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煮酒正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 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与侵华日军的狼狈为奸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0: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2-29 07:47
胡适就不要吹了。罗斯福这厮倒是个铁杆的战争贩子,他那些所谓的犹豫是做给人看的,否则也不会有租借法案 ...

美国当时的国力已经膨胀到足够变态了,孤立主义怎么会这么浓厚?

如果搁中国是这个国力对比,是个人(包括老百姓)都会走向干预和扩张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9-12-29 20: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2-29 10:36
这里是两个事情。

一个是日本始终没有灭亡中国的打算,而只是想以战迫和,获得对日本有利的和约罢了。这 ...

日本灭亡中国的军力不需要700万吧,维持在300万左右的员额,再吸收相当的投降军,以日本的行政统治能力,应该是可以实现快速大迂回包抄,分割,聚歼国军主力的。
我觉得李宗仁的以北京为据点的军事方案对日本是成立的。

考虑到当时军力最强大的是中央军,一旦把中央军向西撤退的后路封死,在武汉以东地区打歼灭战而不是击溃战,是可以实现的。一旦中央军主力被歼灭,剩下的几个地方军阀,真的可以实现传檄而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9-12-29 21: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2-29 21:21
我所说的七百万,是到了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全面不敌美军,被迫分守各个主要岛屿时期的事情 ...

我说的就是集中兵力聚歼中央军于武汉以东。而不是像日军历史上那样,不断地打击溃战。
一旦中央军被聚歼,剩下的地方军阀不足虑,很可能不费枪弹就可以搞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9-12-29 23: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2-29 22:38
我说的就是武汉会战,国军损失了多少,那个数字可不小。

同时,抗战开始以后,各地军阀都被老蒋掉空了而 ...

李宗仁回忆录总结日军侵华战略时,提出说日军应该采用速战速决的打法,打大歼灭战,从北京出发,一部入山西,主力分两路,一路沿津浦路从山东直插江淮,威胁南京,一路沿平汉路抢占武汉,断中国军队的后路。

在这个区域内吃掉中国军队。中国基本就被日本收入囊中。

我感觉你的论据也在支持这个结论啊。我只是说,日军要实施这个战略,大概需要300万左右日军,再辅以相当规模的投降军。以日本当时的国力、军力和国际局势,是有可能实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9-12-29 23: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2-29 23:11
你需要查一下,日军的规模是啥时候达到三百万这个数字的,答案应该是在太平洋战争没希望所导致的总动员以 ...

当然,前提是不扩大战线,跑到东南亚和缅甸去瞎忙活。赶在苏联和美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闪击才可能。不过,日军到底在37年能否迅速动员出来足够军队,确实是个问号。如果真的在20年代有个灭亡中国的计划,10几年的时间储备预备役,应该是可以实现。

但我一直认为日本根本没有灭亡中国的计划,所以准备不足,结论的确如你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9-12-29 23: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9-12-29 23:18
彻底吃掉中国,即使在军事上有较大可能实现,但在政治上对日本有利吗?苏美英会视如无物吗?

这应该是日 ...

1937年,苏联面对德国方向的压力,能直接出兵的可能性很小。美国那时还没态度。如果主要战事能够在1-2年内结束,打闪击战,只能说有一博的空间。。。不过,这个胜利确实是建立在对手的反应之上,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日本自己也做了最差的决策,将自己拖进了泥潭而不能结束战争,快速抽身。后面又去惹美国,这个骚操作太骚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9-12-30 21: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19-12-30 21:06 编辑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2-30 00:53
伙计,闪击战需要两个东西,一个是进攻方的机动能力,一个是防守方有合适的道路网,你觉得那个时候的日军 ...


这个闪击不是说德军那种完全现代化的装甲立体推进,只是说在战略上要寻求速战而不是持久。对照国共三大战役来看日军打歼灭战的可行性。三大战役之前,共军兵力也只有200万左右(含地方部队),比日军的优势就是有严密的地方控制系统,不用分兵。以中日军队的战损比,以及日军的机动能力,比共更优而不是更差。而三大战役总共才持续三四个月。

不过,军事上的变化十分复杂。我只是说从结果和类似案例看,日本最缺乏的不是能力和战场条件,而是战略决心和战略目标。自己发动的战争,却不能掌控战争进程和结果。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5 03:18 , Processed in 0.03750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