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茉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12期:说说你见过的伪科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08: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茉莉 发表于 2012-2-27 02:07
    我也有所耳闻,说是会产生高能水分子,破坏细胞什么的。希望版上有物理牛人前来辟谣 ...

    微波加热水会导致水温度升高。水温再高不会超过沸点。

    切断微波就开始降温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2-2-27 08: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雪个 发表于 2012-2-27 06:43
    应该是微波炉加热的时候上面不要用保鲜膜或者塑料盖之类的吧,那样好像是会致癌 ...

    这个也没道理的。一些塑料不适合用微波炉加热,避免使用就好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2-2-27 10: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张西望 发表于 2012-2-27 10:02
    我是建议一切高分子的东东都不要高温加热,时间长了里面的添加剂多少会跑出来些,而且单体也会脱落。 ...


    注明微波炉安全的就没问题。微波炉里面有水的话,温度不会超过一百度的,距离单体脱出的温度还远着呢。

    一些添加剂的确会有析出,所以需要使用微波炉安全的产品。

    合格的保鲜膜没问题。不过使用保鲜膜封闭严实的话,要小心内压过高爆炸。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2-2-27 10: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张西望 发表于 2012-2-27 10:46
    我不知道微波炉专用保鲜膜的材料?PE还是PVDC,或者是其它材料。

    很多情况微波炉都是热菜的吧,里面有油 ...

    微波主要是加热水,加热油的能力很差。微波炉热菜的原理就是直接加热水,从而对整体起到加热作用。食物里面水含量非常大,一般不会出现水完全损失的极端情况,而只要有水,温度是不会超过水的沸点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2-2-28 22: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 发表于 2012-2-27 22:38
    偶老丈人就是大夫 而且是中医  ld她们家世代从医 偶老丈人对中医挺有感觉吧 可是  不
    用我老丈人的话来说 ...

    中医体系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就是缺乏一个可以度量的体系,来评价某个医疗方法是否合理有效,评价某个医生是否是是庸医。中医的医疗事故鉴定都很成问题。

    中医成不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与这一点有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12-2-28 23: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jerrod 发表于 2012-2-28 10:28
    学文科的飘过,俺才闹明白,不是俺没碰到伪科学,而是俺根本不知道啥是真科学,怪不得说,学好数理化,走遍 ...

    二氧化碳没有味道。空气的主要组成是氮气,氧气,少量二氧化碳,惰性气体,以及其他杂质。主要成分各个地方的含量基本相似,也都是没有味道的,但是一些杂质各个地方会有区别,其中有的会有味道。

    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气体不会蒸发的,蒸发是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气体不能再蒸发了。
    平时人们有可能看到干冰这个形态,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在较低温度下存在。干冰放到常温下,就会挥发成气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12-2-28 23: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2-28 21:27
    你这论断是典型的“不合己意便为异端”。先建立一个概念:我就是科学。然后把所有的东西都往里面套,套不 ...

    现代科学的概念说的是一套认知方法,符合这套认知方法的是科学,不符合的,就是科学之外的东西。至于是叫伪还是叫非,其实取决于这个事物出现的时候是否要戴上科学的帽子。挑明了就和科学不沾边的,那就是非科学,非要戴上科学的帽子实际上达不到科学标准的,就是伪科学。

    实际上是伪科学非要把自己扣上科学的帽子。科学之不过指出来,这些东西不是科学罢了。

    科学这个帽子有的人不喜欢,有的人不认可,这都无所谓。本来世界上就有很多科学之外的东西,缺少了,世界会少很多精彩。但是想要戴上这个科学帽子,就需要经过科学标准的判断。这个要求不高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2-2-28 23: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冰蚁 发表于 2012-2-28 23:46
    据有论文说有人有分辨二氧化碳的味觉细胞,能够分辨fizzy drink 里的co2。

    这个说的是舌头上的?
    一般说气体的味道说的是鼻子上的,所指的浓度也是日常接触到的浓度。

    二氧化碳浓度高的水喝起来是肯定有味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9#
    发表于 2012-2-29 21: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看云 发表于 2012-2-29 21:05
    楼上那些男士谈微波炉加热居然这么专业,真是佩服!
    曾经有过这样一次加热经验:一玻璃杯水,放微波 ...

