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席琳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9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陆梦衣

已有 105 次阅读2021-7-16 11:52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

2021-7-16

罗南英回忆录:《革命鴛鴦—我与高理文》有如下记载:
  • 在上海定居的前幾年,搬家無數次,都是為了逃避國民黨的特務,尤其是回國後的叛變分子,如陸夢衣等。此人私德不佳,我們在上海是以鬻文為生的,有一次請順便去拿稿費,稿費拿去用了,說都不說一聲,不久才知道他去了南京,嚇得我們連日連夜的找房子搬家。陸是劉仁靜的內弟。後來,另有一留俄同學謝德盤,他太太也是留俄的,及湖北女師的同學,她生產住醫院,謝就在我家吃飯,約一週後,吃飯時,忽然不見他來了。正感奇怪,忽聽友人說,他已經出賣了陳獨秀先生,又一個人去南京了,此人真是太無良心,只顧私利,出賣朋友,他們當時生活潦倒,十二月大寒天,陳先生將自己的棉被分一條給他們,曾親自夾著送往謝家,並送一百元給他太太住院。那時謝是擔任陳先生的交通工作,陳的住址,只他一人知道,他不耐貧苦,昧著良心,向國民黨告密,以圖巨賞,而出賣陳獨秀,為了他的叛變,我們又一次搬家。
  • 當時我就想到辭去學校的職務,那學校校長是莊有義,她是陸沈的太太,莊也是湖北女師的同學,陸是當時共產黨的農民運動權威。他們夫妻倆脫黨後,好像加入了國民黨的中統局,同學鄧淑毫夫婦也是。他們答應了我的辭職,我就準備籌款去醫院,接女兒回家,一共要一百多元。但是始終籌不到剩下的三十多元,此時,只好硬著頭皮去醫院碰運氣,第一關當然是主治醫生,他名高鏡朗,後來成了上海小兒科專家,當時,他無論如何是不答應少交三十多元可以接小孩子回家。我雖然說得舌疲唇焦,他仍然不答應,我後來告訴他說:「高醫生,那有做父母的,不願將自己的骨肉接回家團聚的,即或她要死,我也願意讓她死在我的懷抱中。可是我們大人也要生活下去呀,你總不能將我的生存意志都剝奪而去吧?」這樣才算了事,總算將女兒抱回家。
单世联《读陆定一传》:
  • 另一位生于武汉的女革命者,即外号“美丽的小麻雀”黎彩莲(1912—1936)1926年加入青年团后,黎在汉口从事工人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被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其间多有官僚贵介子弟的追求,但她却选择了平民出生的陆梦衣结婚。在莫斯科期间,黎就参加了托派组织。1929年秋回国后在上海沪西区从事工运,1930年加入以刘仁静为首的中国托派“十月社”。1931年,黎在医院生产时,得知丈夫陆梦衣背叛托派投向政府,忍痛弃子逃出医院,以示与丈夫决裂。在其参加托派期间,彩莲“一面参加最艰苦的下层工作,一面又拼命研读马恩列托的著作。彩莲身体单薄,生活却过得非常之坏,‘人不堪其忧’,而彩莲则‘不改其乐’。对于‘美丽的小麻雀’,人们从来是爱惜的,可是一经她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完善的革命家,人们对她的敬重就远超过了爱意。我们简直是以惊异目光来注意了她的成长的,因为在如此娇弱的小躯壳中,竟会有这样坚强宏毅的灵魂。可是,太艰苦的生活毕竟毁坏了她的健康,她发现了严重的肺结核症。因为穷(同志们是无一不穷),她得不到任何营养,病势便益见其沉重。我在1935年年初再度见到她时,她已经失了音,经常得躺在床上了。不过我惊奇于她精神的昂扬,对事业满有信心,谈笑也仍不减当年的轻松乐观。我们都希望她那异常坚强的意志会克服体力的衰竭,希望她终于还能复原;至少,她的生命能维持到寒君的出狱。可是人的意志和希望终究还是战不过自然的法则。她在一九三六年春夏之间的一个晚上,在供给她膳宿的那位朋友家里,突然死了。”
