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口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这是引用的,语音学的一篇小文,请教高人,西夏和宋人的口语有什么特点 ... ... ...
热度 6 Stolists 2013-3-30 16:50
元代书面用的“记音词” 元代文章有个显著特色:从皇帝诏旨到剧台说白,都高度口语化;而口语单词,有从蒙古话中引进的; 也有以蒙古发音说汉语而变调改腔的。中原发音原本无“卷舌”之说,元人则有。这么一来,元人口语 中的词汇就丰富了,但书面表达时,往往没有固定的汉字与之相对应,于是出现了大批“记音词”,用 音同或音近的汉字把口头言语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字形稳定了,也就成了通用的书面语。以下举若干 实例来说明之。 1、葫芦提:也写作“胡卢提”、“胡卢题”、“葫芦题”、“葫芦蹄”、“葫卢蹄”。意为糊里糊涂、 不明不白﹑不辨是非,同“糊涂地”。按:葫芦,为古语“鹘突”的音转,“鹘突”即“糊涂”。 提、题 、啼、蹄,皆为语尾助词。现江浙方言,还保存有这种说法。 2、软荅剌:形容人刚死时四肢瘫软下垂的样子。答剌,今通作“耷拉”,无力而下垂的样子。 3、乱死:或写作“乱煞”、“乱杀”,急煞的意思,十分慌乱、无所适从的样子。又,贫煞:即穷死, 贫穷得很的意思。煞,表示程度的副词,同杀,同死。今江浙方言,“急死人”仍有写作“急杀人”、 “急煞人”者。 4、打甚么不紧:也作“打甚不紧”﹑“打什么紧”﹑“不打紧”。“有什么要紧”、“有什么关系”的 意思,即“不要紧”。元时口语,谓“要紧”为“打紧”。另,甚么:什么,也写作“拾没”。 5、一火洒:一伙呀,一群唦,一帮啊。洒:词尾,轻音。宋元陕西方言。今川人仍以“洒”为语助词: “你来洒”,“这样好唦”。 6、慌急列:慌急里,也作“惊急烈”、“惊急列”、“荆棘列”、“惊急力”、“惊急利”。形容很慌 张的样子。“列、烈、力、利、里”,均读轻粢,语助词,无义。 7、战笃速:也作“颤笃速”、“战都速”、“战扑速”、“战笃索”,即“颤哆嗦”。哆哆嗦嗦、心惊 肉颤的样子。 8、绷扒吊拷:古时酷刑。绳捆索绑,吊起来打。绷扒,剥去衣服,用绳捆起来,使其趴在地上。吊拷, 把人吊起来拷打。也作 “絣扒吊拷”、“棚扒吊拷”、“门扒吊拷”、“吊拷绷扒”、“吊拷繃扒”、 “吊拷掤扒”、“吊拷絣把”。 按:“绷扒吊拷”等各种写法,均音近义同。 9、争奈:即怎奈、无奈。“争”同“怎”。 10、兀的:指示代词“这”﹑“这个”,常表示郑重或惊异的语气。也作“兀底”、“窝的”、“兀得 ”﹑“阿的”。 11、剔团圆:即滴溜儿圆﹑“非常圆”的意思。剔,表示程度的副词,与 “滴溜儿”意思相同。团圆, 也作“突栾”、“秃图”。 12、长则是:老是、总是、一直是的意思。也作“常只是”、“常子是”、“常自是”。按:“长”为“ 常”的借音字;则、只、子、自,均为一声之转。 13、妇女每:妇人们。每,后来写做“们”,表示人的复数。小的每:孩儿们。 14、阑删,也写作“阑珊”、“阑散”、“阑山”。意为衰颓、衰落。 15、歪剌骨:也作“歪腊骨”、“歪刺货”、“瓦拉姑”。省作“歪剌”、“歪腊”,骂人的话。明代 称北方的一个族群为“瓦剌”。 16、家克计:即“家计”,持家的方法。“有一等妇女每,相随并不说家克计”。克,词中衬字,无义 。 17、直恁的:竟然这样地。恁的,也写作“宁底”、“恁地”。竟然这么、那般的意思。 18、也么哥:哥。也作“也么歌”、“也末哥”、“也波哥”。三个字乃典型的语尾记音词,有声无义 ,起迂回顿挫的作用。《汉乐府》即爱用此种“记音词”,是不能望文生意的。 19、足律律:象声词。形容风声或物体在风中的飘拂声,鬼魂在阴风中急走声。又作“足吕吕、促律律 、卒律律﹑赤力力”。 20、辱没:也作“辱末”、“辱莫”、“辱么”、“辱模”、“辱抹”、“辱灭”。玷污羞辱的意思。 21、遮莫:也作“折末”、“折莫”、“折么”、“者末”、“怎么”。宋元时习用语,意为“或者是 ”。 22、信口开合:也作“信口开喝”、“信口开呵”、“信口开河”。 不假深思、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 23、干支剌:也作“干茨腊”、“干此剌”、“干忽剌”、“干支支”。平白地、无故地。 245、喃喃笃笃:也作“囊囊突突”、 “突突囊囊”“笃笃喃喃”,今作“嘟嘟囔囔”,连续不断地自 言自语,又吐字不清。 口语中,有音无字的现象很普遍,使用“记音字”,取其音而达其义,是个常见现象。比如表否定义时 ,有“不(京语)、否、莫(川语)、勿(吴语)、弗(沪语)、呒、冇(粤语)、毛(湘语)、没、殁”等字形。 汉语中,许多加强语气用的“衬音”(助词),记录下来,也可以写成不同的音近字,如“家”这个字 ,做衬音时,也可写作“介”、“价”、“家”、“格”、“各”、“克”之类的,如“张(介)寨” 、“赵(格)铺”、“厐各店”、“石(家)庄”、“死命(价)闹”之类;说时,均只占音位而不一 定要发声;记录时,也不一定非用哪个字形不可。反过来看,有许多音译词,用通用字即可,却被人故 意变形了,“咖啡”一词即是;还有方言词,以粤语为最。有很多字(词),粤人特意加上个“口”旁 ,以示与中原相区别,而字义却完全一样,加上“口”,怪怪的,根本没必要。 其实,各国语言中都有这类“衬音”现象。波斯语之“苜蓿”,原是写做“苜介蓿”的;“乌兹别”就 是“乌兹别克”;英语之“麦克唐纳”其实就是“麦当劳”,日语之“宿舍”、“学校”之间,都应嵌 进一个“克”音(占半个音位而可以不发声)。 看来,“记音词”不是个别现象,值得语言文字工作者留心斟酌之 西夏文据说极其深奥,口语不知道有没有研究成果,另外北宋和南宋时期口语,能直接参考《金瓶梅》嘛? 刚有个朋友说,参考《水浒》,更契合实际
2304 次阅读|3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9 01:41 , Processed in 0.02089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