    这个现象叫做过热。玻璃杯里面的水温度已经超过水的沸点了但是因为缺乏条件无法产生小气泡而没有沸腾。你加咖啡粉进去,增加了很多固体颗粒,立刻满足了水沸腾的条件,导致水沸腾,看起来和爆炸一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10#
    发表于 2012-2-29 21: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看云 发表于 2012-2-29 20:49
    偶老爸生病后几年练过郭林气功,是否真有效果不知道,但人的精神挺好的。 ...

    对于缺乏锻炼的人来讲,练气功至少可以起到一个锻炼身体的作用,本身就是有好处的。超出了这个概念的功效就大多不靠谱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11#
    发表于 2012-2-29 21: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2-29 08:25
    支持西医的就是“咬定科学不放松”,虽然扭扭捏捏不说中医是伪科学了,但是仍然要推出“可验证”“可重复 ...

    其实现代医学科没说自己就是绝对正确的。对人体,对疾病的认识一直在进步,在变化,现代医学只能保证陈述的是现有条件下的最佳认识,但不能保证当前的认识肯定是绝对正确的认识。现代医学在这点上是很清楚的。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中医基本上不符合现代医学的条件,在现代医学范畴之外。这句话实际上是废话,传统医学本来就不是现代医学。

    至于你提到的庸医问题,个人总是会犯错误的,任何医学体系都一样,也就是说,任何体系都有庸医存在。不过呢,现代医学有完整的判断方法和规范,可以判定出某个诊断,措施是否是错误的,是否是合适的,是否所带来的收益大于其带来的风险,这些判断力面,都有严格的数字说话,也就是说,现代医学可以在自身体系内判断是否正确,或者说查找庸医,这也是现代医学逐渐自我完善进步的过程。而中医体系连这个判断都做不出的。中医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某种诊断,某种治疗方法是否合理恰当的体系,甚至在很多时候无法判断一个诊断治疗是否肯定是错误的,也就无法判断某个人是否是良医还是庸医,也正因为如此,中医进步非常缓慢,甚至是否在进步在其自身体系内都无法判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12#
    发表于 2012-3-1 02: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冰蚁 发表于 2012-3-1 01:58
    你看我前面的帖子,我一直在说传统中医是前科学。我从来也没将中医划入现代科学范畴。但我承认传统中医从 ...

    中医现代化就是这个思路吧。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把传统医学里面的好东西找出来。不过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似乎还不如外面。

    点评

    中西医结合最后搞成的肯定是老外。  发表于 2012-3-1 03:13
    也有,但是中医的错误理论在制约这种科学化的过程,比如说归真堂的活熊取胆,既不科学,也不人道,可是这些人还在搞,还要上市呢!  发表于 2012-3-1 02:4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13#
    发表于 2012-3-1 02: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橡树村 于 2012-3-1 02:53 编辑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2-3-1 02:14
    中医之所以走到今天这步,不是因为它不科学,而是不管用,或者说管用的时候少。中医的边缘化完全是竞病患 ...


    Nature去年最后一期专门有一个关于亚洲传统医学的系列文章,很值得看看。这个系列的序言是这样的。

    When the topic of traditional Asian medicine was first mooted, we were sceptical. To a magazine based in Europe and steeped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there is much about traditional Asian medical practice that seems mystical and pseudoscientific. Other than well known success stories — artemisinin for malaria, and arsenic trioxide  for leukaemia — there seemed to be a lack of scientifically  proven remedies. Y et a bit of probing revealed what a complex story this is. Not only are big efforts underway to moderniz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China and Japan, but Western medicine is adopting some aspects of the Eastern point of view too. In particular, modern medical practitioners are coming around to the idea that certain illnesses cannot be reduced to one isolatable, treatable cause. Rather, a fall from good health often involves many small, subtle effects that create a system-wide imbalance. But do traditional medicines actually work? Their personalized nature make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 the gold standard for testing drugs — extremely difficult. Rarely are two formulations identical. However, as modern medicine becomes more personalized, using biological and genetic markers, it is inadvertently developing the tools to better test traditional medicines. Although artemisinin and arsenic trioxide are the archetypal examples of successful modern medicines mined from traditional Asian medicine, they do not represent the ideal convergence of the two systems. There are unique aspects to traditional Asian medicine that could hold great promise if they are artfully investigated. The goal of science should be to rigorously test each claim and sort the medical wheat from the pseudoscientific chaff.

