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蹭课笔记-李稻葵-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第4讲-经济波动(续)
[打印本页]
作者:
响马
时间:
2012-1-28 23:47
标题:
蹭课笔记-李稻葵-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第4讲-经济波动(续)
本帖最后由 响马 于 2012-1-28 23:49 编辑
0 t" z8 I1 V! V. B
1 M/ g4 G8 y; P0 M' e$ r
上一节
蹭课笔记-李稻葵-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第4讲-经济波动
2 u2 k$ f$ m4 }4 V6 R" u+ p2 B
W2 H$ a% @8 I
2011年11月21日
8 w9 u! Q; p" W. ~
# l M$ [. e6 V8 B$ m* G7 O
只是记了一些要点,数据啊图表啊可以参看附件中的教学课件。
" t+ c. u2 @0 u, U! w" w7 b
7 Y) C( o2 Q! ?" x8 k j& W
中国的经济波动
W- p# z- F; x1 }9 n M
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的波动情况:
% U5 S/ N/ v, i, }7 _! e9 [
低点:1981、1989-1990、1997-1998
+ o) g1 ]6 B+ s& I) {7 h
1981年:八字方针: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积累过快”、降低增长速度
6 \ n& J! ?! C8 H" Z
1989-1990:政治因素,带来经济活动停顿(5、6、7月);整顿倒买倒卖;个体经济被压制;压低价格安定社会
, ~6 Y d0 ?( P6 Q2 W
1997-1998:大量资金从中国撤出;贬值压力
( O7 _7 @0 b3 w# Z1 U& E& ^% m
高点:1978、1984、1992-1993、2007
; D- M, \# [) p j) Y5 C
1978: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20%+;城里居民财政补贴
: T' ?4 r! X4 X' R" J
1984:企业发奖金=》1. 职工有钱,购买力提高,需求增加;2. 企业有积极性生产
5 L* m" ]6 R2 T8 t: k5 j
1992:南巡,抓住历史机遇
, C1 t( C; ?( { W9 D6 [4 X
2007:外需高涨,外贸顺差占GDP 8%,创纪录
0 j: E% i) y' y* T1 n/ f
造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因素
0 k& f0 A) P. `2 s! N" \
一、政治(大跃进、南巡、换届(逢2、7换届——5年小换届,10年大换届))
# r. d/ k! Z9 B
换届,逢2上升,但个人不认为2013年会上升,因为新一届领导比较明白,有共识,并且新一届领导已经在执行一些政策,不会刚上台就调整;基础建设投资与换届基本一致,至少过去如此
4 ?6 E. _# f* S8 N: ]0 P
二、改革(农村改革、价格冲关)
2 O% A7 f$ e! b
87年以后,物价和GDP基本上相同方向。改革要让利,改革往往伴随着增长速度要增加
# ]0 x$ k$ W+ \: o \
三、外需(出口)
& z" S* f8 }+ Y* L+ J; n
出口占GDP比重与GDP增速基本一致。08、09年以后在变。因为在调整。
6 o& a5 l0 K8 \# X$ M
四、政策(1993汇改,四万亿)
5 L7 ^, ]- C3 O, M3 }& I
五、市场开发(房地产、汽车)
1 R. G) X5 [/ g1 F
汽车:24%,今年预计5%:优惠政策取消+限购;明年期待对新能源汽车有政策(免摇号、补贴);今年北京市估计GDP增速倒数第一,因为有两件事做得比较好:因为汽车限购减少GDP增速1.5%到2%;房地产减少了1.5%。
7 q! d5 R3 F3 o% v
六、重大事件(非典、自然灾害)
) B ]( u* o5 D0 F1 C
中国如何应对市场波动
) q7 L" f8 H/ ?: ^( s6 c
国外传统应对方式:
4 k- F- R& o1 b. H+ n1 }8 j; M
一、财政政策:财政支出与税收
8 H1 o @% n7 |' _2 }
保守主义者批评:1. 时间不好把握,效果慢;2. 挤出效应(蒙代尔的模型:小国、开放资本竞争、浮动汇率:财政扩张被外贸下降所抵消。因为财政扩张计划→本币需求上升→本币汇率上升→外贸下降);所以在汇率固定条件下,财政政策效果好
& G6 K% `/ Z" n) o2 o
往往在需要扩大开支时,政府反而没有钱,比如今天的希腊、意大利。→传统公共财政理论不考虑这一点,认为政府有足够的借债能力。所以政府要有自己的储蓄。香港、智利(财政稳定基金)、俄罗斯、中国(国企)、挪威、阿拉斯加州政府(石油)
