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2017-4-20 04:19:24

youyouyuyu 发表于 2017-4-19 13:10
一发普通155榴弹触地爆炸,杀伤无防护人员,其杀伤半径可以达到40m。
标准11足球场的尺寸是68米×105米 ...

原文说的是“炸平”,可不光是杀伤无防护人员啊。

忘情 发表于 2017-4-20 08:51:22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4-20 09:01 编辑

冰蚁 发表于 2017-4-19 22:22
麦帅前面说了半天就是说从技术上讲那个山不是问题。山不应该作为一个支持证据。 ...

不,梧村山就是证据之一。我找到了铁路勘察设计院原始资料,里面论证了为什么当初车站选址要选在这里。而且我要告诉你的是,大家现在看到的厦门站,已经不在原址上。最初的厦门站就在梧村山脚下,1982年翻新厦门火车站时,是在原站的西面重盖了一个站,施工期间原站继续营业。因此现在的厦门站较58年的厦门站往西边移了,因此离梧村山距离稍远了。饶是如此,梧村山如今仍在厦门站南广场上,出站即是。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当初金门指挥所就在北太武山脚下,国民党方面也万万没料到共军炮弹会落在那里,结果炸死几个将领。关于这个,我不但到处找厦门站老职工及厦门站附近老居民回忆,还针对厦门地方志中所提911下午火车站损失情况,在找铁路档案查证。现在查证的结果,实际上地方志中提及的铁路宿舍,公寓的原始位置我已经找到,就是现在的思明区金榜南二路四十三号。这里实际上离车站有段距离。另外铁路货车的存车线也在厦门站北面,也与车站有一定距离。因此我认为,911那天国民党是想摧毁厦门火车站,但大陆方面能给予映证的战果,实际上全在站外。地方的同志们实际上是搞不清铁路内部各站段限界划分的,因此写志的时候就一并写入了。

另外,丛培欣的炮战亲历回忆有价值,但也有疑点。价值是,她提到了下车后想往山脚防炮洞跑。如果当初厦门站是在如今的位置,那么离梧村山山脚还有段距离。而当初车站站台就在山脚下,这比较符合她所说的情况。但有疑点的是,此人的回忆一定不是在炮击高峰。理由有二。一是其父丛德滋时任31军92师参谋长。炮击金门时,厦门炮兵群由31军负责,而原定的炮击日期是7月25日。很难想像一个参战师的参谋长战前不在岗,炮击金门过程中才带着三个孩子坐火车来厦门。炮击前转入战备时,他就应该到岗了,家属也理应提前转移了。断无炮击期间家属来前线之理。其二,铁路档案记载,823当晚,厦门站即停办客运业务,直至年底。坐客车的旅客一律得在鹰厦线上提前下车。所以,她的回忆很可能是炮击行动前,国民党炮兵对厦门的例行破坏炮击。

MacArthur 发表于 2017-4-20 10:20:41

本帖最后由 MacArthur 于 2017-4-19 21:21 编辑

忘情 发表于 2017-4-19 19:51
不,梧村山就是证据之一。我找到了铁路勘察设计院原始资料,里面论证了为什么当初车站选址要选在这里。而 ...

“丛德滋” “丛培欣” - 这俩名字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一看就觉得这应该是只有威海人才会起的名字。。。

一查,果不其然,“丛德滋,山东文登人。。。” http://baike.baidu.com/item/丛德滋/17247806
{:187:}{:187:}


zilewang 发表于 2017-4-20 10:51:11

MacArthur 发表于 2017-4-19 21:58
不知道。你说的是这位吗?2000年后移民南加州,但从其言论上看,应该是个统派的深蓝。。。
http://www.h ...

看链接,丛培欣是TG的人,怎么成统派,深蓝,难道他叛变投奔党国了?

njyd 发表于 2017-4-20 17:12:08

冰蚁 发表于 2017-4-19 22:22
麦帅前面说了半天就是说从技术上讲那个山不是问题。山不应该作为一个支持证据。 ...

山挡不住炮弹,但能挡住视线。即使有炮弹打过去,无法确认战果。

njyd 发表于 2017-4-20 17:19:44

youyouyuyu 发表于 2017-4-20 03:10
一发普通155榴弹触地爆炸,杀伤无防护人员,其杀伤半径可以达到40m。
标准11足球场的尺寸是68米×105米 ...