    目录:

    S82 TCM Made in China A persisting practice through the times

    S84 CONVERGENCE  Where West meets East Common objectives, but different ways

    S87 PERSPECTIVE All systems go Jan van der Greef

    S88 MICROBIOME That healthy gut feeling When medicine is your cup of tea

    S90 MODERNIZATION One step at a time Applying scientific standards to TCM

    S93 PATENTS Protecting China's national treasure Building a wall around property

    S94 MODERN TCM Enter the clinic What's in store for today's patient?

    S96 JAPAN Will the sun set on Kampo? A shadow is cast across the country

    S97 PERSPECTIVE Herbal danger Masatomo Sakurai

    S98 REGULATIONS Herbal medicine rule book Turning a new page in the West

    S100 PERSPECTIVE The clinical trial barriers Liang Liu et al.

    S101 BIODIVERSITY Endangered and in demand What's driving demand?

    COLLECTION
    S105 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qinghaosu) and gifts from Chinese medicine Youyou Tu

    S109 Adenosine A1 receptors mediate local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Nanna Goldman et al.

    S115 Steroid-like compounds in Chinese medicines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via inhibition of Na+/K+-ATPase Ronald J.Y. Chen et al.

    应该可以免费下载,
    VISIT THE OUTLOOK ONLINE The Nature Outlook Traditional Asian Medicine supplement can be found at http://www.nature.com/nature/outlook/asian_medicine

    点评

    我正在看  发表于 2012-3-1 04:0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14#
    发表于 2012-3-1 08: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3-1 08:21
    西医一样无法判断是否庸医啊。等到判断出来就晚了。

    我有个同事,去医院看病。X光片拍完,医生非说是骨 ...

    任何体系都无法排除不合格的使用者。但是现代手段至少提供了技术手段可以在事后给出正确的判断,总结出教训,弄清楚是因为体系内的知识不完备,还是因为使用者考虑不全面,从而尽量避免类似的事情。
    传统医学则连这个事后的判断都做不到。

    你这个要求相当于要求汽车设计者保证开车的永远不出事故,本身就不现实。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15#
    发表于 2012-3-1 09: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3-1 08:57
    怎么做不到?各种医书实际上就是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只不过是给出了结论没有给出过程。西医也是一样啊,当 ...

    中医做不到呀,各种医书互相矛盾的地方不少,你信哪个?有哪本书说某个方法确切有问题或者明确其使用范围么?甚至同样的病人不同人给的诊断相差很远,哪个是真的?这都缺乏可靠的总结。人体本身很复杂,连症状都无法精确描述,诊断依据无法准确传递的时候,这些经验对于学习者又能有多大用处?经常听到发牢骚说好中医太少,不就是等于说中医绝大多数都是庸医么?

    现代医学可以在技术上做到分析。但是毕竟做不做这个分析,做到什么程度的分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属于医学之外的问题。就相当于汽车出了事故,你可以去分析事故原因,弄明白究竟是汽车设计缺陷,还是使用者错误操作。但是你也可以不去分析,或者因为某种原因不能进行分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16#
    发表于 2012-3-1 09: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3-1 09:14
    人体本来就是个体。中医因人而异当然是正确的啊。

    而且你说的这些问题,西医同样存在啊。我上面已经给出 ...

    因人而异上因为病人个体差异,但是判断原则却需要一致。也就是说,这些判断原则必须是可重复的,否则如何传递知识?如何判断知识的可靠程度?

    而且,这个因人而异说的是因病人而异,不是因医生而已吧?最近有几篇中医诊断方面的系统研究,对于同一个病人,找不同的中医诊断,还都是当地的名中医,给出的诊断结论大相径庭。很有意思的。而这些诊断里面究竟哪个是正确的,中医体系内无法给出判断。

    你的例子说明不了你的观点。现代医学存在不同医生给出不同诊断的问题,不过原因不在于医学体系本身的缺陷,而在于可能是进行的检测手段不完备,进行判断的医生知识有缺陷,你要你愿意,你可以在这些不同诊断之间给出最可靠的一种,并且统一医生之间的认识。也就是说,现代医学的会诊是基于系统知识的,是可以通过对已知信息的总结得出一个比较可靠一致的结论的。传统医学的会诊可就热闹了,缺乏统一的判断标准,最终只能靠医生的名气说话了。

    你在用传统医学里面最弱的一项来指责现代医学,很有趣呢。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2 17:34 , Processed in 0.08043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