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席琳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9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重塑荷兰

热度 1已有 296 次阅读2015-8-30 23:52 |个人分类:职场生涯

2015-8-30

我的同事嘎四是我们公司全球变化工程项目的协调人,曾经多次带队或以私人名义赴荷兰考察,对荷兰的三角洲工程项目赞不绝口,说整个项目工程的设计完全打破了传统,趋吉避害,隐巨大项目于无形,寓静于动,以四两而拨千斤。网上查了查,两年前(2013年)新华网《海水上升,人类怎么办?》有一段中文的总结,可以大致概括荷兰的三角洲防洪工程项目:
  • 一场灾难不仅可能改变一座城市的政策,也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1953年1月31日夜晚,风暴袭击荷兰南部省份泽兰,堤坝被冲毁,1836人遇难,接近泽兰一半人口。灾难之后,荷兰启动一项规模巨大的筑坝防洪项目,取名“三角洲工程”,历时40多年,耗资60多亿美元。其中一个重要工程是27年前完工的“东斯凯尔特屏障”,长5英里,用于保护泽兰。最新一个工程是完成于1997年的一座可移动屏障,用于保护鹿特丹港及其150万居民。
  • 荷兰的主要海滨屏障依据世界上最严格标准建造,能抵御万年一遇的风暴(美国的标准是百年一遇)。眼下,荷兰政府正考虑是否提升防御水平,以应对海水上升的威胁。这对这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荷兰26%国土低于海平面。荷兰有长达1万英里的防洪堤坝,但几乎没有人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因为这些堤坝完全融入周围环境,让人难以察觉。在鹿特丹这座平坦的城市里,如果你发现自己走在一条坡路上,这可能就是一道堤坝;一条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也可能是一道堤坝。
  • 今年2月,鹿特丹市气候证明项目经理阿瑙德·莫勒纳尔带领美国《国家地理》记者参观了市内几个隐秘的防洪工程:一处地下车库,可蓄积1万立方米雨水;一条含双层人行道的马路,底层人行道可用来蓄水;还有默兹河畔的浮阁,看上去像一座座透明圆顶帐篷,约三层楼高,彼此相连,用塑料建造,重量为玻璃的百分之一。这些浮阁可用于开会和布展,但其主要目的是展示城市漂浮建筑的广泛前景。预计到2040年,鹿特丹将有1200户人家漂浮在港湾。浮阁设计师巴特·娄芬说:这些建筑不仅对鹿特丹意义重大,对世界许多城市都很重要。

膜拜

鸡蛋
1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1 20:24 , Processed in 0.02629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