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为什么马克思对拿破仑那么熟悉?

已有 245 次阅读2013-3-26 19:24 | 拿破仑, 马克思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会遇到一个概念 “莱茵普鲁士”。参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

  自1815年以来,莱茵普鲁士被认为是(有充分的理由这样认为)德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它有两个优越性,两个优越性兼有的情况无论在德国的任何其他地方都是找不到的。

  莱茵普鲁士和卢森堡、莱茵黑森、普法尔茨共同有这样一个优越性:1795年以来,法国革命及其所取得的、在拿破仑时代又得以巩固下来的社会、行政和立 法各方面的成果,给予了这些地区以直接的影响。革命党在巴黎失败以后,军队便把革命带到了法国国外。在这些刚解放了的农民子弟的冲击下,不仅神圣罗马帝国 的军队土崩瓦解了,而且贵族和僧侣的封建统治也分崩离析了。在莱茵河左岸已经有两代人不知封建主义为何物:贵族已经被剥夺了特权,土地所有权从贵族和教会 的手中转入农民的手中,土地都被分成小块,农民也象在法国一样是自由的土地私有者。在城市里,行会和宗法式的贵族统治比德国其他的地方早10年就消失了, 而让位给自由竞争了,最后,Code Napoléon〔拿破仑法典〕[75]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

  另外,莱茵普鲁士拥有全德最发达、种类最繁多的工业,这也就是它同莱茵河左岸的其他各邦比起来所具有的主要优越性。在亚琛、科伦和杜塞尔多夫这3个行 政区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有了:棉纺、毛纺和丝纺工业应有尽有,还有附属于这些工业的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也有炼铁业和机器制造业;其次,采矿业、军 火生产和其他的金属生产都集中在这块没有多少平方哩的面积上,并且给德国的空前稠密的人口提供了就业的条件。马尔克铁矿和煤矿区与莱茵省紧相毗连,它部分 地满足了莱茵省在原料上的需要,并在工业方面和莱茵省保持着联系。这里有德国最好的水道,距海又近,矿藏又丰富,这都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另外,工业部门还 敷设了许多铁路,并且每天都在扩大自己的铁路网。德国对世界各地的非常广泛的进出口贸易,和世界市场的一切大中心的直接频繁来往,以及在原料和铁路股票上 的相反的投机买卖等,与这里工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之,莱茵省工商业发展的程度,虽然在世界市场范围内并不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德国说来,却是独一无二的。

  在莱茵普鲁士,由于工业(它也是在革命的法国的统治下繁荣起来的)和与之有关的商业的发展而形成了强大的工商业大资产阶级以及与它对立的人数众多的工业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在德国其他各地只是零散地存在于一些地方,并且还处在萌芽阶段,然而,它们却几乎是唯一决定着莱茵省的独特的政治发展的两个阶级。

  莱茵普鲁士比德国其他受法国人的影响而革命化了的地区优越的地方是它的工业,比德国的其他工业区(萨克森和西里西亚)优越的地方是它继承了法国革命。 这是德国唯一的一个社会发展几乎完全达到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水平的地区,这里有发达的工业、广泛的贸易、资本的积累、地产的自由;在各城市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强大的资产阶级和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在乡村里占主要地位的是人数众多和负债累累的小农;资产阶级通过雇佣劳动制来统治无产阶级,通过抵押来统治农民,通 过竞争来统治小资产阶级;最后,资产阶级的统治得到了商业法庭、工厂法庭、资产阶级的陪审制和整个法权的承认。

  莱茵省的居民为什么要憎恨一切普鲁士的东西,现在还不明白吗?普鲁士简直是把法国革命和莱茵省一道纳入了自己的国家;它不仅把莱茵省居民当做被征服的 外国人来对待,而且还当做战败了的叛乱者来对待。普鲁士不但不本着日益发展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精神来改善莱茵省的立法,而且甚至想强迫莱茵省居民接受普 鲁士法,而普鲁士法是一种迂腐的、封建而庸俗的混合物,它即使在东波美拉尼亚也未必适用。

注:法国大革命后,普鲁士参加反法同盟,但败于法军,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国兼并莱茵河以西的普鲁士领土。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出生地不同,马克思出生在 靠近卢森堡的小城—特里尔,而恩格斯出生在wuppertal 的barmen(乌培河谷,tal 就是河谷的意思)。隔着莱茵河思想就不一样,一个受法国大革命的熏陶,一个是传统的德国人。

看看Google地图 ,亚琛、科隆和杜塞尔多夫、乌珀塔尔 差不多算一个地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一卷《普鲁士》里面写到了投机狂潮,学习法国跟的很紧。

       莱茵普鲁士由于靠近法国,也由于它的工商业的高度发达,所以第一个传染上了这种疾病。科伦的银行家们不仅同巴黎的大骗子们结成了形式上的联盟,同他们一起 收买了“比利时独立报”[330]作为共同的机关报,在卢森堡创设了国际银行之后,他们不仅把德国的整个西南部吸引到《Crédit Mobilier》 〔“动产信用公司”〕的漩涡里来,而且在莱茵普鲁士和威斯特伐里亚公国的疆域内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就,以致现在除去工人和小农外,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已卷进大 发横财的狂热里了,甚至小资产阶级的资本也离开了通常的途径,参加到最危险的冒险行径中来,每一个小店主也都变成了炼金术士。普鲁士其他地方也避免不了这 种流行病,这从政府报纸“普鲁士通讯”的下列摘录中就可以看出:


关于当时德国的情况,参考 弗兰茨·梅林  《莱茵一威斯特伐里亚的大工业》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2 01:29 , Processed in 0.02614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