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八十年前的颜色战争(2) [打印本页]

作者: 混天球    时间: 2012-1-5 12:34
标题: 八十年前的颜色战争(2)
居住在加拿大的网友不少。加拿大的大城市及战略目标也不是很多。大家可以猜一下,在1930年的艳红方案中美国最看重的目标是哪里?
6 A9 M( a  y9 B9 I. V
/ @+ E( C: m# l战争预案要放在大背景里才有意义。为什么原因开打?想达成什么目标?战争预计多长结束?规模如何?这些都需要对大背景进行分析,对双方力量进行设定,然后才谈得上怎么打的计划。小布什大统领和他的先辈们比起来,真是差远了。
+ V7 n" `3 Y; D, y8 Q" A7 n9 A. O6 q. L% J. Y2 f% \8 E
前面提到,进攻加拿大的艳红方案是和英国开战的红色方案的子计划。如今的我们,不光觉得美国进攻加拿大不可想象,也很难理解为什么美国和英国在1930年代可能打起来。从现代人的角度看,美国在经济上的称霸在1900年前后就已经确立,而一战之后,英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衰落就已经不可阻挡。但生活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人们不是这么看的,不光英国人不这么想,就是事实上已经崛起了的美国也不这么认为。
" r/ \9 ]: k, x
% @' o$ l' ?7 N- l% q) n$ C美国和英国可能因为两个原因开战。(再次无耻引用自己),第一是“各列强都知道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重新制定世界规则的豪赌即将来临。但合纵连横的大形势此时还是一片模糊。” 英国作为当时(至少是心理上的)黑老大,全球利益众多,面临着复杂的多边的利益谈判格局。对英国利益最大化的势力划分方案,有可能美国不能接受。这时就需要打一下这个小弟,逼他回到谈判桌上,按照带头大哥的意思办。这个原因,不光美国的红色方案中明确指出,英国对美的战争计划中(后面会详述,可见西方国家的狼性,实际上,甚至加拿大也有对美国的战争预案。加拿大进攻美国耶,科幻片耶。)也明确将这个原因作为战争起因。
  {& H' R+ K1 P* z# @
" w- y, [( z7 R1 H9 z" f第二个原因是美国方面的“单相思”,年轻的大国崛起中必然的疑心病。早在1924年,美国的战争计划者们就断定将来与日本在太平洋的战争不可避免。虽然日本的文官政府延缓了其军事扩张的节奏,但随着日本在中国军事野心日益膨胀,美日在1930年代爆发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旦美日战争爆发,美国担心英国趁火打劫,逼迫美国两线作战。然后把美国打个稀巴烂,“彻底消除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挑战英国领袖地位的威胁。”看着很熟悉吧?把英国换成美国,把美国换成中国或者欧盟,就是如今美国国家战略的真实写照,快一百年了,换汤不换药。
* ?* n# ]2 L0 R5 e. ^
* r" O( t) ^" I8 l5 N, f5 @基于上述两个可能的战争爆发原因,加上美国奉行孤立主义政策,美国决定保卫自己在西半球(指南北美洲及周边地区)的利益,防止英国干涉。针对这个目标,美国评估了双方的力量对比,认为自己的陆军远远逊于大英帝国,而海军比英国略差,尤其是大舰数量少于英国,而且前沿部署态势不利。基于这个力量对比,一旦战争爆发,美国决定进攻并占领加拿大,从而彻底消除英国陆海空力量干预西半球事务可能的桥头堡。& d' }; a+ m9 n/ A/ P7 `0 b
8 ?5 T7 B$ U* ~1 \" r0 ]4 \
没错,通过对加拿大的战术进攻,实现战略上的防守。那么进攻要点在哪呢?新斯科舍省,尤其是哈利法克斯。如果英国进攻北美,这可真是登陆的桥头堡。仅仅几年以后,超大规模的护航队,也是在哈利法克斯编组,然后开始风高浪急,狼群密布的大西洋航线,开赴欧洲。
+ T* U! `! H* f6 z+ B  s+ m
0 \1 Z2 A2 c& o% _最后再谈一点政治。在艳红方案的开头,美国就表明了美加直接战争这个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高。在政治分析的有关章节,美国判定,美英冲突时,加拿大最有可能宣布中立。不光加拿大可以避免人员财产损失,而且英国也更欢迎这个结果,因为一方面避免了必须增援加拿大产生的负担,另一方面在打击美国的手段和谈判的余地上更加灵活。但美国不会轻易接受加拿大的中立,因为这种中立随时可能中止,而为了威慑,美军必须在美加边境保留重兵。耗费了这么多资源,还不如把加拿大打下来。所以,只有在美国军队全面进驻并占领加拿大所有战略要点和大城市的情况下,美国才会接受加拿大中立。够霸道吧,还是立足于打。
- n0 z- Y0 ~3 x2 ~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2-1-5 13:21
继续,继续!% r% U( @/ b: B" W' h  k
, u6 z+ _9 Y# n/ B" p
扛铁牛!
作者: 魔术师    时间: 2012-1-5 15:03
哈哈,好啊,继续!# \# ~8 s0 t" C) ]

