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乃木希典、朝鲜战争 与武士道的再发明(转)

已有 264 次阅读2017-3-7 05:43 | 朝鲜战争, 武士道

       那个年代,都是如此,类似的人还有一个就是 德国的 沙赫特。他儿子死了,他却活着,真是莫大的讽刺。

      
********************************************************************


        乃木希典这种人是江户时期儒学家和国学家、以及明治时期的绝对主义国家神话创始者联合熏陶出来的产物,他不是封建时代的正常产物,可以说他是明治时代的楠木正成。楠木正成这个人虽然有功劳,但是在封建时代大家却没怎么把他放在眼里,建武中兴的时候朝廷也没有给他多大的官,最后他死难了,也是默默无闻地过了几百年,一直到水户藩开始提倡儒学的时候,也就是重新发明历史、对历史人物进行重新评价的时候,把这个原来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拿出来大大地夸张了一下。


       因为按照封建时代的常规,宗主和藩臣的关系是一个契约关系,不是绝对的效忠。所谓的“武士要效忠于领主,对领主耿耿忠心”,这是有条件的。镰仓幕府时代的格言是,如果宗主、领主不给武士全部俸禄,那么武士会仇恨主人,就像对待自己的敌人一样,这就充分说明了封建主义的基本精神。真正的封建主义是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契约冲突,跟现在的罢工是一样的。领主如果待武士不好,武士可以反对他,双方的关系不是绝对的。“武士必须绝对忠于领主,牺牲自己的生命和一切都要无怨无悔”这种伦理,不是真正的鼎盛时期封建主义的伦理,而是后来儒学和国学兴起、绝对主义国家兴起以后产生出来的新式伦理。这些伦理的动机也不难理解,德川幕府的权力比过去封建领主的权力要大,所以他不能满足于过去封建领主能够满足的东西。


        过去经典的封建领主像现在的一个企业家一样,我付给你多少钱,就指望你干多少活,不是说我给了你几百块钱,就要指望你给我杀身以报,不是这样的,我多给你钱,你就应该多给我干活,少给我钱,你就应该少给我干活,双方的关系是成比例的;而德川既然获得了更大的权力,他就开始贪心不足,同时受到大陆方面明清朝廷和大陆儒学家的影响,他就觉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逻辑比对等的按比例效忠的逻辑要好,因为他自己就站在比较接近于君的位置上,他当然希望,不管我待武士好不好,武士都要对我效忠,我多给你也好,少给你也好,你都要留下来对我效忠,杀身以报。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就觉得像楠木正成这样无限效忠、尽管朝廷待我不好但是我还是愿意杀身以报朝廷的角色,比平常那些正常的武士,那些讨价还价、你多给我钱我才对你效忠多一点、少给我钱就效忠少一点的武士,要好得多强得多,值得效仿的应该是像楠木正成这样不在乎你给我多少、反正我都要对你杀身以报的典型,而不是给我多我就多给你干活、给我少我就少给你干活那种斤斤计较的正常武士


        等到明治绝对主义国家兴起,德川幕府倒台,新的国家理想把天皇抬到了封建时代从来没有过的高度。封建时代的天皇是周天子那样的角色,他当然是全国人民热爱的对象,但是他是以礼法驾驭臣下的,按礼法驾驭臣下,就是有等差的;而明治绝对主义国家就希望所有臣民都要无限地效忠天皇,对我好也是这样,对我不好也是这样,不能说是对天皇斤斤计较,天皇多给我钱我才应该多效忠一点,少给我钱我就应该少效忠一点,因此楠木正成这种人在明治时期的发明中取得了比德川时期更高的地位。尽管楠木在他活着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土豪,不为建武朝廷所重视,后来的历史学家在他死难以后虽然也把他说成是好人,但是没有觉得他跟其他正面人物有多少区别,有多少特别值得推崇的地方——也就是因为他的做法其实不符合当时武士的正常做法的,但是到了明治时代,这样的无条件效忠、无限效忠的武士就变成正面典型了,大家都希望武士都像他这样


        但是楠木毕竟是一位古人,而乃木却是一位活人。乃木和后来日俄战争时期争先恐后要为国家效忠而却被他们的长官训斥、要他们保全生命、更好地为天皇服务的那些人一起,构成了新时代的意识形态正典。所谓现代的武士道,就是这样一个重新发明的过程,它跟封建鼎盛时期的武士道有渊源和承袭的关系,但是并不完全等同。历史人物楠木的塑造和现实人物乃木的塑造,都是配合这个历史形势变化而产生出来的,有传承的部分,也有创新的部分,而创新的部分就是为了适应时代的新需要。

********************************************************************

       东方教主,寿与天齐,雷霆雨露,皆为君恩

       这句诅咒,要等到若干年以后,一位有血有肉,有正常人感情,“举重若轻”  的政治家来打破。


********************************************************************


1931年楠公祭,靖国神社的前身东京招魂社即为其而建

日本海军回天特攻队“七生报国”


楠木正成(1294?-1336),世居河内国石川郡赤坂村的土豪,1331年响应后醍醐天皇的倒幕运动,攻下赤坂城,1333年据守千早城,为各地倒幕军的兴起争取了时间。建武政权建立后,叙任从五位下。1336年5月楠木正成同新田义贞一同迎击反叛的足利军,兵败自杀,死前表示要七生报国,讨灭朝敌。明治时代被追赠正一位尊称为大楠公。东京皇宫前立有他的塑像。


********************************************************************

怪不得,楠木正成的像,我看着那么熟悉,那么勇武;浑身都是肌肉



呵呵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01:23 , Processed in 0.02908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