  • 附带一下,黎彩莲的丈夫陆梦之1909年出生,也是共产党员,也因参加托派而于1930年与黎同时被开除出中共,旋即加入“十月社”,第二年向南京政府自首,后为军统少将。据说,陆在1937年后又与党取得联系,做秘密工作,淮海战役中促成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张克侠将军的起义。49年后,陆梦依改名陆立之,在上海文联资料室工作,因潘汉年案件的牵连被判劳改7年,期满后继续留队劳动。1968年再度入狱,据说与他当年在上海报纸上连续写过蓝苹(江青)混乱的私生活有关。1975年出狱,后为滁州市政协委员。2006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回忆录《谁主沉浮——沧桑九十年实录》。2009年2月,中央电视台“崔永元口述团队”记者张钧到安徽滁州采访他时,试图但终于没有向他提出黎彩莲的话题。
王凡西:《悼黎彩莲同志》
  • 一九三一年冬至一九三二年春是彩莲同志生命史中最痛苦时期。爱人陆梦衣对革命的叛变,给她精神上以极巨大的打击。她几个月的艰苦斗争,不能克服梦衣思想上的动摇,终于叛变,到南京上任去了。可是彩莲同志是以全生命贡献给革命的忠勇的阶级战士。思想上政治上既处于敌对地位,爱的关系的继续保持,只是罪恶。为着革命利益,她拒绝、反抗一切的诱惑与压力,抱着产后失调的病躯,抛弃了刚生产的爱儿,以极悲痛极憎恨的心情撇开叛徒出走了。出走后,立即抱着病躯,投身于实际运动,自一九三二年四月至一九三三年秋,有一年半时间,领导上海沪东区妇女部,不断地深入到女工群众中,进行教育与组织工作,在群众消沉与白色恐怖猖獗的艰苦环境中,先后组织女工读书班十余,联系女工近百人。工作过程中,反对派组织迭遭破坏,沪东区尤甚,她几次仅以身免;但她始终沉着奋斗,工作不懈,绝未一次气馁,物质生活困苦达于极点,几乎每日都在饥寒交迫之下,她仍怡然前进,绝未丝毫退缩。直到最后,劳苦的工作,饥饿的生活,悲愤的心绪,使她染上了深刻的肺结核病,才被迫离开工作,从事休息。
  • 邵一萍(1910-1963),别署紫溪馆主,浙东女史,邵逸轩之堂妹。 17岁开始求学,31岁才开始学画,却能在短短二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成为作品走出国门的知名女画家,令人惊叹!1929年,20岁的邵一萍跳出第一段包办婚姻的牢笼,去金华八婺女中求学,教育界名宿叶熙是她的老师,为她改名“慧卿”。1932年考入南京女子政法学院。毕业后与南京首都宪兵司令部科长、湖南人陆梦衣结婚。后两人因战乱离婚,邵一萍再嫁,后来的丈夫何汉文是蒋经国留学莫斯科的同学,国民党中央监察院委员。
《許壽裳書簡集》試讀劄記:《書簡集》有一九四六年八月廿八日“陸立元致許壽裳”函,大意為陸氏未能參加國立編譯館成立典禮,而致歉並拜賀,陸信用“第三方面軍改造日報用箋”,下有館址“上海湯恩路一號”。按:無“陸立元”此人,“陸立元”為《書簡集》編者誤識撰者草書,將下款“立之”錯為“立元”所致。陸立之(1909- ),又名陸夢衣,湖南人,早年曾留學蘇聯,與蔣經國同學。其兄陸久之(1902-2008),早年留學日本,後娶蔣介石第三位夫人陳潔如養女蔣(陳)瑤光為妻。陸久之抗戰勝利後任國軍第三方面軍少將參議,曾創辦《改造日報》,其弟陸立之任該報記者,故用《改造日報》專箋給許氏作書。陸立之實為中共地下黨員,曾與其兄長一同籌畫策反湯恩伯未果。陸立之今健在,有《我的同學蔣經國》、《誰主沉浮:滄桑九十年實錄》等著述發表。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15 11:28 , Processed in 0.02411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