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山菊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34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记忆碎片】过年的记忆(三)

热度 17已有 763 次阅读2012-1-13 13:16 |个人分类:记忆碎片| 记忆碎片



()

 

这过年的第三个记忆当然是玩啦。大年初一,新衣服兜里揣着压岁钱,呼朋唤友地出去玩,可是孩子们盼望了三百多天的好日子呀。


我在那篇《五英之歌》里提过,年初一是我们‘五英’在一起玩的日子。总是先在一家集合,吃点好吃的,再到下一家┉┉就算是给长辈们拜年了。然后去看扔花包或爬山洞或者┉┉


我们那里是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十多种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是布依族、苗族。苗族还分白苗黑苗;布依族又分穿裙子的和穿裤子的好几种。他们都能歌善舞,而且非常开放。过年时,青年男女们喜欢来到城外的公路上(其它地方难找到平地)对扔花包。布依族姑娘很会绣花,花包绣得十分好看。一对对在马路上你扔过来我扔过去 的,几个城里的小孩在中间蹦啊跳的,试图截下拖着条长辫子的小小花包。我后来有机会试扔过,看着容易,要扔准还真有些难度哩。扔到后来看对眼了,男的打声呼哨拿着花包就走,女的若不中意就算了,另外找人扔去。如果喜欢就会假装要抢回花包而跟上去,另找清静地方谈情去也┉┉他们叫‘玩表’,男女之间互称表哥 表妹(赫赫┉┉很耳熟吧:))


山区溶洞很多,上大学之后才知道那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城外的山上有个‘关索洞’,据说是关羽之子名叫关索的(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黔过关索岭时,在其日记 中写道:“由阁南越一亭,又西上者二里,遂徙岭脊,是为关索岭。索为关公子,随丞相诸葛南征,开避蛮道至此。有庙至今祀典不废。”),在诸葛亮平南时曾经 在洞里驻过兵。并在内设帐议事,研究军情,布置阵法,点派兵将。研究为当地人民平乱治寨,开通山道,使其能安居乐业等决策。天长日久,感动于天地之灵,古 洞内岩浆,便慢慢按当时关索在此议事点兵之形势,凝固结成许多帐幔、阵图等等┉┉。


那年头革命比生产重要,也没有旅游产业这一说。小城的人只有在过年时把它当作大城市的公园逛逛。初一到初三,成群结队的人带着电筒火把,踩倒洞口的野草钻进去,听听滴水的声音,看一回各种形态逼真的钟乳石,有人还敲下一段石笋带回家。

初二初三就陪家里人玩了。我爸爸兄弟五个,都很爱玩。还不敢搓麻将的时候,常玩‘拱猪’,输的贴纸条带高帽(报纸做的,以前斗地主那种圆锥形的)。我们家最有学问,在大学教书的大伯打牌也象做学问那么认真,不过他打牌的技术不怎么样,经常头戴好几重高帽,满脸纸胡子。


父亲和叔伯们喜欢打猎。偏僻的山区当时还没有禁猎一说,叔伯们选择到我们家过年,除了看望奶奶,也能过过打猎的瘾。双筒猎枪是他们自己做的,爸爸不知在哪搞 来一段钢管,四叔拿到厂里请人加工。爸爸没事就在家磨啊锉的┉┉。我们最喜欢看他铸子弹:熔化的铅水滴在沙里,冷了就成一粒粒的小珠,筛出来跟火药等做成 大子弹。伯伯让我们试过一次,肩膀震得生疼。不过比起后来在乡下民兵打靶用的老掉牙的‘中正式’来却好多了。


爸爸只带我们小孩去打过一次斑鸠。离城不太远的一片树林,一群斑鸠在地上觅食,在老爸指挥下,我们象敌后武工队那样悄悄接近目标(头上还有柳条编的‘帽子 ’),趴在岩石后面,只见爸爸先扔出一块小石头,枪声在群鸟惊起的瞬间响起,一团烟雾散后,堂弟和小弟欢呼着向地上的猎物奔去┉┉我却觉得有些残忍,后来 就不再提要跟他们去打猎了。


