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54|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 1911,大清朝完蛋的前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06: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0 05:35
    原来1911年就有大洋了,原作者的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大洋”的名头还是比较早的。《官场现形记》从1903到1905年连载,里面多次出现“大洋”,都是货币。第三十三章里庸医王先生道:“如果是别人家,一定要他五十块大洋,你们这里,打个九折罢。”瞿太太把舌头一伸,道:“要的可不少!怎么比外国大夫还贵?“

    这个文章最让人喷饭的一句是:“外国银行原来对中国银行很好,这个时候就不好了”,也可能作者真是心地纯洁,但得读多少书,才能够纯到这么蠢。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沙发
    发表于 2015-12-10 08: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5-12-10 08:08 编辑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0 07:28
    原作者私货塞得太多了。


    原文出处其实挺高大上的。最早在人民日报的子报《中国经营报》上发表的,日子很有纪念意义。
    中国经营报,2011年10月10日
    1911,洪水滔天的前夜
    作者:        傅国涌


    这个作者在喂鸡上有传。要是转载的时候先列出作者传,基本上猜都能猜到会有什么样的文字,不是往历史里塞私货,是往私货表面糊上点历史。

    傅国涌[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傅国涌(1967年1月-),生于浙江乐清,毕业于温州教育学院,曾任乡村中学教师,现居杭州,为自由撰稿人。1999年至今在《书屋》、《随笔》、《东方》、《老照片》、《炎黄春秋》、《南方周末》、《文汇读书周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文章,并出版多部著作。文字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和中国知识分子等。

    著作[编辑]
    《金庸传》

    《百年寻梦》

    《叶公超传》

    《追寻失去的传统》

    《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

    《发现廿八都》

    《脊梁:中国三代自由知识分子评传》(与樊百华等合著)

    《田园诗与狂想曲》

    《民国年间 那人这事》

    《历史深处的误会》

    《笔底波澜》

    《主角与配角——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

    编著[编辑]
    《过去的中学》

    《鲁迅的声音》

    《给教育燃灯》 本书为“回望民国教育系列”之一,旨在介绍民国教育家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实验及对教育症结的探索,这还是国内第一次系统的研读、回望民国教育。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多元而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观,细致再现了民国教育思想的美丽景观,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民国教育的整体风貌,澄清我们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而且有助于我们思考许多当下教育的症结。

    《让性回归常识》 本书为回望民国教育系列之一,从性教育概论、基本原理、各国实施情况、中国现状、儿童及青年期的特征、新学制课程安排等方面,立体而富有建设性地讨论性教育。良好的性教育强调的是作为一个人的整体性,包括对生命和隐私的尊重,对他人的宽容,以及对自身符合人性的尊严、忠诚和责任心的奠基。因此性教育课程应当是长期而有系统的,正如陈兆蘅先生说的,“性欲卫生教育为至大之事,则亦当就各方面之论点为长期之讨论,使之深彻了解,方为有效。”

    《如何培养好公民》 本书为回望民国教育系列之一。公民教育一般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育正常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在本书中,则包括国民教育、民族教育、平民教育、全人教育等概念。本书围绕公民教育的理论、问题、实践及国外的公民教育等几个方面,梳理出了公民教育在中国的特定含义和目标所在。公民教育的意义在于养成明达的公民,从了解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启发改良社会的常识,从而养成适于现代生活的习惯。这对于更新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改进民众的思想意识,都有相当的历史性的价值。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涨姿势: 5
    “不是往历史里塞私货,是往私货表面糊上点历史。” 这个狠。  发表于 2015-12-10 12:4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板凳
    发表于 2015-12-11 02: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5-12-11 02:28 编辑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0 22:28
    问题是它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给刻意重新安排了,于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论点都可以得到证实。

    这样的文章, ...


    这样的文章,就是高考的高分作文啊,下面从今年的高考高分作文里抓两个例子。这样筛选出来的,也只能是习惯喝心灵鸡汤的读者和借机灌迷魂汤的作者。

    新浪教育:2015广东高考高分作文:科技拉近人与自然距离(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5-07-02/1447476304.shtml

    原题回放: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科技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广东考生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电视等的出现使“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成为了可能。通过科技,我们不仅能看遍世界的美景,还能更深入的探索自然的奥妙。科技,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让我们更好的感知自然。

      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看见了世界的壮美与辽阔。目前,一组“世界与内蒙古撞脸”的图片在网络上走红。从图片中我们能看到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景点在许多地方与内蒙古有异曲同工之妙。网友们纷纷感叹,要是没有科技,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现内蒙古那具有“国际范”的美。的确,如今的人们处在边界的互联网时代,不出家门,我们就可以看见内蒙古广阔无垠的草原,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气势。这要放在古代,人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感受更真切,但要忍受旅途的疲惫。在偌大的世界里,人是渺小的,只有通过科技,才能满足我们对自然无限的好奇心。

