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文化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在古老的土地上,年复一年种出新庄稼(转)
gordon 2017-2-28 21:49
14世纪,英国有位文化人叫Chauser,写了不少哲理诗,其中有一首叫The Parliament of Fowls。有两句常被后世的英国人引用:“For out of old fields, as men say, Comes all this new corn from year to year; And out of old books, in good faith, Comes all this new science that men hear.” 大意是,在古老的土地上,年复一年种出新庄稼;在古老的典籍中,老老实实钻研出新学问。“ 16和17世纪之交,Coke就引用 Chauser这句诗,改革法律和司法。那时候,英国已有数百年的普通法传统和历史更悠久的各地习惯法传统。(国内很多专家教授认为英国习惯法就是普通 法。这是一种理解错误。普通法有很强的习惯法特色,但习惯法并不是普通法。按照英美学界广泛接受的看法,普通法是国王法院的惯例法。而国王法院直到12和 13世纪之交才具雏形。)在Coke看来,这些传统资源就是古老的土地,他们那一代人的职责就是在传统资源的古老土地上种出新庄稼,而不是吃先辈留下来的 老本。这就有了17世纪英国法律、政治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巨大进步。 在古老土地上种出新庄稼,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用叶燮的话讲,需要 才、胆、识、力各项功夫,对智力、见识、能力、勇气、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都有很高要求。比如说Coke,他本来已经做到大法官,不需要再下那么大功夫,费 那么大劲,冒着危险跟国王较真,跟自命不凡却没有多少政治和司法经验的Hobbes理论。但他做了这些在当时费力却未必讨好的事情,是把在古老土地上种新 庄稼当成是一种天职。新庄稼种出来了,就是成功了。种不出来,就是失败了。400年以后,再回头看那个时段发生的事,Coke和他的同代人算是功成名就, 不但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世界。 儒学的问题是,它延续了两千年,董仲舒发明”春秋决狱“至今都两千多年了,比英国的普通法历史还要悠久, 但先秦之后,没有人能在老地上种出新庄稼,或在古籍中钻研出新学问。于成龙在老地上打转转,讲”引经决狱“,问题是引的那个经既解决不了司法技术精确化问 题,也触及不了司法与王权的冲突问题,在这两方面都没有进展。而在这两方面,同时代的Coke都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当然,今天用这种标准来看于成龙不 太公平,但研习历史和学问不是为了对历史人物公平,而是评判相对优劣,而有比较才会见优劣。 更重要的是,于成龙300年后,儒生至少有 150年的机会睁开眼看世界,学习一点现代政治法律的基本知识。但到今天为止,这种学习能力仍然是儒生的短板。即便当今国内的儒生能拿出当年牟宗三前辈五 分之一功夫学点西方世界的专业基础知识,也不至于把一门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学问搞成现在这幅不伦不类的样子。还是用叶燮的话讲,这些人既缺少才能和胆 识,也没有见识和专业能力,更缺少职业操守。不是在古老土地上种新庄稼,而是在文明废墟上筑墙打洞。孔孟之道不是问题,问题是这群挤在官府大漏勺下面争饭 吃的挂儒家牌子的秀才。 *************************************************************************** 这个道理早就听说过,但极少有人详细的讲这个东西 别人替我读书了,这都是极难的问题
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那些年,那些事(转)
热度 2 gordon 2013-10-25 02:37
1912 年,就在 7 月 6 日,还是在北京,文化人打了一场大架,或者说,大打了一些人。 打架全过程 这场架没约,直接上门。这天傍晚六点,一伙人,大概二十来个,跑到《国民公报》馆门口,一开始彬彬有礼,递个名片给门房,说是新闻界同行,想来拜会贵报经理人徐佛苏。 来的人,领头的是《国风日报》同盟会干事白逾桓、《民主报》同盟会干事仇亮、《国光新闻》同盟会干事田桐,包括了《民主报》、《国光报》、《民意报》、《女学报》、《亚东新报》等七家报纸的工作人员。 门 房将他们请了进去,并入内室请徐佛苏出来相见。谁知道甫一相见,来人即“蜂聚痛殴”徐佛苏,紧跟着有人冲进内室,殴打主笔 蓝公武(对,就是这位先生首译了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有位议员李国珍(他曾因在参议院严厉质问总理唐绍仪比利时借款用途,让唐愣了一个钟头说不出话来),正好也来报馆聊天。一块儿 打! 这一顿打得不轻!