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闲话故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3 04:19
  • 签到天数: 248 天

    [LV.8]合体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1:3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了两组故宫藏品的照片,当然都是北京故宫里的。有朋友说起了台北故宫,建议发些台北故宫的藏品照片。台北故宫还没去过,不过知道台北故宫的藏品大多是精品,镇馆之宝有一棵整块翡翠雕的翡翠白菜和一块天然的五花肉,想今后是有机会一睹风采的。
        故宫一分为二的原因中国人都知道,这里就不多说了,简单梳理一下故宫的近代史。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廷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逊位,但共和政府“宽大为怀”,还允许皇室成员居住宫内,这一住就是十几年(1911至1924)。这十几年间,被废黜的溥仪心有不甘,在禁宫内还以“小朝廷”自居,一直与宫外的遗老遗少们相互勾结,图谋复辟(这段历史可以参看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一书。不管是妄图复辟也好,还是破罐破摔也罢,溥仪经常以赏赐、典当、修补等名目,从宫中盗窃大量文物,引起了当时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
        1924年,冯玉祥发动所谓的“北京政变”,将“小朝廷”逐出紫禁城,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故宫,同时对宫内藏品进行清点,筹备成立故宫博物院。一年后,1925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十四周年纪念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公开出版发行《点查报告》二十八册。报告称,经查,共有文物一百一十七万余件,包括三代鼎彝、远古玉器、唐宋元明之书法名画、宋元陶瓷、珐琅、漆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匏、金铜宗教造像以及大量的帝后妃嫔服饰、衣料和家具。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图书典籍、文献档案等。
        上面这段基本上是抄下来的,看了之后不禁感叹,故宫藏品真是金翠珠玉,奇珍异宝,无所不有,可谓天下财富,尽聚于此。据说,为了使故宫藏品能造福于民间,当时的故宫博物院下设有古物馆、图书馆和文献馆,分别组织人力对文物进行整理,并就宫内开辟展室,举办各种陈列,还编辑出版多种刊物,公开资料,进行宣传。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人文荟萃,极一时之盛。
        现在的故宫博物院开辟展室,将藏品分批向公众展出,实乃一件大好事。
        接下来,故宫藏品可说是命运多舛。有个电视剧专门讲的就是这段历史,名字忘记了,内容可是记得,对故宫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战火纷飞的情况下为保护国宝而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佩服的很。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9.18事变后,小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且步步进逼华北,形势危急。为保护故宫文物不至遭战火毁灭或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故宫博物院决定采取文物避敌南迁之策。从1933年初,馆藏重要文物被严谨包装主,共有一万多箱,分批经上海运至南京。建立了南京文物库房,并成立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故宫藏品遂一分为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文物又沿三路辗转迁徙至四川,分别存于四川巴县、峨嵋和乐山。直到抗战胜利后,三处文物又集中于重庆,于1947年运回南京。
        在长达十余年的战争期间,这批珍贵的文物辗转迁移,行程数万里,其艰苦程度,所经风险也绝不亚于万里长征。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不畏艰难险阻,尽职尽责,上百万件南迁文物没有一件丢失和损伤,故宫人员的精神、事迹,真是可歌可泣。
        写到这里,又不仅为现代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脸红,转战千里的文物没有一件丢失、损伤,在和平时代,在库房中却无端的破损,让人情何以堪?
        文物集中到南京后没有拆封,也来不及拆封。其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在际,国民党溃败有目共睹。在逃离大陆前,国民党政府从南京库房中挑选出近3000箱文物运往台湾。来不及运走的文物,于1949年后陆续运回北京故宫博物院,但今仍有2000多箱封存于南京库房,委托南京博物院代为保管。如此说来,故宫藏品是一分为三了,但愿南京封存的藏品没有什么损伤才好。
        台北故宫博物院建于1962年,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共约70万件,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藏品有100多万件,也同样举世无双。台北一位故宫博物院前院长秦孝仪说的好:“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
        台北故宫藏品虽少,但精品多。据说,当时迁文物赴台的学者认为金石是最重要的,鼎是国家的象征,所以迁走了不少(2382件)青铜器;文人重视书画,书画本身也好运载,共迁走了5424件,其中多为宋画,宋元山水画系列可构成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极品特展;中国有君子佩玉之说,故玉器也拿走不少;陶瓷只迁走了一部分,但集中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精品,可谓名窑毕备;著名的三希堂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三希”中的“二希”,而台北藏有其中的“一希”;郭熙的《早春图》在台北,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在北京;中国历代皇上们穿的龙袍,只有清王朝留下来的,当时的学者认为清朝的东西价值不大,没有拿,所以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龙袍也没有。
        故宫一分为二、藏品两地展出自然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希望两院尽早的能够合在一起。不过,不管怎么说,两院的文物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有了这一个共识,宝物在哪里展出,到在其次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Highway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23 04:0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沙发
    发表于 2013-1-17 12:55:04 | 只看该作者
    玩弄古董的老客中常说的一句话是“东北货”,那就是溥仪倒腾到东北,后来又流传到民间的。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1 20:32 , Processed in 0.03181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