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洛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讲点洛克(转)
gordon 2017-2-28 21:59
与许多国内才俊的想像不同,美国宪法并没有赋予公民很多“权利”。增加修正案之前,可能只有人身保护令的保证条款和刑事案的陪审团保证条款算是法定公民权 利。而这两项保证并不是理论家的创造,在1689年通过的英国权利法案中已经以成文法的方式确立下来,在此之前的普通法法院中已经实践了好几百年。 1689 年,也是洛克匿名发表《政府论》的那年,其中讲的权利 不是他空想出来的东西 ,是几百年普通法实践的理论结果,或者简单地说, 是理论解释世界 。理论要解释世 界,就要自圆其说,有前设、推论,逻辑要自恰。他讲自然权利,那是个理论前设,没有这个前设,就难以解释一些具体的法定权利。比如说,为什么要有人身保护 令?洛克假定人有自然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这样来解释人身保护令的法理。但人身保护令这种东西已经在普通法实践中存在了几百年。离开司法实践中的人身保护 令和权利法案的立法,自然权利就是一个画饼。你知道自然权利这种知识,这是好事,比300年前的于成龙有进步,但也要知道只知道自然权利是远远不够的,因 为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跳过司法技术和实践去行使自然权利。 一些国内才俊想像出来的权利,在美国宪法中都不存在。比如说受教育权,美国宪法中 根本就没有这种权利。即便美国宪法中有限的法定权利也都有各自的边界,不像许多国内才俊想像的那样丰满和天马行空。比如说平等的权利,它在法律上主要是第 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有很具体的适用范围和角度,连国内才俊经常挂在嘴上的“平等机会”都不讲。了解一点政治哲学,讲讲政治权利不是坏事,但你能行 使的法定权利不像你看了点政治哲学入门文章后想像的那么多。当然, 在一点法定权利都没有保障的地方,可能会觉得其他地方的人有很多权利 ,就像刚改革开放时 候,国内许多人觉得美帝日本家家是富翁。现在很少再有人这么想了,因为见识多了。在权利问题上,也要长这么点见识。
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Locke》(洛克)
热度 22 九九 2014-8-14 01:56
《Locke》(洛克)
昨天偶然看了一个神奇而温暖的电影: Locke 1h 25m - Thriller/Drama 7.2/10 - IMDb ; 7.4/10 豆瓣; 88% - Rotten Tomatoes ; 81%- Metacritic Release date : April 25, 2014 (USA) Director : Steven Knight Screenplay : Steven Knight Stars: Tom Hardy , Olivia Colman , Ruth Wilson , Andrew Scott . 这是一部兼俱真挚动人的内核与特立独行的结构的“天才级”小制作电影, IMHO 。动人之处在于Tom Hardy塑造的 “the best man in England”,虽然只是坐在车里打电话,但在我看来丝毫不逊于银幕上任何一个硬汉形象。他对事业和家庭倾注了巨大的专注和热情,偶尔也犯错;关键是在命运变成一团乱麻的时候,他能够强压内心波澜,沉着冷静地把 各种 对人对事的纷繁的责任贯彻到底,决不放弃或逃避, 这就是一个在真实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好男人。 影片的神奇之处在于其别出心裁的视角和结构(不要被长长的演员表骗了 ),将带有强烈先锋戏剧色彩的剧本巧妙地与 大银幕融合,为经典注入全新的意义,并 且 成功地 得到大多数电影观众和影评人的认可。这在 近年众多毫无创新、一味追求视觉效果的所谓大片中显得 尤其 难能可贵,要为 这部影片的 导演兼编剧Steven Knight以及主演Tom Hardy 点一万个赞!联想到前段时间有条新闻说北京人艺为中学生公益表演《雷雨》,却遭到了90后数次哄堂大笑。北京文化圈的主流态度不是反思,而是指责年轻观众不懂得欣赏经典。对此,我无话可说。 PS,这次俺没有剧透吧
172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洛克、休谟、康德 —— 现代科学裁判谁赢了
热度 1 gordon 2014-6-22 13:43
认知神经学家stanislas dehaene 谈阅读的神经生物学基础。Dehaene反对“新生儿大脑是一张白纸”的陈旧说法,他认为,必须具备出生时就固化在 大脑里的结构,人类才能阅读。 康德在认知这一块已经胜利了。康德证明了, 必须存在先天的框架,认知才有可能。 洛克说:“我们就假定心 灵„„是一张 白纸 ,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心灵是怎样得到哪些观点的呢?我 用一句话,是从 经验 得来“就是说,心灵好比一块白板或一张 白纸 ,上面没有任何记号、观 念,只是由于后天的 经验 ,才在白板上留下了印迹,产生了观念,有了知识。在 哲学 史上, 把这个思想称为“白板说”。
2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洛克是如何开始思维研究的?