3 l: D& e) H- D' i$ N& z) I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2-1-5 23:23
好文章,继续写继续看继续送花。
作者: 王不留    时间: 2012-1-5 23:53
老米们狡猾大大的.....
作者: ccqi    时间: 2012-1-6 09:18
强忍心中暗喜  悄悄引用楼主
  1. 第一是“各列强都知道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重新制定世界规则的豪赌即将来临。但合纵连横的大形势此时还是一片模糊。”
复制代码
2011年11月22日的旧闻:解放军战略规划部成立 隶属总参谋部. L9 [9 i+ `, r6 G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11-22/3478776.shtml
& V% ?/ y5 d% Q, o; b  o共军估计也开始整“天干地支”若干种方案了 甲午方案就留给日本吧
作者: gordon    时间: 2012-1-6 16:08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1-6 16:35 编辑
( ]4 z! r* y* r4 l  Q2 Y0 o, Y' ]- _1 \* s2 |( l# `% Y
如果是我指挥,也是这个方案,其实是纳尔逊的方案。
2 N3 B) @5 p0 K* i% B% {4 \: [* |7 N$ D) T+ z% Y0 e( E5 N/ k
基于这么一个事实,陆军远远逊于大英帝国,而海军比英国略差,也就是哪怕海军同归于尽也要阻止英国和北美大陆的联系。1 A9 r) e; o4 `( C( s8 l$ T

: g. q  v+ T4 K: N. P0 h+ ?美国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英国和日本是同盟。美英日,三个海军大国,当时的关系确实比较敏感。: ?+ }0 A; |; s

8 I9 M, z7 o: t不过真是英、日 联手K 它,它也是没脾气的。! w% h" i0 K& q

+ j2 i+ Z+ p9 U3 q估计真实的战略考虑是这样的,美国和日本如果发生冲突,英国站在谁的一边,假设英国站在日本的一边,能够有效吓阻。
( `6 A% X" r: I6 l* a, V" W
& t) P+ ~) D/ j5 K+ ^- ]( ^1 b. m7 Y入侵加拿大,没有什么新鲜的,当年美国独立就用的这一招。
9 n1 X2 {. Z( o  K9 h& y
- t) Y: e! A( a% k! c1 m  z2 f) x6 l+ M7 n说到底还是德国帮了美国一个大忙,嘿嘿,欧洲一打完,敦克尔克一撤退,美国就解放了,可以尽情地削小日本了。8 x' Q( V% R  E( r: A

