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从 “步兵炮” 看钢铁产业(转)

已有 249 次阅读2016-10-8 16:45 | 世界大战, 突击队, 轻武器, 迫击炮, 德国人

步兵炮的由来

估计有很多人不知道步兵炮是啥意思 这正常 步兵炮这种名词已经消失好几十年了。

步兵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初 期的一种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步兵使用的一种火炮。所谓步兵使用,这个概念在当年是极为先进的,因为一战期间传统炮兵和步兵是两个独立的兵种,步兵需要炮 火支援时必须要向炮兵寻求。步兵炮直接发给一线的的步兵,让步兵有了自己的支援火力不必凡事求人。这也属于划时代的理念突破

现代意义的步兵炮出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一战是静态消耗战,敌我双方躲在战壕后进行静态防御。进攻一方极难成功,德国人想出了著名的暴风突击战术!

所谓暴风突击,就是小股火力凶猛的小股精锐步兵突击,在短时间内采用猛攻一点的方式,撕开对方防线。在康布雷战役中,这种突击队在层层的战壕中半天突进了8公里。仅仅依靠的轻武器,暴风突击队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战果。突击队火力的核心在于步兵炮。

步兵炮在当时来说,就是一种超轻型榴弹炮,它的重量远低于当时的山炮野炮,可以拆卸成几个部分,射程超过重机枪,火力上可以击毁敌军坚固的土木野战工事。


这种小口径轻型炮介于当时还不成熟的迫击炮和山野炮之间!它跟随步兵一起前进的,一般配备到营团一级,战斗中跟随营连行动。


在一战后期,步兵炮非常吃香。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火炮技术还比较落后,炮兵和步兵是互相独立的,协同非常不容易。一线步兵没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炮兵支持,打掉威胁他们的敌军火力点和工事。


步兵在进攻时,步兵炮在步兵身后1,2公里的距离进行准确的炮击,目标是敌人集群步兵,火力点,工事等。步兵炮的炮击目标基本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所以很多时候被当成直瞄炮使用。步兵炮大大增强了步兵的火力,给进攻一方增加了很多胜机。


一战结束后虽然步兵炮在战争中打出来风头。但是各国军队也意识到它的弱点只适合应急使用。纷纷把步兵的支援火力锁定在更加轻便实用的迫击炮上


******************************************************************


一战后,日本从法国购买先进的M1916式37毫米步兵炮


这种火炮的口径不大,威力却不弱。在一战中,它主要用作打击德军的重机枪据点,消灭德军的轻型野战工事,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步兵炮。


在仿造的期间,日本设计师根据日军的特点,又对火炮进行的一些细节上的改造,比如将轮型炮架撤除更换为X字型炮架并在炮架下安装小型钢制车轮。这型火炮1922年定型大量装备日军。由于当年是日本大正十一年,所以也被定型为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


小日本的大正十一式步兵炮在20年代也许不算落后。但到了30年代已经不够用了。这款炮的性能也就是一战后期的水平。只能平射炮弹重量仅06公斤威力很小。更本无法击穿厚一点的钢筋混凝土工事。


918事变期间张学良和东北军虽然不战而退了。日军在肃清东北的抗日义勇军期间遇到的想不到的困难。张作霖经营多年。东三省大部分战略要地都修筑了水平很高的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


在强攻义勇军的作战中,日军吃了闷亏。当时一线日军主要依靠大队配属的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面对东北义勇军机枪工事,往往连续开上七八炮,也无法击毁,最终还是要靠日军步兵人肉冲锋


而且在和东北义勇军的对抗中,义勇军手中的少量从法国买来的迫击炮,让日军伤亡很大。这种迫击炮的特点在于可以曲线炮击,日军即使躲在隐蔽处,也避不开迫 击炮的打击。而日军没有迫击炮,步兵炮又不能曲射。义勇军迫击炮手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就可以轻松发射大量的炮弹压制日军步兵炮,还能干掉大把的日军。


虽然战斗的最后结果是是义勇军被打的土崩瓦解,但日军上下对大正式步兵炮非常不满,他们认为己方的步兵炮还不如东北军 各种抱怨传到日本,日本军部严令,新式步兵炮开始研究。日本军方的要求:兵炮必须可以曲射,以兼有迫击炮的优势。同时,新式步兵炮的口径要增加,绝对不能 再是37毫米,务必增加到德国主流步兵炮的70到75毫米口径,以提高弹药的威力。


92式步兵炮非常矮小,全高只有62厘米,这还是算上炮盾的高度。如果拆掉炮盾再挖个坑隐蔽坑。这意味着92式步兵炮可以部署在离敌人目标很近的距离上,暴起阴人。


抗战中的无数战役中,国军反映九二步兵炮很难被发现。日军炮手常利用茅草,灌木,低矮的土包,甚至坟头都可以有效隐蔽自己。往往是日军连续开炮数发,击毁国军数个工事,国军却没有发现它到底在哪里


*******************************************************


射界宽阔用途广泛


设 计上重心较低,加上独特的弯曲轴杆,使得火炮可以承受比较大的射角调整范围,在-10°至+75°之间可以灵活起射。在大仰角射击时,甚至可以当迫击炮用 (很多迫击炮的最大射角也才85度),却因为榴弹炮的出身,弹道比要迫击炮稳定的多,造成精度也优于比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80~82毫米),在抗美援朝 时期,志愿军战士们就经常步将九二式步兵炮步置在反斜面阵地上,曲射为我方提供支援。


同时,197m/s的低初速使得榴弹弹体可以使用较薄的壳体来留有较大的药室,榴弹重达3.8公斤,杀伤半径达到了22米,在炸力上是优于一般的75mm口径火炮及80mm级别迫击炮的高爆弹。

但低初速的坏处在于使得反装甲能力很捉急,即使装填专门的穿甲弹,还是仅有100m上30mm、500m上25mm、1000m上20mm的能力。平射的穿甲能力是不及国军战防炮的,但在中国战场上,好在国军也没多少装甲装备。


它的好处,能拆开 行军用马驮,打起仗来 士兵扛着上战场,不用测量方向 距离, 用炮膛瞄准,是当时最大的,人扛的直射炮


*******************************************************


反装甲的发展,基本就是空心装药,线膛炮这种路径。


对付苏联的坦克集群,也是用战术核武器。(爆炸力学的一些应用)


常规武器相对落后,钢铁产业也下了很大力气,没有多大起色。


作为工业基础的钢铁产业,在改开前,其实中国是弱项。虽然好像 “大炼钢铁”,搞的中国很强似的,直觉是错误的


钢铁产业真正的发展也是近几年,2000年 以前还是低端产能占多数。


*******************************************************************************


工业基础非常差


       朝鲜战争中的中国军队的火力配置,即使在战争初期,机枪和冲锋枪的数量都很多,迫击炮更是相当的多。100毫米以上的榴弹炮初期较少,多的是75毫米级别 的山野炮。后期榴弹炮多了一些。但有一样东西,志愿军的装备量一直偏低,那就是步枪。通常一个师只有三分之一不到拥有长枪。



注:工业基础非常差,几乎就是靠冲锋枪、迫击炮、手榴弹。(几乎就是阎锡山的东西)


      如果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战术、武器创新,不可想像。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7 06:45 , Processed in 0.02495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