热度 4 gordon 2013-9-4 17:23
在《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这部不朽著作的“赠读者”中,洛克解释写作原委时说: “有一次,五六位朋友,在我屋里聚会起来,就谈论到与此题目相距很远的一个题目。谈论不久,我们就看到各方面都有问题,因此我们都就停顿起来。在迷惑许久 之后,既然没有把打搅我们的困难解决了,因此,我就想到,我们已经走错了路,而且 在我们开始考察那类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考察自己底能力,并且看看什么物 象是我们底理解所能解决的,什么物象是它所不能解决的。我向同人提出此议以后,大家都立刻同意;都愿意以此为我们底研究起点。下次聚会时,我就把自己对于 自己从来未想过的草率、粗疏的思想写出来,作为这篇谈论底入门。 ” **************************************************************** 洛克的轶事 1663年左右,洛克结识了波义耳。洛克对这位经验科学学派的首领、杰出的物理学家、哲学家和“化学之父”十分佩服。他既把波义耳当作一位良师,又把他当 作一位益友,终生与他保持着亲密的友谊。在洛克数量众多的藏书中, 60多册波义耳的著作赫然在列,被摆放在醒目的位置。其中,大多数留有波义耳的亲笔签名,证实这些书为波义耳亲手所赠。在波义耳的指导下,素来热爱自然科 学的洛克还从事化学和气象学研究。洛克一篇有关气象学的论文曾被皇家学会出版的《哲学学报》加以刊载。36岁时,洛克被选入英国皇家学会,并被任命为“实 验指导委员会”十一位委员之一。由于洛克的宅心仁厚,波义耳在逝世前委托他作为自己的遗嘱执行人之一,并将自己未完成的《空气通史》一书的残稿交由洛克, 请其代为编辑出版。 1667年,对医学怀有浓厚兴趣的洛克有幸结识了塞登汉,英国当时最伟大的医生、非机械论医学学派领军人。相识以来,两人惺惺相惜,相互探讨医学问题,交 流彼此的心得。塞登汉极力倡导观察一定要严密,必须象画家不放过模特身上一颗小痣那样去观察描绘对象。洛克对此赞赏有加。对于洛克的赞赏,塞登汉也投桃报 李,他在给一个挚友的题词中这样论及洛克: “你知道我的方法得到了我们共同的亲密朋友,一个异常透彻地考察了方法论问题的人——我指的是约翰·洛克先生——毫无保留的赞同;这个人在理智的敏锐方 面,在判断的可靠方面,在态度的坦率方面,亦即就他的优秀风度而言,我敢肯定地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中,极少有人能与他并驾齐驱,更不必说有人能超越他 了。” 洛克在其晚年,得以结交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牛顿。1690年,两人开始通信,讨论科学、哲学和神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洛克曾出力为牛顿谋求过造币厂的职务。1702年,牛顿登门拜访了已经70岁高龄的洛克。对于牛顿,洛克可谓神交已久。对于牛顿的成就,洛克更是赞赏有加。在自己的著作中,洛克多次以赞赏甚至尊敬的语气谈到牛顿。例如,在他1690年出版的哲学巨著《人类理解论》的“致读者”中,洛克就曾这样提及牛顿和自己: “这个时代既然产生了许多大师,如大惠更斯(Hygenius)与举世无双的牛顿(Newton),以及其他同类的人;因此,我们只当一个小工,来扫除地基,来清理知识之路上所堆的垃圾,那就够野心勃勃了。” 然而,洛克对牛顿的尊敬,并不代表着他对牛顿的无条件盲从。用到牛顿的理论时,以一个哲学家的严谨,洛克还是极其小心地加以求证。有次,洛克需要用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的命题。他便询问惠更斯,这些命题是否都正确。惠更斯给了他肯定的见解。洛克采纳这些命题的同时,还是小心地考察了由它们演绎出来的推论。但出于自己几何学知识的不足,不得不又求助于牛顿。为此,牛顿特地以更为简单通俗的文字,为洛克写了一份手稿。后来,洛克以感谢而又拜服的语气说道: “虽然我所遇到的各种物理学派很难鼓励我去从那些自命能够根据一般物质的基本原则给予我们一种自然哲学体系的任何论文中,去获得多少确切的知识或科学,但是博大无伦的牛顿先生却告诉了我们,说我们根据事实证明的原则,把数学用到自然界的某些部分,我们是可以从此获得关于这个不可思议的宇宙的特定领域的知识的。牛顿在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对于我们这个行星世界以及它的最重大的,可观察的现象,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清晰的说明。”
3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6 15:58 , Processed in 0.02331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