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0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云南之旅之屏边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3 04:19
  • 签到天数: 248 天

    [LV.8]合体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8: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几天一直在路上跑,今天来到金平县营盘乡,得以空闲,有机会多说现两句。但互联网尚未接通,先把字码上,有机会再发到河里坛上了。
            网线不知为何一直接不上,想起格格准备了一个无线上网卡,一试,很方便、顺利的就上去了,真的是开心啊。发帖。
            此次云南之旅的主要目的地是红河州,那是我做过五年扶贫工作的地方,贫困的生活、淳朴的民风不时萦绕脑海,久久不能忘怀,总想找机会回来看看,闲云野鹤之后,机会终于来了。先说说红河州,红河州地处云南西南边陲,全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世代居住着哈尼、彝、苗、傣、壮、瑶、回、拉祜(原称苦聪人)、布依、汉等十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近58%,是全国三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
            红河州堪称一块充满诗情画意的乐土,有称绝于世的哈尼梯田(发过一个哀劳山哈尼梯田的帖子,有兴趣可以看看)。
            本人喜欢自然景观,对人为景观不太以为然。但红河哈尼梯田带给你的震撼绝不亚于石林,甚至更甚。自然景观得益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哈尼梯田则显示了人类的睿智与艰苦卓绝。可以说,哈尼梯田是世间唯一能与自然景观媲美的人文景观。
            除了哈尼梯田,红河州还有中原文化与边陲文化巧妙融合的建水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有一座长江以南最大的孔庙,也可以说是除山东曲阜孔庙之外最大的孔庙,至今仍有祭祀活动,也是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当然了,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各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民族节日。哈尼族的“长街宴”早已闻名遐尔,彝族的“火把节”和傣族的“泼水节”更是举世闻名。但,哈尼族的“石乞(这两个字组成一个字,不知道念什么,手头也没字典,五笔输入也没有,只好这样了)扎扎”节、苗族的“踩花山”节、瑶族的“盘王节”对一般人来说可能就有点儿陌生了。
            可别问我,我也是陌生客,这些节我一个都没赶上,只知道苗族的踩花山节主要活动之一是斗牛。
            所以说,在云南任何一个地方,最好能住上一年,这样,秀美的山川、多采的民族风情你才能够略知一二。
            好了,不多说了,有点儿像旅游小册子了,回过头来说屏边。
            屏边自汉代即有建制,明代属临安府,清属开化府,民国2年设立靖边行政委员,1933年建县,因“靖边”与陕西靖边县雷同,故取城西北玉屏山的屏字和靖边的边字,改名为屏边县。因主体民族为苗族,1958年设屏边苗族自治县,是全国五个以苗族一族冠名的民族自治县之一。
            顺便说一句,据金平苗族朋友讲,全国苗族人口400多万,算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
            金平的朋友是苗族,但已不甚了解苗族的一些传统文化,为了请屏边一位了解苗族踩花山节习俗的苗女,也为了让我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遂有了此次屏边行。
            苗族的历史是比较艰辛的,解放前,居住地基本上是在深山老林之中,常常住在“篱笆墙、茅草房、铁锅支在石头上”的简陋家里。
            历史上,苗人鲜有固定居所,往往是遇到危险,随即搬家,有着“老鸦无树桩、苗人无地方”的民谣。
    当然现在情况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在一些偏远贫困的地区,人们还住的还是简陋的房屋,过着艰辛的生活,全部家当还不值一张大团结。

    边上片边说了。
    1.身着民族盛装的苗族妇女

    这位苗女是屏边县歌舞团的,深谙苗家踩山花节的风俗,金平的朋友是想请她去金平指导组织今年的踩花山节的。
    这是在她家里,女儿十八九岁,在南方打工,墙上挂着一张放大的照片,已经没有了任何苗家少女的痕迹。

    2.天津产北京牌电视机,也算是老古董了。


    3.屏边盛产荔枝,设有荔枝节


    4.农贸市场新鲜的蔬菜

    中间紫色的是芋头花,苗族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味道不错。

    5.水芹

    民风淳朴,出售的菜都收拾的很干净。

    6.十八怪之一,鸡蛋串着买


    7.燎猪毛

    第一次见这么烧猪毛的

    8.鱼腥草

    是药材,这里是一道开胃小菜。

    9.不知道什么花,肯定不是南瓜花,也是一道菜


    10.苦瓜,胖而苦,京城里的苦瓜已经没什么苦味了。


    11.大围山景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山巅湖泊

    本是安排去景区看看的,结果没去成,为什么?下面说。

    12.丰盛的苗家午餐


    13.很有些酒量的苗女

    这就要说到为什么没去成景观区了。
    苗族男人嗜酒,酒量不酒量的不说,酒胆是有的。没想到苗女也是海量,见到邻县的苗家兄弟(苗人见面都称兄弟的),分外热情,有备而来,轮流敬酒,八钱盅端起就见底,结果朋友和司机(也是苗族)二人“醉酒”,景区没去成,在屏边住了一晚。

    14.路边餐馆,午餐就是在这个餐馆吃的


    15.苗家女

    顺便说一句,苗族内也有些不同,如果所穿百折裙是全白的,称为“白苗”,这几位苗女的裙子是五彩的,称为“彩苗”。

    就这样了,下面是金平。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0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5
    雪个 + 5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1-7-12 10:35:08 | 只看该作者
    屏边没去过,听说那里的豆腐极其好吃。

    过去有个说法,叫做"官占坪,民占坡,苗子偻偻住山窝"。

    俺外家属于“色目人”,是跟着忽必烈到滇南的,应该算是半官半民吧,所以住在坝子上

    点评

    西域回回啊,虎老师厉害!  发表于 2011-7-12 14:04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4-30 09:06
  • 签到天数: 1155 天

    [LV.10]大乘

    板凳
    发表于 2011-7-12 11: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大西洋 的帖子

    猪毛的那个,小时候都是这么搞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1-7-12 13:55:21 | 只看该作者
    我见到的苗族人都穿蓝色的衣服,那是蓝苗?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1-7-12 14:0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大西洋 的帖子

    记得西西河有个帖子讲,苗族是三苗的后裔,被大禹伐三苗给从中原一路逼迫到湖南贵州广西云南那一带了。苗族没有关于祖先的传说,史诗,或者吟唱艺术吗?

    点评

    这个好像是真的——最起码是历史传说。  发表于 2011-7-12 15:2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3 04:19
  • 签到天数: 248 天

    [LV.8]合体

    6#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4:5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燕庐敕 的帖子

    还真没有听说过,可以问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3 04:19
  • 签到天数: 248 天

    [LV.8]合体

    7#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4:5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旅途愉快 的帖子

    有一支黑苗,蓝色衣服的也有,少见,主要是男人穿,现在男人已经很少穿民族服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8#
    发表于 2011-7-13 06:1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大西洋 的帖子

    湘西那边的苗族多穿蓝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3 04:19
  • 签到天数: 248 天

    [LV.8]合体

    9#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21: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是,苗族有多支,据苗族兄弟讲,所谓“白苗”、“彩苗”或“花苗”都是汉族人对苗人的称呼,实际上,苗人是根据某些字眼的发音来确定对方是属于哪一支的。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10#
    发表于 2011-7-13 21:34:24 | 只看该作者
    呀,很有特色的服装,第一张的服装还是第一次见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3 04:19
  • 签到天数: 248 天

    [LV.8]合体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00:2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芒 的帖子

    平时没那么盛,只是一些简单的服饰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 05:26 , Processed in 0.05817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