炸平跟杀伤半径是两回事。
而且杀伤半径只是表示在这半径内弹片还有相当强的杀伤力,至于是不是能把这个距离上的无防护人员全部杀伤?做个小小的计算:半径40米的球面积两万平方,即使这颗炮弹均匀炸裂成二万块弹片,平均两平方一块。

youyouyuyu 发表于 2017-4-20 19:51:13

njyd 发表于 2017-4-20 17:19
炸平跟杀伤半径是两回事。
而且杀伤半径只是表示在这半径内弹片还有相当强的杀伤力,至于是不是能把这个 ...

都这么严谨吗?快哭了{:204:}

曹师傅 发表于 2017-4-20 23:19:47

忘情 发表于 2017-4-17 11:49
另外,1955年苏军撤出旅大时,移交给中方的铁道炮口径为多少?有朋友知道吗?不胜感谢。 ...

130mm b57铁道炮

忘情 发表于 2017-4-21 09:51:55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7-4-18 04:31
说八英寸榴弹炮炮击厦门火车站,是不可能的了,第一批运送203榴炮的舰船9月18日午夜才到达金门,怎可 ...

印象里八寸榴一直待在大金门,没到过小金门吧?

MacArthur 发表于 2017-4-21 10:58:08

忘情 发表于 2017-4-20 20:51
印象里八寸榴一直待在大金门,没到过小金门吧?

没有。但是后来美国人给的口径更大、也更古董的240重炮有三门安到小金门

宝贝似的怕被老共一炮命中,特意修的旋回式炮轨 - 火炮推出后还得转个弯才能进入炮位,面向厦门。

黑松 发表于 2017-4-23 08:38:54

老萨博客最近有此类研究。

燕庐敕 发表于 2017-4-23 10:58:00

njyd 发表于 2017-4-20 17:19
炸平跟杀伤半径是两回事。
而且杀伤半径只是表示在这半径内弹片还有相当强的杀伤力,至于是不是能把这个 ...

是一平方一块。不过炮弹破片最多壹仟片。二十平一块。

youyouyuyu 发表于 2017-4-23 12:40:26

njyd 发表于 2017-4-20 17:19
炸平跟杀伤半径是两回事。
而且杀伤半径只是表示在这半径内弹片还有相当强的杀伤力,至于是不是能把这个 ...

40米内的冲击波杀伤力多大?别光顾着数弹片{:191:}

njyd 发表于 2017-4-23 13:23:20

youyouyuyu 发表于 2017-4-23 12:40
40米内的冲击波杀伤力多大?别光顾着数弹片

弹片杀伤范围远大于冲击波。
大约70年,我们到旗里观摩民兵实弹训练,扔手榴弹。现场一片平地无遮蔽物,我们离炸点一百多米。教官要求我们全部蹲下,有部分人觉得这么远怕什么?手榴弹一响,有片弹片日的一声从我们头顶飞过,吓得所有人都蹲下了。
冲击波么一点没感觉到。

youyouyuyu 发表于 2017-4-23 13:44:03

njyd 发表于 2017-4-23 13:23
弹片杀伤范围远大于冲击波。
大约70年,我们到旗里观摩民兵实弹训练,扔手榴弹。现场一片平地无遮蔽物, ...

{:219:}差评!{:220:}

晨池 发表于 2017-4-23 14:33:22

njyd 发表于 2017-4-23 13:23
弹片杀伤范围远大于冲击波。
大约70年,我们到旗里观摩民兵实弹训练,扔手榴弹。现场一片平地无遮蔽物, ...

换我就趴下了

MacArthur 发表于 2017-4-24 10:36:32

njyd 发表于 2017-4-23 00:23
弹片杀伤范围远大于冲击波。
大约70年,我们到旗里观摩民兵实弹训练,扔手榴弹。现场一片平地无遮蔽物, ...

类似的一个故事是某部手榴弹实弹投掷,就在一块普通靶场。靶场外边有条小路,有人把自行车支在那里。

自行车离手榴弹投掷区足有上百米,后来发现车辐条被弹片崩断了两根。

忘情 发表于 2017-4-24 12:53:58

《解析“厦门火车站遇袭”真相》业已写完,因杂志字数限制,卡在了七千字。杂志登出后一个月,我会把完整版,约万字,另加33幅图片挂到网上。并向麦帅,小A等在此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帮助的路内外朋友致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求助金门炮战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