据说徐佛苏、蓝公武被打得“口鼻流血,面青气喘,两足跟筋露血出”、“内外受伤,咯血不支”。报馆一切机器什物,捣毁一空,直接经济损失达 3600 余元。《国民公报》从次日起停刊不说,该馆代印的《新纪元报》等几家报纸也一并停印。 打完怎么办 他们打完,并不走散。而是二十几个人簇拥着徐佛苏,前往巡警厅自首。 说实话,巡警厅也不太敢惹这帮同盟会的太岁,而且国会未开,法律未订,巡警厅使用的还是前清的法令,未免不太硬气,本来颇想息事宁人。不料同盟会这几位“硬求关押”。于是送医的送医,关押的关押,次日同盟会再找人取保释出被押诸人。 打人的原因 原因很简单, 7 月 6 日《国民公报》所刊时评,称南京临时政府为“假政府”——也就是说,进步党系的这份报纸,不承认清帝逊位前的南京临时政府的合法性,而只承认民国政府自南北统一始建立。 不过,同盟会七报出发前曾商定,不以同盟会的名义去打《国民公报》,而是“报馆对报馆”。 打人的反响 第二天,双方都向法院提起了公诉。 同盟会方面是告《国民公报》“叛逆”,国民公报社告同盟会系“破坏共和”。 7 月 7 日 ,北京《新纪元报》、《亚细亚报》、《新中华报》、《京 津时报》等 20 余家非同盟会系统报纸,在城南广和居举行集会,决定联合向大总统提出申诉。 消息通过路透社等外媒传到了伦敦、巴黎,这么大规模的新闻界斗殴,外国同行也十分惊诧。 章太炎直斥打人者为“暴徒”。 副总统黎元洪急电袁世凯,请他严惩田桐等打人者,“使暴任性,俾知儆戒”。 《申报》报道说:“积恨触发,致出此野蛮手段,无法无天,万众悲愤,京师各界无不切齿”。 很多老同盟会员刘揆一、胡瑛等都对这种暴力行为表示不满。 同盟会总理孙中山保持沉默。他后来曾经表示:言论自由不是谁都可以享有的,“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 据说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很高兴。他一听说这件事,立刻吩咐秘书处,将每天的报纸分党派进呈,让他可以掌握不同党派之间的斗争状况。 打人之余波 打人事件后,“京中党争骤激,解救甚难”。 天津的同盟会系报纸《国风日报》时常批评袁世凯。《国民公报》事件发生后,北方各军队继起发难,开会集议,对《国风日报》“宜照日前打国民公报例打之”。 《申报》报道:某某声言将以手枪毙亚细亚报总理薛大可。 7 月 10 日,《申报》发表评论称:“曩者政府将行报律,论者犹以为非,今以私人而干涉报界之言论,并以野蛮行为而毁损言论者之身体财产,此真环球万国之所罕闻者也。而不意于吾国首善之地见之,不意于吾国堂堂同盟会干事及新闻记者辈见之。” 再往前,再往后…… 打人是同盟会员惯用的伎俩。当年在东京,文字之争是章太炎主持的《民报》 VS 梁启超主笔的《新民丛报》,线下,只要梁启超等人在什么地方开讲座,同盟会骨干如张继等常常冲去砸场子,一人一根手杖,经常打得梁门作鸟兽散。 《亚细亚日报》一向被称为政府的御用报纸(跟现在的《环球时报》差不多),在传出北方军人要打《国风日报》的消息后,该报发表评论说: “国风日报对于大总统种种诬蔑,罪有应得,北方军队义愤勃发,实行保障共和,亦为可嘉。但对于此事,如不满意,可请愿控诉于司法机关,或该管官厅,令其更正,若欲野蛮手段对待,则违背法律甚,非本报所期望于爱国之军人之本意也。” 民国元年,同盟会在舆论记载上,给人留下的就是“骄横跋扈,罔顾法纪”的印象。当时北方学生界的代表如李大钊,也愤愤地指责同盟会自许民国元勋,骄纵之极。他选择支持袁世凯。 九个月后,宋教仁被刺。同盟会不顾全国舆论将宋案依法处理的呼吁,悍然发动“二次革命”。 这次,一年多前的不少同盟者,章太炎、张謇、蔡锷……这些大 V 都不再站在同盟会一边。没有了上海商会的支持,不可一世的陈其美连上海制造局都打不下来。 二次革命迅速失败。此后,胜败双方都走上了“控制舆论”的不归路。 ×××××××××××××××××××××××××××××××××××××××××××××××××××××××××× 老蒋惯用 “ 冲锋队 ” ,和德国真合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哪。 弱势政府,清帝逊位,这是最接近共和的一次。 这么简单,为什么他们搞不成?简单,英国能搞弱势政府是因为有大海的护佑,既然民主政府搞不成,搞一个强势政府也不错。 中国最大的民族特点就是 “low 逼无能且胸怀天下” , 其实他们只是想代表别人当公务员罢了 。连街边修鞋的都认为自己比现在当政的干的好,哈哈 哈哈 New China 已经是最不坏的结果了 ,小镇青年总是不自信。 “谁最难受谁知道,天下第二也挺好。”但既然有天下第一,谁愿意拿第二? low逼 人怂火气大,贱逼P话多。 怂人平时是看不出来的 要遇到紧急的事 或者危机的事时才能看出来;有的人平时啥都敢说 啥都不怕 到关键时候就怂啦;有的人品是不张扬 该“出手时就出手” 俺属于贱逼 ,关键时候就掉链子,就怂啦,哈哈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g0NjIzNjM2/v.swf
184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9 22:11 , Processed in 0.02321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