印象中最好玩的一次是某年初二的郊游,是大伯提议的(父母忙于工作和应酬没参加)。书读得多的人就是点子多!说带点米和腊肉香肠,去打斑鸠炸鱼野炊。只许带两只锅子,还有一把刀子,其它炊具野外解决。


我们一行十来个人,沿着城外那条小溪往上游走。溪流潺潺,垂柳青青,野花满地┉┉。弟弟们摘下刚发嫩芽的柳条,剥开枝头上一点皮,牙齿咬住,用衣服包着往下 一撸,皮连着嫩叶子就被撸到枝尖上,成了一条漂亮的有个绿绣球的雪白鞭子。那会儿我刚读完《红楼梦》,想起那巧手的莺儿,可惜不会编花蓝,就让弟弟们摘来 柳条,我和三叔的第一个女朋友边走边编成小兵张嘎戴的那种帽子,一人一个,女孩的还插上几朵野花。


叔叔伯伯们四处寻找猎物,却没发现斑鸠的影子(晚上回家给我爸好一顿笑,说没有他跟着去还想吃野味?)。后来走到一段水稍深的地方,他们决定炸鱼(现在肯定是违法行为了,当时没人管)。我们捂住耳朵躲得远远的,看么叔点燃引线把一管炸药扔进水里┉┉一声闷响之后,等了好一会儿,才漂起来两条筷子那么长的和几尾小鱼。还在中间 够不着,么叔只好下水捞上来。否则我们的午餐就没趣了。


太阳已到顶上(不让带表),‘指挥官’大伯一声令下:埋锅做饭!几块石头垒了个灶,检来干树枝,饭锅就坐上了。大伯不让用火柴,他从兜里掏出个放大镜,教我们用太阳光点燃纸头把火升起来了。


菜呢,除了带来的腊肉香肠等熟食,只能煮鱼汤了。边上正好有一片豌豆田,汤里就多了绿油油的豌豆苗。大伯指挥着摘来竹叶盛饭,削竹子作筷┉┉可汤没法喝呀?聪明如大伯等一时也没了主意┉┉


哈哈┉┉!只听大妹一声笑,变戏法似的拿出几只小碗和一把汤勺。原来小我两岁的这个妹妹,不象我那么热切地附和大伯那些浪漫的主意。她认为饭就该装到碗里吃才舒服,所以不顾指挥官的三令五申,偷藏夹带┉┉碗不够,大家轮流喝汤。鲜美的鱼汤让那次郊游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好久不见(小娟/山谷里的居民)



膜拜

鸡蛋
16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6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燕庐敕 2012-1-13 13:47
生活气息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想念啊。当年在大草场上年抓蚂蚱,逮蜻蜓,抽蝴蝶,挖草根~~~
回复 荆棘探兴 2012-1-13 13:54
这两歌手木见过哦
回复 宁娜 2012-1-13 21:57
"用太阳光点燃纸头把火升起来" 好!
回复 楚天 2012-1-13 23:44
这日子够丰富多彩,比俺当年强
回复 山菊 2012-1-14 13:35
燕庐敕: 生活气息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想念啊。当年在大草场上年抓蚂蚱,逮蜻蜓,抽蝴蝶,挖草根~~~
我常说现在的孩子生活虽然优裕,可是跟自然的联系却少得可怜。
回复 山菊 2012-1-14 13:35
荆棘探兴: 这两歌手木见过哦
现在见也不晚啦
回复 山菊 2012-1-14 13:36
宁娜: "用太阳光点燃纸头把火升起来" 好!
点了好久哦
回复 山菊 2012-1-14 13:36
楚天: 这日子够丰富多彩,比俺当年强
赫,俺家的人都爱穷开心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2 16:20 , Processed in 0.03734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