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08|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论] 关于词章的好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0: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词比较难。以苏轼的功底,也不得不搜肠刮肚。各家评论大多推崇苏轼的这首,所以再说它不好,心里总要忐忑。其实这首词里真正描绘扬花的只有第一句。这一句蛮好的,突出了扬花的尴尬:人们眼里不把它当花。但是因为格律字数限制,反倒不如似花非花。其余各句几乎都是作者的臆想。从“也无人惜、、、到无情有思”继续了第一句那种不招人爱的意境,而且转到“落絮有情”上。但“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的意境变化有些大了,应该是为了衔接“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也就是说,把扬花看作思念郎的娇娘了。下阕开始“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挺难理解的,好像要表达的是厌春的情绪,我自己觉得还是受制于和词的限制。如果把它解释成“抛家路旁”的怨妇的嫉恨半似合理,但这个词的意境就乱了。“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当然可以说也是写扬花的,但是它几乎是可以写任何东西的。“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一句,喜欢的人可能很喜欢,另一些人可能很不喜欢,但是都说不出为什么吧。你说作者是说春色好呢还是说它不好呢?“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如果按格律断句应该是“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不知道乐谱是怎么样的,看用韵的频率,应该不是慢曲,既然节奏快,改变断句的位置对理解歌词应该影响不大。整体的感觉是作者对扬花的描绘太少,主要是通过化典表达自己的臆想,但是没能达到贯穿整片的统一。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山菊 + 8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4-4-6 01: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4-6 00:36
章词在前已经技压群芳了,要再压他一头很难很难,章词已经把杨花的特色写尽,苏轼只能独辟溪径,借杨花喻 ...

我觉得要是把这首词理解成斜陪房丫头倒是还顺流些。春色是指“主人”的怜惜,多在正房,少在己身。恨西园落红难尽也就是很身老色衰的正房不死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4-4-6 02: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菊 发表于 2014-4-6 01:08
这样的讨论太好了!!!
来来来~~~大家继续讨论,俺给上茶:)

我帮你端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4-4-6 02: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4-6 02:15
苏轼要气活过来了。

关键在于上阕的最后一句“却又被,莺呼起”,典出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 ...

他要是活过来,我正有话要问。不过用典倒未必和出处之意相通。曹操的青青子衿和诗经里不同。用典甚至可以相反。所谓左氏引诗皆非原旨。。。。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4-4-6 02: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4-6 02:41
有何不同?在古代,思慕的情人和思慕的贤人都是可以随便转换的,否则楚辞里的美人肿么就成了怀王了尼? ...

既然可以用对情人的思慕表到对贤人的思慕,也就可以用妻子对丈夫的思念表达小妾对主人的思念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4-4-6 10: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4-6 06:37
网上查了一篇解析:

上阕主要写芳华幽独之悲,描写了杨花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

还是实在好。能一线贯穿的最好。不过看看 流行歌曲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我们也能理解并更欣赏古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4-4-6 12: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4-6 12:06
苏词有意识流手法在里头,忽远忽近,飘渺不定,却总有一根细若游丝的线把全词串在一起,所谓形散神不散就 ...

有道理。不过周算作是御用词人,风格一定也受限制。那些通过简单的语境而表达另外情绪的词,往往更引人入胜。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9 05:18 , Processed in 0.04308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