统制的第二个时期,即正规地执行经济统制时期,是从伪满产业开发第一个五年计划(1937~1941)实施开始 的。 1937年5月公布的《重要产业统制法》是实行经济统治的一项基本法令。此时,又成立了满洲重工业开发会社、昭和制钢所、满洲飞机制造会社、满洲汽车 制造会社等,积极地进行经济侵略。1938年2月,颁布了《总动员法》,其目的是为了国防上的需要动员和控制所有的人力、物力,为战争服务。1938年4 月制定了钢铁类统制法,把日满商事会社改组为特殊会社,统一掌握煤炭、钢铁、制铜、水泥、化工等产品。从此,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分配、消费、价格等,都 由日本实施了全面统制。  农产品的经济统制,开始于1937年10月,当时制定了《棉花统制法》,成立了满洲棉花会社。1938年10月制定了《米谷管理法》,设立了满洲粮谷会 社。1939年制定了《粮谷调整法》。这样一来,就把农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价格等都统一控制起来。 对消费物资的统制,是在全面地掌握了重要生产物资的统制以后实行的。1940年,随着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的实行,物价 逐渐高涨。另外,因该计划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采取了限制输入消费品的方针,从而使消费品的供应逐渐减少,造成了物价昂贵,严重地威胁了人民的生活。 1940年6月,制定了《物价及物资统制法》,不仅规定了物价,连雇用工资、包工费、租赁费等也统一规定了。从此,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实施了全面统制,尤其 是主要生活物品,如粮谷、煤、盐、糖、棉织品、植物油等等,采用了通帐制和票据制。如上所述,对重要生产资料和消费物资实施全面经济统制,在彻底榨取中国 人民的基础上推行经济侵略计划。这是经济统制的第二个时期的特征。 注:这我们都明白什么原因,投资过多了嘛,消费不足。 伪满的经济是依附于日本的,完全是殖民地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由于不断地从日本输入原材 料和机械,使伪满更加深了对日本的依赖性。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急需各种战略物资,就强迫伪满政府以最低的价格卖给他们。钢铁———伪满对日支援的绝 大部分是生铁。当时,本溪生产的低磷铁(年产18~20万吨)全部都要供给日本海军。鞍山、本溪、大连、东边道的特殊钢原料,也都要送给日本。 煤炭———虽然伪满生产的煤自己还不够用,需要从华北买入300万吨,可是,抚顺生产的优质煤(年产60万吨)全部都要供给日本制铁用。石油———日本是 个没有石油资源的国家。抚顺石油年产18万吨,最初,伪满留10万吨,给日本8万吨。后来,为了增加给日本的数量,限制国内使用,汽车改用代用燃料(酒精代用)。于 是,每年给日本13万吨,全部交给海军燃料厂提炼,作为潜水艇用油。 铝———抚顺生产的铝,全部送给日本。 铅———杨家杖子、青杖子、岫岩生产的铅,全部供给日本海军生产蓄电池用。钼———杨家杖子生产的钼绝大部分送给日本。 黄金———伪满生产的黄金全部由伪满中央银行送到日本。白金———1944~1945年,伪满进行了白金的特别回收,回收后全部由伪满中央银行送到日本。 镁———营口生产的镁,年产量约100万吨,全部送到日本。飞机———满洲飞机制造会社每月能生产100架双人乘坐的练习机,全部供给日本军队。 武器 ———奉天兵工厂生产的步枪、机关枪、高射炮等,全部送给日本军队。船只———大连船舶会社每年1.5万吨的造船能力,完全为日本生产。在关东军监督下, 丹东建造的500艘帆船,全部供给日本。粮谷———据1944~1945年统计,伪满每年援助日本粮食300万吨,其中有180万吨是大豆,占了60%。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至1945年8月,日本从伪满掠夺去的物资是:生铁420万吨;原煤780万吨;液体燃料52万吨;铝1.2万吨;镁550 万吨;铅1.7万吨;钼3000吨;盐300万吨;黄金价值580万元;飞机4000架。此外,还有武器、特殊钢、白金、亚铅等等。   日本从伪满掠夺粮谷的数量是:1940年160万吨;1941年180万吨;1942年220万吨;1943年260万吨;1944年300万吨。伪满实行的粮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名义上说照顾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是欺骗群众,完全是以日本人为中心 的配给制。主要粮食的配给标准是:日本人每人每月14公斤大米; 朝鲜人每人每月14公斤小米;中国人每人每月14公斤玉米、高粱米、小米;中国人、朝鲜人中的高级官吏和特殊会社的高级职员按日本人的标准配给。 老大的做法: 实行凭粮本购买粮油,居民购粮的日期可以延期,不能超前。实行按工种定量标准供应,人体力劳动工人每月供粮45市斤,居民每人每月供粮28至29市斤。 小 孩从一岁起,每人每月8市斤,每长一岁,定量增加2市斤,至高中为30市斤。 1960年至1963年“自然灾害”时期,居民每人每月定量供应的杂粮占 60%至70%,最多时可达到80%, 一般居民定量28市斤,如按80%计,杂粮22市斤4两,大米2市斤,白面3斤6两。白面分“七五面” 、 “八一面”两种。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无可讳言,那时吃过苦、挨过饿的人,见面的问候语是: “吃了吗﹖” 注:我就是说,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什么 “七五面” 、 “八一面” ,可专业了。我还问过面粉厂的人,咋这专业呢,呵呵 白面是稀少的,玉米面是要天天吃的。玉米面可以作成玉米粥,俗称包谷面糊糊 、窝窝头、饼子、发糕,或白面玉米面的混合糕、白芍、甜菜 玉米面饼,玉米面压成的“钢丝面”等。居民采用“粮食食用增量法”即以瓜菜代饭的办法共度难关。  以玉米碴子为主的“忆苦饭”在“文化大革命”中风行天下,玉米碴子、麸皮、豆腐渣、苜蓿菜等烹饪一番,倒进大盆内,吃时“狼吞虎咽”,如细嚼则难以下咽。 粮票分三大类:一是全国通用粮票,雅号“满天飞”,没有地域限制;二是省市地县地方粮票,俗称“团团转”,只在本地区使用;三是专用粮票,居民到粮店购 粮,只允许购买当月的定量。上个世纪70年代初,食品便宜,—碗汤面条才四角钱,但必须有粮票,否则,交再多的钱,也买不到。 扩展阅读: 沦陷时期“满业”对东北重工业的垄断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663-13682.html
744 次阅读|2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8 07:17 , Processed in 0.03622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