* t6 d. F6 ~. r8 C( E5 x
所以公共财政不能只谈现金流,要看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节余。
2 p& ?; V5 W, E) W1 S( ]' A
二、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扩大货币发行,等等。保守主义者不同意,认为家庭可以看透政府,政府发钱不会让家庭改变支出计划。凯恩斯也认为没有用。认为经济危机的关键是钱不流动,而发钱没有只提高了货币余量。凯恩斯是反对货币政策的。
5 R: M! H: a( p3 P
三、外贸政策:出口退税等。用外贸来对冲。
# x& @. m5 {( h. F
四、收入政策:特指在通货膨胀时,政府通过某些政策限制工资上升。瑞典、墨西哥要求工会和企业家代表谈判,把工资上升与劳动生产率上升关联
, V9 |7 A. d$ Q3 c& p' D+ L
中国特色:
! q. n' ]. ?6 b- f+ }
一、发改委项目:发改委项目直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重大项目不审批或推迟。
5 z- O2 J8 @. ?( d% f6 J. O5 R
1992年朱镕基直接砍项目,干了一半也停工
7 g, c% s! ~6 A- v3 V: n* e5 }
搞了这么多年市场经济,这是中国经济最厉害的一条(不论好坏,这个最能控制)
' J/ Y) R; Y& p4 D" C& w7 H
4万亿也是通过项目发的
l3 G. J8 G! o: j
二、控制信贷(而不是利率控制)。以前直接给银行下命令,不允许银行增长贷款。
" |: I* N2 I6 N. H$ {$ ?
1995年,江苏、广东能贷多少钱,不与存款挂钩。广东的钱运到辽宁,在东北投资(看朱的回忆录);08、09、10,放松信贷,10万亿贷款
$ r% H/ m9 @4 C* Q* ?9 I
三、财政:仅在09年,4万亿中央拿了1.19万亿,其它是地方出钱
- E2 {' p2 p3 _/ q" ^
四、政治干预:把经济过热与一把手前途挂钩。现在MIT 斯隆管理学院的黄亚生在1993年的书,名字叫分权制、通胀什么什么的,把每个省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与这个省政治领导人事后是否被提拔,做回归分析;把每个省的固定资产控制得力与这个省领导人是否是政治局委员,做回归分析;两个都是正相关。房地产限购在本质上也是政治干预。
8 M( b2 K2 }% {* f. Q
- k' ?+ r' ~$ t! C9 D6 D! u/ e- X! h
黄是搞政治学研究的。搞政治学的主要是出书;搞经济研究的主要是发论文。黄(对李)说他的书卖得好,因为大家都关心中国的经济,所以他标题上加了inflation之后比一般的政治书卖得好。
; Q3 v( }: j1 T, b" p% e2 @
( _6 b- W7 h) J% c+ ^: X! Q
有人提问:市场手段和政治手段的比重各是多少?回答:具体的比重不清楚,可以研究一下。但是市场操作的比重一直在上升,比如存款准备金率越来越多使用,以前没有。再比如存贷比。
5 M, q g' s5 y+ Y( a9 C. u% e
总结
2 h9 O* f$ H v- t7 O9 I
中国经济宏观上不是纯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微观个体不是纯市场行为,比如中石化、中石油。
/ A+ ^6 `# p) ?7 V5 G7 W
由于市场主体不是自由市场主体,因此采用纯市场手段是不够的。必须用其它手段,如同管小孩。
第四讲:经济波动.pdf
(6.52 MB, 下载次数: 2845)
2012-1-28 23:4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v# [) b. {7 c9 R2 o
作者:
假如十八
时间:
2012-1-29 00:04
经济学老白痴要不要学习下呢?很纠结阿
作者:
小土豆
时间:
2012-1-29 09:30
这两节课的时候隔的够长的,谢谢分享,下节课啥时开出来啊
作者:
zouhl123
时间:
2012-1-29 13:05
这个总结很形象。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2-1-29 18:19
谢谢分享,写得挺详细的,尤其是黄亚生那段,很真实。
作者:
momo820
时间:
2012-2-2 10:03
学习了!谢谢分享~~课件很多还不懂,需要下来慢慢研究...
作者:
虎痴
时间:
2012-2-2 17:34
进来学习一下,对中国特色的发改委项目深有体会阿,一调控项目少了,我们就轻松了呵呵
作者:
yaojiajun
时间:
2012-2-5 09:10
不错不错
作者:
在南极站岗
时间:
2012-5-3 02:20
好文好文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