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3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出海——海洋科学小虾米的经历(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7: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方解石 于 2011-12-22 14:32 编辑

09年6月,乘坐下面这艘世界闻名的间谍船出海去了~~~~



航次任务还是比较重的,我的工作是在船上现场鉴定并挑取浮游动物,同时适当的帮着别人做点活。


术业有专攻。虽然这个活看起来不是很重,但是也小麻烦。在船上看显微镜解剖镜是最容易晕船的,一旦晕船就非常麻烦,需要做一回休息一会儿。这次航次是我非常难忘的一次。航次没有完全结束我就回来了。之后个人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先发几张我们上船后的准备:



上面是其他单位的取水和过滤器材。

下面是我们的




东西都要用绳子捆好,因为船会经常晃动。东西也会到处跑,所以一定要捆扎结实。

这条船据说是80年代挪威送给中国某领导人的礼品。带拖网的,可以经常打渔。它的航次任务一般是在到站前半小时拖网,然后到站的时候收网,其他实验人员趁做渔业资源的人收网的时候,就取水取样做自己的实验。



这是拖网半个小时后的成果。



这是另一网,全是小小的螺。

当然,我们这种调查和渔民是有区别的。渔民是赶着鱼打,我们是均匀的,而鱼群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我们的渔获物一般比较少。



培养皿里面是我们的成果,我需要在解剖镜下面观察它们,将所需要的样品用针挑出来然后加保存液固定。



这个小东西叫瓜水母,黏糊糊的,很容易碎掉。我们保存了几个样品回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提取不出来dna。现在师兄说要考虑用新方法,还没有实验。

我们的航次行至台州,来风了,附近有大陈岛,于是首席决定,去岛上避风。我们就向岛屿出发了。





首席在冲刷仪器。

大陈岛对于喜欢军事的人肯定是不陌生的。



岛上的渔港。






导游图。



岛上80年代留下的建筑,不解释。因为我觉得这里很多大大们都比我清楚这段历史。



大陈的少年宫,在当时可能是全国最好的之一。



岛上人不多,年轻人更少,都到大陆上去讨生活了。
我们同来的几个老师,一二十年前到过这里。




大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蒋介石在大陆最后据守的岛屿之一。岛上现在还留有很多工事。风景也很优美。











下面这所小小的庙宇,承载了蒋家父子离开大陆的乡愁。










其实,出海的大多数时间是单调的,偶尔看到一只鸟儿停留在船上。有时候,他们还能捕捉到



这天飞来了一只奇怪的鸟,我们很好奇的去看,它就飞走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6 收起 理由
雪个 + 3
Highway + 3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6: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地窝铺 发表于 2011-12-22 16:41
我坐过船,公园里的。

轮船出海后,一直可以看到海鸟吗?还是离岸一定距离后,就看不到海鸟了? ...

不是一直可以看到。偶尔吧,有的时候,海鸟飞累了会停到船上来。有时候海鸥什么的,会跟着船的浪花飞,在浪花里面寻找吃的吧。有时候海鸥也捡拾船上的人扔的垃圾吃。在候鸟迁徙的季节,也会有候鸟累了来船上休息。我听到过的最搞的段子是有一年有船出海,船上来了一只老鹰,饿的快死了,晚上眼神又不好,就被水手抓住了。关进笼子里面,捉鸟,喂肉给它吃。后来这鹰被喂熟悉了,打开笼子都不走。再后来航次结束,这鹰被带到陆地上,一个老师想在家里养,最后被养死了。。。

现在看王世襄《锦灰堆》,上面提到养鹰也是有诀窍的,惜乎当时那个老师不知道。。。

若是知道,估计就不会被养死了。。。

点评

看过一个哈萨克族猎手养鹰的电视片。养鹰训鹰真是特别不容易。  发表于 2011-12-22 16:5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0: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雪个 发表于 2011-12-22 09:14
这个杨府庙是哪个杨府啊?

http://baike.baidu.com/view/1427414.htm

百度的结果。

那个庙的位置比较高,我们避风时间有限,所以没有上去看。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 22:47 , Processed in 0.03780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