      科技总能把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通过科技,我们无需实地考察,就能从宏观上把握自然,感知自然。尼泊尔发生了8.0级大地震,令世界为之悲痛。如今,有了科技,我们得以换一种方式心系灾区。通过电视,我们了解到灾区的各方面情况。通过上网,我们还能了解到尼泊尔此次灾难发生的原因,震源深度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种气象灾害等等。科技拉近了我们与尼泊尔的距离。我们无需亲自前往灾区,便能够感受自然的巨大威力。有了科技,我们对自然的感知就不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我们能更加理性地面对自然,对自然常存敬畏在心间。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在一个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科技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的想象,推动了我们去探索。回首在科技不那么发达的时代里,哥伦布历尽艰险发现新大陆,却未发现那不是他所向往的亚洲;近代中国人因为科技落后而缺乏对世界的了解,妄自尊大……我们要好好利用科技,开眼看世界,更好的感知自然,利用自然。

      日前,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教师辞职信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辞职信。我们在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同时,也不要忘记迈出脚去看看,生活,毕竟还有诗和远方。

      总而言之,在这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里,科技的出现总是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感知自然的。我们应感激:科技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本文完全符合题意,观点十分鲜明。标题“科技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全文围绕此分别从“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和“科技总能把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两个方面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层次清晰,论证严谨,观点突出。

      本文立意深刻,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作者反复强调“科技”能“让我们更好地感知自然”“利用自然”,“更好”二字体现了小作者并不否定亲身感知自然的重要。文中倒数第二段,作者借用时下流行的教师辞职信,提出了“也不要忘记迈出脚去看看,生活,毕竟还有诗和远方”,可见其论证思维的严谨、辩证,值得点赞。

      全文用例恰当,中外并举,引古说今,详略得当,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流畅,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论证能更深入一点,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会更精彩。




    新浪教育:        2015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生命的本质更在于过程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5-06-30/1344475835.shtml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生命的本质更在于过程

      这让我想起韭菜与韭菜兰的故事。韭菜兰作为兰花的一种,因极其类似于韭菜,故得名“韭菜兰”。倘若区别二者差异,仅存在于长熟待取阶段,不仅破坏了世间万物自然规则,也会造成美食的难以下咽。

      世间万物在成长阶段都是以“简”存在。以人为例,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人在成长过程中,身体构造已然完成,内心和思想内涵的填充才是人“成熟”的标志。倘若以“人的存在仅为存活定义”这是对神圣生命的践踏。如果以这样的规则宣讲传世,缔造出来的只是“活人”。

      人,存在固然是有着本质区别和探索的。以完成某项成就某项工作某种生命为基础。若,仅仅以人活着等死校正其意义,这违背了人存在和存活的理解。

      显而易见,乾坤万物、日月星辰都有着存在的意义,并非仅仅是生存、繁荣、湮灭的生理代换。探索万物更应该从本质和存在过程出发,生命的结果也只是存在过程中磐涅的另一种“新生”。

      万物或许以不同形式存在、或许存在于不同状态、或许相同形式和相似状态存在,这些都不影响对其生命结果的探索。归咎其源,这也印证了生命过程存在的意义。

      既然,万物本身都有着自身的意义和本质追求。那么,对万物结果的探索,不能止步于生命的终结。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关爱,丝瓜和肉豆的藤须虽有着惊人的相似程度,两者生命的结果却差异较大。

      不论是肉豆和丝瓜、不管是韭菜与韭菜兰。在生命过程中都有着相似的地方,这些因素极易被诱导成另一个生命结果。但是,出于对生命探索的尊重,你会发现,很多时间,相似的个性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感同身受,诞生的却是差异较大的人生。比如,现代社会下,相同的人相同的社会接触相同的时间,却成不了优秀的“人”。囿于,这是个人对生命本质过程的探索结果。

      现实中,人们往往追求过于完美的结果,却常常忽略过程中存在的美好。韭菜与韭菜兰是最好的佐证,虽然两者结果有异,过程展现有差,但是都是完美的人生。

      不管是丝瓜和肉豆、韭菜与韭菜兰,每个生命的过程中都存在某些特性,这些有可能导致不同生命的相似程度,但要记住:生命只有一次,比起不离其宗的结果,追求过程的探索才是人生的意义。


    还有好多,尽在”高考满分作文汇总“ (http://edu.sina.com.cn/gaokao/gkmfzw/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9 21:55 , Processed in 0.04353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