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呆若木鸡” 的科学分析 ———— “命令的艺术”

已有 345 次阅读2017-6-26 10:36

        精神分裂症患者承担了过重的螫刺,使得有时候他会因过多的螫刺而麻木僵化,他就像一株痛苦和无助的仙人掌。于是他幻想自己处于完全相反的状态,即群体状态。只要他处于群体之中,他就感觉不到螫刺。他认为自己走出了自我,即使其方式是靠不住的,没把握的,但至少他似乎从幻想中暂时摆脱了螫刺的折磨:他感到自己又同别人联系在一起了。

        这种解脱的价值自然是虚幻的,因为正是在他获得解放的地方,又有新的更强的约束在等着他。

        我们只要确认一点就足够了:没有人比被命令的螫刺塞满和窒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需要群体。


********************************************************************

逆转


“今世汝以此为食,来世彼以汝为食。”  ——  这句神秘而可怕的话出自百道梵书,这是一本印度祭祀书籍。


但我们感兴趣的是隐藏在祭司外衣下的民间观念。


这同我们对命令的看法以及命令留下的螫刺之间的联系是很明显的。

********************************************************************

依照我们不再认真考虑来世的观念,只要牺牲品还活着,由死亡威胁所造成的螫刺一直存在。

牺牲品是否能逆转成功还值得怀疑,不过它无论如何都会不懈地争取

人最终完全为螫刺所控制,他的内在面貌由螫刺决定是否能获得解脱。

螫刺就是他的命运。

********************************************************************

印度人深信死后另有一个世界,依照他们的观念,螫刺是灵魂的坚硬核心,在人死后也会继续存在,

而逆转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

命令比语言更原始,历史更悠久


       解脱个蛋

      他本身就是利用 这种 “反抗癖”

********************************************************************

       呵呵

       哥,你 真高杆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5 04:08 , Processed in 0.02623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