, {/ y$ P. M2 d% Z) Z所以你看到了在敦克尔克撤退前,美国对日本是一直忍让的,1940年6月 日本的好运气到头了,呵呵。
% j8 J* D2 ~( N
7 z. h' w. R3 t6 V/ p; W4 D说到底这些计划都是预案,预案都是从最坏的角度考虑的,不能据此推断美国的整个国策取向。
6 Z, a. q9 _' b1 N4 r" w0 L- h/ l2 g/ H5 ^( U, x: U/ \% r. K
因为向来是“杀人一千,自损八百”。闻到血腥味,大鲨鱼就会来了,所以保持自己的强大,自己的威慑力最重要。而不是一味的想着和别人打仗。+ `/ b$ a' |9 @6 X$ F

作者: gordon    时间: 2012-1-7 05:55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1-7 06:08 编辑 0 l. }3 e5 q3 d, b( X/ M
gordon 发表于 2012-1-6 16:08 : {. l' B2 w+ @4 j4 `
如果是我指挥,也是这个方案,其实是纳尔逊的方案。
$ L! L+ j7 `% v3 y+ E
$ X- L2 n4 B8 f基于这么一个事实,陆军远远逊于大英帝国,而海军比英 ...
. A6 ]/ A/ k( K2 o4 ~6 {" R! ~7 g8 \
! U7 T4 l. v$ o# _" H; s
其实说到底,这些计划都是预案,他们三个有矛盾是因为都是海洋国家,其实美国和德国、中国、苏联就没有矛盾,德国、中国、苏联的重建都有美国资本的身影。' m! G+ {/ V9 m
# j6 ?# J7 `# J) H- H% @; e8 g
应对英国的策略是给它一定的成本,应对日本的策略是不主动惹日本,以防英日结成更紧密的同盟。
6 Z- E5 R/ t  `0 a% F6 r# W
% u( l& S$ n3 H) b) Y- ]: ~这个其实可以参考  三次英荷战争,英国、荷兰、法国三国志。
/ k, X$ I7 z4 [: u9 [2 r( P. L% J5 T9 w: \: m) H8 C
但是事情都是在变化的,英德战争让以前做计划的基础不存在了,德日是盟国,但是那些条约也不用太相信,日本人也是可以随时废掉那些条约的。
6 R9 h0 O) c3 s8 Q) f) y' b; I+ T3 k2 j( s/ w( E
问题的关键是行动。3 {" M' {/ x, E- S; K/ Y) \1 `) H
: P5 L; m, S" f" w! \! p
    日本南下东南亚,先是认为既然法国战败,荷兰流亡,他就能取得法、荷在东南亚的所有殖民地,这激怒了英国,别忘了在英伦可是住着他们的流亡政府的(他们的合作仍然继续着),别忘了这时候欧洲打的正不可开交呢,小鬼子想断了英国的资源吗? 3 c% T8 B$ Z- m% ?

: s7 H" n$ L& T5 r. B6 ]1 W8 i    到了后来,小日本儿直接威胁到了缅甸、印度(没了印度,是想叫他们跑去加拿大去打纳粹?),以至于菲律宾(这个可就直接危害了美国的切身利益,你叫美国人失业没饭碗,生活质量下降?),英、美当然不干,跨国垄断资本利益可不是我们的中-石-油什么的只吃官饭,那是有各大股东利益的。单就石油公司而言(其他资本不谈),美孚、壳牌知道吧,有兴趣去看看他们的背景资料。红楼梦里有句名言: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拐弯抹角的利益链。 ! r/ c1 N( h0 g7 K# i
$ k" f( Z) e* D7 j) I# K: V
    最开始,对日本的石油禁运也不是美国,而是荷兰。这刺激了小日本儿的神经,局面一发不可收拾。最后麦克阿瑟酸酸的说:菲律宾我会回来的。小日本儿,好日子也到头了!
作者: lycomm    时间: 2012-2-5 17:45
ccqi 发表于 2012-1-6 09:18 / N: ?' O9 b5 F8 m! h2 V
强忍心中暗喜  悄悄引用楼主2011年11月22日的旧闻:解放军战略规划部成立 隶属总参谋部6 I3 @2 X( J, u
http://www.chinane ...
% `1 z2 e3 P1 w5 j/ |
感觉有点晚了,但愿是杞人忧天。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